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时走三晋之七:永乐宫

天数:7 天 时间:10 月 人均:2000 元 和谁:和朋友
玩法:摄影,自驾,人文
作者去了这些地方:
运城
永乐宫

发表于 2020-01-02 15:20

山西的最南边有一个运城市,是一个地级市,管辖周边一系列县级市和县级县。运城这里可是一个很古老的地盘,这里古时候叫河东,就是黄河之东。尧时属唐地,舜都蒲坂、禹都安邑都在这个地盘上。不过这些古地名早就被埋在地下看不见了。我来运城是为了看另一处古迹。

运城既然在河东,那就是说它傍着黄河呗。黄河可是一条大河,波浪既宽且汹。中国人对黄河根深蒂固的母亲河情节使得新中国第一座大型水库就在黄河下手了,就是三门峡水库。三门峡水库当年建设时有苏联水利专家参与,他们到底起到的是正面还是负面作用已经说不清楚。但是,三门峡工程的教训并没有给那些苏联专家深刻的教训,若干年后,他们在埃及的阿斯旺水利工程建设中还是收到了新的教训。先不管三门峡水库其它的那些问题,首先一个蓄水后淹没库区耕地就是个问题。1960年埃及建设阿斯旺大坝也是淹没了大片土地,包括几座古埃及神庙。当时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集了很多专家,他们在1964年开工把即将被水库淹没的神庙整体搬迁到了蓄水线以上。我以前去埃及的时候去看过其中的阿布辛贝和菲莱神庙。我们建设三门峡水库的时候也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需要把即将被蓄水淹没的文物古迹整体搬迁,这就是永乐宫。我们那时候不在联合国里就坐,他们当然也就不帮我们组织专家,我们当年完全是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了永乐宫的整体搬迁。永乐宫搬迁是在埃及神庙搬迁之前的1959年,1964年完工,是世上第一次古建完整搬迁,堪称壮举,空前启后。

根据永乐宫文物上铭文的记载,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宝5年(公元747年)之前,在河曲就有一座村级道观天尊堂。这个河曲就在舜都蒲坂南二里地,而这个村就是永乐镇。唐、宋、辽、金、元时期,儒释道在中国此起彼伏,各领风骚百十年,其实道家一直都是不温不火,没有大起大落。成吉思汗崛起时有一位很重要的辅臣耶律楚材,在耶律楚材的滴灌引导下,成吉思汗逐渐对道家学说有了认识。元太祖14年(1219年),成吉思汗在西征花剌子模途中遣使请道教名人丘处机相见,丘处机彼时是道教全真派掌门人。金宣宗完颜珣的兴定6年(1222年),他带着几个随从前往蒙古大军西征行营见到了成吉思汗。丘处机在成吉思汗营中住了二年,二人经常促膝谈心,回来后就入主燕京天长观,就是现在北京的白云观。其实成吉思汗的宗教政策是很开明的,不仅是中国的儒释道,即便中亚的穆斯林也是得到包容的。丘处机去见成吉思汗主要为道教多争取一点支持的意思。

丘处机回来之后,就在各地大力推广道家学说,道观发展就来了一个小高潮。到了元太宗窝阔台12年(1240年),丘处机的第某个弟子宋德宝还不是宋德方就来到了永乐镇,扩建天尊堂为天尊宫,因为宫的规模很大,因此工程旷日持久。工程进行到一半,忽必烈上了台建立元朝。忽必烈上台后推崇藏传佛教,在中统元年(1260年)封萨迦派五世祖八思巴为国师,引起道家忐忑。其实忽必烈并没有打压其它宗教的意思。为了获得各教支持,忽必烈就鼓励儒道都发展,在中统3年(1262年)下了一道敕令,把天尊宫升级为“大纯阳万寿宫”。永乐宫借此机会继续调概扩建,结果工程再次展期,直到元代惠宗的至正18年(1358年)才竣工。此时,朱元璋已经继承郭子兴成为红巾军首领,开始在长江中下游攻城略地,十年后在南京称帝建立大明,随后北伐攻克北京,并收回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蒙古对中原的98年统治结束。所以你看,永乐宫始建于元初,建成不久元即亡。

沥沥雨中到永乐宫。


这座门是清代晋派风格,五间三启的王府大门。永乐宫是1961年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额匾上的“永乐宫”匾是时任山西副省长书法家郑林先生1963年所题。我这次在里面没有看见“敕建大纯阳万寿宫”的匾,肯定是毁灭了。我在保定直隶总督署游览的时候,看见一块雍正所题“直隶总督院”,字是雍正的字,匾可不是原来的匾。没人知道原来的“直隶总督院”匾是什么样的,现在的匾就是今人在雍正手迹里挑出来的几个字组合出来的。我估计忽必烈没有题过“敕建大纯阳万寿宫”,因此当初就没有那块匾。这座万寿宫因为是在永乐镇而被称为永乐宫,这个可以理解,但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未见记载,也未见原匾,莫不是从1961年列入全国文保时开始改叫永乐宫的?应该不会,那个时候肯定已经被称作永乐宫了。

