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5

山河风月两万里(三十九)丽江束河古镇 秦巍

编辑
天数:1 天 时间:8 月 人均:1000 元 和谁:夫妻

丽江束河古镇

 

从丽江古城往北,沿中济海东侧的大路行约四公里,便见两边山脚下一片密集的村落,这就是被称为清泉之乡的束河古镇 。束河一带是纳西族先民最早的落脚点,也是木氏土司的发祥地。纳西族先民从大雪山南下进入丽江坝子,发现这里背风向阳,呈祥聚瑞,是“丹凤含书之地”,开始在这块风水宝地上创建家园。他们尊重自然、崇尚自然,在这里创造了山、水、人和谐相处相生的美丽胜境。 当年徐霞客曾来过此处,他这样写道:“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十和”即今 束河古镇 之古称。由此可见,早在明代,这里已是丽江的重要集镇了。

束河古镇依山傍水,街头有一潭水,称为“九鼎龙潭”,又称“龙泉”,泉水清澈,游鱼可数,潭周绿柳垂地,松柏苍翠。从潭中溢出的流水蜿蜒于街中道旁,远近汩汩有声。整个古镇沿河而建,与丽江古城异曲同工之妙。镇中心有长33米、宽27米的小小四方街,与古城四方街一样可以引水冲洗。

开通于唐代的茶马古道,从滇南经丽江直达西藏拉萨,束河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集镇。马帮通过茶马古道,从川藏高原贩运回皮张,就在束河镇加工,古镇慢慢成为皮毛重要集散之地,从事皮革业的工商户曾达300多户。束河加工的各种皮货远销西藏、西昌、青海等地,有的甚至到达印度、尼泊尔等国,故有“束河皮匠,一根锥子走天下”之说,成为滇、川、藏交界地域内最著名的“皮匠镇”。

束河人在“九鼎龙潭”泉边临水一角,建有一个“三圣宫”,里面供奉的皮匠祖师。皮匠和泉水曾是束河人赖以生存的生活之源,是他们永久的骄傲。

 

束河古镇名胜众多,景点丰富。

夜市萤火。据传明万历年间木氏在束河设集市,并定期兴办夜市,六天一次,藏族的牦牛、酥油,彝族的羊、洋芋,纳西族的马、皮革,白族的铜、银器都在这里交易。一年一度的正月二十日夜市最为热闹,这一天是白沙“护法堂”开放之日,各地新婚夫妇,都邀男女伙伴到“护法堂”烧香,回来必逛束河街;附近地区鹤庆、剑川、大理、中甸的商贩也必来束河买卖,届时客商如织,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满街松柴火把照明,散市时各执火把回家,远去的火把漫山遍野,犹如夏夜流萤。

鱼水亲人。“九鼎龙潭”,潭水清澈,水草青青,游鱼历历,游人撒上一把鱼食,顿时鱼群蜂拥而聚,有的跃出水面争夺,有的潜入水底追食,浪花拍岸,水珠溅人,人鱼水亲和相处。

断碑敲音。龙泉山古树参天,泉水汩汩之中有座攀凉亭,攀凉亭背面的岩石间立有一块一人高,断去三分之一的石碑,相传是诗碑,又说是梵文碑,如今仔细察看只识得“入地”二字,用手敲打,便发出金石之声,悦耳动听,余音不绝,颇为称奇。

石莲夜读。莲花山悬岩峭壁上有洞如猛虎张口,正对着上东开、下东开两村。相传,有个道人路过此地看了之后说:“虎口之下,岂有余生?村前村后多寡妇,若建一寺挡住虎口,避灾化难多祥福”。上下两村齐心合力,在绝壁上凿成台阶,立柱于悬岩上,用铁链将柱子固定,建成寺庙,命名为“石莲寺”。后来两个村子果然变得安宁富裕。后人又在寺里办私塾,先生治学严谨,学生刻苦学习,深夜里仍书声琅琅,培养出很多人才,两个村子更加兴旺发达。

