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四川泸沽湖自驾旅游(十三)泸沽湖,末代王妃——肖淑明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玩法:人文,自由行
作者去了这些地方:
盐源
泸沽湖

发表于 2019-06-08 12:39

2014年自驾旅游(十三)带着孙子去旅游

四川·盐源·泸沽湖·末代王妃——肖淑明


肖淑明,又名:此尔直玛(摩梭语,中文意思是聪明健康,在藏语里是长命百岁的之意),汉族,1927年出生于成都市老南门文庙前街,1943年,16岁嫁给泸沽湖摩梭人首领、左所(现泸沽湖镇)土司喇宝臣,成了最后的摩梭女王。

在泸沽湖这个女性当家作主的母系氏族的里,按理说统治她的应当是个女人,叫国王也好,叫部落酋长也行,总之应该是女性。但恰恰相反,统治这个母系氏族社会的就是个男人。

原来,在泸沽湖这座桃花园以外,仍是个男权的世界,从清朝康熙皇帝起就将泸沽湖的统治权交给了男人们,到民国时期仍沿袭下去,叫做“土司”。“土司”就是土官、地方官,按现职为镇长一职,是这一地方的最高长官。

20世纪40年代,统治泸沽湖的地方官叫喇宝臣,他是个摩梭人,接任了左所土司这一官职。当时他30多岁,正当壮年。喇宝臣在左所土司这个位置上,如坐针毡。从处理对外公务来说,他只识得几个汉字,说得几句汉话,与官方交流起来很困难,半通不懂,囫囵吞枣,常常闹些笑话。从管理泸沽湖内部事务来说,满目都是女人当家,一个大男人闯进女人窝里,横竖都惹人闲话,常常弄得面红耳赤,大汗淋漓。他想摆脱这个困境,朝思暮想寻找一个既不冒犯上方也不贻误衙门里的工作,还能得到摩梭人赞赏的良策。终于,他觉得名正言顺地娶一个汉家女做夫人是再恰当不过了。一是要文墨好,能处理公文公事。二是能外交。

于是,命运就选中了肖淑明。肖淑明幼年时随父母迁居雅安,小学毕业后进入雅安明德女子中学就读。她16岁时,泸沽湖摩梭土司喇宝臣来雅安拜见当时的西康省主席刘文辉,请求刘文辉给点枪支弹药,并帮忙介绍一位才女做王妃。肖淑明便充当了现代的“王昭君”,充当了“和亲”大使,从四川雅安→天全→泸定→康定→木里,最后来到神秘的泸沽湖畔,行程两个多月,成了“女儿国”的王妃,帮助土司喇宝臣料理一切事务。

肖淑明兄妹4人,两个哥哥和一个妹妹。肖淑明的母亲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后裔,出生于书香门第家的大小姐,知书达理、才貌双全。在这样一个富裕、温馨,充满书卷气的家庭中成长,肖淑明逐渐长成一个快乐、活泼、有才气的花季少女。

当时,肖淑明的父亲是二十四军军需处长,与当时的西康省主席、二十四军军长刘文辉交往甚深。1933年,刘文辉撤退到雅安,不久后,肖淑明一家也转移到雅安。幼小的肖淑明插班到当时的雅安民仁小学上学,后来就读雅安明德女子中学。长相漂亮的她,学习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名,她懂骑马射箭,她会琴棋书画,她有个性有胆识有智慧,又喜欢唱歌跳舞,她是女中的“校花”“才女”,也是一朵带刺的玫瑰。 

人的命运,改变往往就在一瞬间。16岁那年,读初三的她,因一个男人的出现被彻底打乱了她的生活。此人是泸沽湖摩梭“土知府”——土司喇宝臣。他来雅安拜见刘文辉汇报工作、赠送礼物的同时,还请求刘给他介绍一位知书达理、能帮助管理土司内务的女子做王妃。刘文辉向土司喇宝臣介绍了才女肖淑明。结婚的日子定了下来,像往常一样吃饭上学的肖淑明却还蒙在鼓里。

作为“汉摩和亲”的新娘,16岁的肖淑明坐滑竿、骑马,翻山涉水来到了泸沽湖。随肖淑明一起到达泸沽湖的还有50套1至3年级的各科课本和一架双凤牌风琴。到达泸沽湖,肖淑明被改名“次尔直玛”,很快她就适应了当地的生活。一年后,她已经会说一口好听的摩梭话。她多次参与打击土匪的行动。在泸沽湖,她生下4个儿女,度过了幸福快乐的日子。

