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6

“黔山秀水、天华多彩”,2020之夏,贵州六天纪行《西江千户苗寨篇》

编辑
天数:6 天 时间:7 月 人均:1800 元 和谁:夫妻
【从贵阳到凯里,寻觅美味的酸鱼汤】

       有了昨天在贵阳树厨餐厅的失望,我们今天卯足了劲,要在凯里品尝它的当地美味——酸汤鱼。凯里酸汤鱼是黔东南的一道佳肴,也是“黔菜”的代表作之一。凯里地区自古渔猎民族居多,又深居苗岭大山之中,因缺少食盐且环境潮湿,因而养成了喜酸嗜辣的饮食传统。如今,凯里酸汤鱼已成人们来贵州旅游竞相品尝的一道美味。

       7月24日早晨,我们在结束了安顺贵阳的行程后,告别住宿了两天的如家,从贵阳火车站乘坐K122次班列(上午09.00—12.06)中午时分到达凯里

       出了凯里火车站,我们当即沿着滨江路一带寻找凯里酸鱼汤。误打误撞,就在一家名叫“西江酸鱼汤”的小餐馆,以两人100元(含辅菜和米饭)搞定了酸鱼汤的价格。都说人品好,菜也一定做的好!餐馆小夫妻俩的诚实就写在他们脸上。鱼用的是鲜活的江团鱼(做酸汤鱼最好的鱼种),称重也明明白白,咸辣酸等完全按我们的口味调配。今天的这份酸鱼汤,入口即一个“鲜”字,吃的我们是心满意足!

       据餐馆小老板介绍:凯里酸鱼汤和巴蜀地区酸菜鱼的做法大同小异。首先是鱼的质量(水质和鱼种)决定了这道菜是否美味,做酸鱼汤要取当地鲜活的江团鱼(类似于江浙一带的鮰鱼或鲇鱼,重量以1公斤左右为好)。由于黔东南地区河流密布,水质清澈,为渔业养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鱼的肉质自然就鲜美。另就是酸汤鱼的汤料(须专门熬制的高汤),配料要用正宗的凯里红酸汤(由新鲜红辣椒、西红柿、食盐、料酒等腌制发酵而成,专做酸汤鱼的餐馆一般都有自己的酿汤秘笈)。只要是鱼好、汤好、料好+人好,味道自然就好!

       本篇行程很简单:我们从凯里火车站乘坐公交1路,1元,在凯里客运站(当地称凯运司)下车,站内转乘直达西江千户苗寨的班车,滚动发车,每客16元,行程32公里,约1小时。于当天下午3点时分,如期到达西江苗寨的北门停车场。十年前,我们就开始做这里的行程,今天,我们将走进这座美丽的山寨,融入一个多彩的民族,度过一个苗乡之夜,去了却这份迟到的期待!

【我在这里等你,我要用美丽欢迎你】

我在这里等你,我从未离开......聆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我就在这里等你......我要用美丽欢迎你!

你听,我的心在吊脚楼下释放;你听,我的心在田园风光里陶醉;

你听,我的心在苗家歌舞中激荡;你听,我的心在苗岭“千户灯”中闪烁;

你听,我的心在苗乡之夜里呢喃;你听,我的心在西江潺潺碧水中荡漾;

我在这里送你、我从未离开......看着你悄悄远去的身影,我依然还在这里......我要用美丽送别你!

                                                                                                       《寄语西江,有感于寨前广场》

       当你踏入千户苗寨寨前广场那一刻,迎面而来的芦笙和歌舞即刻就会感动你。“我在这里等你,我从未离开......聆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我就在这里等你......我要用美丽欢迎你”!这是千户苗寨每天下午的迎宾舞,要持续到傍晚6点才结束。对于游客来说,你有了眼前的这份热切,之前的寻寻觅觅和旅途劳顿就值了!