龙门望月。九鼎龙潭背后建有龙泉寺,寺为四合院,系明代建筑。门有楹联:“龙兴九鼎渊,云雨重时生意满。泉涌一轮月,光明照处法缘通。”每逢月圆,龙泉寺之门观月,正好月落泉潭,看到月亮比任何地方都大都亮,被誉为“龙门望月”。

大觉宫。此庙建于明万历年间,坐落于束河四方街东北角。主殿屋檐高挑,斗拱、额枋、梁柱雕有鸟兽图案,重层镂空,生动传神;门窗饰有花卉流云,色彩鲜艳;殿内正中,塑一尊如来佛坐像;东西两面墙壁上绘有佛教人物故事,地面及走廊以青石板铺地,磨如明镜。大殿东西两边平房,是僧人静室。院正中有一精致花坛,汉白玉砌成,花坛上明代古梅和桂花长得根深叶茂。大觉宫是省级保护文物。

千年银杏。在束河完小的足球场边,有一棵罕见的古银杏树,树干苍劲挺拔,粗壮笔直,高入云天,枝叶蓬勃茂密,树根盘根错结,从四面扎入地深处。此树是“云南名木古树”之一。

有人说丽江古城与束河古镇是一对姊妹,其实,她们一个是魅惑的红酒,是一种微微的眩晕;另一个是一杯淡淡的清茶,纯净、自然。

束河古镇比丽江古城商业气息淡很多,这里没有那么多酒吧和啤酒,更多的是晒太阳的人、猫和狗,是喜欢清静的人的梦中天堂。

束河人最大的幸福就是尽情地浪费时间,享受生命。在束河,你可以找到生命的本真,如同静静地绽放的一朵纯洁莲花……

有人写道:

清晨,高原强烈明亮的阳光中,天蓝蓝的,地暖暖的,空气十几纯净;常会见日月同辉的景象,月儿浅挂在大片纯粹的蓝之间,欲走还留的样子。

此时的古镇是一幅青山绿水,田园牧歌的卷轴,无限诗情画意,浓淡近远,意笔抒写。

田畴润绿,炊烟袅袅,鸡犬相闻,村树掩映。

镇里潺潺的小溪,清澈见底的河水,夹杂着绿绿的水草。

河边柳枝不经意地拂过脸颊,还有扎染坊里面挂着各种鲜丽颜色的扎染布料,也迎晨风舞动。

古镇街上,阳光映在光滑如镜的五花麻石上,发出清亮的光泽。那些被人马踩踏得光溜平滑的石板,似乎还能照见往日的繁华。

走到街角,不经意间一回头,云缠雾绕的玉龙雪山正高傲地矗立于天边,在初升的朝阳下发出金红色的圣光。

街上行人寥寥,显得特别幽静。

沿路总有坐在路旁、树下的纳西老人,眯缝着眼睛晒着太阳,写满一脸的是平和与宁静,任时光与溪水一起流逝。

还有几个纳西老奶奶在溪边空地上晾晒着麦子,那不紧不慢的神情让人明白,原来劳作也可以是那么悠闲的。

“九鼎龙潭”大概是古镇早晨最热闹的地方,洗衣的,淘米洗菜的,担水的……

走过青龙桥,走过龙门客栈,在街角转身,一条小街。

沿街上门板的商铺尚开未开,街道的尽头已可以看见一片片的闪烁着露水的菜地。

一个女孩刚从菜地中摘了一大把嫩绿的青菜,就着清清的溪水摘洗。

此刻,心中最柔软的回忆忽然像被小雨润泽,又再萌发、吐蕊,一种既熟悉又亲切的东西在心底展延开来。

街边一棵盛开着花树,使我想起读初中的时候逃课,靠在一棵花树下看着小说不知不觉地睡着了,醒来发觉身上落满了紫色的花瓣。

站在这条小街的感觉,像漂泊多年的游子,手足无措地站在了老屋门前,一动不动,任凭眼泪流满双颊。

晌午,男人们从庄稼地里回来,坐在自家木屋门前,一杯清茶,抱着擦得锃亮水烟筒,吐一口袅袅的烟雾。女人们开始准备午饭。

沿街的庭院,树木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连陶罐、瓦缸中也种着花花草草。墙头上常有一支、二支鲜艳的花朵从墙里斜伸出来,让你对院墙后的风景神往不已。

