实用
2020.06.10

2020防疫时期的旅行:青城山四姑娘山,探古访幽享清闲

编辑
天数:4 天 时间:6 月 人均:2200 元 和谁:一个人

近几年,夏天气温越来越高,时间越来越长。2020年5月下旬,长三角多数城市就宣布今年入夏时间提前。6月初,看看手头不是很忙,找个地方避暑休闲的念头渐渐滋长。  

翻看地图,成都附近的青城山、四姑娘山,一个是世界文化遗产,一个是世界自然遗产,林木葱茏,曲径通幽,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觉得比较合适。

〔第一天〕上海→成都

〔第二天〕青城山前山景区自由行,成都市人民公园,宽窄巷子

〔第三天〕四姑娘山双桥沟景区跟团一日游

〔第四天〕成都→上海

此次印象较深的,一是“青城天下幽”名不虚传,层峦叠嶂,绿树成荫,道家真会选地方,外面30多度的高温,山间清幽安宁。二是四姑娘山宛如世外桃源,雪山、冰川、瀑布、树林、草原、草甸、溪流,让人流连忘返。 

 

这一路不用担心高原反应,山间绿色植物多,春夏季含氧量高,青城山海拔1600米,不会高反;四姑娘山双桥沟海拔3200~3800米,一般也不会高反。

〔交通费〕1022元:飞机往返350+472=822元,网约车、地铁200元。

〔住宿费〕360元(3晚,会员价)

〔餐饮费〕200元

〔门票〕441元。青城山前山门票78元、观光车10元、上行索道35元,四姑娘山跟团一日游248元(含门票)、观光车70元。

合计:2022元。

防疫期间飞机票真便宜,上海至成都往返3600多公里,来回机票还不到800元,火车票都不止这个价格。

川菜不但好吃,价格也不贵,一大盘回锅肉才29元,一大锅牛肉米线13元。天府之国,物产丰富,很“巴适”的地方,有机会多来走一走,饱一饱眼福、口福、耳福。

 

  

青城山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位于成都都江堰市西南,距成都市区68公里、都江堰市区16公里。

 

青城山分为前山和后山两个景区,前山以人文底蕴为主,后山以自然风光见长,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我这次游览的是前山。

从成都前往青城山,可以乘汽车、自驾、跟团,最方便的是乘坐城际列车自由行。从犀浦站到青城山站,30多分钟,票价10元。

 

 

到了青城山站之后,出站口左转100米,乘坐101路公交车(票价2元,只收现金,目前不支持微信、支付宝),5分钟到达景区停车场,再乘坐景区电瓶车到售票处。

 

我在前山景区的游览线路:山门→天然阁→怡乐窝→月城湖→(上行索道)→慈云阁→道字壁→上清宫→摩崖石刻→壮观台→朝阳洞→祖师殿→访宁桥→掷笔槽→全真观→天师洞→五洞天→天然图画→引胜亭→怡乐窝→山门。上行乘坐索道,下行沿山路徒步,逆时针绕山环形一圈。

需要提醒的是,这个行程访宁桥—祖师殿路段要走回头路。前往祖师殿途中,会经过上图这个岔路口,无论顺着右边向上,还是沿着左边向下,都到祖师庙,一个是到前门,一个是到后门,返回时还会转到这个岔路口,但因为这里没有指路牌,很容易兜圈子。我在途中遇到两位游客,也都被转昏了,出不去。也许景区是在培养游客的看图能力:“我们设置了很多游览图,标注得很清楚啊,谁让你自己不看的”。 

整个前山景区全部玩下来起码要5个小时,如果加上从成都市区坐地铁、转城铁,到景区乘坐观光车,游玩后乘城铁返回市区,前后要八九个小时。我今天早上6:30动身,下午3:30离开景区,到达市区已接近5点钟。

 

作为道教发祥地之一的青城山,前山景区道观建筑多,历史遗迹多,传说故事多,风光秀丽,绿意盎然,无论问道、观光,还是避暑、养生,都值得一来。 

万木葱茏,绿荫蔽日,山外30多度高温,山间凉爽宜人。

从山脚一直“列阵”到山顶的亭台楼阁,一两里一亭、三四里一阁、五六里一台,有的一层、有的两层、有的三层,就地取材、造型古朴,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别有一番韵味。    

当然,只要是山,就有山路,就得攀爬。即使乘坐索道,也要爬很多山路,索道不可能把你从这个景点直接送到下一个景点。前山景区还有一个特点,下山的路有上坡,上山的路也有下坡,一路走下来会比较辛苦,对此要有思想准备。这次我上上下下走了2万多步,腿部和膝盖经受了考验,但隔了两天小腿依然有点酸痛。 

接下来就是图片唱主角了,按游览顺序分别发图。 

 

