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26

西行记|抵达那远方无尽的荒野(南疆之行)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天数:9 天 时间:8 月 人均:9000 元 和谁:一个人
玩法:美食,摄影,人文,自由行

发表于 2023-12-26 17:26

新疆喀什,是我在2020年6月份去新疆时就确定想去的地方,北疆有北疆的风情,南疆有南疆的风情。而喀什噶尔这样一个充满历史气韵的地方,更是让我心向往之。

或许是在城市憋屈久了,就特别想去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去在辽阔的天地间走一遭,如此这样,心胸里的尘埃就随之出来,人也变得开阔起来。记得听过一句话:心无牢笼,天地自宽

。但生活在这俗世之中,很难能够将自己从牢笼中解脱出来,于是寻找一种解脱方式,倒是一种正途,而山海辽阔之地,便是我的目的地了。

去喀什的时间计划,最好是在9天左右(含路上来回),因为从东部任何一个城市,飞到喀什,都需要去一天,来一天。一般会在成都、西宁或者兰州、西安中转,不到新疆去,就不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到底有多大,当在成都转机时,我看了看下半程,发现,自己的路程还没有走到一半,哈,那种在座位上坐到酸爽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好在有美好的目的地在远方,所有的辛苦都不是那么招摇了。

到了喀什时,是一座安静的干净的西部小城,没想到地处内陆的她,在我抵达的当天下午忽来一场雨,整个空气中湿漉漉的,空气也迷蒙,让我恍惚产生了错觉,这是沙漠城市吗?这是南疆吗?

而后面的遇见,让我愈加喜欢这次的旅程。

在西藏,有种说法是,拉萨之外,才是西藏。当然,熟知西藏和拉萨的人都知道,这个之外,是山野中的西藏,是流浪者的天堂

。拉萨是人们心目中的圣地,在于她的人文气息,有布达拉宫

,有四大寺。来到喀什之后,我发现二者有相似之处,喀什之外,是山野间的南疆,而喀什之内,是属于历史人文中的喀什噶尔。

在未抵达前,内心盘算是,一定要寻一处地道的吃食,满足一下这一天都在路上颠沛的心。抵达并安排妥当后,批外衣下楼,顺着宾馆外大路一边走一边扫描机般寻找着有特色且当地人比较青睐的美食。




这样的寻找办法,比大数据推算更精准也更具有人情味,只有当地百姓的口舌选择才算得上最真切的美食。一路走到了喀什的汉巴扎

,路上锁定两家小吃店,一家是新疆式拌面

,一家是凉皮凉粉凉面店,店家活计都是当地人面孔,客人盈门,准没错,于是选一家,蜇进去,点一份拌面,五根羊肉串,也仅二十几元钱,饱餐一顿,唇齿留香,无比满足。吃饱了,一天的飞行疲惫就被驱赶尽,可以迎接夜晚的欢畅。

喀什的夜来的较晚一些,是我第二天才真正见识到的。到达的头一天,雨天提早拉上了夜的帷幕,而第二天我站在窗前,看迟迟不落的太阳和迟迟不熄的天光,总觉得过早觅食是一种过度浪费。即便整个人在喀什古城走得筋疲力竭,却依旧为了肚皮,有再次出发的勇气。

夜市,无疑是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之一,我在汉巴扎美食街上来回走了几遭,被香味萦绕着,被缤纷多样的美食馋羡着,一时不知道该吃些什么,颇有一种选择困难症的感觉,心里盘算着一定要把这些吃完一遍再离开。哈,老饕流浪者的内心,大致都有这样的独白吧,下嘴前豪气滔天,没吃几口便已经饱了,于是在肚子依旧饱饱的情况下,依旧打包最新鲜的新疆无花果一份、鲜切水果一份,当地烤鱼一份,极度满意的返回住处。



没有想到是,过分在现代化浪潮中滚打的我们,神经还是拘谨了些,在本是吃饱喝足回去睡觉的时间,在住处院子的大舞台上,欢畅的民族舞蹈

正在上演,激烈欢快的音乐伴随着青年儿郎与少女的舞步,带动着诸多旁观者尤其是游客打扮的人身躯的晃动,哈,想来,或许这些游客在其当地也是广场舞的领袖人物,来到新疆,在这样明快的音乐之下,岂不有一种鱼归入大海的舒畅感?

