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
2020.03.02

从亚平宁到法兰西——2020年新春欧洲自由行

天数:9 天 时间:1 月 人均:12000 元 和谁:亲子

2019年北欧旅行回来的路上,妻子已在耳边嘀咕,明年去哪儿?明年去哪儿?脑子里立刻呈现出一张世界地图,并快速地搜索着心仪的目的地。“柬埔寨?”“太近,留着以后去。” “美国?”“刚出过差。”“埃及?”“不太安全。”“意大利?”“刚去过欧洲啊”……接下来几个月的时间,就是在反复的比较中度过,一次次的肯定又一次次的否定。

但每一次旅行,总有触发你冲动的那个点。如果说北欧之行触发我的是为了一睹欧若拉(极光)的神秘面纱,是自然力量的驱使,那么这次选择意大利法国就是一次文化的朝圣。虽然申根签的繁琐已让我怨声载道,但还是经不住它的诱惑。选择意大利、法国有很多理由,但当听到巴黎圣母院被焚毁的消息后,更加加剧了我的迫切,原来文化是那么的脆弱,我还来不及细细端详,你已经成为历史。

因此,我们再一次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欧洲,那个彰显着文艺复兴光芒的地方。

 

 

条条大路通罗马

 

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对于我们来说只有天上这条路。所幸的是所在的城市刚刚开通了直飞罗马的航班,省却了中转等候的周折。而且航班的时间也很好,凌晨12:50起飞,飞行12个小时左右,当地时间6:30到达(北京和罗马时差7个小时),刚好可以有完整的一天。

我们的飞机沿着西北方向一路航行,跨过蒙古、俄罗斯、波兰、经奥地利转向西南,一路上吃了睡、睡了吃,最后一觉醒来,窗外晨光微露,我们知道,飞机已经在亚平宁半岛上空,罗马不远了。

罗马的机场叫菲乌米奇诺国际机场,位于罗马市区西南约35公里处。在欧洲自由行,火车是城市间比较方便的出行方式,而且火车站附近一般都是公共交通交汇之地。因此此行的酒店我基本都预定的火车站附近。罗马市区的火车站有好几个,其中Termini站是罗马最大的火车站,既是进出罗马的大门,也是市中心的交通枢纽。

罗马街景

 

罗马街景

 

菲乌米奇诺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有往返于Termini火车站的巴士,车程1小时。此行我们一共有3户家庭,5大3小,为了方便出行,我们预定了海外接机,事实上人多还是包车比较划算。一辆9座的奔驰商务车,妥妥地把我们送到了酒店。酒店名称叫阿斯托里亚花园酒店(Hotel Astoria Garden Roma),就在火车站附近的一条街道里,附近都是类似的酒店,门面都差不多,不仔细辨认,很容易走错。欧洲的酒店比较小,房间小、床也小,这点早有心理准备。走进酒店,是个小小的前台。穿过前厅有一间休息室,几张沙发。再往里走是一间小酒廊,外面还有一个院子,天气好很适合在外小憩。酒店虽然不大,但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就好像走入了当地一户普通人家。

酒店大厅一角

酒店要下午才能入住,我们这时才九点刚过,所以办理完入住手续,把大件行李一寄存,一行人就准备轻装上阵,直接开启“罗马假日”模式。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罗马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已有2700余年历史,是古罗马帝国的发祥地,被誉为“万城之城”。 它建在台泊河之间的7座山冈上,几经毁灭又几度复兴。古罗马遗迹规模宏大,整个罗马城酷似一座巨型的露天历史博物馆,这里矗立着世界闻名的古迹,还有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精美建筑和艺术精品。

我们的第一站,毫无疑问直奔斗兽场。从火车站前搭乘B线地铁到Colosseo站下车,一出地铁站,一座雄伟的建筑就矗立在眼前。罗马斗兽场原名弗拉维圆形剧场,建于公元72-80年间,是古罗马帝国专供奴隶主、贵族和自由民观看斗兽或奴隶角斗的地方,整个斗兽场为椭圆形,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长轴约为188米,围墙高约57米,可以容纳近九万观众。

斗兽场气势雄伟

 

断壁残垣

 

斗兽场内部俯瞰

经过安检和排队购票,我们得以进入了斗兽场内部。大家沿着游客栈道进入了第一层地面。观众席是阶梯式,许多地方已经坍塌。最外层是拱廊,是观众进入场地前的休息区域。我们沿着阶梯上到第二层,厚实粗壮的拱廊里展示着当时的雕刻作品。在二层的看台处可以看到斗兽场的全景,斗兽场中心的底部是沟槽式的喂兽区、搏斗准备区、引水道等,现在完全暴露出来,一侧上面还铺着宽大的搏斗台。置身期间,让我们不得不赞叹人类的伟大,你看那巨石横梁是如何严丝合缝地垒砌在一起,并与现代的体育场别无二样;又感叹人类的血腥,为了满足惊险与刺激,多少奴隶葬身于脚下。眼前的斗兽场虽只剩下半壁残垣,但仍再现其雄伟之势,不得不说是建筑史上的奇迹。

斗兽场内部一角

 

斗兽场外观

走出斗兽场,我们绕行一周,从各个方向再仔细打量它。当走到西侧一角,一座凯旋门迎面而来。这就是著名的君士坦丁凯旋门,它建于公元315年,是为了纪念君士坦丁大帝统一罗马帝国而建的。其上的雕塑精美绝伦、恢宏大气,虽然千年逝去,已是残迹斑斑,却仍在风雨中,与古罗马斗兽场共同见证罗马的辉煌。

君士坦丁凯旋门

沿着凯旋门一侧的一条步道,我们便踏入了古罗马广场。古罗马广场东临斗兽场,南接帕拉蒂尼山,北靠卡比托利欧山。建于公元前7世纪,是罗马诸多广场中最古老的一座,是当时古罗马的法律、行政、商业和宗教中心。这里到处是残垣断壁,有讲坛、有神庙、有墓穴、有宫殿,沿着步道两边铺排开来,这规模放到现在也绝对不输哪个城市的中心。我们沿着步道一路西行,弯弯绕绕,又穿过古罗马的一个地下的通道,待出来时,已经不知不觉走到了威尼斯广场