这里是千户苗寨的票务中心,目前苗寨的门票全免。进入寨子的交通车也改为每乘次5元,游客可以自行取舍。

        这里是千户苗寨的北大门,你可以乘坐交通车或步行(2公里)去苗寨的小北门。进了小北门,才算真正进入了苗寨景区。来苗寨旅游一定要选择从北门进入。如果你从苗寨西门进入,并在西门附近住宿,游览苗寨则很麻烦,出门就须用车,动辄至少10元,极为不方便。切记,在网上预订苗寨住宿,一定要明确方位;也要防止被一些黑车黑导所忽悠,他们往往以低价诱惑你,把你弄到西门附近住宿,收取好处费。

       我们乘坐交通车在苗寨的小北门下车。游客进了眼前这道寨门(除了从1号桥车站去观景台有环保电瓶车可乘),游览苗寨全靠徒步。如果你预订了寨子里的住宿,可事先与酒店或客栈联系,他们一般会派人在寨门口接你,或用电话引导你往住宿的方向走,大可不必担心找不到你的住宿地。如果你选择住宿在寨子的高处,又拖着旅行箱,行动会比较幸苦。所以,游览苗寨应尽量简装出行,行李越少越好。

       我们没有预订住宿,是想试试自己的判断。今天是周五,来苗寨游客相对比较多,当天住宿的网上价一下就飙升了数倍,位置好一点的价格甚至挂到了千元之上。直觉告诉我们,这只是民宿(苗寨没有品牌连锁酒店)惯用的心理战,实际到店价肯定要比网上价便宜许多。果然不出所料,当我们走入寨门不到100米,就被一位客栈的小老板揽住,在他的带领下,经过老伴的实地“考察和鉴定”,在当面履行了“一客一换”之后,最终以80元/双床间入住。客栈的位置就在苗寨博物馆旁(到寨子的任何观赏点都算居中)。

【我的心在吊脚楼下释放】

       西江千户苗寨,地处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距州府凯里33公里、距贵阳250公里。山寨由平寨、东引、羊排、南贵等12个自然村寨相连而成,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苗寨。现有住户1400余户、5500多人,故称千户苗寨。由于山寨四面环山,重峦叠嶂,一条名为西江的白水河穿寨而过,将山寨一分为二。人们就充分利用了地形条件,在两侧的半坡上建造了独具特色的木质结构吊脚楼。千余户吊脚楼随着山势起伏变化,层层叠叠,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西江千户苗寨的吊脚楼为穿斗式坡屋面构造,一般以三层四榀(三间)或三层五榀(四间)为主。底层用于存放工具、饲养家畜、囤积肥料等。第二层用于居住,分为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堂屋外则建有独特的“美人靠”,苗语称“阶息”,主要用于聚集纳凉、刺绣和女工,是苗寨建筑的一大特色。第三层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吊脚楼是一种冬暖夏凉的舒适房舍,之古就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山区被广泛采用。

       西江苗族的吊脚楼建造历史久远,建造技术精妙独到,它充分运用山地条件,采取多种形状和多重组合,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及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并相得益彰,是我华夏古民居的建筑典范,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被誉为上古杆栏式建筑的活化石。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的风格独特,是源于苗家人受限山地阻隔,珍惜土地资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由于封闭的地理环境,西江千户苗寨拥有非同一般的文化底蕴。从建筑、服饰、语言、饮食到传统习俗仍保持着典型的苗族传统。西江人过去习惯穿长袍,男子裹头巾,颜色均以黑色为主,故称“黑苗”;女子喜戴银饰,穿蜡染服装,也称“彩裙苗”;西江苗族既讲苗瑶方言,也通用汉语,主食以稻米粉类为主,口味喜酸辣、偏咸香。

       都说,贵州“山好、水好、人也美”。西江千户苗寨青山秀水,人杰地灵,民风淳朴,人们心地善良,也是个名副其实的美人之乡。据说,寨子里无论生男生女,天生就漂亮英俊。有人夸张:这里的姑娘“美的你挪不动腿”、小伙“帅得让你窒息”。反正,还是那句话,信不信都由你!