一家家敞着大门的客栈,你尽可以随意地走进去,东看看、西摸摸,常常见不到主人家的身影。

阳光泼洒一院,风吹树动,一切平和适意。

偶尔碰到坐在回廊间的人,或静静地看着书,或是淡淡地品着茶,或悠闲的晒着太阳,他们会向你很随意地打声招呼,就像你是一个常来常往的老朋友,你看不出他是主人还是游客。

可能原本也是一个到此的游客,来了,分不清这里是天堂还是人间,是故乡还是他乡,就住下不走了。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气氛,散漫悠闲的生活方式,他们从这里悟出了生活真谛,要让心灵回归自然,让胸襟接近蓝天。

耳边传来一阵悠悠的萨克斯,低沉缠绵的曲调格外动人。顺着声音,我们一路寻去,只见酒吧外的长椅上,一男子,正在那深情地吹奏着萨克斯,淡淡的,优雅的,磁性动情,带着沧桑和阳光,犹如一杯香醇的美酒,越品越有味道。旁边不少人驻足聆听,欣赏着这美妙的旋律。

此情此景就如一首诗里说的“真想拽一朵彩云给你,真想割一片阳光给你,真想寻一次艳遇给你,真想分一点柔软时光给你。”

街上的橱窗里贴了许多标新立异,夺人眼球的小标语:“朋友有三种:一辈子的、一杯子的。”、“幸福在哪里?幸福在这里!”……

一家饭店,从楼上雕花的窗户上伸出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头栓一个竹篓,竹篓里放着西瓜、啤酒,泡在街边沁凉的带着雪山寒气的溪水中。想必一会儿店里的人们就可以吃到冰镇西瓜,喝到凉爽透心的啤酒了。

商店里,游客和老板坐在门槛,慢悠悠地聊着,讨价还价,没有一丝的买卖味道,像是两个交往甚深的故友。

这些看似漫不经心的老板,很多来自天南海北,有成都、上海、北京、哈尔滨的,还有很多外国人,他们本来也不是冲做生意来的,在这里,他们找到了心灵的故乡,梦中的天堂,就留下不走了。

这里是狗狗猫猫的乐园,他们总是或欢快或慵懒,或闲散或发呆,树荫下,屋檐边,巷子角,拱桥上,处处都有它们舒服自在的身影。一只小狗懒懒的躺在自家的门口,脑袋很舒服的斜靠在门槛上,很疑惑的望着挡着阳光的我。

下午,我在客栈的屋顶天台上坐了很久。在这里,远近风光尽收眼底,半山坡上一丛丛灌木开着耀眼的紫色花朵,山腰的树木绿意盎然,目光穿过青灰色的屋脊,此起彼伏的青瓦白墙,是千回百转的小巷,不知道那些深幽的门楼下流逝过多少岁月的故事,鸽子在天空时高时低的飞舞,阳光洒满小镇、院落、全身,空气静谧的可以听见自己的呼吸。

此刻的心情,舒畅又宁静,沏一杯茶,看杯中茶叶慢慢地沉淀下去,于是心也沉下来,终于有功夫整理一下自己红尘纷乱的心绪。

太阳渐渐地西下,游人也越来越少,小镇越来越宁静,夕阳笼罩下的古镇也越发的古朴、秀美。

束河的夜,安静得可以听见叶落、花开的声音。

庭院中,月光照临,微风拂过,石桌下的蟋蟀或会为你奏上一曲你或能听懂的清音。

一夜酣睡,清静无梦。

早晨起身,用不着等不知去哪溜达的老板,把住宿费放在枕头上,背上行囊,走出庭院,回身轻轻掩上红漆大门。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山河风月两万里(三十九)丽江束河古镇 秦巍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