音乐和舞蹈一直唱响到十一点有余,而九月份的天气,已大有凉意,转身回房间时,还怕烤鱼凉了,于是转身回房,把鱼儿

吃掉,洗了两颗硕大的无花果,个头大到如孩子的拳头,细细尝了,是平生吃到最好吃的无花果了,入口就化掉的果肉,那种绵密甜肉的感觉,比吃了一口上好的奶油还要舒爽。




有了这样别致的遇见,我对喀什之外的远行更加期待了。那在远方的荒野,是散发着多么丰腴的魅力呀。

因为选择的自由行,到当地成团,而线路是提早规划好的。我想,明星线路的话,闲逛到哪里都是一样的,于是就随着旅行团随意到达接下来的地方了。但凡选择自由行的小伙伴,基本是有着安闲之心的,大多数是散心加休假,于是整个旅途就显得闲适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小伙伴七人一起,在四天三夜的路途中,就是一路同行的“兄弟”了。而在旅途之中,是最容易认识新朋友的, 你帮我拍个照片,我帮你拎一下包包,就是结识朋友的好时机,而一路上的对话,更是开阔眼界的方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外加阅人,多丰厚的人生财富。




从喀什古城出来,一如从拉萨出来往东行走,到达辽阔的羌塘草原。喀什之外,也是愈加辽阔的天地,只不过远山近水,这天地显得更具立体感,穿云的高山,积雪如帽,在澄碧的蓝天下,让人望之忘忧。

从喀什西行,就像步入了历史的尘烟。

这里曾经战火弥漫,作为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城市,这是一个不足够被那么注意的地方,我们知道法显、唐三藏、安世高等

从历史尘烟中若隐若现的人,都曾经与这座城市有过交集,我们常用“西出阳关无故人”,到过西部的朋友们,每每在一座城市停留再离开,都有一种“若离该城无故人”的思虑,毕竟地域过于辽阔,在古代马行骆走的纵横坐标

里,在没有任何科技指引的境遇下,或许一次分别,就是终生难见。




而就是这样的与当下生活的疏离感,让我深深迷上这片辽阔的土地。天高地厚,生活在其中的人,也变得憨厚敦实起来,就像我们很信任的自由行司机一样,话少却很贴心,每到一个地方,都很细致的为我们介绍风景和与之相关的故事,喀什甚至说南疆,对于我们这些“闯入者”而言,是陌生而充满迷人气质的,我们则像一个个淘气的孩子,被突然给了无限的自由,去探索偌大的世界,那种刺激感是无与伦比的。

然而,在青藏高原曾无所畏惧勇敢穿行的我,却被帕米尔高原狠狠来了一个下马威,我竟然“高反”了,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时,我们一行已经到达了慕士塔格峰

脚下。一路上很是自信的我,给旅友们讲述着我在西藏的经历,因为同行的两个旅友接下来会继续走新藏线到达阿里,然后从西到东去到拉萨,然后青藏线返回。恰恰,我带了一本书叫《去世界的屋脊》,线路完全和他们匹配上了,于是将电子书

分享给他们,旅游中的人们敞开的心境,依然消弭了大家的界限感。




这时候,我的后脑勺像是被闷住了一样,重重得好似不得呼吸。彼时海拔过了4200左右,我知道是高反来了。因为有过这个经验,高反是无法对抗和用强的,只能用更绵柔的方式去化解它,它来时是千斤顶,你就设法用绕指柔来缓解它,于是半躺在后座上,加深呼吸,深吸气慢慢呼出吸气,让身体输入氧气的时间略微长一些,减缓任何运动量,到了慕士塔格峰脚下时,司机师傅说,如果高反了,建议就不要去慕士塔格峰了,那里的冰山脚下有将近六千多米,但是吧,来了不去,好像也挺可惜。