       西江千户苗寨先后被评为“中国最美的100个风情乡镇”、“贵州最具魅力民族村寨”、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文化旅游新地标、最美“原生态”露天博物馆等美誉。虽然西江千户苗寨也被日益商业化,但它作为中国的“苗都”仍当之无愧、举世无双!对于有着少数民族情结的人来说,西江千户苗寨是我们此行贵州最向往的地方!

        入住客栈后,我们稍事休息,随即就迫不及待的游走穿梭于苗寨之中,去寻觅它的苗文化看点,与千年古寨来一次亲密接触。这里是苗寨著名的芦笙场,每天上午9点开始的(免费)苗家歌舞就在此按时上演。我们在苗寨的寻觅也从这里开始。

今天,寨子游方街上的游客不算多,不时的有靓女在“走街”,挺引人注目,不知她们都来自哪里。

       铜鼓文化——在苗家人心中的地位不可替代,它是一种苗文化礼仪。传说苗族先祖开始只用木皮鼓,铜鼓是上天赐予的宝物。在苗家地区流传着一个关于铜鼓的故事,相传,苗族英雄“波松嘎”不畏凶险,从老妖婆“务侯乜”手中夺回了天王赠与的珍贵礼物铜鼓,并历经千幸把铜鼓背回了家乡。于是,苗岭十二寨的男女老少,都高兴的围着铜鼓跳呀、唱呀,一直跳了三天三夜。从此,悠扬的铜鼓声便响彻苗岭。作为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铜鼓文化在苗家已流传了千年之久。时至今日,苗家人仍延续着铸存铜鼓、跳铜鼓舞,举行鼓藏节的传统习俗。

       在中国大地上,只要有苗家人的地方,就有芦笙。西江千户苗寨素有"芦笙之乡"的美誉。逢年节日庆典,寨子里都要举行丰富多彩的芦笙会。人们就会在芦笙场上“吹起芦笙跳起舞”;在苗寨里还流传着“不会吹芦笙,就不算个男子汉”之说;苗族的谚语说的好:“芦笙不响,五谷不长”,可见芦笙在苗寨人心中有多么重要。

        苗族女子喜爱穿戴银饰,当你走在西江千户苗寨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苗族姑娘们满身银光熠熠,在做着她们的生意和买卖,毫不在意游客的指指点点或随意拍照。此时,你也许会感觉她们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欢快的民族。据说,苗族妇女佩带银饰有四种作用:一是便于迁徙时“人走家随”、二是“避邪保平安”、三是“可用于治病”、四才是“装扮自己”。 苗族人把日常生活场景,精心加工成各种银饰图案,籍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苗族人民勤劳、善良,充满智慧,自古也从不封闭。苗族男子向来以走出大山,有作为、敢于当担为荣。 苗族女子也素来以勤俭持家为美,用银饰装扮自己,只是为大山里单调的生活增添乐趣,以求一个美满的婚姻。其实,无论哪个民族,都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今,苗家人的生活有了很大提高,银饰再也不是她们唯一的装扮,更多的是以佩戴银饰,用来吸引游客购买消费。之前,就听说不少关于苗寨物价的非议。其实,这里和其它景区的物价并没有什么区别。人家既然把美丽展现给你,你适当做些消费又有什么不可以?

        吊脚楼、铜鼓、芦笙、苗女、苗饰、风雨桥、美人靠是寨子里的几大看点。你漫步在苗寨里,浓浓的苗族风情无处不在,随处包裹着你、感染着你。民族文化是一种无声的传递方式,需要你用心穿越时空去交流!

