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2

玉器,羊脂凝露的温润(下)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天数:1 天 时间:1 月 和谁:夫妻
玩法:自驾,人文,自由行,徒步,穷游,省钱,周末游

发表于 2022-04-29 22:04

★旅游地点:上海博物馆之玉器馆

汉代玉器在继承战国玉器的基础上又有了更大的发展,西汉除神灵动物外,还流行云纹、蒲纹、乳丁纹等纹样,上层贵族使用葬玉的规模也超过了以往的朝代。葬玉中玉蝉很常见,雕琢显得比较刚劲。

西汉的蟠螭纹饰和蟠螭纹蝶形佩都很漂亮,因为沁色的缘故,玉色表现出红褐色,再加上中间的一枚鸟,雪白的玉色,加上精致的雕琢,真美。

西汉的献食人雕琢的全身像,可能是丧葬用的,也可能是祈福用的。这个玉人手捧一件容器,作献食状。

东汉的翁仲玉质真如凝脂,光泽非常温润,从形象上来看,大致可以看得出来有男女各一名。他们的服饰不同,头饰也不同,男性的翁仲明显戴着帽子,还带着些异域的风情,女性的翁仲则是挽着髻。

东汉的四灵纹胜玉质洁白,和现在的和田玉质差不多了吧。玉器中央上端雕着朱雀,下方则是玄武,两端从侧面看都是胜的造型,外侧两边刻着青龙和白虎,这下四神兽就凑齐全了。四大神兽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古人认为它们有祛邪避灾和祈福的作用。隔柱上浅刻着八字篆书:“长宜子孙,延寿万年”,表达了极好的寓意。

魏晋南北朝时代由于政治上分裂,争战频仍,交通阻塞,西域的玉材来源受到了限制,玉制品便少得多了。相比较而言,在工艺上似乎没有多大的进展。例如比较东汉和西晋的蟠螭环,我竟然觉得东汉的工艺更精巧。

唐宋以后,玉器逐步朝着民间化、世俗化的方向发展,日常生活用器与玩赏品大量兴起,风格也越来越多元化,走兽、禽鸟、花卉、山林等题材很流行。唐代玉带板上的伎乐人像反映出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两宋的花鸟玉饰和执莲玉童,都具有清新的生活气息和显著的时代风尚。

唐朝的伎乐纹带由十二块带板组成,另外有一块铜质的带扣。唐宋的时候有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才能佩金玉带,到明代规定更严格,要一品官以上才能佩玉带,可见玉带有某种程度上也是身份的象征。这件玉带正面雕刻的是少数民族乐伎的形象,他们或舞或吹奏乐器,面部细节和衣褶线条都很流畅。带板背面平素,四角各有一个牛鼻孔。尤其是唐笛伎乐纹带和吹角击鼓伎乐纹带形象很新颖,很富有情趣,形神毕肖。雕琢的技艺很纯熟,可见唐朝的玉雕技艺已经相当高超了。

飞天这件作品真是太美了,整个形象就是一个飞天的形象,姿态非常飘逸,玉质也洁白细腻。飞天仙女双目前视,云鬓高髻,两臂前伸,两足交叠,臂挽璎珞,腰束长裙,非常具有动感。身下是品字形的云朵,表面卷曲,富有立体感。

云龙纹葵口盘是白玉质,敞口平底,呈十二瓣葵花状。外壁浮雕二龙戏珠纹,一龙前视一龙回首,两条龙之间是一枚宝珠,这是比较传统的二龙允珠图案。

龙纹环是白玉质的,扁平形象,中间有一个穿孔,正面是龙纹,这是唐代典型的龙的造型,基本上和后世的龙差不了太多。鳞纹呈网张状,显得非常细腻。头尾间有一枚宝珠,似乎还燃烧着火焰。背面琢四朵等距的如意形云纹,整件作品非常精致。

宋朝的玉饰雕琢细腻而立体,不管是龟鹤纹还是葡萄纹,或者是花的纹饰,除了玉质细腻,玉色也有层次变化。

辽金北方游牧民族玉器受唐宋的影响,同时又保留了本民族的特色,例如春水、秋山等玉饰。

金代的春水玉通过玉质本身的不同色彩,雕刻黑色凶猛的海东青捕食白天鹅的场景,色彩黑白分明,形象逼真如生,反映的是辽代皇帝和贵族春季围猎的场景。

秋山炉顶也是金代的作品,利用了玉本身黄色的表皮来表现秋叶深黄。林子里有两头鹿,一头回头张望,一头俯颈饮水,很恬淡宁静。

元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玉器社会化程度和琢制业规模不断加深和扩大。皇家贵族用玉范围很广,日用、佩饰、陈设、文玩等各种玉器的品种和数量都超越了此前任何一个时期。民间用玉也非常普遍,富商、文人等各阶层都爱尚玉器。元代琢工比较擅长深雕技术,明代的琢工居然显现出粗犷的风格,清代则流于繁缛纤巧。这也是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元朝和清朝都是少数民族政权,但恰恰是汉人政权的明朝,玉器的风格反倒是最刚质的。

元朝的莲鹭纹炉顶呈馒头形,椭圆片状底座,采用多层透雕的手法,两只鹭鸶在莲叶水草间或俯颈觅食,或回首顾盼,神态生动传神。莲鹭纹有着“一路连科”的寓意,对于读书人来说自然是最需要。学得一身好本事,不就是为了卖与帝王家么?

清乾隆年间的三螭纹觚,是以和田黄玉仿制青铜饮酒器的作品,作插花陈设用。中部浮雕三条螭龙,工艺精美,应该是宫廷御用品,也可以代表清代制玉技术的巅峰。

嵌宝八角玉盒,以白玉打造,外壁用金丝做出花卉和枝条的轮廓,再镶红定石和纫宝石,花瓣和叶片都非常华丽。这种风格,带着一点异域的风格,整体色泽非常亮丽。

清朝的山水人物山子描绘的是“九老图”,这是白居易和其他八位老者共游洛阳香山的场景,人物分布和古树的形象,都很有层次感,雕工非常精湛,布局也相当漂亮。

莲式水圩的质感很厚重,雕刻细腻,莲花和鹭鸶形象生动。水盂又称水丞,是书房里盛水的器具。这种文具多出现在宋代以后,在明清两代达到了极盛。

渔翁是一个摆件,一手抓鱼,一手握着钱篓,头上的斗笠和背后的蓑衣都保留了玉皮的本来颜色。渔翁的五官很立体,刻画得也很细致。

人物山水纹香筒简直是太精致了,如果平展开来,就是一幅漂亮的山水画啊!如画的风景中,连人物都琢刻得十分细腻。

蟠螭纹翡翠洗真是一件相当漂亮的艺术品,白地上墨绿相间,整器呈现出海棠形,口沿浮雕四条蟠螭攀爬探首,一螭口喷水柱,水中的珠子恰巧就是翡翠的翠色,既美观大方又富于意趣。

人物纹桃式杯也是绝了,明明只是一只杯子,可是却雕琢出了非常繁复的图案。玉质不知道算不算好,但这琢工绝对是上乘。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上海25515
玉器,羊脂凝露的温润(下)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上海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上海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上海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上海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中国旅游快速入口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