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0.02

四川旅游:两访成都武侯祠与杜甫草堂(图)

天数:1 天 和谁:和朋友
玩法:美食,摄影,人文,自由行

发表于 2021-09-25 12:38

对于成都武侯祠杜甫草堂,记者曾在二十多年间有过两次寻访的难忘经历。虽说两次瞻仰的顺序不同,但是却有其各自不同的深刻记忆。

90年武侯祠留影(摄影:李萍)

记得首次来成都还是上世纪的1990年6月30日。当时,为答谢四川泸州老窖对录制包括《亚洲雄风》在内的一组第11届亚运会歌曲的大力支持,在前往泸州途中经成都,在时任中央台四川记者站谭德祥站长的安排下,记者站向世建同志陪同我与同事李萍二人首先前往杜甫草堂与武侯祠进行瞻仰。

90年武侯祠留影(摄影:李萍)

当时,印象最深的就是从双流机场乘国产运七,只有几十个人座位的飞机前往泸州的机票只有65元。从成都到泸州的航程大约45分钟,这也是记者首次乘坐飞机。

首次双流机场留影(摄影:李萍)

多少年过去了,如今说起武侯祠,记者已经如数家珍般的熟悉。目前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武侯祠共有七座之多,分别为成都武侯祠、陕西勉县武侯祠、南阳武侯祠、襄阳古隆中武侯祠、重庆奉节白帝城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和甘肃礼县祁山武侯祠等。而此中记者除了湖北襄阳、甘肃礼县之外的五座都去过了,故作为首当其中,成都最大的武侯祠能二次前来光顾,记者深感非常有意义。

勉县武侯祠留影(摄影:马自平)

2021年9月16日,记者借参加携程旅游沈辉经理推荐的“川之巅”行程首日自由行的机会,记者与团友王珏、马秀玉、李君等一行,从下榻的锦城大酒店叫了辆网约车仅15.60元,十几分钟即抵达了位于成都武侯区的武侯祠博物馆。如今成都快捷的交通真是令人感到太便利了。

三国圣地纪念石(摄影:马秀玉)

21年后再来武侯祠,当年这里的印象除了刘备墓外大约什么都记忆模糊了。大门口有一座由启功先生题字的“三国圣地”纪念石,记得当年好像还没有。于是留下一张合影后,记者一行步入武侯祠开始瞻仰。

二游武侯祠留影(摄影:马秀玉)

这里始建于章武元年(221年),原是纪念诸葛亮的专祠,亦称孔明庙、诸葛祠、丞相祠等,后合并为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 。其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三国遗迹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更是名副其实。

武侯祠门首(摄影:冯赣勇)

武侯祠是民众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肯定和赞誉的载体,也是三国遗迹源头,由汉昭烈庙、武侯祠、惠陵、三义庙四部分组成,属于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文化遗产保护区。

武侯祠庭院(摄影:冯赣勇)

这些年记者去了全国各地的多座武侯祠,而当再此光临这里,才深感这座占地面积3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的成都武侯祠的庞大,与其他武侯祠相比,真可谓首屈一指。

走进武侯祠内(摄影:冯赣勇)

游人进入武侯祠祠内,一派翠柏森森,殿宇重重,布局严谨,庄严肃穆的景象相继映入人们的眼帘。

武侯祠二门(摄影:冯赣勇)

整个武侯祠布局严谨规整,其主体建筑的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武侯祠五重,严格排列在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上,西侧是刘备陵园惠陵及其建筑。

通向诸葛殿的甬路(摄影:冯赣勇)

二门至刘备殿与东西殿、过厅至诸葛亮殿与东西两厢房,形成两组四合建筑结构。轴线建筑两侧配有园林景点和附属建筑。跨进汉昭烈庙,从大门到二门之间可见六通石碑耸立一道路。

惠陵的红墙小道(摄影:冯赣勇)

有些遗憾的是此行正赶上史称“惠陵”的刘备墓正在修缮,故未能看到。史载,当年由诸葛亮亲选宝地,葬刘备于此。《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八月,葬惠陵”。据 《谥法》,“爱民好与,曰‘惠’”,故名刘备墓称“惠陵”。

惠陵外一角(摄影:冯赣勇)

陵墓中还合葬有刘备的甘、吴二位夫人。刘备墓前有清乾隆年间所立“汉昭烈皇帝之陵”石碑,陵墓建筑木牌由照壁、栅栏门、神道、寝殿等组成。

祠内大三国志展(摄影:冯赣勇)

陵前有规模较小的神道为清代所建。惠陵与武侯祠主要建筑一样亦为坐北朝南,紧邻在汉昭烈庙与武侯祠西侧。与武侯祠之间有红墙夹道相连。

文官武将雕像(摄影:冯赣勇)

在前往诸葛亮点的红墙通廊两侧是三国包括五虎上将等众多将领的一尊尊金身雕像,威风凛凛,栩栩如生地列立两旁,这是其他武侯祠中没有的,体现了成都武侯祠其君臣同在的独有特点。