古罗马广场遗址

 

古罗马广场遗址一角

 

古罗马广场遗址中的神庙
威尼斯广场

我们跟着手机导航,穿行在罗马的街头,打算用脚步丈量这座城市的历史,与它来一次亲密的接触。大概步行10多分钟,一行人已来到了特莱维喷泉。它有一个更为人所熟悉的名字——许愿池。据说背朝喷泉右手持硬币通过心脏所处一侧的左肩向后抛出,投一枚可以再次回到罗马,投两枚将有浪漫邂逅,投三枚则爱情梦想成真。虽然仅仅是个传说,但人们丝毫没有怀疑它的真伪,而且还乐此不疲,这从池底数不胜数的硬币就可以看出人们的虔诚。许愿池于1762年完工,主题是海神尼普顿胜利归来。站在正中海贝形战车上的就是尼普顿,脚下拉车的两匹骏马被两个海之信使牵引,左边的狂放不羁,右边的温顺安详,分别象征汹涌和平静。海神左右各有一位女神,分别代表丰裕和健康。背景墙柱子顶端有四位女神持不同神器,象征四季。整个喷泉雕刻精美、气势磅礴、泉水清澈,人们围坐在喷泉四周,尽情感受着午后的阳光和罗马慵懒的空气。

许愿池

 

许愿池雕塑

离开许愿池,我们继续前行,最后的目的地是西班牙广场。西班牙广场曾经出现在电影《罗马假日》的场景中,成为了罗马的一张名片。奥代丽·赫本那清新亮丽的倩影似乎已经与西班牙广场以及美丽的罗马合为一体,成为人们永远挥之不去的记忆。整个西班牙广场面积不大,人群主要集中在西班牙台阶附近。在《罗马假日》中,赫本就坐在喷泉旁的台阶上吃着冰淇淋,但是现在已经不能再在台阶上吃东西,同样也不允许你在台阶上喝饮料。

西班牙广场

 

破船喷泉

此外,广场上比较有名的景点就是台阶前的一座巴洛克艺术的喷泉,被称为破船喷泉。原先的喷泉并不起眼,而且由于水压小,所以就连喷泉的水都是细细小小的,设计师将原来的喷泉外围做成了一条半淹在水池中的船,喷泉的水先流入破船,再从船的四边慢慢溢出,加上整座喷泉几乎和街面一般高,感觉真的很像是漏水的船即将沉入地底下。西班牙广场一带也曾居住过很多艺术名流,济慈·雪莱纪念馆就在西班牙台阶旁边。纪念馆内展出有他们的手稿、书信、照片等丰富的资料,是文学爱好者必去瞻仰的地方。

街头餐馆

 

罗马街头

一天的步履跨过了大半个罗马城,也跨过了2000多年的岁月。都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在这脚下,汇聚着不同时期、不同文明的印记,仅从建筑风格来说,希腊的、罗马的、拜占庭的、哥特式的,风格迥异,却又和谐相生。这让我对罗马又多了一分敬意,那是对文化的顶礼和膜拜。

 

找寻神的足迹

 

整个罗马有700多座教堂与修道院,而且在罗马西北角高地上存在着全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FAN DI GANG(以下简称FDG),这个世界上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国家由于四面都与意大利接壤,故称“国中之国”。

考虑到前一天刚到罗马,为了能够睡个好觉,所以今天参观的FDG博物馆预约在10:30。没想到,大家居然都醒得都很早,估计时差还在北京时间。于是,我们索性早早地用完早餐,直奔FDG。

罗马地铁

火车站前往FDG也非常方便,可以搭乘地铁。这里还有一个插曲,早就听说罗马小偷很多,所以大家一路上都非常小心,护照和钱包都放在贴身的小包。可能是我们出行的时间恰好是早高峰,地铁里人山人海,而且罗马的地铁比较老旧,站台前没有屏蔽门。每趟车到站,前面的人无需多迈步,后面的人推也会把你推上车。可能就是在拥挤之中,我们一位团友贴身的小包已被人拉开了拉链,幸好最后没有得手,这也让我们见识了小偷的厉害。

由于离博物馆预约的时间还早,所以我们先前往圣彼得大教堂参观。我对圣彼得大教堂包括教堂前的广场并不陌生,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看到过它的身影。但是当我真的置身其间,还是被深深的震撼到了。

圣彼得广场
圣彼得广场一角

圣彼得广场的一边由四排多立克式圆柱形成的两个半圆形柱廊组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弧形地包围住整个广场,而后延伸向大教堂,就像教堂张开了双臂,拥抱它的信徒和整个世界。广场的中央是一座方尖碑,据说这座方尖碑的顶部铜球中是凯撒的骨灰。广场两侧各有一座喷泉,也是出自大师的作品。广场的另一头是协和大道,一直延伸到圣天使堡。整个广场如果从高处俯视,就像一把巨大的钥匙,不知拿它要开启还是关闭什么东西。

每逢元旦、复活节、圣诞节,广场上都会聚集二十万之众。每到周日,也总有成千上万的信徒在此聆听祝福。当我站在广场的中心,感到自己仿佛就站在世界的中心,而远处的圣彼得大教堂已向我张开双臂。

圣彼得教堂

我们迫不及待地沿着广场一侧的台阶,迈入大教堂。各地的教堂看过不少,但规模如此宏大、壮丽的天主教堂真是绝无仅有。整座教堂由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知名的建筑师、艺术家参与设计,包括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说它是一座艺术宝库,一点不为过。在来之前,我也做了一些功课,知道教堂里有三大珍品。所以一进门就直奔右手小厅里的雕塑作品《圣殇》。这座雕塑是由米开朗基罗于1499年创作完成,刻画着圣母玛利亚怀抱死去的儿子耶稣基督,悲痛而庄严。作品中耶稣的躯体因刚刚失去生命而显得柔弱无力、毫无生气,圣母只露出了面部的皮肤,其它部位都被衣物遮盖着。通过面部,可以看出圣母细腻白皙的皮肤,柔和秀丽的眉毛,挺拔秀气的鼻梁,生动饱满的嘴唇。微侧的头、微闭的双眼,从圣母温柔端庄的容貌上看不出过多的悲伤,更多的是满满的爱怜,仿佛怀里抱着的不是已故的耶稣,而是刚出生的圣婴。米开朗基罗不仅对人物的刻画惟妙惟肖,同样对圣母衣物服饰褶皱的处理也是细腻无比。要用如此坚硬的大理石体现出丝质的衣服、亚麻的披风,恐怕也只有米开朗基罗能做到了。