       西江千户苗寨现有六座著名的风雨桥沿着白水河一字排开。以前的风雨桥建造为全木式结构,容易被水毁。现在均采用水泥与木材混合结构,使得桥的观赏舒适性和抵御洪水能力大大增加。如今,风雨桥上“美人靠”、看西江吊脚楼、看苗家帅哥美女、品苗家美食,已成为人们苗寨旅游的重要内容。

        游方街上一条条小巷,连接着苗寨两侧的大山,记录着苗寨悠久的历史。苗家人世代在这里繁衍生息,每天都在这里继续着他们的生活和生意。无论富贵或平庸、无论精致或忙碌。

       “嘎歌古巷”, 苗寨看点之一。里面囊括了苗绣、酿酒、蜡染、古法造纸、银饰手工等众多原生态苗文化技艺。每到夜晚,这里还是个苗家姑娘和小伙嘎歌说爱的地方,无数苗家青年男女在这里情定终身。巷子里曲径通幽,由头顶上的一把把彩伞指引,一直延伸到僦哟妃(也称爱情桥)下方的白水河畔。

        寨子里的“大苗们“,他们世代在这里辛勤劳作。如今,他们也在这里悠哉地安享晚年。看着寨子里每天匆匆过往的游客,也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沿着游方街,我们一路苗寨博物馆(已闭馆)、芦笙场、风雨桥、嘎歌古巷、3号风雨桥,东引观景台约2个多小时的走街串巷,就来到了苗寨东入口的1号风雨桥。1号风雨桥是一处重要地标(今晚,我们将在此乘坐观光车去观景台看苗寨“千户灯”)。走过1号风雨桥,就走到了西江千户苗寨的“田园风光”区。

【我的心被田园风光陶醉】

        苗寨七月的原野叶绿花红,尽显生态之美。“田园风光”扑面而来的嫣红、翠绿、金黄、深紫、粉黛,在蜿蜒的小路旁一片连着一片,不断变换着色彩和身姿。虞美人、无花果、非洲菊、向日葵、荷花等竞相绽放。层层叠叠的吊脚楼、清澈潺潺的流水、天空飘浮的彩云、赏花和戏水的人们,构成了一派令人陶醉的田园风光!

        田园里、小路旁,人们沐浴着花的芬芳,行走在花径中,忘我而陶醉!山美、水美、花美、人更美,如果你红颜霓裳,走着看着,也被融入到田园的画卷中去!

人与鲜花相媲美!人们争相在花地里留下自己的倩影。

       “我在这里等你......我要用美丽欢迎你”!这里是如此美丽且远离尘世喧嚣,人与花、花与水、水与天、天与云,相依偎,相交融,仿佛是千百年结下的缘分。有人说,西江千户苗寨的美是天赐之美、淳朴之美,它的花总是开得活泼含蓄而又温婉有信。你来,它开!你不来,它也开!无论你来或不来,她都开!

       仲夏七月苗寨的田园里,给孩子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亲水机会。在这里,花上30元,你就可以在眼前(下图)这个鱼池里捉鱼(鱼也不算小,捉到归自己)。比起池子里捉鱼,人们则更愿意在清凉透澈的西江里寻觅五颜六色的石子。人们寻寻觅觅,寻觅的是举家的“不也乐乎”、寻寻觅觅,寻觅用钱也买不来的幸福!

       赏景、观花、戏水,苗家田园三部曲、苗寨田野好风光!人们在这里释放自我,举家其乐融融,陶醉在苗家的田园里。家和万事兴,家和国之运,只要你七月带着爱人和孩子来苗寨,就一定不会错过!

【我的心在苗家歌舞中激荡】

        当晚,我们步行来到寨子里的表演场看歌舞晚会(票是客栈老板娘代订的B座票,价格100元,比自己买便宜10元)。千户苗寨每晚的大型民族歌舞表演(于7月20日刚恢复开放,目前每晚1场,晚8点半开始,表演90分钟)是了解苗族深厚文化历史、体验浓浓苗家风情最为直观的方式。之前就听说,表演美轮美奂,场景激荡人心。而且,演员全部来自当地,他(她)们就是寨子里的居民或业者,上场就个个能歌善舞。

       我们从客栈走到表演场入口不到十分钟。场前热烈夹道的迎宾礼仪,立马就使你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仅凭这一点,你第一感觉是“早就应该来”!