诸葛亮坐像(摄影:冯赣勇)

来到诸葛亮殿内,只见这里供祀着诸葛亮的贴金泥塑坐像,左侧是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右侧是诸葛亮的孙子诸葛尚。塑像前有铜鼓三面,铸于公元六世纪之前,传说是南征夷蛮时所用。

岳飞书出师表石刻(摄影:冯赣勇)

大殿后壁嵌有许多石刻,东壁是当代书法家沈尹默书写的诸葛亮 《隆中对》,表达的是“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壮志雄心;西壁则是宋代名将、“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所书的诸葛亮《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名句传诵千古,忠诚执着的浩然正气气贯长虹。殿内外匾对甚多,都是对诸葛亮的讴歌和追思。

三义庙(摄影:冯赣勇)

穿过诸葛亮殿,最后看到的就是三义庙,这里初名三义祠,清康熙初年由四川提督郑蛟麟始建。乾隆四十九年(1784)因焚香引起大火被毁,乾隆四十九年(1787)重建,道光二十二年(1842)又曾全面修葺。

三义庙刘备像(摄影:冯赣勇)

现在所见建筑和匾联主要是道光年间的遗存。其建筑为混合结构,面积569㎡,四造五殿,规模宏大。后渐坍圮,仅存少量建筑尚完好,1981年被公布为成都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因城建需要三义庙由提督街迁建到武侯祠内。

锦里古街(摄影:冯赣勇)

从三义庙再往后就是武侯祠的后门,与之一墙之隔的就是锦里古街。这里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今天的锦里作为武侯祠博物馆的一部分,游人瞻仰过武侯祠就能来到古街观光。

古街街巷(摄影:冯赣勇)

锦里古街全长550米。其依托成都武侯祠,以秦汉、三国精神为灵魂,明、清风貌作外表,川西民风、民俗作内容,扩大了三国文化的外延。

锦里古街一角(摄影:冯赣勇)

漫步在这条街上,人们能深切地感受到十足的川味儿,锦里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有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充分展现了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

首游杜甫草堂留影(摄影:李萍)

记者一行结束了武侯祠的瞻仰,再次出租车前往杜甫草堂。两地相隔并不太远,只花了16元,依然是十几分钟的车程即到达了位于成都青羊区青华路上的杜甫草堂博物馆,这里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且最具特色的杜甫行踪遗迹地。

杜甫草堂门首(摄影:王珏)

21年后再次来杜甫草堂瞻仰十分感慨。杜甫,这位伟大的诗圣留给了世间太多珍贵的传世之作而令人世世代代所敬仰。可惜当年首游杜甫草堂的景象实在没什么记忆了。

走进杜甫草堂(摄影:冯赣勇)

杜甫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杜甫草堂博物馆现分为文物景点游览区的草堂旧址、园林景点游览区的梅园和服务区的草堂寺等几大区域。

杜甫像(摄影:冯赣勇)

走进草堂旧址内,只见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依次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其间有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严肃穆、古朴典雅而又幽深静谧、秀丽清朗。工部祠东侧是“少陵草堂”碑亭,象征着杜甫的茅屋,已成为杜甫草堂的标志性景点和成都的著名景观。

杜甫草堂景色(摄影:冯赣勇)

进入杜甫草堂的正门,这里是其主体纪念建筑群中轴线上的第一重建筑。正门匾额“草堂”二字系清代康熙皇帝的十七子、雍正皇帝的弟弟果亲王允礼所题,门两侧还悬挂有一副对联“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出自杜诗《怀锦水居止二首》,这两句诗十分准确地点明了当年草堂的地理方位,也正是今日草堂所处的位置。

草堂大雅堂(摄影:冯赣勇)

过了正门的是2002年正式开放的大雅堂,原是草堂寺的大雄宝殿,故21年前记者首次来此时没有印象。现在门上匾额的“大雅堂”三个字是集的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字。

草堂浣花祠(摄影:冯赣勇)

大雅堂内陈列着迄今为止国内最大面积的大型彩釉镶嵌磨漆壁画和12尊历代著名诗人雕塑,形象地展示了杜甫生平和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史。馆内的基本陈列《诗圣著千秋》,获第五届“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最佳创意奖。

草堂影壁(摄影:冯赣勇)

说实在的当年来杜甫草堂印象最深的就是瓷板字的“草堂”影壁两个字,如今又看到这个名为”花径”的景致也感到分外亲切。这个景点的由来,源于当年杜甫的茅屋前,有一条两旁栽满花木的小径,他在诗中曾写到:“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二游草堂花径留影

今天的花径,是连接杜甫草堂纪念建筑群与原草堂寺的一条红墙夹道小径,花径尽头是“草堂影壁”,清末四川劝业道道尹周善培用青花碎瓷镶嵌的“草堂”二字于此,数度毁损又几经修复。1958年毛主席视察草堂时,曾对着这两个字久久凝视。作为草堂标志之一,记者也再次在此留下了珍贵的图片。

花径小道(摄影:王珏)