《圣殇》

如果大家仔细看,还会发现在圣母胸前的绶带上还刻着一行字。米开朗基罗之所以会这么做,据说是因为当时这座出色的雕像被普遍认为是出自另一位雕塑家之手。争强好胜的他,当晚就潜入教堂,带着灯火与凿子,在作品上刻上了自己的名字。事后,米开朗基罗对自己这一行为深感羞愧,并发誓今后再也不在作品上签名。因此,《圣殇》成为了唯一一件有米开朗基罗亲笔签名的艺术品。

但就是这样一件伟大的作品,也曾惨遭厄运。1972年5月21日,这座雕像受到了人为的严重破坏。一位澳大利亚地质学家。一边高喊着“我是耶稣!我复活了”,一边用地质锤连续击打着雕像,并用手掰断了圣母的左臂。最终被制止时,已经对圣母的鼻子和左眼以及左臂造成了永远无法挽回的伤害。当时工作人员在现场找到了50余块大理石碎片,但更多碎片还是被游客顺手牵羊带走了。最后,为了保持雕像材质的一致,不得不切下圣母背部的石料来重建失去的部分,为了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修复后的雕塑被安置在了防弹玻璃制成的展示柜后,供后人参观。

我想,就像耶稣受难和复活一般,《圣殇》的破坏和修复冥冥中似乎也有天意。继续往里走,可以看到另两件珍品,贝尼尼雕制的青铜华盖及其设计的圣彼得宝座。

教堂内景
青铜华盖

 

教堂穹顶

在大圆顶下方的祭台上便是青铜华盖,由四根近20米高的螺旋形铜柱撑起,有5层楼那么高。华盖正中镶着白鸽,四角雕刻着守护天使。华盖上面又有四根凤尾状的铜柱,柱头合拢,顶端支撑着一个镀金青铜球体和十字架,祭台四周围着99盏长明灯。

正殿的最里边则是圣彼得宝座,由一把宽大的镀铜木椅和金光四射的巨大青铜雕塑群组成。椅背上是两个小天使,手持开启天国的钥匙和教皇三重冠。而宝座上方有许多小天使围绕着光芒四射的太阳图案,这是一块镶着鸽子的圆形彩色玻璃,透射着阳光。

我们仰视着这些伟大的作品,仿佛仰视着神的面庞,虽然我不是一名基督徒,但恭敬心已经油然而生。而这份恭敬和谦卑,不正是宗教的力量吗?

偶遇一队神父

顺着青铜华盖附近的楼梯,我们下到了教堂的地下一层,这里是大主教们的陵寝,虽然一具具棺椁也是雕刻精美,但已经无心停留。一看时间,博物馆的预约快到了。

 

拉斐尔是个帅哥

 

出了教堂,我们沿着FDG高高的围墙,来到了城国的另一侧。准备进入FDG博物馆参观。因为是热门景点,这里每天都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因此我早早地通过网络提前预订了门票。

博物馆大门

FDG博物馆是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之一,由12个陈列馆与5个艺术长廊组成,汇集了埃及、希腊、罗马古代文物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精华,是一座藏有无价瑰宝的博物馆。如果想把每个展厅都看完可能需要2-3天的时间,但如果锁定一些重要作品,基本上3个多小时也能满载而归。

博物馆内部
《残躯》

所以我们基本也是冲着镇馆之宝来打卡,比如雕像作品《拉奥孔》、《阿波罗》、《残躯》,以及左手拿着美杜莎的头的《柏修斯》等等。博物馆的二楼是一条200多米长的走廊,被分成三个展区,展示着手工挂毯、地图等藏品。长廊的尽头便是进入华丽的拉斐尔展室(Raphael's Room)。

挂毯
地图馆

1508年,拉斐尔离开佛罗伦萨,经一位正在监造圣彼得教堂的建筑家的推荐来到罗马,开始为教皇朱理二世工作。在那里历时10年,他为教皇宫殿绘制了大量壁画,其中以FDG教皇宫内的四组壁画最为出色(总题目为《教会政府的成立和巩固》,壁画分列四室:第一室的画题是《神学》、《诗学》、《哲学》和《法学》四幅;第二室是关于教会的权力与荣誉;第三室画的是已故教皇利奥三世与四世的行状;第四室内的四幅壁画,系由其学生按照拉斐尔的草稿绘成),而第一室内的《哲学》,也称《雅典学院》,又是该室的四幅壁画中最成功的杰作。这幅巨大壁画,是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中心,画了五十多个大学者,不仅出色地显示了拉斐尔的肖像画才能,而且发挥了他所擅长的空间构成的技巧。他对每一个人物的特点与性格作了精心的思考,其阵容之可观,只有米开朗基罗的天顶画才可与它媲美,其时拉斐尔只有26岁。有意思的是,在这幅作品中,拉斐尔还偷偷地把自己也画了进来,成为其中一个人物,仔细一看,拉斐尔还真是个帅哥。

《雅典学院》
《拉斐尔展室》

从拉斐尔展室出来,顺着人流走,就到了整个博物馆的高潮部分——西斯廷教堂。其教堂内的天顶画《创世纪》,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的绘画艺术丰碑,它与教堂内的另一幅壁画《最后的审判》并立为米开朗基罗一生最有代表性的两大巨制。据说为了完成这幅天顶画,米开朗基罗在五年之内天天仰卧在高高的台架上。在工程完工之后的几个月内,米开朗基罗的眼睛不能平视,连看一封信也必须拿起仰视。米开朗基罗正是用这种生命的代价完成了这幅作品,而他留给后人的是不朽的经典。

