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0

河南游记 | 洛阳(一)

天数:4 天 时间:10 月 人均:800 元 和谁:一个人
洛阳火车站

到达总是在下午的四点,太阳准备落下的时候我走出了火车站,洛阳的牡丹在心中凋谢,一把把洛阳铲插在眼前。火车站前的道路正在施工,一排排铁皮围挡将马路切割成狭窄不便的窄道。黑车司机,旅店老板,过来问你去哪?要不要住店,更有甚者问你要不要小姑娘,漂亮的。这些人一波又一波地出现在你面前,一路上都在摇头,就好像一个拨浪鼓一边走一边吆喝:不要,不去,我有地方住。

新买的白色行李箱被一路拖拉着,心里后悔为什么要买白色的,是怕它不会脏吗?出站前的出租车上客点一辆接着一辆的出租车依次进入指定道路,站在道路上的旅客也在焦急地排着队等待着,我拖拉着我的行李箱走过。公交车站的人群,有些在翘首眺盼着自己的公交车,有的在站牌前寻找通往自己目的地的公交车,密集的人群,道路变得不便,我拖拉着我的行李箱走过。

我跟着我的手机导航寻找我去的旅行社,之前在手机上订的旅行社, 就在火车站附近,下一程的车票安排在了早晨六点多,赶车方便。虽说有手机导航,但也绕了一些路,火车站前的道路复杂,车流密集,再加上到处施工,让简单的道路变成了迷宫一样的探路,在一个丁字路口,道路的施工让红绿灯停用,交通的秩序全靠路中心地一个简易地红绿灯,逆行的我在等到绿灯时前进,在左转货车车灯地注视下直行通过了马路并左转。继续直行几百米后转入一条小街,在正道上就已经出现了几家旅社,转到小街后里面又是另一个商业圈的景色,旅社一家连着一家,各式饭店隔着商店小超市依次排开,人流密集宽敞的地方还有摊车贩卖小吃。

虽然路不长,我也跟着导航来到了定位的地方,但是抬头望去全是旅社,却找不到自己的那家,仿佛每一个大门上都挂着一块旅社的牌子。拖拉着白色的行李箱寻找一番后还是放弃了自己寻找,打了电话给旅社,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妇女的声音,跟着她的指引终于找到了她家的旅社,一路的风尘都挥洒在了洛阳的黄昏之下。

洛阳街头

驰骋在洛阳街头,能否追忆起当年武周时期骏马狂奔洛阳城,牡丹夜开紫微宫的峥嵘岁月?当然不能,马已经不是出行工具,牡丹花开花的季节早已远去又或尚未到来,武则天也在陕西唐乾陵里躺了1300多年。如今的洛阳城已然是另一番景色。

洛阳十三朝古都,一铲子下去都不知会惊动了谁,在这样一座历史名城里,遗迹发掘与基建建设齐飞,隔三差五就因为修建地铁而挖出古墓而上新闻,虽然总被当成谈资趣事,人们也已习惯一边开发一边考古的节奏,但每一铲子铲下去的泥土总是在提醒你,这是历史的尘埃,多少人的功过是非都埋葬在这城市之下,上面的人还在为这座城市书写新的历史。

也许是旅程的第一天,充满对未来几天憧憬的兴奋。愈是在火车车厢空间里沉闷的久了,愈是在洛阳街头自由驰骋的狂,感觉天气格外清爽,恨不得在共享电动车上蹦他三下。洛阳街道旁摆满了共享单车和电动车,租用骑行方便。几街几道交织就把几个城区主要景点覆盖了,再往城外的那些景点就需要坐车,那是之后几天的路程,现在只想在街上多看看这座古城的今日,夜晚,行人,烟火气。

太阳将要落下,洛阳的夜晚即将来临,我穿梭在即将昏暗的街头,前往洛阳的一条老街,这条老街离我的旅社约三公里,是以古城门“丽景门”为起始的一条文化老街,也是一条夜市小吃街,每一个城市都有一条被改造成小吃街的文化古街,就算没有“古街”,也要造一条“古街”来营造梦游繁华古夜市的古意。

洛阳的交通并不是很好,人们骑着电动车肆无忌惮地闯红灯,正值晚高峰时期,每一个十字路口都让我见识到了生猛的电动车大军,只要不会被汽车撞,下班的,放学的,赶路的在十字路口前汇集,又在十字路口的另一边分散,不同的的人又聚集到了下一个十字路口,其中有一个路口比其他路口更宽广了许多,中间屹立着一根粗壮的石柱顶着一口大鼎,这寓意不言而喻,象征着洛阳古老的文化的傲气。

丽景门老街夜市

来到丽景门前,天已全黑,洛阳夜景比较暗,丽景门也没有满墙的洗墙灯照射,丽景门上类似办公室的窗户左右各亮一扇,与透过拱门的闹市灯光拼合成了一张两眼一嘴的脸谱,围着丽景门的是一条细长的护城河,河水与河岸的绿植小道围绕着丽景门延伸到很远,在远方黑暗中与城市融合,桥上的行人结伴同行,越接近丽景门越能感觉到一个昏暗的庞然大物耸立在你面前,拱门后的夜市灯光吸引着街上的黑影向前行走,吸入门内,从里面出来的行人像黑影一样飘到你面前,黑夜在这拱门处分出了两个世界。

穿过丽景门进入一个瓮城,照明一下就亮了起来,一个空荡荡的广场被四面的高墙围住,景区画像小贩喇叭的声音在这个密闭的空间里四处回荡,夹在外部街道和内部夜市两个世界之间,使得这个矩形空间附上一层隔世感,如同进入异世界的中转站,没有谁会在这里停下脚步,除空荡一无所有。

踏上老街的青石板,不宽的老街在两边老旧的矮房夹持下显得热闹。人们在灯笼,店招,旌旗,各式各样地摊小玩意前观望走动,老街并没有多大特色,除了一些打着洛阳老字号,本地特色的小吃外(如燕菜),其他卖的小玩意与别的城市也没有多大的区别。让我惊讶的是与夜市老街热闹形成对比的是紧靠的居民街巷。拐弯走出老街,临靠着的老居民区街巷安静的出奇,只有一个两个人偶尔路过,路灯昏黄下再无其他人,紧靠着的两条街差别如此之大,仿佛又是另外一个世界,静的让人感到了空虚,害怕。

在老街夜市的另一个路段口却是另外一番震撼的景色,路口与另外一个更大的夜市街相交,街两边已不是小矮楼,换成五六层的居民楼,两边街道密集的树立着灯笼挂饰的路灯,灯笼就像一串串葡萄一样从路灯上垂直下来,一个路灯架有五串灯笼,两个对排形成灯笼拱门,十几步一对,一直延续到街的尽头,密密麻麻的红灯笼随着距离上视觉大小的变化规整有序的排列,给人一种极大的视觉刺激。虽然这条夜市街路面已宽了不少,但街两边的小餐车整齐地排在两道,将行人夹在其中,人头攒动。这是一条纯的小吃街,虽然小吃并无什么出奇的特色,但种类丰富,与这密集的灯笼装饰与街上挤满行人的画面给了我不小的触动。

撰写:彬孺忍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河南游记 | 洛阳(一)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