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2

喀纳斯游记

编辑
天数:4 天 时间:6 月 人均:2000 元 和谁:和朋友

喀纳斯四天游记 

喀纳斯,有人说这是上帝给予人类最后的一份馈赠;也有人说,它是这个星球最后一处未被污染的地方。

喀纳斯的美,是一种纯净的美,就象你掬起一捧清泉,清凉透彻,充满灵性。

喀纳斯的景色,流传到世上的每一幅照片,都会让尚未到过的人发出由衷的赞美,而拍照的人却会默默地将它珍藏到书屋一角。因为,它与铭刻在脑海中如诗如幻的景象实在无法相提并论,即使经年后记忆已然褪色。

因此,每一个曾经有幸踏足这一方神圣土地的人,都会讲述他心中的激情,脑海中的印象,仿佛描述他心中的爱人一般。

第一天,我们跟随旅行团自乌鲁木齐出发,前往阿尔泰山-喀纳斯KANAS参观。七百公里路程,在旅行车上颠簸十小时后方于傍晚时分抵达小镇布尔津

到宾馆卸下行李后,我们沿着充满欧陆风情建筑的大街步行到河滨游乐场,它正好位于额尔齐斯河布尔津河交汇处。穿过前面热闹喧哗的夜市,来到夕阳下沿泛着粼粼金光的布尔津河河滨,以布尔津桥为背景留影是你不二的选择。河道附近休憩广场的树木都经过精心打理,与人工修砌的石板路和河道护栏一起形成幽美的环境,如果不是此时寒风逼人,在此地怡情漫步、感悟人和自然那种和谐之美便是绝妙的主意。最后回到夜市,饱餐美食如清蒸狗鱼、烧烤据说来自北冰洋的九道黑鱼、五道黑鱼,加炒一个超级大圆茄子,美滋美味,当然,如果档主不在每道菜中都添加味道浓烈的孜然,恐怕就更适合广东人的口味了。

第二天早餐主食羊肉包子,虽则喷香无比但油腻之极,对南方人的肠胃又是一次严峻的挑战。

离开布尔津,车行渐始进入阿勒泰山区。地图上阿勒泰山区穿越新疆最北区域,东临蒙古,西接哈萨克斯坦,北部与俄罗斯相连,是我国北方天然的屏障。途中所见草场丰美,森林广布,地广人稀,据说山脉中还盛产金子和宝石,在冒险家眼里不异乎世外桃源。

中途在一处名为哈流滩的草原牧场驻车小憩。在湛蓝的天空下,放眼看过去是一望无际绿茵茵的大草原,草原上白色的毡房星罗棋布,牛羊如同朵朵小白棉一般植缀在草原之上,景色之美让人陶醉。辽阔的大草原啊,你用弯弯的河流丰腴的土壤,哺育着苍生万物,你用博大的胸怀,承载着爱的源泉、生的希望。此刻,我深深地感到大地母亲那眷眷的深情厚意,多么亲切,多么温柔。刹那间仿佛回到了童年,就像一个顽皮的孩童,能够在母亲的怀抱里放纵地蹦蹦跳跳,尽情玩耍。此刻,就让我的开怀的欢笑声,回荡在无边的草原吧。

回到车上,过了好一会才从陶醉中回到现实。再行经约二百公里,终于抵达喀纳斯景区门户——贾登屿。在等候换乘区间车的时候,导游会向你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个个神秘而感人的故事。随着区间车驶入喀纳斯湖景区,终于展开了此行最神秘也是最多姿多彩的旅程。

沿湖上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卧龙湾。卧龙湾顾名思义,指其形似蟠龙躺卧,初时我还以为是指湖面的形状,细看却是在四周葱翠密林中、被湖水冲刷所形成的一段弯弯曲曲的沙洲地带,沙洲在阳光映照下鳞光闪动,其轮廓清晰矫健,筋骨舒展,果然不负盛名。

再向上走一公里,即来到月亮湾。如果说卧龙湾还需要依靠想象的话,在月亮湾你只需要向谷底略一探望,便马上心领神会。那一片碧翠如绿宝石的杉林中,刚好现出一片完美的半月牙形状的湖面,它倒映云霞,显得静谧神秘。在上下游蓝色河湾内还点缀有浅浅的两个白色沙洲,犹如两个脚印,人道是成吉思汗西征时踏足所留。在观赏中我突然想起仿佛在那里看到类似的景象,不多时恍然大悟,原来我在敦煌月牙泉寻找的另一半天上失落的宝镜就在眼前。

往前经过湖叉纵横,五彩之树摇曳生姿,斑驳陆离如梦如幻般的神仙湾。据说此地早晨之时湖面水汽蒸腾,弥漫四周,山丘怪石犹如琼台仙阁,当地人确信此乃仙人聚气成雾所致。我等意欲乘风归去者实不可不赏。