顺着红墙小径漫步而行不远处就是茅屋景区。当年的记忆实在想不起来了,但是,如今看到的杜甫草堂博物馆依据杜诗描写和明代格局于1997年恢复重建的“茅屋景区”,重现了诗人故居的田园风貌,营造出浓厚的诗意氛围,给游人无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少陵草堂(摄影:冯赣勇)

而“茅屋景区”的少陵碑亭即是杜甫草堂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它是一座以茅草作顶的亭子,内树有一石碑,镌刻“少陵草堂”四个大字,笔力浑厚,笔姿秀润,是果亲王允礼所书。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果亲王送达赖进藏,经过成都,特拜谒草堂,留下此手迹。人们常常将其作为茅屋的象征。

杜甫铜像(摄影:冯赣勇)

继续漫游,来到杜甫草堂的大廨景区。“廨”是官署的意思,即古代地方官吏办公的场所。杜甫一生仕途坎坷,始终不得重用。清嘉庆十六年重修草堂时,考虑到杜甫曾经做官,应该有办公的场所,大廨便由此得命名。大廨正中杜甫的铜像是我国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的作品。是一座敞厅式建筑,是中轴线上的第二重建筑。

90年诗史堂留影(摄影:李萍)

诗史堂是中轴线上的第三重建筑,也是主体建筑。这里出也是记者曾经在此留过影的地方,但是除了当年的图片,其他印象已经荡然无存。史载,杜甫留下的1400多首诗歌,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生活画卷,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

杜甫雕像(摄影:冯赣勇)

杜甫被后世尊为“诗圣”,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 “诗史堂”也因此得名。大厅的正中陈列着一尊由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先生以写实的手法来刻画的杜甫塑像。

草堂柴门(摄影:冯赣勇)

杜甫草堂中的柴门是中轴线上的第四重建筑,也是最小、最简朴的建筑。它原本是杜甫营建草堂时所造的院门。因为低矮简陋,诗人作了如此命名。门上匾额“柴门”二字是著名画家潘天寿所书。

草堂万佛楼(摄影:冯赣勇)

继续漫游来到矗立于草堂东面楠木林中,2005年重建的万佛楼,这里复原了历史文化名城成都“东有崇丽阁,西有万佛楼”之风貌。凭栏远眺,美景尽收眼底,是杜甫草堂又一标志性建筑和文化旅游新亮点。可惜,当天没有开放不能登楼远眺,只能外观。

草堂梅园小景(摄影:冯赣勇)

梅园位于杜甫草堂的西北角,占地数十亩,原是一处私家花园,也是建国后划归草堂管理的。过诗史堂折而向西,经水槛,穿月洞门,梅园就在眼前了。此时,人们站在月洞门外,便可见一座四层砖塔耸立湖畔,一座曲桥横跨湖上,塔名"一览亭"。取杜甫《望岳》诗"一览众山小"的句意。

梅园一角(摄影:冯赣勇)

塔影倒映水面,与曲桥形成绝妙的呼应,而月洞门则成了取景框,在它恰到好处的取裁下,塔、桥、湖、花、树,浑然构成一幅精美的画面,难怪许多游人以此为背景,留下自己的倩影。

唐代遗址陈列馆(摄影:王珏)

最后来到位于草堂东北面的唐代遗址陈列馆。这也是首次来草堂未看到的景点。2001年底,在草堂内发掘出大面积的唐代生活遗址和一批唐代文物,它极大地丰富了杜甫草堂的历史文化内涵,印证了杜甫当年对居住环境及生活情景的描写,证实了杜甫草堂在原址上代代因袭重建的史实,不仅澄清了古今草堂寺位置之争,而且也增加了杜甫草堂的历史厚重感。

作家冯至题词石(摄影:王珏)

如今漫游园中,还能看到著名现代作家冯至与当代著名作家余光中等人的题词感言与诗作纪念石,为这座古典文化园林无疑平添了一道别致的景观。

古籍修复展馆(摄影:冯赣勇)

据介绍,目前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内珍藏有各类资料3万余册,文物2000余件。包括宋、元、明、清历代杜诗精刻本、影印本、手抄本以及近代的各种铅印本,还有15种文字的外译本和朝鲜、日本出版的汉刻本120多种,是有关杜甫平生创作馆藏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月亮门小景(摄影:冯赣勇)

杜甫草堂收藏的“杜甫诗意画”在中国画坛成为一个专题画类,全国各大博物馆多有收藏。现代大家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潘天寿、刘海粟、吴作人、李苦禅、王雪涛等也多以杜诗画意为题材创作出风格各异的精品。成都杜甫草堂因诗名扬天下,借诗圣而后世流芳。

杜甫草堂留影(摄影:马秀玉)

21年后记者第二次瞻仰成都武侯祠与杜甫草堂可谓收获满满,也再次将一段难忘美好的回忆永远留在心底。(图文:冯赣勇)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勉县325
四川旅游:两访成都武侯祠与杜甫草堂(图)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勉县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勉县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勉县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勉县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汉中旅游快速入口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