西斯廷教堂
《创世纪》
《最后的审判》

西斯廷教堂内摩肩接踵,我们在教堂的角落里坐了下来,慢慢地欣赏这瑰丽的作品,一幅一幅、一个人物一个人物地细细品味,虽然已经目不暇接,但还是张大双眼,生怕遗漏掉每一个细节。我们被伟大的作品所包围,也被众神所包围,不得不思考那个古老的哲学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那里去?这种感觉,只有亲历者才能体会。

博物馆内部
出口处的螺旋走廊

离开FDG博物馆,我们步行前往万神殿,途中还经过了圣天使堡圣天使桥纳沃纳广场的“四河喷泉”等地标景点,四河喷泉曾作为“水”的科学祭坛出现在丹?布朗的《天使与魔鬼》小说及电影场景中。

圣天使堡
四河喷泉

穿过纳沃纳广场旁的一条小巷,就到了万神殿。万神殿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至今完整保存的唯一一座罗马帝国时期建筑,也是古罗马穹顶技术的巅峰之作,被米开朗基罗赞叹为“天使的设计”。

万神殿主体建筑结构简洁明了,是一个宽度与高度相等的巨大圆柱体,上面覆盖着半圆形的穹顶。内部没有窗户,四周一圈围绕着诸神雕塑。顶部有一个直径8.9米的圆形大洞,是万神殿唯一的采光点,光线从顶部泄下,并随着太阳位置的移动而改变光线的角度,据说每年4月21日,这一天的正午时分,太阳光会透过圆孔投射在万神殿入口处,而这一天也恰恰正是罗马建立的日期。很有可能万神殿设计时,其位置、高度、朝向都是为了达到这个效果而设立的。当阳光照亮入口之时,古罗马的皇帝会在此刻进入庙中举行仪式,多么庄严、神圣的时刻啊。

万神殿外景
万神殿内部
拉斐尔墓

万神殿里安葬着意大利君主专制时期的统治者,同时还有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拉斐尔。在正中央神坛的左侧,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拉斐尔静静地长眠于此。拉斐尔只活了37岁,不得不说是天妒英才。在拉斐尔的墓上,是他的学生洛伦泽托所作的一尊雕像——岩石圣母。岩石圣母的右手边是拉斐尔的半身雕像,但是左边的神龛却是空空如也,因为拉斐尔一直到37岁去世,也没有和他被婚配的红衣主教的侄女完婚。拉斐尔的棺墓上刻着与他同时代的红衣主教,作家和诗人彼得·班博为拉斐尔写的诗句:“ILLE HICEST RAPHAEL TIMUIT QUO SOSPITE VINCI / RERUM MAGNA PARENS ET MORIENTE MORI”。大致意思就是“你活着,大自然黯然失色;你逝去,大自然悲恸欲绝。”

走出万神殿,心情不能说轻松,可以说五味杂陈,有惊叹、有虔诚、有茫然、有惋惜,它一股脑儿地向我涌来,又随着罗马的黄昏而消散在夜的迷雾中。

 

漫步“翡冷翠”

 

今天是到达意大利的第三天,我们将前往此次旅行的第二个城市——佛罗伦萨。从罗马到佛罗伦萨一般搭乘火车,前面我就讲过,火车是欧洲城市间最方便的交通工具。我们的酒店到火车站只有几分钟路程,一般提前半小时到达车站都来得及,因为欧洲的火车站不用安检。

意大利的铁路有国铁和私铁,两者价格差不多,网上提前三个月就可以预定,而且有优惠票。因为国铁的预定网站在支付时经常有BUG,所以我选择了私铁,国内旅游网站也有代购,凭电子票上车,非常方便。罗马到佛罗伦萨用时1个半小时,车厢很干净,座位也比较舒适,和国内的高铁一模一样。

罗马火车站

 

 

 

火车离开罗马市区,开始驶入平原、丘陵,窗外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像为我们洗去一路的风尘。

到达佛罗伦萨,居然艳阳高照。佛罗伦萨位于意大利中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它既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也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佛罗伦萨还有一个别名,叫“翡冷翠”。是由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首译,我觉得远比佛罗伦萨来的更富诗意,更多色彩,也更符合古城的气质。诗人也把他对佛罗伦萨的爱融入了他的诗作《翡冷翠的一夜》,以及散文作品《翡冷翠山居闲话》。

“翡冷翠”最为辉煌的时刻,要数文艺复兴时期。它的繁荣与当地的巨商美第奇家族密不可分。美第奇家族酷爱艺术,在其保护和资助下,当时积聚在佛罗伦萨的名人众多,如达·芬奇、但丁、伽利略、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多纳泰罗、乔托、莫迪利阿尼、提香、薄伽丘、彼德拉克、瓦萨里、马基亚维利等都是其中之一,而正是有了众多卓越的艺术家们创造的大量的、闪耀着文艺复兴时代光芒的建筑、雕塑和绘画作品,佛罗伦萨才成为文艺复兴的重镇,欧洲艺术文化和思想的中心。

佛罗伦萨街头

“翡冷翠”的老城不大,主要景点步行可达。我们穿梭在大街小巷,近距离地感受小城的恬静和优雅,仿佛时间回溯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在冲破中世纪的保守和传统下,一阵清风拂面而来。

正当我们兜兜转转之际,远处传来了教堂的阵阵钟声,抬头望去,圣母百花大教堂的钟楼已映入眼帘。这座世界第四大教堂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的建筑,由大教堂、钟塔与洗礼堂构成,外部以绿、白、红三色大理石装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浑然一体,尤其是它橘红色巨大的圆顶,以及由文艺复兴大师乔托设计的钟塔,更为巍峨的教堂带来气势。

圣母百花大教堂
教堂内景
圣母百花大教堂钟塔

穿过圣母百花大教堂南侧的小巷,便来到了市政广场。市政广场有露天雕塑博物馆的美誉,也是古城数个世纪以来政治生活的中心。

市政广场
旧宫内部

市政广场的这个名称与如今的市政厅,也就是美帝奇家族的旧宫息息相关。旧宫目前还在使用,坐落在广场最显著的位置,依然傲视着整个广场。旧宫的入口处装饰着城市徽章,一楼大厅里有众多雕塑,米开朗基罗的《胜利》就在其中。里面是一个博物馆和一个五百人议事大厅,议事大厅不允许参观,但是塔楼可以登顶。塔楼高94米,就像是旧宫的一顶皇冠,从这里可以眺望圣母百花大教堂

