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这天游玩商丘景点。商丘古城名气最大,吃过早饭,坐公交车先去商丘古城。
商丘古城又称归德府城,已有四千多年历史。 现存的归德府城于明朝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开建,于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竣工,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归德府城之下同时叠压着明朝弘治十六年之前元朝时期修建的归德府城、北宋时期的应天府南京城、隋唐时期的宋州治所宋城、秦汉时期的梁国国都睢阳城、周朝时期的宋国都城等6座都城、古城。商丘古城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摞城三位一体的大型古城遗址。
我们从北门拱辰门进入,先去登拱辰门城墙,城墙只开放一小段。古城内的主街道就是南北向的中山大街,大街两侧分布着一些景点,需要购票参观,满60岁免票。
参观的第一个景点是侯氏故居。侯氏故居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明崇祯年间户部尚书侯恂故居,共三进院落。 二是侯恂之子、清初文学家侯方域的故居,是一处堂楼式四合楼院,侯方域故居也称“壮悔堂“。
继续走,来到文庙。与全国其他文庙布局不同的是,归德府文庙大成殿极具中原风格建筑特点,是唯一一座学堂建在大殿右侧的文庙,形成了左殿右学的独特建筑格局。
古城东门不远处就是陈家大院,修缮的还不错,参观时遇到游学的学生。
陈家大院是明末文豪商丘古城名士侯方域的门婿、清初诗人陈宗石及其后人的府邸。 以四合院为主,布局规整。
再次回到中山大街,依然看不到多少游客,真是冷清。
进入古城看到的与我的想象完全不同, 我的认知里,商丘古城有厚重的历史积淀,1986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应该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景区。不知道是不是淡季的原因,走进古城,好多地方还在搞建设,游客很少,道路两边的店铺好多都是关门状态,秩序也乱,汽车、三轮、两轮电动车在路上随意穿行,走在路上感觉特别危险,要小心看路。
从南门出来 ,结束古城游览,步行去张巡祠。
张巡祠是为纪念“安史之乱”中为保卫睢阳而殉难的张巡、许远等人所建。园内有唐代“安史之乱”时因守睢阳而殉国的张巡之墓。
张巡祠对面就是八关斋,八关斋是省重点文保单位。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四月,田神功得热疾,睢阳人便向官府建议,举行八关斋会为田神功祈福,以报其解救睢阳危难的恩德的事情。为记录这次活动,颜真卿应邀而来,撰文并亲笔书写了这篇文章。题为《有唐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刻于八面幢,是颜真卿的真笔题记。
古城游客不多,到张巡祠和八关斋的游客更少。 这两个景区和后面去的景区,没有卖东西的商贩,想买瓶水都难,打车也难,终于等到一辆出租车,到商丘博物馆,结果博物馆正在整修,没看成。
步行去附近的火神台景区。景区挺大,前面都是新建的,从大门走到后面的阏伯台还挺远的。
阏(e四声)伯台是帝喾(ku四声)之子阏伯所建造的观星台 ,阏伯一生不辞劳苦造福于百姓,人们非常敬仰他,把他喻为“火神”,所以此台又叫“火神台”。 阏伯死后,人们就按他的遗愿,将他葬于台下,因其封号为“商”,此台又被称为“商丘"。民间称火星台、火神台 ,是距今4500多年的一处观星台遗址,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观星台。
继续步行去下一个景点燧皇陵。这个景点真是一言难尽。景区大门写的是燧人氏文化园,应该是私人承包的,门票10元/人。里面建了一个主题公园,破败不堪,也没有游客,进去走好长一段路才到燧皇陵。
从燧皇陵出来,商丘的主要景点基本都看了,觉得挺一般的,没什么特别印象。看时间还早,打车去商业中心看看。感觉商丘交通秩序比较乱,二轮、三轮电动车特别多,就在机动车道上行驶,而且速度还都挺快,真是不适应。出租车师傅把我们拉到步行一条街,边走边看走到食光海美食市集,转了一圈,千篇一律的美食,没有想吃的。
步行走到梁园区凯旋路与民主路交叉口西南角,这个位置是商丘市原中心广场。
我们在附近又转了转,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吃饭地方,打车回到酒店。在酒店四周又转了一圈,基本都是火锅、烧烤,我们不太喜欢,只好又去了昨晚吃饭的饭店。或许商丘的美食名气没那么大,也或许我们美食攻略做的不到位,又或许一天玩下来又很累,不想再多走路,没有吃到商丘特色美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