 

 

 

 

月城湖,建议绕湖步行,可以拍拍照,也可坐船,3分钟吧,10元。

 

 

乘索道上行 

前山最高处、海拔1260米彭祖峰顶的老君阁

 

上行索道下来就是东山门“慈云阁”,主要供奉佛道双修的神仙——观音,道教称为慈航真人。

山门两边分别是土地爷和镇山王

  

沿途摆满了“工艺品”

方便“懒人”的滑竿

 

道字璧

 

道家餐厅、道家茶园

 

 

 

 

上清宫位于半山腰,距峰顶约500米。始建于晋代,现存庙宇为清朝同治年间所建。宫内祀奉道教始祖李老君,还有老子塑像、《道德经》五千言木刻、麻姑池、鸳鸯井等传说遗迹,因为疫情原因目前没有对外开放,也就谈不上登顶老君阁了。

“上清宫”三个字为蒋介石1940年手书;两侧联文出自老子《道德经》“于今百草承元化,自古名山待圣人”,于右任题写;“上德无为行不言之教,大成若缺天得一以清”,冯玉祥题写。

  

一纸公告,封闭管理

  

摩崖石刻“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天然圣迹”

 

 

 

 

 

 

 

 

 

朝阳洞位于前山主峰老霄顶岩脚,相传是宁封子丈人栖息处。丈人,古代指老年人。‍宁封子又称龙跷真人,是轩辕黄帝的六位老师之一。他在青城山修道时,曾帮助黄帝打败蚩尤,统一了华夏民族。为表达谢意,黄帝拜宁封子为“五岳丈人”,管领川岳百神,青城山因此也被称为“丈人山”。

 

 

 

 

访宁桥,拜访宁封子经过的桥。相传黄帝由此过桥,登上峰顶拜宁封子为师。

 

 

上文提到,在访宁桥这里沿山路向上往祖师殿,游览后要原路返回,往返距离约3公里。

 

祖师殿又名真武官,创建于唐代,唐睿宗女儿玉真公主曾在此学道,以求成仙。

殿内有真武祖师、吕洞宾、铁拐李等神仙塑像以及八仙图壁画、诗文刻石等。里面的道士很尽责,不许游客照相。

 

 

  

 

掷笔槽,地壳运动的杰作,裂槽深约300米,宽约20米。

 

 

著名的天师洞到了。天师洞是青城山道教宫观的核心,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三面环山,一面临洞,古树参天,十分幽静。洞中有“天师”张道陵及其三十代孙“虚靖天师”像。相传东汉末年张道陵曾在此讲经传道。正殿为“三清殿”,殿后有黄帝祠和天师洞等古迹。洞门前有一株古银杏树,据说是张天师亲手所植,树龄有两千多年。

 

内行看门道,我们这些外行也就看看热闹,建筑的外形、色彩,联文的内容、长短,书法的字体、力道啊等等,真正上升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清静无为这种层面的游客,估计少之又少。这也是这篇游记的标题,没有像很多人那样写上“青城山问道”的原因。

 

 

 

 

 

 

 

 

 

 

上下两个字是“蓬莱”

 

进出天师洞的“五洞天”牌坊。洞天是神仙居住的名山胜境,道家共有十大洞天,青城山被誉为“第五洞天”。 

十大洞天:第一王屋山洞(河南济源王屋山),第二委羽山洞(浙江黄岩委羽山),第三西城山洞(据称为终南太一山),第四西玄山洞(陕西华山),第五青城山洞(都江堰青城山),第六赤城山洞(浙江天台赤城山),第七罗浮山洞(广东增城和博罗两县之间的罗浮山),第八句曲山洞(江苏句容茅山),第九林屋山洞(江苏吴县),第十括苍山洞(浙江仙居和临海两县之间的括苍山)。

 

 

  

 

 

 

全真观,1996年恢复重建,包括慈航殿、七真殿和五祖楼。前殿供奉道家慈航真人(佛教的观音)。后殿供奉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的七大弟子。七真殿上面为五祖楼,供奉王玄甫、王重阳、刘海蟾、吕纯阳、钟离权等“五祖”。 

 

  

  

 

 

 

 

天然图画坊,一座十角重檐式的亭阁,建于清光绪(1875~1909年)年间。之所以被称为“天然图画”,是因为这里绿荫浓翠,风景优美,游人到此仿佛置身画中。

刚开始听到“天然图画”这四个字,以为这里多美多美,实地一看,不过如此,也许是审美疲劳吧。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小驻片时生妙想,清歌一曲动高寒。