旧宫的门口有一排雕塑,最著名的莫过于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大卫》,不过真迹已经在1873年被移到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收藏,现在原位上放置的是复制品。尽管如此,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游客和它合影留念。

《大卫》复制品
青铜雕塑《珀尔修斯》

旧宫的左侧是一个敞廊。里面陈列着一组重要的雕塑作品,其中有一座贝纽维多·切利尼的青铜雕塑《珀尔修斯》,表现的是一个健美的青年,左手高举着血淋淋的美杜莎的头,右手持刀,左腿弯曲。敌人的身体就在他的脚下。旧宫的右侧是《海神喷泉》,水池正中的双轮战车上站着巨大的白色海神波塞东,水池四周还有多姿多彩的青铜雕像。

水池的北边竖立着章博洛尼亚创作的美帝奇家族科西莫一世骑马像,几百年过去了,它依然守护着脚下这片土地。

科西莫一世骑马像
海神喷泉

市政广场周边有不少露天餐馆,时值中午,我们便坐下来慢慢享受意式大餐,阳光正好,别有风味。

下午我们来到与市政广场毗邻的乌菲兹美术馆参观。乌菲兹美术馆原是美第奇家族的官邸,始建于1560年,整个庞大的宫殿式建筑直到1581年才完工。从科西莫一世开始,美第奇家族就热衷于艺术,赞助了许多大师,所以这里藏有大师们丰富的艺术作品,而美第奇家族世世代代收藏的艺术品也大都安放与此。后来,家族后裔将藏品捐献给了政府,此处也设立为美术馆,对公众开放。波提切利的《春》和《维纳斯的诞生》,达芬奇早年的《基督受洗》、《天使领报》和《博士来拜》,提香的《花神》,拉斐尔的《圣母与吉祥鸟》等作品是万万不能错过的,几百年过去了,大师们的笔触依然清晰可见,站在那一幅幅名作面前,仿佛穿越了时空,进入了作者所描绘的世界,听他娓娓道来。

乌菲兹美术馆内部长廊

 

乌菲兹美术馆馆藏
《圣母与吉祥鸟》

 

《维纳斯的诞生》
《春》

走出乌菲兹美术馆便是阿诺河畔,我们沿河漫步,不远处就是著名的老桥,老桥被认为是意大利现存最古老的石造封闭拱肩圆弧拱桥,是佛罗伦萨著名的地标之一。据说老桥是诗人但丁遇上心爱人贝尔特丽采的地方,但丁一共就只见过她两次面,却都是在这老桥上发生的,为了表达对女子的爱恋,他倾注精力写出了《新生》。转瞬千年,斯人已去,但爱情的故事依然在脚下延续。

阿诺河畔的老桥
老桥上店铺林立
老桥一景

走在傍晚“翡冷翠”的街头,远处房屋的灯光慢慢亮起,它就像文艺复兴的灯火,照亮每个人的灵魂,给我们以前行的力量。

 

 

比萨和披萨

 

今天的目的地是比萨斜塔和The Mall购物村。从佛罗伦萨中央火车站搭乘火车赴比萨全程1小时左右。火车班次比较多,基本上半小时一班。同行的小姐妹联系了当地的华侨朋友,居然全程自驾陪同,让我们在异国他乡倍感温暖。

经过2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举世闻名的比萨斜塔。斜塔是意大利的标志性建筑,更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遗产。实际上比萨斜塔只是比萨大教堂的一部份。斜塔离大教堂20多米,是大教堂的钟楼,外观呈圆柱形,由白色大理石砌成。在塔基上用拉丁文刻的始建年为1174年,于1350年竣工;但实际上比萨古时所使用的历法比公历早一年,所以比萨斜塔的始建年为1173年。

 

比萨大教堂
比萨斜塔

站在广场上,可以明显地看到塔身确实向东南方向倾斜,据说是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造成的。现在工人们在第三层上裹上电缆,将其附在框架上,并移走了北面的一些沉积的土壤,使斜塔处于平衡的状态。

用“歪打正着”来形容比萨斜塔最贴切不多了。试想,如果斜塔不斜,还会像现在这样闻名于世吗?如果斜塔不斜,伟大的伽利略如何做那个著名的自由落体实验,并由此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

最妙的,斜塔还给游客们合影提供了的最佳道具,大家选好角度、伸出胳膊,摆出各种奇思妙想的造型与斜塔合影,真有一些恶搞的味道。

游客们摆出各种姿势

都说意大利是购物的天堂,此行恰逢欧洲每年的打折季,血拼购物是少不了的。所以在行程安排上特意留了半天时间,以满足女同胞购物的需求。The Mall购物村是佛罗伦萨最著名的购物天堂,这里集中了欧洲各类大牌,且供货充足。在佛罗伦萨市中心火车站西侧的巴士总站有黑色大巴可以直达,车程大概40分钟左右。因为我们有朋友的接送,所以免去了进出佛罗伦萨市区的周折。

到了打折村已近下午15:00,我们一行人已是人仰马翻,睡意朦胧。但同行的女士们双脚一下车,便满血复活,直接冲进了专卖店开启购物模式。这让我们几位男同胞着实汗颜。

The Mall购物村地图
购物村一角
The Mall购物村

打折村19:00关门,女士们一直逛到最后时刻还意犹未尽。陪同我们的华侨朋友是做皮具生意的,又非常热情地带我们去了他自己开的皮具行,说实在的,除了少个标牌,其实和名品店里的包并无二样。于是女士们又采购了不少,当然价格也是相当友情。

晚上,华侨朋友带我们去了当地知名的餐馆用餐。餐厅位于佛罗伦萨郊外,但生意很好,基本上都是本地人光顾,我们到达时已经座无虚席。餐厅的灯光昏暗朦胧,耳畔传来悠扬的乐曲,这时来上一杯红酒,一天的疲劳顿时烟消云散。朋友为我们点了当地有名的披萨、牛肉、鱼、海鲜,意大利的披萨天下闻名,我们每到一地总要品尝。