进去之后才看见原永乐宫的大门,也就是外门。


这座大门颇有唐风,单檐悬山顶,屋顶坡面基本没有弧度;只有一条正脊,没有垂脊。檐柱上没有斗拱,直接安装屋顶梁架,枋柱间没有雀替,而是非常简单的加强三角支撑。整体是王府大门的形式,五间一启,正门两侧墙上却各开有一座随墙门,很有意思。

大门右手立着一块碑,这是50年前运动中所立,严正宣告此永乐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块碑也是文物了。


为了不让低飞的燕子来做窝,保护上层木制结构,在梁架下面装了纱网,连郑林先生题的“永乐宫”匾都罩在纱网内。这就是1963年搬迁竣工时的那块匾,已经作为文物保护起来了。


进了大门是一条甬道,两边没有其它附属建筑,就算有也不是原装的。回头看一眼大门后身。


前面才是永乐宫的山门。


这座山门已经是典型的宋代早期式样,单檐庑殿顶,飞檐翘脊,灰瓦屋顶很矮,非常朴素的灰瓦屋脊,斗拱梁架屋顶。正脊比较短,大概相当于屋顶的三分之一。正脊上的鸱吻已经不是唐代的鳍形尾,而是龙尾;垂脊和戗脊上的脊兽非常小、几乎看不出来。宋晚期到明之后,庑殿顶的正脊更长,差不多是屋顶的将近二分之一,屋顶也更高、脊兽更大,比如故宫太和殿。这里的屋顶上没有天花,直接露明,罩着防鸟的纱网。既然是山门,那就应该有门神,应该是在大门两边的神殿内,道教的门神应该是青龙和白虎。门殿开了三间门,棋盘门扇。门前不是踏跺,而是垂带漫道。

正门上槛挂着一块“无极之门”匾。


这块匾非常珍贵,因为上面的小字记录了很多信息。按照上面的记载,这座门是契丹裔太原人石抹不老的夫人马氏捐建的;石抹不老是元初忽必烈时期的三品官员,相当于万户侯。题字的是相当于副宰相的二品官商挺,号左山老人,虽是业余书法家,但笔力很强,后面大殿上的匾都是他题的。这座门是元代至元31年(1294年),就是忽必烈去世那年,有少府监梓匠建造,说明是官建。

山门之内第一座殿就是正殿,也就是三清殿,从山门到此有疑似月台直通。


这是永乐宫规格最高的大殿了,还是单檐庑殿顶,彩色琉璃瓦屋顶和浮雕屋脊,屋顶有聚锦。垂脊有正规的琉璃脊兽,戗脊没有,但是戗脊下有琉璃端兽。这座大殿的台基可真是够高的,得有七尺高。台基正面中间是一段漫道,两边还有两段。台基下有一对石狮,宋代式样,男左女右。石狮后面各有一座香炉,很古朴。大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相当大。正面中间五间是隔扇门,门扇之上有格栅横披,横枋和柱头上都有木刻浮雕,这是晋派装饰。


站在殿前月台上往山门观望,顿觉自己很威严。


看看隔扇门、立柱,很工整,也很朴素。五抹隔扇,“亚”字形棂花,这是祭祀殿堂常用的棂花,可能来自殷商开始的王公墓平面。裙板上只有一圈云纹包袱皮,里面并没有刻花。


看看檐下,斗拱结构,照着纱网。中间挂着“无极之殿”匾,也是商挺的笔迹。


骈腿进入殿内,非常宽大,原来没有前金柱,这是宋代的“减柱法”,去掉前金柱增大空间。为了减缓壁画褪色,所有的窗户都被遮上了,只能从门口进光,要过一会儿才能适应殿内的黑暗。殿内不能拍照,利用网络搜图功能请来几张图片。看看神龛前的蟠龙藻井。


殿内神龛祭祀的是三清像,就是玉清天尊、上清天尊和道德天尊。塑像已经没有了,现在挂着三幅画像。

永乐宫里最吸引人的是墙上的壁画。三清殿里四面墙上布满了壁画,描写的同一个场景,就是诸神朝谒元始天尊。全真派崇信太上老君,而三清是太上老君的化身,元始天尊为三清之首。这些壁画上的神中有8位主神,形象高大,脑后有光圈。就像下面这里面,后面的是金母元尊,前面的是木公。


