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8

泰山最原始古朴、风景最美的线路

编辑
天数:1 天 时间:7 月 和谁:一个人

早上4:15起床,收拾完背包,吃点东西就出门了。天下起了雨,地面已有积水,雨中爬山也是常事,我义无反顾地向前走去。雨断断续续,雾越来越重,泰山完全笼罩在雨雾之中。我从拜山亭经山呼门、风魔峪、仙鹤湾、天烛峰、古松园、元君庙到东尧观顶,由老平台、卖饭棚、玉泉寺出山。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从天烛峰景区南侧的小路绕到拜山亭,但见云雾缭绕,奇峰插天,松涛汹涌。雨哗哗地下着,我只顾爬山无视雨的存在,不穿雨衣,不打雨伞,连帽子也没戴,汗水雨水交织在一起。

    山呼门雾气更浓,修长挺拔的油松整齐排列在路旁,在雨雾之中若隐若现。树的枝干横向长在一侧,好像伸出一只手臂,绅士般欢迎远方的客人。

    大小天烛拔地而起,巨烛秉天,直冲霄汉。大天烛下为溪里峪,传有魔女坐化于此,又名风魔峪,气势磅礴的红褐色山谷被誉为中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小天烛下有仙鹤湾,常有丹顶鹤休憩嬉戏于此。

    古松园万松峥嵘,虬枝交错,千姿百态。有的侧身壁障,有的屈居深壑,有的横空欲飞,有的直刺云天,有的亭亭玉立,有的倒挂悬垂。鳞甲灼灼,铜干铁枝,大自然的风刀霜剑铸就了松树钢铁般的身驱。姊妹松、烛焰松、卧虎松、白虎松、飞龙松、蟠龙松各领风骚。这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油松群落。

    东尧观顶的下面是道教庙宇群,有老君庙、元君庙、元君墓、灵异泉、莲花洞。配三池碧水,南为鉴池,为元君梳洗映容处,又名玉女洗头盆,北为凤凰池,东为饮虎池。越往前雾气越重,漆黑如夜,我摸索着上了东尧观顶,后经卖饭棚、玉泉寺出山。

    这是泰山最为原始古朴也是风景最美的一条线路,名秦御道。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率文武百官就是沿这条线路举行了第一次封禅大典。

    泰山五岳独尊固然离不开其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更主要的还在于帝王的泰山封禅。封禅是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封为祭天,在泰山顶聚土为圆坛,祭祀天神,意为增泰山之高,功归于天;禅为祭地,在泰山下筑方坛,祭祀地神,意为增大地之厚,以报福广恩重。

    据传秦朝以前有七十二位君主到泰山封禅,真正载入史册的起于秦始皇,其后有汉武帝、汉光武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

    汉武帝先后八次登封泰山。第一次先于梁父山禅地,又在泰山之东举行封礼,后带霍去病之子霍嬗登顶,再行封礼,第二天再禅肃然山,开创了两封两禅的先例。在周明堂旧址,汉武帝觉得此地山环水绕,颇有龙虎之势,便按济南人公玉带所献《明堂图》重建明堂。后从明堂骑马登山,取意“东为首,气东升”,寓意紫气东来,国泰民安,开启东御道。武帝历次泰山封禅以第三次为最,“山上举火,下悉应之”,声势浩大。回长安铸神鼎,上刻“登于泰山,万寿无疆,四海宁谧,神鼎传芳”。

    公元666年,唐高宗带领皇后武则天主持了最为隆重的泰山封禅仪式,封禅队伍除了文武百官,还有九国使节,在岱庙立双束碑。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参与封禅的皇后并最终称帝。

    公元725年,唐玄宗李隆基“封祀岱岳,谢成于天”,率百官、贵戚及外邦客使泰山封禅。封泰山神为天齐王,加三公一等。一改以往封禅诰文秘而不宣的习惯,玄宗亲自撰书《纪泰山铭》,勒于岱顶大观峰,并令中书张说撰《封祀坛颂》,侍中源乾曜撰《朝坛颂》。一千字的《纪泰山铭》成为泰山字数最多的帝王石刻。

    宋真宗好文学,善书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即出自他的《励学篇》,其目的在于鼓励读书科举,参政治国。在位期间与辽缔结澶渊之盟,此后两国百余年无战事。公元1008年宋真宗完成了最后一次泰山封禅,其后改封禅为祭祀。乾隆皇帝先后十次泰山祭祀,写了140多首诗,留下130多块石刻。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泰山最原始古朴、风景最美的线路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