我们一边大快朵颐,一边和华侨朋友聊着各种见闻,言语间我能深深地体会到华人华侨身上那浓浓的思乡之情,爱国之情。都说“一出国就爱国”,这次旅行中能够有幸与他们相识,使我对这句话的感受又深了一层。

 

威尼斯,我来了

 

出发来意大利前夕,从新闻上得知由于连日暴雨,威尼斯水位猛涨,淹没了许多地方。甚至还有预言,随着海平面的上升,威尼斯将不复存在。听到这些消息,让我心急如焚,也更加坚定了这趟旅行的决心。

佛罗伦萨到威尼斯同样搭乘高铁,车程2小时左右。威尼斯有两个火车站,一个在外岛,一个在主岛,方便游览的话要乘坐到主岛的santa lucia火车站。我们预定的酒店在主岛,而且就在santa lucia火车站附近,出了车站就是水上巴士码头,因此交通非常方便。

威尼斯火车站前
水上巴士线路图
大运河

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船,这里有水上出租车、水上巴士可供选择。水上巴士的线路很多、站点也密,因此是人们出行的首选。水上巴士有单次票和单日票、多日票可供选择。单日票从使用时间起24小时内有效,成人20欧,儿童10欧,非常划算。火车站前的水上巴士码头有人工和自助售票点。搭船之前,务必要确认船班的方向和目的地,同一个码头会有不同的泊位分为A、B、C、D……,必须根据船的线路来选择你在哪个泊位登船,所以一定要留意。搭船之前,要在码头的机器上刷卡,闸门才会打开。乘船需要清楚乘坐多少站,到哪个站下船,切勿过站或漏站。

到达威尼斯,已是中午,酒店放下行李,我们便出发前往圣马可广场。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的地标,很多景点就在广场附近。从火车站到圣马可广场可以搭乘1路或2路水上巴士,圣马可广场站(S.MARCO)下船。

说起威尼斯,并不陌生,从小学的课文《威尼斯的小艇》,到莎士比亚的名著《威尼斯商人》,还有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故乡,这个“水上之城”不知成为多少人的梦里桃源。我们登上巴士,船缓缓地地在大运河上航行,两边的建筑也徐徐向我们展开。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宛若默默含情的少女,眼底倾泻着温柔。

 

 

 

不一会儿,目的地到了,我们下了船,穿过一条小巷,突然眼前豁然开朗,此时已经身处在被拿破仑誉为“欧洲最美的客厅”的圣马可广场了。广场的周边拥有众多精美的文艺复兴风格建筑,最显眼的就是圣马可大教堂和钟楼了。

圣马可广场
圣马可教堂

 

广场上1720年创立的花神咖啡馆
花神咖啡馆内部

圣马可大教堂建于828年,因火灾在11世纪重建,最初只是用来安放圣马可的遗骸,其后用来收藏十字军东征时期从各国掠夺回来的宝物。教堂以拜占庭风格为主,揉合了从罗马式到文艺复兴式的各种建筑和装饰风格,正面有五座菱拱形的罗马式大门,顶部立有东方式与哥特式尖塔及各种大理石塑像、浮雕对花形图案。教堂前矗立的三根旗杆代表威尼斯国威鼎盛时所拥有Cyprus、Crete和Morea三个岛屿,是威尼斯辉煌历史的见证。

教堂正中顶部有一尊手持《马可福音》的圣马可像,下方有象征圣马可的飞狮。立在拱门上有四匹青铜马雕塑复制品,真品则收藏在教堂二楼的博物馆内,是公元前四世纪的青铜作品,据说是威尼斯人在1204年从君士坦丁堡掠夺回来的,一度被拿破仑带回巴黎,但终于又回到威尼斯。

圣马可大教堂内部

 

教堂内金碧辉煌
教堂地面

进入教堂,我们便被眼前的奢华所惊叹,从地板、墙壁到天花板,都是细致的马赛克镶嵌画,这些镶嵌画都覆盖着金箔,使整座教堂金光闪闪,简直是“黄金教堂”。

走出教堂,一侧是威尼斯总督府,这是一座哥特式建筑,为威尼斯共和国政府机关和法院的府邸,同时也是威尼斯总督的住所。总督府的后面就是著名的叹息桥,桥的两端连接法院与监狱,死囚在行刑前通过此桥,在此感叹即将结束的人生,因而得名“叹息桥”。而现在,叹息桥已经被演绎成充满爱情气息的名桥。每年都有成千上万对年轻情侣,来威尼斯旅游或举办婚礼。他们乘上温馨浪漫的贡多拉,在穿过叹息桥的瞬间热烈拥吻,据说那样便可以终生相守。

威尼斯总督府
叹息桥

 

威尼斯水巷

到了威尼斯,贡多拉一定要坐一坐。贡多拉,实际上就是一艘单人摇撸的6人小船,船体全是高档木质,两头高高翘起,轻盈纤细、造形别致。小船的尾部,右侧有一个船桨支架,船夫站立在左侧不停地摇动桨板。要使小船保持平衡,摇得稳稳当当,需要相当高超的技术。我们在总督府前的码头乘上一艘贡多拉,船夫得心应手地将小船轻轻驶出码头,灵巧地掉头、转弯,然后驶入幽长狭窄的水巷,穿珠般地划过一座又一座的小桥。

威尼斯有400多座桥,整个城市就是靠这些桥连接在一起。下了船,我们打算从另一个视角看一看、走一走威尼斯的桥。

晚霞中的威尼斯
威尼斯街景

 

 

 

 

 

我们穿行在威尼斯的街道,两侧店铺林立,销售着各种纪念品和特产。这些店铺面积虽然都不大,但橱窗设计都各具特色,看得出店家的用心和细致。走着走着,我们已来到里亚托桥,里亚托桥是除叹息桥之外,威尼斯最为有名的一座桥。它位于大运河的中间位置。桥身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筑成,桥中央是一个造型优美的亭阁,桥身有不少精美的雕刻,可以说大桥本身就如同一件精致的艺术品。此时,华灯初上,远处的游船闪烁着微微的光芒,岸边的餐馆灯火通明,将里亚托桥衬托得更加闪耀动人。站在桥上,暮色中的威尼斯别有一番风情,桨声灯影久久挥之不去。

暮色中的威尼斯
里亚托桥夜景
别了,意大利

 