由于年代久远,而且作者都是民间画家,用的也不是最好的颜料,墙上的画都有褪色,看上去不是很鲜亮。下面是太乙天尊。


后土皇帝。


玉皇大帝。


南极大帝。


北极大帝。


天皇大帝。


朝谒队伍的最前面是二位头牌,一位是青龙。


另一位是白虎。


还有其他诸神。天蓬元帅。


太阳神。


太白金星。


整个壁画上人物众多,神态、表情各不相同。连续的长线条勾出轮廓,然后填充颜色;断续线条表示服饰的褶皱和面部细节。主神面部和服饰线条采用了沥粉堆金,形象更突出。所有人、物可以看出前后位置关系,但是没有虚实之分,主次是靠形体大小区分。可能是由于采用矿物颜料,颜色有限,色彩对比并不突出。整体看上去有点呜呜洋洋一大片的感觉,非得凑上前去仔细揣摩不可。这里的壁画是民间画师所作,而且不是一个人,所用的颜料当然也不是很高级,很多地方有大片褪色。这座大殿里面的壁画是中国保留至今最大规模的古代殿堂壁画,虽然是宗教壁画,但画的都是中国的神,很有中国的特点,让我们对元代汉人模样和穿戴有了一个印象。北京法海寺里也有这样的壁画,殿堂没有这里大,所以壁画的规模也就比这里小。法海寺壁画是明代正统年间,比永乐宫晚了一百多年,壁画保存得要好很多。法海寺是皇家壁画,画师水平更高一些,颜料也更高级一些,大量采用了沥粉堆金画法,画作更持久。法海寺壁画是佛像,里面有少量的俗人,员外、举人之流,可以看见明代的风土人情。总体上说,法海寺壁画更精细、飘逸;永乐宫壁画更威严、浑厚。

三清殿后面是月台直通后殿,后殿是纯阳殿。


纯阳殿比前面三清殿规格稍低,琉璃瓦单檐歇山顶,面阔只有五间。殿内有一座四柱神龛,龛内祭坛上原有吕洞宾塑像,祭坛前是斗八藻井,平棋天花。


纯阳殿供奉的是吕洞宾,墙上的壁画描绘了吕洞宾一生的故事,类似于佛陀八相图。吕洞宾,道号纯阳子,被全真教奉为始祖,他就是永乐镇本地人氏。吕祖生于唐代贞元年间,就说是公元800年吧。传吕祖携香降生,有鹤来仪。少敏,中进士,居官N年。为躲战乱,入九峰山,居于洞,自号洞宾。受火龙真人传剑法、钟离权传道法。黄粱美梦说的就是吕洞宾做美梦,钟离权在旁边煮小米加步枪饭,梦醒时分饭未熟,此后被钟离权度入道。北宋时期,吕洞宾受铁拐李之邀赴石笋山之会,加入八仙之列。吕祖文章略有传世,多为诗词歌赋,称做吕祖宝诰,其中有“黄粱梦觉,忘世上之功名;宝剑光辉,扫人间之妖怪”。当年忽必烈敕令升级天尊宫为大纯阳万寿宫就是为了兼供吕祖。殿内神龛后壁画即为“钟离权度吕洞宾之图”,就是下面这幅,也叫《钟吕谈道》,永乐宫所有壁画中最传神的一幅。


纯阳殿后也有月台,直通后面的重阳殿。


重阳殿的规格肯定要比纯阳殿再低一些,上面是灰瓦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高度也有减低。

重阳殿是供奉全真派祖师王重阳和他的弟子七真人的,七真人里就包括了丘处机。王重阳是咸阳的一个富家子弟,生于北宋末期战乱中。为了抗金,他苦学各种本领,成为文武双料举人。南宋皇帝偏安一隅,弃北方百姓如敝履,王重阳抱负不得实现,胸中块垒无酒可浇,便挖了一个墓穴住进去,叫活死人墓。七年后,修得高尚性情,出穴访神。偶在街上见一对模样一致的双胞胎,颇有天神风骨。随之,至街角僻静处,拜授真,得。授真之人实为吕洞宾。后重阳修得真道,赴东海捉马传道,创北派全真教于齐鲁,收七弟子。N年后,重阳觉将羽化而升,招众徒命其承志传道于天下。遂返乡,于途中得道升天,弟子将其遗蜕葬于一庵中。至元6年(1269年),元世祖忽必烈封王重阳“重阳全真开化真君”。

重阳殿内也布满壁画,描绘的是王重阳从出生到得道升天的经历。看看其中一个局部。


题注上写着:三师勘符。祖师羽化,宾礼既终,嗣教丹阳先生率丘、谭、刘三友入关,谒和玉蟾、李灵阳。这还是宋代民俗画风,适用于永乐镇这等官家不入之地,虽是元画,却有宋代官帽出现。画作绩效平平,颇有敷衍痕迹。纯阳殿中壁画不仅褪色,还有一些脱落;重阳殿内壁画脱落更甚。

慕永乐宫及其壁画已久,今雨中观之,更觉沧桑。元代建筑仍循宋制,这永乐宫便是顶级村野宫殿,不输府衙;更有如此大幅壁画,亦神亦人,只可仰视,不可不叹。嗟夫,壮哉!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运城297
秋风起时走三晋之七:永乐宫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运城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运城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运城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运城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山西旅游快速入口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