1943年至1947年是喇宝臣在泸沽湖一呼百应的年景,也是次尔直玛一家最舒心的日子,1948年以后的两年时间里,当时的左所与邻居木里民族间发生数次大的械斗,虽然最终以喇宝臣领导的左所人胜利而告终,但却元气大伤。

丈夫对此尔直玛很是宠爱信任,把土司大印都交给了她,由她管理的摩梭内务也是有条不紊。年轻的次尔直玛在泸沽湖度过了一段潇洒的生活:抽烟、喝酒、吟诗、歌舞、书法、狩猎、打仗、平定叛匪,她样样拿得起放得下,很快赢得了摩梭人的尊敬。

1951年泸沽湖正式得以解放,四海升平,土司制度被废止,她的丈夫喇宝臣从土司变成了左所区区长、盐源政协主席,次尔直玛也因此结束了她摩梭母系氏族的最后一位王妃生涯,从王妃沦落为平民。她遣散了家里的管家、丫鬟,自己学做家务、带孩子、种地,自食其力的开始了普通人的生活,角色的转变依然游刃有余。

1953年,次尔直玛26岁,她上山去动员土匪投降,啥都不带,径直上山:“你们回去了,我的命抵起,保你们无事,如果共产党把你们关了、杀了、捆了,我负责。”

1956年民主改革时,次尔直玛带头交出了家里所有的金银财宝和枪支。

1957年5月4日,一大群摩梭青年在次尔直玛居住的新衙门疯狂地过自己的节日,不慎一把火引着了房屋,一套豪华壮美的“木楼子”没有多久就化为灰尽。次尔直玛拖儿带母便住进了重新搭成的简易木楼,土司家昔日的气派与风度由此荡然无存。随后,次尔直玛经历了一次次运动的冲击。

1959年的冬天,她被定为“不法地主”、“历史反革命”和“剥削阶级”而被捕送进了西昌黄连关监狱,开始了长达8年的牢狱生活。当时她的大女儿13岁,小儿子才5岁。

1967 年,次尔直玛刑满释放时,又赶上“文革”。她没有回到泸沽湖,她寻思着回老家成都看看,在狱中她时常梦见儿时的成都,想着想着就掉泪。政府没准她的请求。当时劳改管理所一位好心的所长担心她出去后会再次受到冲击,好心地劝她留下来干活。于是她决定不走了,自愿“续刑”,在监狱干些统计、保管、卫生员等事,深得管理人员好评,这样,她才奇迹般地躲过了“文革”的灾难。直到1973 年,她想儿女快要疯了,次尔直玛才出狱,回到了那个让她荣辱并存的古老的泸沽湖。接下来又是一个被群众监督劳动的14年。此后没几年,一直分居两地的丈夫喇宝臣也因痨病客死他乡,次尔直玛连他最后一面也没有见上。

1987 年,她终于摘掉了“不法地主”和“历史反革命”和“剥削阶级”的帽子,恢复了名誉。随后,她又被选为凉山州政协委员。从1956年被诬陷到1987年得到平反,整整31年的光阴,多么漫长的一段岁月,那是她一生的青壮年时期,而围绕她的却是无尽的屈辱、苦难和辛酸!

2000年左右,次尔直玛开始出现在公众视野,她先后上过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成都电视台、雅安电视台,她向人们讲述她曲折传奇的人生经历,宣扬摩梭人古老的风俗文化,介绍泸沽湖优美的自然风光!

2005年应温州东方女子医院的邀请,次尔直玛到温州担任“2005东方女性健康文化节”的文化大使。

2008年10月30日是悲伤的一天,81岁的泸沽湖“末代王妃”次尔直玛因突发脑溢血悄然离世人间。泸沽湖畔,水在流泪,山在哭泣,一位神话般人物的离去,把读者的记忆带回到那震撼人心的风雨春秋。人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祭奠这位一生之中充满坎坷和磨难的老人。按照摩梭人的习俗,对老人进行了火葬,遵照老人的遗嘱,她的骨灰被放在了王妃岛上。

从16岁远嫁泸沽湖到81岁离世,次尔直玛将整个青春和岁月都献给了她深爱的这片土地,她早已不是那个懵懂的汉族少女,而是骨血里地地道道的摩梭人。

故乡一别再难回,从此他乡是故乡!次尔直玛永远留在了泸沽湖的土地上,日夜遥望守护着那一方净土,王妃岛是老人家最后的栖息地。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盐源204
2014年四川泸沽湖自驾旅游(十三)泸沽湖,末代王妃——肖淑明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盐源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盐源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盐源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盐源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凉山旅游快速入口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