青城山也是文化山,一路上联文墨迹很多。比如“登山在此亭留步,赏景会斯地遇仙”、“松桧隐栖三岛鹤,楼台闲锁九霄云”、“胜地冠两川放眼岷峨千派绕,大名尊五岳惊心风雨百灵朝”、“诸善奉行方可求观音普渡,众恶莫作就能上菩萨慈航”、“小憩自然凉何幸今生来福地,登临莫畏苦会当绝顶看朝阳”,等等。这些文字或咏景感怀,或托物言志,给人以深深的启示。

青城山道教学院

在山上大半天,现在肚子咕咕叫。青城山站边上正好有一家快餐店,吃了一碗水饺,16元。

从青城山返回成都市区,到人民公园已是傍晚6点。抬头一看,太阳还高挂在天边,西部地区的日落时间要比东部晚一个小时。

那就再找个地方溜达溜达。大名鼎鼎的宽窄巷,成都来了几次都没有去过,正好看一看。人民公园就在附近,顺道转一转。

人民公园原名少城公园,始建于1911年,是四川近代第一座公园,现为4A级景区。园内有全国重点文物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历史建筑鹤鸣茶社,以及四川军民抗战纪实陈列室等近现代建筑群、金水溪、盆景园等景点。

 

 

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1913年为纪念1911年(辛亥)四川保路运动中死难同胞而建。碑坐东北朝西南,由碑台、碑座、碑身、碑顶四部分组成。圆基座直径约9.8米,方碑身边长约4米,塔体总高约31.85米。碑体四面镌刻楷、草、行、隶4种字体阴刻碑文。

日本军国主义从1938年11月8日到1944年12月18日,先后31次轰炸成都,抗战大后方满目焦土,百姓死伤5337人。

成都大轰炸遇难同胞纪念雕塑

四川军民抗战纪实陈列室。抗战时期,四川是参战人数最多、牺牲最惨烈的地区之一。全国抗战队伍中,每5名士兵就有一个四川人。340万川军参战,伤亡64多万人。

 

 

鹤鸣茶社是百年老字号,1923年由大邑县龚姓商人创立,名称源于其梦见此处紫光缠绕,池塘之中白鹤引颈长鸣。

很多人在这里喝茶打牌聊天,茶品有十几种,价格在13—30元之间,可免费续杯,还提供特色服务“采耳”(掏耳朵)。

 

 

 

 “鹤鸣”二字为书法家王家桢手书

  

 

宽窄巷位于成都市青羊区长顺街附近,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组成,是蓉城规模较大的清朝古街道。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成为颇具特色的商业步行街、标志性旅游景点。 

 

走进宽窄巷,映入眼帘的墙雕很有历史代入感。

少城家书:驿寄梅花、鱼传尺素,上个世纪邮递员穿街走巷,送达报刊杂志和人们期待的书信,成为唯美的记忆。

旧居回响:大衣橱、缝纫机、石磨、土灶,这些老物件,曾经陪伴父辈的生活,让人感到格外亲切。

骠骑思征:宽窄巷曾驻留满蒙八旗军,马是历史的重要见证者之一。

耙耳朵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成都街头有许多“偏斗”自行车,最初是丈夫骑车妻子乘坐,得名“耙耳朵”,成为市井文化中一道独特而温馨的风景线。

 

 

宽窄巷是国内起步较早、颇具规模的情景消费街区,以宽巷子的“休闲”、窄巷子的“潮流”、井巷子的“恬静”,成功打响“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品牌,成为无数游客对成都的“初印象”。

   

 

 

 

今天比昨天还厉害,走了3万多步。

浪了一天,肚子饿了,赶紧找吃的。

点了两个代表性的川菜,回锅肉(¥29)、麻婆豆腐(¥10)。量大,好吃,不贵。

返回酒店时乘坐地铁,发现人很多,年轻人尤其多。不禁想起半个月前在大连,同样是旅游城市,同样是周末晚间,但人流量相差很大。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哪个城市是被唱衰的?要从自身找原因。

我想原因之一可能是思想观念不同。就以这次疫情应对措施为例,成都在全国率先提出允许“地摊经济”,3月份推出“五允许一坚持”,即允许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允许临街店铺临时越门经营、允许大型商场开展占道促销、允许流动商贩贩卖经营、允许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扩大停放区域;坚持柔性执法和审慎包容监管。思路决定出路,两个多月后的5月底,全市有临时摊点(位)2234个,增加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效果很明显,上级也很认可。近日中央文明办明确,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测评考核内容。

  

四姑娘山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小金县和理县之间,距成都市区200多公里。看上去不算远,但山路多,自己开车要4个多小时。也可乘坐前往小金县的长途客车,在四姑娘山镇(原日隆镇)下车,但一天只有一趟班车。考虑到交通不是很方便,这次选择报团参加一日游。

从成都出发到四姑娘山景区,沿途经过都江堰市、紫坪铺隧道、汶川县映秀镇、卧龙镇等地。

  