       苗族人民自古崇尚歌舞,凡有苗家人的地方就有歌舞。西江千户苗寨每天以歌舞迎宾送客,是个让你了解苗族历史、充分体验苗族文化的地方。《美丽西江》是以苗族始祖蝴蝶妈妈神话故事为主线,以苗族图腾崇拜、历史迁徙、祭祀习俗贯穿始终的一台大型歌舞剧。演出分为《枫木化蝶》、《迁徙祭祀》、《情定西江》、《苗乡锦绣》四个篇章。今晚,会场里座无虚席,我们对演出充满期待。

       “越过千山万水,我们来相会......酒歌唱起来、酒杯举起来......相逢在茫茫人海间......不问你从哪里来,缘分到了你才来......歌声把你留下来”!著名歌手雨田一曲优美的《歌酒唱起来》,拉开了今晚歌舞表演的序幕。

       《枫木化蝶》“吹响芦笙、跳起舞”,原汁原味的歌舞表演,奔放的苗家姑娘和小伙,在芦笙的伴奏下,跳起了热情洋溢的苗族舞蹈,让你沉醉在浓郁的苗家风情中。

       欢快的歌舞生动地展现出苗家人的生活场景,牛角、铜鼓、刺绣、蜡染等舞台布置尽显苗族特色。舞蹈风格古朴,舞者感情真挚。婀娜多姿的苗家女子身着艳丽盛装,舞姿款款动人,她们代表一个热爱生活、能歌善舞的多彩民族。浓浓的苗族风情......在此,直入你的心扉!

      《迁徙祭祀》,一部苗族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民族迁徙的历史。史诗般的华章《苗族迁徙舞》,是一部苗族歌舞的千年积淀。它源于一个迁徙民族的独特文化,是一曲遥远而又永恒的绝唱!在这里,你能够体验到这部舞蹈时空穿越的厚重!

     《迁徙祭祀》,苗语为“寻找居住的地方”。它以史诗般的舞蹈表现,叙述了苗族先民大迁徙的艰难历程,艺术再现了苗家人的历史画卷。舞蹈气氛古朴壮烈,舞步沉稳凝重,舞曲天韵浑厚。芦笙曲伴之以古老歌谣,歌之舞之,追思了苗族先民英勇善战、历尽艰辛,终于找到自己理想家园的漫漫历程。

      《情定西江》,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苗家人自古提倡婚姻自由,鼓励男子大胆追求心仪的姑娘是苗家的传统。并繁生出许多男女社交节日,如每年农历4月的爬坡节,6月的马郎节等等。因此,爱情便在苗岭的青山绿水之中游方荡漾。在苗家若是真心相爱,即使两家“门不当户不对”,但苗族青年男女也会以偷亲的方式,完成自主婚姻。据说,在婚姻自主、自由恋爱方面,浪漫的苗族可要比其他民族早了许多年!

        苗族小伙和苗家姑娘表演的苗舞情歌,不但展示出苗家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浪漫,也表现出他(她)们对爱情的尊重和执着。绚丽的色彩、华丽的服饰、动情的说唱、欢快的歌舞和美丽的爱情故事,把演出推向一个个高潮。赢得观众一阵阵发自内心的掌声。

     《苗乡锦绣》,苗家人还是一个爱美的民族,仅服饰就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像苗族这样,把服饰看得如此重要和神圣。女子把图腾戴在头上、男子把无字史书绣在衣上。苗家阿妹头戴闪闪的银饰嫚步轻舞;苗家小伙潇洒挺拔,舞步庄重,迸发阳刚之美。绚丽的盛装、婀娜而又欢快的舞步,造就了一个多彩的民族!这个民族至今仍在演绎着它无可比拟的美丽!

