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秀楼中国十大名楼之一,到贵阳不到甲秀楼,怎么说都是一种遗憾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天数:7 天 人均:3400 元 和谁:和朋友
玩法:跟团
作者去了这些地方:
贵阳
甲秀楼
翠微园

发表于 2021-07-27 09:01

大多数的旅游人,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去旅游,总是喜欢找这个城市标志性的建筑或景点拍一些照片,算是到此一游的纪念。比如,上海的东方明珠、南京的中山陵、北京的天安门等等。贵阳甲秀楼,便是这种地标性的建筑。不仅如此,它更是贵阳市历史变迁的见证,是贵阳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因此,对于外地游客而言,到贵阳而不到甲秀楼,怎么说都是一种遗憾。

首先,来到北岸临公路一边桥头的一个小广场,广场上矗立了一座高大的石牌坊,四柱三门,上刻“城南胜迹”4个楷书繁体字,气势恢宏。其奇特之处是牌楼石柱前后的八只石狮,那不是通常见到的坐狮或卧狮,而是从高处俯冲下来头下尾上的下山狮,这是在别处所未见的石狮雕刻。穿过牌坊,便上了浮玉桥,桥上有涵碧亭,桥下是涵碧潭、水月台。

这座跨南明河的桥有点特别,它由涵碧亭、浮玉桥、水月台三个古迹相连且相互映衬,甲秀楼其实就建在水月台上。桥中有一个石亭,不大,名字好听:涵碧亭。

涵碧亭两侧有对联曰:“银汉浮空星过水,玉虹拖雨雁横秋”。背后有“人在青莲瓣里行,水从碧玉环中出”。

此处正值贵阳市中心,站在桥上欣赏贵阳城市风光。

浮玉桥全长90余米,横于南明河上,贯通南北两岸。桥上有涵碧亭,桥下有涵碧潭、水月台,桥南有翠微阁,遥相呼应。该桥原为九孔,称“九眼照沙洲”。后因临河修公路填埋二孔,现仅能见七孔。

甲秀楼,是贵阳的城市名片。虽地处西南,也跻身全国十大名楼之一。甲秀楼侧边是石拱桥,称作浮玉桥。楼前流淌的南明河十分湍急。

明万历26年(1598年),时任贵州巡抚江东之于城南筑堤联结南岸,并建一楼以培风水,名曰“甲秀”,取“科甲挺秀”之意。这便是甲秀楼的来历。楼上悬“甲秀楼”三字牌匾,此系宣统年间谢石琴所书。十年动乱中散失,后寻回刻有“秀”、“楼”二字的两块残匾,另据过去照片,配写“甲”字,按原式样悬挂于楼额。

甲秀楼朱梁碧瓦,四周水光山色,名实相符,堪称甲秀。甲秀楼是贵阳的标志性建筑,凡是去贵阳的人都会登临观景。

现存建筑为清宣统年间重建,三层的小楼屹立在鳌矶石上,面前是流淌着的南明河。

与甲秀楼毗连呼应的是翠微园,距今也有五百年的历史了。翠微园内有拱南阁、翠微阁、龙门书院、贵舫亭等明清古建筑,建筑造型迥异各具特色,再加上这里不要门票,也吸引了一些游人前来游赏。

园内亭台水榭,几处景致,颇有江南之风,还是蛮有乐趣,值得一品。

拾阶而上来到拱南阁,拱南阁是南明时期永历王朝修建的,大梁上至今还保留着“永历己未孟秋月吉旦”的字样,阁内陈列着贵州的各种民族工艺品。

拱南阁右侧的“澹花空翠”园林内有花墙、洞门、长廊、水榭、楼阁,是典型的江南庭院,园林内展出各种石头,有两亿多年前的恐龙化石和海百合化石,有各种形状怪异、引人遐思的奇石,还有盆景和根雕。

翠微阁内,开辟了萧娴书法作品陈列馆。萧娴是贵阳人,她是康有为的弟子,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女书法家。

这边也是仿造江南园林风格的游廊,直通后面的翠微阁。古典名楼,在现代高楼大厦作为背景的陪衬下,相映成趣。

连拱门的样式也是那么的眼熟,像是婀娜多姿的腰身。

来到了龙门书院,这也是整个园子重要的板块之一。康熙7年(公元1708年)因贵州巡抚刘荫枢而更名为“刘公祠”。刘荫枢先后三次在贵州任职14年,“政绩卓著,吏民讴歌”,故设祠祀奉。后祠堂建筑修葺,仍用“龙门书院”原名。

登上凉亭,是观看甲秀楼的另外一个好的角度。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贵阳2964
甲秀楼中国十大名楼之一,到贵阳不到甲秀楼,怎么说都是一种遗憾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贵阳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贵阳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贵阳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贵阳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贵州旅游快速入口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