简单用过午餐后,我们一行沿着逶迤的山路开始攀登,目的地当然就是喀纳斯湖最著名的景观—观鱼亭。山径倒也不甚陡峭,随着眼前景色逐渐开阔,渐次可以欣赏到在冰川雪岭的簇拥和关爱下,喀纳斯湖道缠绵而多情的湖湾。体健身轻、愿意不辞远足的完美主义者,可以一路探求六个各富特色的湖湾,似我这般闲散游人,能观赏到三个,业已心满意足。说是湖湾,乃因这一片湖泊是属于喀纳斯河道的一部分,由于河面宽阔,水流平缓,加上它的宁静与闲暇,被人误认为是湖泊亦在情理之中。

傍晚入住背靠喀纳斯湖喀纳斯木屋别墅区。每栋别墅都顶着几乎低垂到地面的三角形红色屋顶,外表虽然低矮,犹如童话故事中的小屋,但内部空间仍觉舒适。别墅门口一片低洼草地和水塘,远处墨绿色的高山巍然耸立。通过架高在草泽上的木构栈道,可以迂回到达我们用晚餐的地方。栈道的两边,浸润在水中的牧草延绵开去铺成绿色广阔的毛毡,远处近处几匹棕马正悠然自得地踟蹰漫步或低头吃草。残阳、湖景、木屋、栈道、草甸、远处的雪山和密林,共同构成一幅绝美的晚景,让人未饮先醉。

晚上十点钟后,屋外徐徐刮起凛冽的寒风,穿过木屋与树丛之间的缝隙发出呜呜的声音,令还在外头散步或篝火作乐的游人不寒而栗。当晚极其寒冷,你不会相信这已经是六月底的气候,幸好屋内备有厚厚的棉被、毛毯和军大衣,足以御寒。

第三天。早上悠然转醒,就着手边拨开窗帘,透过镶满冰晶的玻璃窗望出去,哈哈,又是阳光普照的一天。喀纳斯的气候,真让我这个南方人感到匪夷所思。

吱呀一声推开房门,我用深呼吸来迎接喀纳斯仙境新的一天。此时天气清凉,万里无云,蓝天上日月齐辉。早餐后我们乘车前往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大哈巴地区。一路观看葱绿延绵的高山,高山上闪闪发亮的雪峰,雪峰底下大片大片细密如同绿绒一般的草原,草原上蓝白色含笑摇弋的龙胆花、飞燕草,低着头悠闲吃草的牧群,迁徙(转场)途中叮叮作响的骆驼队,跟在后面闹哄哄的牛羊马群,树腰部被割去一层树皮用作信纸的白桦林(情人树),图瓦人冬季居住的木屋、哈萨克人住的毡房,目不暇接,让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异域风貌。

旅行车前行抵达终点站—中国国界碑。站在界碑高台上,可以远观对面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领地。两国中间,正哗哗流淌着欢快的界河。界河我方土地的一侧有一片酷似我国版图的中华云杉林,它的外形是如此亲切、如此熟知,爱国之深情在我心中悠然而发。而在墨绿色的树林之上,不知是那一国国籍的雄鹰在高远、洁净的蓝天上展翅盘旋,一切一切的景物都是那么自然,和谐,美丽。

回程顺道到白哈巴村参观。导游介绍这个村庄约摸有八百人,属信仰藏传佛教的图瓦族,蒙古人的后裔,前身据说还是成吉思汗西征时的一支骑兵分队。我们绕着村子的外围参观,为的是尽量不打搅原著人的生活环境。白哈巴村的房子都用滚圆粗大的原木摞成一叠作为墙壁,上面再用厚木板钉成人字形屋顶,显得沉稳厚实,非雷神之锤 不能击破,至于用来抵御风寒冰雪或大型野兽攻击不过是大材小用。从构筑固定居所这一现象来看,图瓦族人已经摈弃了蒙古人传统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但令我费解的是,该地区还有不少居住在毡房,甚至在路上还可以看到连串赶着大群牛羊、马背上驮着一应家什迁徙的族人,在同一地区表现出半游牧半定居的混合生活方式,十分奇特。

参观完毕,我们选择附近一处草原上骑马,亲身体验一回西北牧民特有的风情。

午饭后赶回布尔津,晚餐还到夜市吃鱼,今天的气温较前天高出不止十多度,刚一坐下就遭受很多讨厌的比蚊子还厉害的小飞虫围攻,开始我们不为所动,一分钟后我们便集体举手投降,不得不钻进一床蹩旧的吊顶蚊帐里用餐,用汗流浃背的代价换来一顿河鲜美食。

第四天,一早启程赶回乌鲁木齐,至此喀纳斯旅程也就在依依不舍中宣告结束,试以成吉思汗的军师耶律楚材远征西域,途径喀纳斯时所作的一首《壬午西域河中游春》收笔。 

河中二月好踏青,且莫临风叹客程。溪畔数枝红杏浅,墙头半点小桃明。谁知西域逢佳景,始信东君不世情。圆沼方池三百所,澄澄春水一时平。

异域春郊草又青,故园东望远千程。临池嫩柳千丝碧,倚槛夭桃几点明。丹杏笑风真有意,白云送雨太无情。归来不识河中道,春水潺潺满路平。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喀纳斯游记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