       演出中的互动环节,是最为有趣的现场即兴节目。这里不仅有游客与游客之间的比试,也有演员与游客之间互动。充分体现了苗家人生性包容、热情好客,崇尚“高山流水'的性格。互动诙谐有趣,文化底蕴深厚,而且还为参与和胜出的游客颁奖祝酒,不但引得观众捧腹不断,也博得大家的阵阵掌声。

       此刻,我们坐在歌舞场演出的看台上,尽管眼前一幕幕婀娜多姿、热情奔放,如行云流水般的精彩歌舞令人沉醉。但西江千户苗寨美轮美奂的夜景则更让人心心念念。演出还没有结束,我们就迫不及待的来到1号风雨桥车站,乘坐观光车前往观景台去看斐名中外的千户苗寨”千户灯“。

【我的心在苗岭“千户灯”中闪烁】

        心随意动,观光车载着我们一路驰向苗寨观景台(观光车行程1500米,乘次5元,至凌晨12点结束),一路上都是去看”千户灯“来来往往的游客。今天的夜空没有天光月明和星辰闪耀。但一点都不影响我们对苗寨“千户灯”的期待。

       每逢夜幕降临,西江千户苗寨就变成了灯光璀璨的海洋。乘坐观光车不一会,我们就来到观景台(所谓观景台,就是在道路的临边处构筑一道围栏,沿着围栏约有500米长度可以观赏到不错的“千户灯”),这里早已是人头攒动,摄友们的“长枪短跑”也一字排开。我们随即找了几处合适的位置放眼对面,此刻的山寨一片灯火璀璨,犹如繁星点缀在浩瀚的夜空,景色真的是太震撼了!

        西江千户苗寨的主体位于白水河东北的两座山坡上,主观景台在西南的山顶。你在观景台将目光投向对面的苗岭,璀璨的千户灯勾勒出山寨的轮廓,千户苗寨就宛如两座闪光的金字塔;再把目光投向山下,此刻的《美丽西江》表演场(歌舞尚未结束),就犹如迸发火焰的一座圣殿。“此景唯有此山有,疑似银河落孤岭“,看它一眼,便荡气回肠!

        苗寨夜晚”千户灯“是延续了几百年的传统。苗家人常年要劳作到天黑才收工,由于苗寨依山傍水,山路崎岖,为了方便行走,每家每户都会在檐下或路边挂一盏油灯,给夜行的人照个路。因此,便形成了苗寨逢晚亮灯的习俗。久而久之,就有千户苗寨”千户灯“的壮观景象。如今,夜晚看万家璀璨的苗寨”千户灯“,已演绎成苗寨旅游必不可少的内容。

据说,西江千户灯所形成的两个牛角(又称牛头寨),正是苗家人所崇拜的图腾。

       此刻,夜色中的万家灯火如漫天星光闪烁,它点缀勾勒出千户苗寨夺人心魄的夜色,犹如苗家人一双双穿透苗岭的眼睛,充满了美丽和温馨,仿佛在向你倾述它曾经的故事。眼前不是虚幻,它是物竞天成,是天人合一。在一个仲夏七月之夜,我们来过看过,见证过它的震撼和举世无双!

       这是老伴用单反相机(装上滤镜)所拍摄的苗寨”千户灯“丽影。有了这一幕,今晚的幸苦也幸福!有了这一刻,千户苗寨”千户灯“,便从此植入记忆!

【我的心在苗寨之夜里呢喃】

       看过苗寨”千户灯“,再看苗寨之夜。我们从观景台没有乘坐观光车返程,而是一路步行下山,一路看苗寨夜晚的美丽。苗寨的夜晚与白天感受有很大的不同。苗家人自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加上大山阻隔,人们通常的感情交流都在晚上。因此,苗寨的夜晚就显得格外热闹、格外风情而神秘。

      沿着观景台下山的路往回走,苗寨之夜的美丽一路尽显,路过的酒店、客栈、商店、酒吧也皆风景。苗寨白天的平常到了夜晚就变的如此神奇!