人家给你陈明了利弊,选择权交给你手里,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我在内心进行了一番斗争之后,要去。真正到达山峰脚下的冰川边缘,是要坐景区的车辆到达距离冰川1.2公里左右的地方,再选择步行或者骑马上山。我们到达马匹集中的地方时,发现步行几无可能,突然从不足两千米的地方到海拔六千多米的地方,人的身体很难适应这样的变化,在平台停车的地方,已经有不少人在用自己的方式对抗着高反的感受。而我看着马儿艰难前行的样子,再看看自己高反已经呈现的“怂”样儿,决定就像从心所欲继续“怂”下去,就不给马儿增添负担了,也不能保证马儿不高反,选择不上山了。毕竟冰川和冰川也差别不大,保命为要。



在我这个“怂”姑娘的影响下,一行其他几人也很快从半山腰撤下来,一车六人,只有一人到达了冰山跟前,说已经拦住,不可近前,其实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冰川,也是为了更多人的安全。听此,更觉内心无憾了。即便有点小遗憾,也是这样旅途中的插曲,让人能够更好记住这段经历。



当天晚上旅居在塔什库尔干

县,塔什库尔干意为“石头城”,因其县城有历史上著名的“石头城”而知名,而我知道这个县城,是因为一部名为《喀什四章》的纪录片,里面有跳鹰舞的塔吉克人

,期盼能够看到现场的鹰舞表演。在世俗千里之外,想来这个民族是崇拜英雄并向往天空和自由的,不然又怎会把鹰舞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来消磨大把浓密的时间。



鹰舞之后,到了塔县的地标性建筑——石头城。如果说,塔什库尔干县是这一方土地政治

之地的浓缩,那石头城更是这片土地历史际遇的浓缩。大家一股脑儿通过石梯登上了石头城,我却钻进了几无人问津的石头城历史文化陈列馆,从历史深处打捞起属于这座城的故事与人文,或许能够更好理解在现实烟尘中已经斑驳的这座名为城实为一座大土堆的历史遗迹。从汉代起,这个地方归入中原王朝管辖到后来历代的分分合合,这座小城在历史上扮演的是一个交通要塞,来往商旅,戍守军队、求法僧人等,均在这个地方留下脚印,玄奘曾在此驻足弘法、戍边唐代将军高仙芝

曾在此建功,这些隐匿在历史深处的记录,放在时间长河的维度上当是驼铃阵阵、弘法声声,在黄色与干旱的底色之下,存续的是人类文明的勃勃生机。

从陈列馆出来,对石头城的认识变得沉甸甸的,看到已经被磨得浑圆的石梯,听着旁边游客嘟囔着“一个大土堆有什么好看”,我笑笑,指了指陈列馆说,建议去看看再上来,会不一样。石头城并不大,却也是用当时最为坚固的方式铸就的夯土结构城池,远山覆雪,眼底是帕米尔金草滩,牦牛、骆驼、马匹相安无事,是物质文化交流产生的最直观的现象,司机师傅还添油加醋说,你没有见到,还有驴子哪,同行人被他的话语逗得哈哈大笑。

从石头城下来,接近十一点,司机师傅向大家通报了当天的行程,要去四国交界瓦罕走廊

和盘龙公路,然后沿着昆仑山

脚下的路抵达昆仑山腹地,去塔吉克村庄转一转,然后留宿在腹地之中。

从塔县出来,中巴友谊公路一路向西,是宽阔平坦的道路,沿途是隐入红柳丛和沙棘丛的村庄,在这高原之上,冰雪融水循沟渠而行,而恶劣环境对于这些植物而言,只能寻水分布,人亦如此。于是,植物最密集的地方,就是人类聚居区了,这也是文明延续的地方。