早晨睡到了自然醒,慵懒地起床用餐。餐厅临着大运河,窗外雾茫茫一片,只能依稀分辨对岸房屋的轮廓,我想可能是水城的原因,早上比较容易起雾。虽然雾还未散去,但河上已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各种船只往来穿梭,开始了一天的奔忙。

威尼斯酒店餐厅

 

运河晨景

 

我们是傍晚的飞机飞往巴黎,所以上午还有一大段空闲的时间。24小时的水上巴士票也还未过期,所以我们决定继续坐船,去离岛玩一玩。

威尼斯及其泻湖,由118个岛屿组成,除了主岛外,周围的许多离岛也值得一看,其中离主岛以北约1.6公里的穆拉诺岛,俗称“玻璃岛”最为出名。从主岛坐水上巴士就可以到达穆拉诺岛,交通十分方便。

据说,罗马时期威尼斯商人把制作玻璃的工艺从中东带回了威尼斯,从此威尼斯的玻璃工艺品就闻于世,被誉为“威尼斯之花”。由于玻璃作坊容易起火,所以整个玻璃产业都被转移到威尼斯北面的穆拉诺岛上。13世纪起,穆拉诺岛上出产的玻璃制品,不仅是欧洲人借以彰显其品味的工艺品,也是威尼斯与东方贸易中最贵重的输出产品,为当时的威尼斯共和国创造了莫大的财富。 

水上巴士驶出主岛的水道,便迅速加速,海面上风大浪急,有一种策马扬鞭的快感。不远处,玻璃岛的轮廓已越来越清晰,阳光慢慢驱散晨雾,倾泻在小岛上。

驶离主岛

 

穆拉诺岛

 

岛上最多的要数玻璃商店,大到灯具、果篮,小到挂件、手链,各式各样的玻璃制品做工精美,五彩斑斓。可惜玻璃虽美,想要带回去易碎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可以买些小巧的玻璃手链作个纪念。岛上还有一座玻璃博物馆和圣母玛利亚多纳托教堂可以游览一番,与主岛相比,这里远离商业的喧闹,更加接近生活的本来面貌。

圣母玛利亚多纳托教堂
圣母玛利亚多纳托教堂内部

 

回到主岛已是中午,我们拿上行李,准备前往机场。威尼斯机场以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的名字命名,座落于威尼斯泰塞拉岛上,距威尼斯市区8公里。在火车站旁的罗马广场搭乘机场大巴(票价8欧),20分钟左右就可以到达。

机场巴士时刻表

 

从威尼斯到巴黎可以坐火车,但比较费时,而飞机只需2个小时。我们搭乘的是易捷航空,票价不含行李额只要280元人民币,简直比火车还便宜。由于我们还在申根地区,所以购物退税放到离开巴黎时再办理,这里也没有出关、入关的繁琐手续。因此,离开意大利,丝毫没有告别一个国家的感觉,就像前往另一个城市一样。

马可波罗机场

 

机场内指示牌已有中文

 

梦巴黎

巴黎是法兰西共和国的首都,法国最大城市,世界著名的国际大都市。在它的肩上,有数不清的头衔,艺术之都、美食之都、印象派美术发源地、芭蕾舞的诞生地、欧洲启蒙思想运动中心、电影的故乡、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始地……正如利尔克曾说过,“巴黎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城市”,去过巴黎的人,都会无条件的爱上这个城市,爱上她的浪漫,爱上她的时尚,爱上她的文化。

到达巴黎,已是晚上,接机的师傅是个柬埔寨人,居然中文讲得也很好,而且还会越南语、法语,简直是个语言学家。一路上他非常热情地给我们讲解注意事项和当地的风土人情。我们的酒店预定在歌剧院附近,是治安比较安全的区域,离老佛爷商场也不远,方便女士们购物。酒店是欧洲典型的家庭旅馆,很有年代感。楼梯是旋转的回廊,中间有个老式的古董电梯,房间层高很高,地面是木地板,打开窗子有一个小小的露台,可以看到街道。前台是一位非常和蔼可亲的老人,办好手续,放下行李,赶紧觅食,网上一番搜索,发现酒店对面有一家不错的中餐馆。餐馆叫孔雀,专作私房菜,菜单上除了川菜还有江浙一带特有的菜品,一打听,老板果然又是老乡。能够在千里之外吃到家乡菜,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

巴黎酒店前台

 

酒店电梯

 

酒店房间

 

酒足饭饱之后,我们回到了酒店休息,窗外又下起了雨,梦里的巴黎宁静而美好。

 

印象之印象

 

酒店阳台眺望

 

天气预报巴黎这几天都有阵雨,但晨起拉开窗帘,居然蓝天白云,简直人品大爆发。

所以我们赶紧梳妆打扮,出发打卡。巴黎的地标建筑非埃菲尔铁塔莫属,所以我们第一站就选了它。

巴黎地铁

 

巴黎地铁涂鸦车厢

 

埃菲尔铁塔位于巴黎战神广场,是巴黎最高的建筑物。铁塔建造之初是为了迎接世界博览会及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铁塔以设计者,法国著名建筑工程师埃菲尔的名字命名,总高324米,除了四个塔脚是用钢筋水泥外,全身都用钢铁构成。

战神广场

 

埃菲尔铁塔

 

我们从战胜广场的一头慢慢走近埃菲尔铁塔,感受它的雄伟和挺拔。之后,我们又相继去了凯旋门、穿过了卢浮宫,跨过了塞纳河,来到奥赛博物馆

香榭丽舍大街

 

巴黎凯旋门

 

塞纳河畔的奥赛博物馆
奥赛博物馆内的大钟

奥赛博物馆原为1900年巴黎世博会建造的奥赛火车站,八十年代被改建为国家博物馆,展厅面积达4.5万平方米,收藏近代艺术品4700多件,是世界上收藏印象派主要画作最多的地方之一,被誉为“欧洲最美的博物馆”。奥赛博物馆展出的藏品年代在1848年至1914年之间,是卢浮宫和蓬皮杜中心藏品年代的中间时期。博物馆内收藏了重要的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画作,其中包括较负盛名的艺术大师高更、莫奈、马奈、德加、雷诺阿、塞尚和梵高的作品。