 

 

中途有人上车推销氧气罐、氧气袋。呵呵~~四姑娘山双桥沟最高处红杉林海拔3800米,春夏时节绿植茂盛,含氧量增多,一般人不会有高原反应,不要被三言两语吓住。

    

四姑娘山是横断山脉东部边缘邛崃山的最高峰,由从北到南一字排开的四座山峰组成,长年冰雪覆盖,如同头披白纱的四位少女,山名由此而来。四座山峰分别为:大姑娘山,海拔5025米;二姑娘山,海拔5276米;三姑娘山,海拔5355米;幺妹峰,海拔6250米,是邛崃山主峰、四川第二高山峰,被誉为“蜀山王后”。

四个多小时后来到四姑娘山镇附近的猫鼻梁,这里是欣赏四姑娘山四座山峰的最佳地点,前提是天气晴好、能见度高。我们这次没能领略雄伟峻拔的雪山风采,但收获了漫无边际的云海仙境。 

 

 

 

 

到达四姑娘山镇已是中午,委托导游订了一桌团餐,每人30元,有荤有素,相当不错。 

  

  

 

吃饱喝足,接下来就是游玩。

游客服务中心墙上的文字说明:毛泽东《七律·长征》“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指“四姑娘山”(《中国家地理》2003.9)。

四姑娘山风景区的核心景点是双桥沟、长坪沟、海子沟,其中双桥沟开发最早、设施最完善,可全程乘坐观光车游览;长坪沟前段可乘坐观光车,后段需骑马或者徒步;海子沟则全程需骑马或徒步。考虑到时间因素、辛苦程度,我们这次游览的是双桥沟。

双桥沟全长35公里,以雪峰、冰川、树林、牧场、草地、溪流、瀑布等景观为主。游览方式是,先乘坐景区观光车向上,直达终点站红杉林(约1个小时),然后依次往下逐个景点游览,一个景点结束后乘车前往下一个景点。观光车滚动发车,不用担心没有车辆。

红杉林得名于历史悠久、与第四纪冰川同时出现的红杉树。这里海拔3800米,是欣赏冰川的好地方,记得动作要慢一点。 

  

  

 

 

 

 

 

 

 

松萝,外表毛绒绒的。

 

 

布达拉峰,外形看起来像拉萨布达拉宫。因为云雾缭绕,只见到大概的轮廓,去年在拉萨看过真的布宫,这里就不再浪费时间了。

 

 

感觉这里有点像稻城亚丁的洛绒牛场,有草原,有牛羊,有冰川,有雪山。

 

四姑娜措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泥石流形成的堰塞湖。这里湖水清澈见底,枯木倒影分明,宛如天空之镜。

 

 

 

有几分九寨沟的韵味,只是色彩的层次没有那么丰富。

 

 

 

 

 

撵鱼坝,这次双桥沟印象最深的地方。沿着1.8公里长的栈道步行,青草遍地,野花飘香,溪流淙淙,牛羊悠然,草原、草甸、树林、瀑布、雪山陪伴身边,仿佛来到传说中的香格里拉。

 

 

 

 

 

 

“撵鱼坝”这个名称,来自一种捕鱼方式。以前这里的伐木工人把竹笼放在下游狭窄的河段,然后在上游用木棍拍打水面,赶鱼进笼,这就是“撵鱼”。

 

 

 

 

 

 

 

 

 

 

 

隆珠措的看点是枯而不倒的沙棘树,映照在如镜的溪水中,俏丽多姿,杂乱有序,宛如一幅天然盆景图,所以又称盆景滩。

 

隆珠措与四姑娜措的景色有点类似,但四姑娜措的“高冷”只能遥望,隆珠措的亲民让人接近。

 

 

最后一个景点是人参果坪。辽阔的草甸下面,生长着名贵的蔷薇科地茎植物“鹅绒委陵菜”,嘉绒藏族人称之为人参果。

这里靠近沟口,占地15公顷,视野开阔,妥妥的赏景拍照胜地。可惜大多数人走马观花后,便急匆匆往回赶。只因前面贪图美景,现在发现时间不够用了,典型的顾头不顾尾、缺乏计划性。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好奇,双桥沟、双桥沟,两座桥到底在哪里?我也是问了很多人,才知道跨越赞拉河的两座木桥,一座是由杨柳木搭建成的杨柳桥,另一座是由红杉木搭建成的便桥,图片如下。

 

返程途中,大雾笼罩。 

“唱歌”(如厕)照例要给钱,没带零钱没关系,可以微信支付。  

3个小时后回到成都市区。晚饭是一碗牛肉米线,13元。

再见,成都

感谢阅读。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2020防疫时期的旅行:青城山四姑娘山,探古访幽享清闲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