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8

导演手记|关于电台街的一些碎碎念

天数:1 天 时间:12 月 人均:50 元 和谁:一个人

结束拍摄已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我反复提笔想为“电台街”这个魔幻之地写一篇手记,却始终在“如何开篇”上踌躇不定——也或许是因为这次拍摄让我意犹未尽,总觉得电台街还有许多值得发现的人物和故事,未知全貌的遗憾让我耿耿于怀。

 

最终决定落笔,是想将这篇手记作为一次不完美但心怀诚恳的开篇,希望我还有屏幕前的你们,都能期待并讲述电台街的“下回分解”。

 

为什么是电台街?

 

每个记录者都希望拥有洞察人间的能力,我亦是如此,无论是个人的喜怒哀乐,还是时代的波谲云诡,我都期望尽收囊中,于是开始有目的地走街串巷——找一条有味道的巷子,这种味道来自露天挂晒的床单被罩,来自单元楼上锈迹斑斑的栋号,来自每个生活在那里、工作在那里、吃喝在那里的人们身上自然溢出的气息。

“共生”,是我在电台街捕捉到的首个关键词。

 

电台街里有一条“君子巷”,记得我和团队一行人摸进君子巷时已是傍晚时分,新闻联播的声音从成排的破旧平房里传出,铲子碰铁锅,辣椒炝油,每走过一扇窗户就唤起我不同阶段的童年记忆。

 

君子巷里大多住着一些靠回收废品过生活的人,平房里堆砌着成山的杂物,铁艺的上下床是逼仄空间里唯一整洁的存在。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一幕,是看见一个小男孩对着墙打乒乓球,你来我往间,我想起了二十年前的自己——或者那就是我。

这么一个颇有生活气息的边缘区域其实距离“文艺”不过几米,拐个弯就能遇见油画体验室、婚纱体验馆、咖啡店、鸡尾酒吧等等十分现代化的休闲空间,但这些繁华似乎都与君子巷无关。有趣的是,电台街给予了每个迥异群体妥帖的照顾,模糊了一切所谓合理的、不合理的分界线。

 

这里,既属于过去,也属于未来。

几乎是确定好“电台街的前世今生”这一拍摄主题的同一时间,团队很快敲定了“主题是街,落脚点是人”的记录方向,我们相信,电台街不为人知的一面一定存在于日日与它亲密接触的人口中。所以我们找到了电台街上的三位“创造者”,杨婆婆、方静、张虹兵——她们也是我这次拍摄工作的最大收获。

杨婆婆高龄83,在电台街生活的五十多年里,生儿育女,卖过炸洋芋、煮过糯米饭,周遭的邻居多数都是杨婆婆一手“喂”大的。杨婆婆说,电台街在几十年前还是贵阳的最高点,水电难以输送,只能等到夜深人静,贵阳人都睡下,电台街的居民才能拿上塑料桶、脸盆排队打水。

杨婆婆是来自过去的历史见证者。

方静,一直在北京学习、工作,因为想开一家书店而选择回到贵阳,创立“三克岛图书馆”。与她一同归来的还有她在外面学到的模式与理念。三克岛的图书陈列很有意思,按时间分类,给人以很直观的各个年代的审美变迁,“我借鉴了晓书馆的陈列方法,再融合我的个人风格就有了现在的样子”方静告诉我。

方静是来自未来的现在建设者。

大觉精舍不止是一座立于市中心的“景点”,它还会定期开设艺术讲座、茶艺分享、国学授课等,前采之前,我心里有一万个不确定,这样“正”的一个地方会不会和片子调性不太契合?采访时,正好碰到几个孩童在大觉精舍上课,朗朗读书声中,张虹兵有一句话特别打动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喜欢的文化,让我们找回传统文化的自信。”

 

不止传统,大觉精舍里还充盈着许多关于“未来”的声音。拍摄过程中,有几个年轻的文化从业者在大觉精舍的茶馆里扎堆,他们谈论着脱口秀、摄影、艺术展,计划着如何为贵阳的文化氛围出一份力。

 

张虹兵是活在现在的未来筹划者。

为什么说她们是我这次拍摄的最大收获呢,因为在我看来,她们都是有自己坐标系的人,以一种温和的力量在喧嚣和浮躁中坚守自己的精神角落。而电台街的魅力也在于此,它让每个人成为彼此相同,却又各自独立的个体,是贵阳城里鲜活跳动的脉搏。

主题纪录片《电台街》已于12月26日上线,希望我们所拍摄的内容符合你们的期待。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导演手记|关于电台街的一些碎碎念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