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30

传承百年,如今仍稳坐宁远人早餐江湖的头把交椅

天数:1 天 人均:300 元 和谁:和朋友

|湖南人可以一日不吃饭,但不可以一日不嗦粉。|

湖南宁远人的味觉是由一碗米粉开始的。

每天清晨,天色微亮,在整个城市都还在熟睡时,各色的早餐粉馆已经炉火已旺,香气四溢。

老板娴熟地将粉条在沸腾的汤锅中翻滚,然后放入碗中,再淋入一勺鲜香的汤汁,浇几块码子,撒上一层葱花,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米粉便可上桌。

嗦上几口粉,再端起碗喝几口浓厚的鲜汤,宁远人一天的生活,才算正式开启。

和广东人多样的早茶选择不同,宁远人独爱嗦粉,而且在众多米粉中,禾亭水粉稳坐宁远人早餐江湖的头把交椅。

01

禾亭水粉,宁远人的骄傲

相传,宁远米粉起源于南北朝,尤其在五代十国得到了发展。当时,大批北方人为避战乱迁徙到南方,其中就有部分北方人来到了宁远。

因为“南米北面”的饮食差异,北方人按照制作面条的手法,将大米磨成粉,加工成圆而细长的米粉,并按照煮面条的方法煮食,形成了米粉的雏形,经过长期的演变,就成了现在的宁远米粉。

宁远米粉遍布宁远,其中以禾亭镇出产的米粉最为出名,当地人称为“禾亭水粉”。在今年4月“湖南米粉大擂台”比赛中,禾亭缺牙子水粉荣获“风味米粉”称号。

其实,“禾亭水粉”早在清朝末年就已名声远扬。

当年著名诗人杨季鸾(宁远人)与著名学者官员、书法家何绍基(道州人)同游宁远禾亭镇。次日一早,杨季鸾带何绍基品尝当地早餐——禾亭水粉。

不吃则已,一吃就停不下来,连吃几碗的何绍基称赞道:“没想到,名不经传的禾亭镇竟是个山洞藏有锦绣文、民食亦有真美味的好地方!兄台与我这次的禾亭之行,确实不虚此行矣!”

之后两人欢喜告别,各奔前程。但每次重聚,必向众人提起“禾亭水粉”的美味。从此,这道宁远小吃便名声在外、被世人所知。

禾亭水粉演变到现代,虽在形态和口味上有所“微调”,但新鲜的口感和柔韧的质地,是永远不变的核心。老宁远人看一眼碗中物,便心中大致有数。一碗禾亭水粉是否正宗地道,从粉丝和汤底就可得知答案。

02

“恰到好处”的米粉

宁远县城有上百家粉店,但提到“地道”二字,大家都会推荐 【禾亭缺牙子粉店】。从祖父辈开始,四代人的手艺传承,让这里的水粉一直保持着劲道,弹牙的爽滑口感。

手工制作米粉,对原料比较讲究。采用本地产的大米和井水,大米经过浸、磨、滤、揉、蒸、榨等多种工序,才能产出光洁如玉、质地柔韧、富有弹性的米粉。

吃过的食客,都会用“恰到好处”来形容这碗粉,多一分则咬不断,少一分则软绵易碎,而它恰好在其间。在沸水中烫捞后,仍是不易碎断,吃起来劲道弹牙。

03

米粉的灵魂

米粉本身寡淡无味,它的灵魂在于那一口汤。

好的汤是熬出来的,它的“讲究”需要用时间来完成。凌晨4点,宁远县城的粉店就开始升起袅袅的炊烟,在烟雾缭绕中,是老板熬制高汤的身影。

上好的猪骨头,配以黄豆、五香配料放入锅中慢慢熬制几个小时,最后加入祖传的独门秘方,就这样一锅满含胶原蛋白的浓汤正式出炉。

沥水过后的米粉,浸润在高汤中,配以肉臊子、鸡蛋、辣椒等佐料,再点缀几粒细碎的葱花,清香的气息和骨汤的浓郁相互交织,把食客的所有感官都牢牢锁住,使人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顾低头吃。

如今的宁远早餐店,无论推出多少新品种,都始终留有一碗禾亭水粉的位置。一口大锅,几张小桌,几人围坐,一边嗦粉,一边聊家常里短,这样的过早场景仍是每个宁远人心中的白月光。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传承百年,如今仍稳坐宁远人早餐江湖的头把交椅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