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再一次踏上人类和华夏文明发祥的最早起源地和中心区域之一“山西”。此行在长175KM晋陕境内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碛口到石楼县辛关镇马家畔段的黄河两岸,沿山西境内的“沿黄公路”和陕西境内的“沿黄观光路”(也称之为中国的“1号公路”)驱车畅行。虽说四月的季节气候,没有花草群芳争艳的风景,却可以静心赏阅黄河两岸的历史文化,感受风土人情。
行程:南涅水石刻馆→汾酒文化景区→李家山村→碛口古镇→黄河水蚀浮雕→天下黄河第一湾→张壁古堡→榆次老城。
第一天(4月4日),6:25北京出发,行驶620.3KM,8小时05分钟,14:30到达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沁县的“南涅水石刻馆”(游览50分钟);15:20行驶24.4KM,1小时,16:20到达武乡县,入住悦酒店(武乡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店)。
“南涅水石刻馆”因其出土地为南涅水村而命名,是近代发现的重要佛教石刻大型窖藏。馆内除陈列沁县历代精美的石雕佛像、头像和历代名人字画、碑铭外,主要收藏有沁县牛寺乡南涅水村出土的石刻造像。
第二天(4月5日),9:00出发,行驶195.1KM,2小时30分钟,11:30到达位于汾阳市杏花村镇西堡村“汾酒文化景区”(游览3小时35分钟);14:35行驶150.4KM,2小时,16:30到达位于碛口古镇南五华里处,被国画大师吴冠中先生誉为他人生中的三大发现之一的“李家山村”(游览1小时);17:30行驶5.6KM,15分钟到达“碛口古镇”,入住碛口永裕民宿。
“酒都杏花村”中华名酒第一村汾阳杏花村,是中国八大名酒之一“汾酒、竹叶青”的产地。早在 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代,这里的杏花村酒已闻名国内。历代的杏花村都以酿酒、酒文化闻名。盛唐时这里以“杏花村里酒如泉”、“处处街头揭翠帘”成为酒文化的古都。自1916年汾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一等优胜金质奖后,其声誉更是宇内交驰,名声大噪。
“李家山村”隐于大山深处,空灵幽雅。著名画家吴冠中讲:从外部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进去是很古老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
“碛口古镇”为军事要冲,明清至民国年间,凭借黄河水运一跃成为北方商贸重镇,是晋商发祥地之一。鼎盛时期,碛口便以“水旱码头小都会”的美名传遍南北。古镇内保存有丰富的明清时期建筑,各类商业性建筑和庙宇、民居、码头等,几乎包括了封建制度下民间典型的漕运商贸集镇的全部类型。
第三天(4月6日),8:30民宿出发,行驶37.3KM,40分钟,9:15到达位于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境内晋陕黄河大峡谷碛口段黄河百里“水蚀浮雕”码头(游览1小时25分钟);10:40沿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行驶175.7KM,4小时50分钟,15:30到达山西省石楼县辛关镇马家畔和陕西清涧县玉家河镇舍峪里村之间的黄河段“天下黄河第一湾”(45分钟),之间在“毛泽东东渡黄河纪念碑”停留;16:15行驶174.7KM,3小时10分钟,19:25到达山西省介休市,入住汉庭酒店(介休市政府店)。
“水蚀浮雕”又称之为黄河画廊,因为距离长、规模大,又有“百里画廊”之称,是世界上珍贵的自然遗产,形成于三叠纪,由地下水溶蚀与河流冲蚀作用复合于三叠系厚层砂岩而形成的天然崖壁浮雕,如一幅幅出自名家之手的丹青水墨画卷。
“毛泽东东渡黄河纪念碑”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
“天下黄河第一湾”有着壮丽的自然景观,,形成了一个远窄近宽、远低近高,水流酷似360°,周长8公里的巨大圆湾,不仅在黄河的流程中居于首位,而且其弯曲度也堪称天下第一。
第四天(4月7日),8:15酒店出发,行驶13.6KM,35分钟,8:50到达位于晋中盆地南端,处太行山支脉绵山北麓介休市龙凤镇的“张壁古堡”(1小时15分钟);10:05行驶135.6KM,1小时50分钟,11:55到达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的“榆次老城”(2小时);13:55行驶486.8KM,6小时45分钟,20:40到家。
“张壁古堡”遵循中国传统星相和堪舆理念建造,地上阴阳五行,地下六壬奇门。张壁古堡村名的来由也源于二十八星宿之张宿、壁宿。古堡南北两座堡门,两道堡门不在一条中轴线上,这既遵循了古代军事防御的原则,同时又寓有风水不外流之意。
“榆次老城”即榆次古县城,也叫子母城,由北部的县城和南部的郭城两部分组成,县城为母城,郭城为子城。榆次老城集宋、元、明、清、民国各期的建筑风格于一体,在晋商文化土壤的孕育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古建筑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