因地处国界的缘故,每个村口都会看到民众站立在路边。车子一下行驶到瓦罕走廊的边边上,是一片应该是为旅游所打造的平台,满眼黄土及戈壁石沙,平台几成270度扇形结构,熟悉这个地方的人讲,我们所面对的,就是四国交界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所到达的地方,是距离瓦罕走廊入口最近的地方,当然是不允许进入的,这个位于帕米尔高原与兴都库什山之间的走廊地带,北边是塔吉克斯坦,南侧是巴基斯坦,东边是我们所站立的中国,而走廊的另一个出口是在阿富汗,那一刻,我们仿佛站在的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四国交界,还有更多难以言说的历史意义的交接。



这个走廊,作为古丝路的一部分,是东方链接西方的交通要道,更是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及欧洲文明的交集,可以说,这是在诸多中原文明正史中被忽略的地域,但在中西交通史中却有着不可磨灭的痕迹。因为知识边界的缘故,我无法说清有关这个地方的历史渊源及走向,但让我对未知的领域充满着探寻的好奇,在塔合曼湿地旁边的一个旅游驿站中,我看到诸多让我爱不释手的图书,整齐排列在小小书架上,才知,不是这个地方没有历史,而是有丰富的历史人文财富,只不过是被包括我在内的外人所忽视罢了。



南疆,在于他的雄、险、奇,在于他的荒凉与辽阔。就像一个人,或许大多数人都认为他是一个粗狂、不修边幅但魅力十足的人,而魅力十足的背后是什么呢?我们少从他的历史根脉中去寻找属于这片土地的故事,比如玄奘走过的路、讲过的经;那些刀光剑影曾经挥舞摇曳的地方,都被厚厚的黄沙掩埋,他不言,我们亦不知。

所以,来者多是体会他异于其他地方的风土,关于人情,因为语言的关系,作为游客的我们甚至无法与他们建立沟通关系,所以放松、撒野成为大多数来到这个地方的人们的主要体验了。



从瓦罕走廊返回,已经接近下午两点多了,司机师傅建议大家午饭简单吃点,不要吃太多,因为待会就要走盘龙古道了,这是一个冒险经历,车子在山间盘桓,势必会引发人们不适甚至晕车。说得倒让我有点期待了,因为上一次在山体上盘桓,还是在去羊卓雍湖的路上,一路尖叫着过去(因为山路陡峭害怕的),也忘记了一路海拔的攀升,抵达之后,是山海辽阔。



那,盘龙古道的另一端,是否也是一样呢?途中信号并不好,也放弃了手机查询的想法,全车人一起开始目不转睛的找沿途山坡上的土拨鼠,在阳光浓烈的午后,这些小家伙们都是懒洋洋在山坡上晒太阳的,当日日光足够温暖,虽然山顶温度颇低,风吹面微寒,却是它们晒太阳的最佳时机了吧。

盘龙古道,其名为瓦恰公路,是从塔什库尔干县到达瓦恰乡的通道,全长30余公里,海拔最高处4200米,全程落差1000余米,因600多道弯,精确讲应是639道弯而知名。在这块辽阔无垠的土地上,蜿蜒着的盘龙古道就像一条巨龙,联通了瓦恰乡与外界,大大缩短了交通时间,也被称之为“致富路”“扶贫路”,“要想富,先修路”在这个地方得到最好的印证。



在顺利到达另一端后,全车竟无一人不适,还情绪高昂问司机师傅哪里有好玩的,得知是班迪尔蓝湖后,心中的期待再次腾得起来。对内陆的湖泊,我总是有一种异于大海般更亲密的情感,在高原之上,内陆的怀抱中,有一汪水域,顿时觉得这个地方变得温柔起来。(未完,持续更新)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新疆3831
西行记|抵达那远方无尽的荒野(南疆之行)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新疆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新疆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新疆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新疆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