奥赛博物馆内部
《拾穗者》
《吹笛子的少年》
《泉》
《蓝色睡莲》
梵高《自画像》

当我们走进这座艺术的殿堂,我的内心充满着激动。那些以往只能在书本、屏幕上看到的画作此时居然就在你的面前,这是多么神奇的体验。米勒的《拾穗者》、安格尔的《泉》、梵高的《自画像》、马奈的《吹笛子的少年》、莫奈的《蓝色睡莲》……可惜时间有限,来不及细细品味,但已经感到莫大的荣幸。哪怕回到国内,现在回忆起来,依然心潮澎湃,印象深刻。我想,艺术的魅力大概就在于此,让人着魔,令人神往。

 

达芬奇的密码

旅行的最后一天,我们留给了卢浮宫

卢浮宫

 

卢浮宫始建于1204年,当时只是国王菲利普二世皇宫的城堡,主要用于存放王室的档案和珍宝,之后的数百年不断扩建和重建,才达到今天的规模。这里曾经居住过50位法国国王和王后,还有许多著名艺术家在这里生活过。直到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爆发,这座华丽的宫殿才于1793年以美术馆之名呈现在了世人面前。卢浮宫的三大镇馆之宝是世人皆知的《米洛的维纳斯》、《蒙娜丽莎》和《胜利女神》,它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并称为世界三大博物馆。

《米洛的维纳斯》
《蒙娜丽莎》
《胜利女神》

描写卢浮宫的影视作品也有不少,耳熟能详的如《浮宫魅影》、《达芬奇密码》。

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是博物馆的主入口,是由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不得不佩服大师的设计,当年他顶住法国民众的压力,硬是把金字塔搬进了卢浮宫。站在这座巨大的、剔透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玻璃金字塔前,瞬间吸引了我们的全部目光。在琥珀色古老建筑的环绕下,巨大的玻璃金字塔像是一个连接着过去与未来的时空装置,奇异却不突兀。金字塔倒映着巴黎的蓝天白云,多变的光线在玻璃硬朗的几何面上流淌,赋予这座庞大而古老的宫殿一种奇妙的未来感。因此,这座别具匠心的设计被公认为当代建筑艺术最伟大的奇迹,被赞誉为“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玻璃金字塔主入口

卢浮宫有好几个入口,一般游客会从金字塔主入口进入,但安检人数较多,因此我们从离地铁出站口比较近的黎塞留馆入口进入。提前在网上购好门票,可以省去排队购票的时间。我们预定了早晨9:00的第一场入场。

目前卢浮宫馆藏有40多万件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珍品。法国人将这些艺术珍品根据其来源地和种类分别在六大展馆中展出,即东方艺术馆、古希腊及古罗马艺术馆、古埃及艺术馆、珍宝馆、绘画馆及雕塑馆。其中绘画馆展品最多,占地面积最大。卢浮宫有198个展览大厅,显然用一、两天的时间根本无法欣赏全部的稀世珍品。因此,必须突出重点,有所取舍,合理安排参观路线。

接待大厅

进入卢浮宫,首先来到的是地下二层的接待和服务大厅,在参观前建议先到服务台领取免费的中文导览图,上面标注了馆内重要藏品的位置,按图索骥能够省去不少时间。

我们按照导览图,一件一件地去寻找、去参观。卢浮宫里最热门的藏品无疑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她被安放在一个半弧形的玻璃橱柜内,人们需要排队才能靠近合影。《蒙娜丽莎》创作时间,大约从1503年至1506年,几百年来,围绕它话题一直没有间断,包括真伪之谜、背景之谜、原型之谜,甚至有人借助显微镜观察油画中蒙娜丽莎的眼睛,发现了神秘字符。最意外的是在1911年,《蒙娜丽莎》居然被卢浮宫的一名油漆匠盗窃,2年后又失而复得。一幅名画能引申出这么多的争议和事件,不知达·芬奇在天之灵会作何感想。

《自由引导人民》

 

卢浮宫除了有一个正的玻璃金字塔,在卢浮宫出口处的地下购物商场还有一个倒的金字塔。倒立的金字塔闪着光芒,从地面垂下来,塔尖离地面1米左右高,就在它下方,矗立着一个石质的小金字塔,上下相对,设计巧妙。这让我想起了丹·布朗在《达·芬奇密码》一书结尾的描写,“圣杯在罗斯琳教堂下静待。剑刃圣杯守护着她的门宅。大师杰作掩映中相拥入眠,星空下她可安息无碍。”罗伯特·兰登发现了圣杯的秘密,他不由自主地跪了下去,彷佛听到一个女人的声音……古老的智慧之语……

难道,抹大拉的玛利亚是否真的长眠于脚下?

好运,欧洲

 九天的意大利、法国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一路,我们从古罗马出发,经过了中世纪、文艺复兴,到近代工业革命,一路追寻欧洲历史的步伐,领略西方艺术的精髓,让我们对欧洲文明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让这趟旅行增添了文化的厚重感。

旅行中我们接触了很多人,也遇到了很多事,它丰富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感到世界各国联系的紧密。就在我们旅行期间,国内发生了新冠肺炎疫情,疫情消息时刻牵动着我们的心。离开罗马后每到一地,我们都会跑药店,可营业员还没等我们开口,就回复道:“没有口罩!”后来得知,是海外的华人同胞在得知国内医院口罩短缺的情况后,自发地采购欧洲各地的口罩,支援国内。

这次疫情来势汹汹,使经历过非典的我们也感到措手不及。在威尼斯,当我看到那著名的“鸟嘴面具”时,使我不寒而栗,那场发生在十四世纪的“黑死病”,曾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生命,死亡人口占到当时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据说,威尼斯人曾最先想出了一项隔离措施:不准有疫情船只的船员登陆,船员须在船上隔离40天,措施不可谓不严啊!

在回程的航班上,我们做好防护措施,尽量减少接触和交流。旅行回来后,也自觉地进行了居家隔离,每天测量体温,这也让这场旅行格外记忆深刻。世界已是一家,我们唯有祝福:好运,欧洲!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从亚平宁到法兰西——2020年新春欧洲自由行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