       此时已是晚上11点多,饥肠辘辘提醒我们“该吃晚饭了”。我们顺道找到一家还没有收工的餐馆,每人15元吃了份苗家牛肉粉。都说,“美餐是饿出来的”,那粉那味此时就是无比的美味。

     嗄铥僦(二号风雨桥),人们在一个美好之夜,走过苗寨浪漫的风雨桥,漫步在苗家的夜色中、是如此的令人惬意,又如此的令人难忘!

       苗寨里的酒吧歌声依然,人们依然在嘎歌欢唱;青年男女们依然在唧唧我我。如今的苗寨早已传统与现代并存,城里的时尚这里也有!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西江千户苗寨,一个真实而美丽的山寨,一个你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夜已深,我们一路步行(约3公里,也并不感到有多累)返回客栈,洗了一把痛快的热水澡(在这个苗岭大山深处,80元的住宿能如此惬意,也大大超出我们预期)。 带着满满的愉悦,我们梦入苗乡。

【我的心在西江清晨的碧水中荡漾】

        7月25日清晨,一夜好睡,疲劳顿消,此刻的千户苗寨还未从昨日热烈喧闹中醒来。我们再次来到苗寨的“田园风光”,寻觅昨日的意犹未尽。沿着清澈白水河潺潺的流水,我们一路散步,一路感受苗寨夏日的清凉和清新的花香草香。眼前的景色着实令人心旷神怡、心情荡漾。

苗岭上的晨曦,预示西江千户苗寨又一个美好一天的开始。

水车、铜鼓、牛角、它们代表着苗家人,在西江的晨曦里欢迎或欢送着每个来这里看望它的人。

情趣盎然的游客们,一大早就在西江边的原野里寻寻觅觅。也许和我们一样,仍依依不舍,在为自己饯行。

勤劳的西江人“无利也起早”。他们身体力行,为这座美丽山寨的正常运转,提供着所需的一切。

       择水而居,历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传统。“西江之水岭上来”,苗家人世代在这里繁衍生息,依靠的就是这好山好水。当你来此喝上西江一口水,那丝丝的甘甜,就会直入你的心俾!西江因水而精彩、西江因水而美丽。如今,苗家人坚守着这片青山绿水,继续着他们的文化传承、展示着他们的民族风采,就像眼前的西江之水源远流长!在你心中荡漾!

       西江水、风雨桥、美人靠,此刻,清晨的西江一派宁静祥和。金色的光芒洒在清晨的苗岭上,吊脚楼在山水间泛着金光;和煦的阳光揭开了西江美丽的面纱,苗寨又恢复了往日的魅力;伴随着西江潺潺的流水声,苗家人又开始了崭新的一天。此刻,要说离开美丽的西江,就真的是不容易!

【我依然还在这里,我要用美丽欢送你】

       我们沿着潺潺的西江水一路寻觅,一路依依不舍,走过清晨的苗寨芦笙场,今天上午9点开始的《美丽西江》歌舞就要在这里免费上演,此刻,广场上空荡荡地,它仿佛在向我们做无声的道别。走回到客栈,我们就结束了西江千户苗寨短暂而丰富的行程。

       我在这里送你、我从未离开......看见你悄悄远去的身影,我依然还在这里......我要用美丽欢送你!千户苗寨之旅,是一次难得难忘之旅,我们充满期待而来,又愉悦满满而归。要说什么是不能错过的风景,那么,一定有西江千户苗寨。她以独特的民族文化,绮丽的风光和风土人情,在每个旅者心中都会留下美丽的烙印,西江的游历值得你去细细回味!

      早餐后,我们乘坐交通车回到西江千户苗寨北门停车场。今天上午9点,将从这里乘坐直通车去往贵州黔南自治州的荔波小七孔景区游览。对此,我们又有了新的期待。(本篇完/下篇待续)      金陵乐叟     2020/8/5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黔山秀水、天华多彩”,2020之夏,贵州六天纪行《西江千户苗寨篇》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