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9

河南博物院游记(之八)

编辑
天数:1 天 时间:10 月 和谁:一个人

2021年10月15日,我走进了位于河南博物院主展馆四楼14厅,这个展厅的主题是巧工遗珍——院藏明清珍宝展。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商业的繁荣,直接影响和推进了工艺美术的发展。明清皇室设立了专门的制造管理机构,如明代的内廷作坊,清代的造办处,并在景德镇专设御窑厂。全国的能工巧匠荟萃于此,生产出大量质地精良、精美绝伦的工艺珍品:如用料考究、装饰典雅的漆器;雕琢细腻、玲珑剔透的玉器;华贵雍容、富丽堂皇的珐琅器;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牙雕;温润如玉、彩釉绚烂的瓷器等。这些器物大部分供朝廷和皇室支配享用,是皇权的象征和身份的体现,保存至今,仍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和美学鉴赏价值,显示了古代匠师非凡的智慧和惊世技艺。

 

第一单元是漆器,明清时期,漆器工艺的发展达到顶峰。此时漆器用料考究,工艺繁缛,装饰富丽典雅。雕漆、填漆、镶嵌、彩绘、金漆等多种技法的运用,显示出独特的漆艺神韵。填漆描金云龙纹菊瓣式盒,漆器,清代。足径36.50厘米,口径44.3厘米,高18.60 厘米,1958年由故宫博物院调拨入河南博物院。填漆描金云龙纹菊瓣式盒,漆盒整体为菊瓣式,鼓腹,圈足。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盖,下部为器身,由子母口分出器身和器盖。内里整体髹黑色漆,外部髤枣红色漆地。采用填漆戗金技法,雕刻不留空地,浑然一体,其纹样细如毫发,流畅自然。漆盒盖面装饰云龙戏珠纹,纹饰正中装饰一条张口睁目,须发张然的五爪团龙,四周是四条云龙,在云海中追逐嬉戏。器盖等分为十六瓣,每瓣上均饰云龙戏珠纹。上下口沿饰云蝠纹,器身也等分为十六瓣,均以海水与流云纹装饰,圈足绘有回形纹饰。中国古代使用天然漆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7000多年前。在《韩非子? 十过》篇中就记载,在尧、舜、禹时代,先民们就能制作“流漆墨其上”“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的各种实用器了。而舜帝为了追求美,追求奢侈,做了以木头做胎,用大漆髹饰的器物,因此引发了十三个诸侯国的强烈不满。由此可以看出,在漆器开始产生的时候,就被打上了华美、奢侈的贵族标记。已知最早的漆器是1978年在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朱漆木胎圈足碗”和缠藤篾筒形器,它们的出土使我们知道早在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先民门就已经学会利用漆树汁液涂绘在器物表面,来增加器物的美感,延长器物的使用寿命了。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生漆是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构成。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中国的炝金、描金等工艺品,对日本等地都有深远影响。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在漆器表面,用金色描绘花纹的装饰方法。描金在黑漆地上为最常见,其次是朱色地或紫色地。也有把描金称做“描金银漆装饰法”的。《遵生八笺》:“宣德有填漆器皿,以五彩稠漆堆成花色,磨平如画。”这种堆刻后填彩磨显出花纹来的髹饰技法称之为“填漆”。螺钿亦作"螺填"、"螺甸",是贝壳薄片制成人物、鸟兽、花草等形象嵌在雕镂或髹漆器物上的装饰技法。平漆之后,而饰以彩色,则有描漆、彩漆、漂霞妆彩、花彩、描彩等制法,饰以金的,则有砂金、描金、洒金、涂金、泥金、贴金等名目,细按其各名称,自可推想其制法不同。总之,漆器之中,以雕漆为最高贵,亦以雕漆为最有艺术意趣,故历代均努力制作。宋人雕红漆器,如果宫中用盒,多用金银为胎,以朱漆厚堆至数十层,始刻人物、楼台、花草等图画,刀法之工,雕镂之巧,俨若笔画。有锡胎者,有红花黄地的,有五色的,刻法深浅随妆露色,如红花绿叶、黄心黑石之类,夺目可观,但传世者很少,现在不容易看到。又有用朱为地,刻十锦花草,用黑为面,刻各种花草、锦地压花,红黑可爱,然多为盒类,盘匣次之。盒则有蒸饼式、河西式、帘段式、三撞式、两撞式、梅花式、鹅蛋式,大则几尺,小则几许,两面俱有花纹。盘则有圆者、方者、腰样者、四角者、八角者,有绦环样者,有四角牡丹瓣者。匣则有长方、四方、二撞、三撞四式等。此种工艺方法起源甚早,周代已流行。从现存唐代螺钿实物看来,当时已有很高的水平。

 

点螺漆器是我国传统工艺品。1966年北京元代遗址出土一件漆盘残片用螺片镶嵌广寒宫。明代是点螺漆器的盛期,工艺水平已达到相当精湛的程度。用贝壳、夜光螺等为原料,精制成薄如蝉翼的螺片,再将薄螺片“点”在漆坯上,故名“点螺”。因点螺用料较一般螺钿镶嵌为薄,而且软,故又称“薄螺钿“和”软螺钿“。现在扬州等地,仍有点螺漆器生产。将金银薄片刻制成各种人物、鸟兽、花卉等纹样,用胶粘贴在打磨光滑的漆胎上,待干燥后,全面髹漆二三层再经研磨显出金银花纹,使花纹与漆底达到同样平度,再加推光则成为精美的平脱漆器。金银花纹面较宽的地方还可以雕刻细纹,但不能刻透金银片。这种装饰法,精细费工,材料高贵,但金银宝光与漆色的光泽相互辉映极为华丽,是十分贵重的漆器。《酉阳杂俎》、《安禄山事迹》、《太真外传》、《唐语林》等,都有关于唐玄宗、杨贵妃赐给安禄山的各种平脱漆器名目的记载。不用漆灰而用不同于地漆色的漆制作花纹的一种髹饰技法。现作堆漆可有胶制材料,可贴金和涂彩,含义较为广泛。在堆起的平面漆胎剔刻花纹的技法。我国雕漆始于唐代,历史上以元代嘉兴西塘的最为著名,现代主要产地有北京、扬州、天水、徽州等。雕漆大多用鲜明的朱漆,故又名“剔红”。雕漆常以木灰、金属为胎,用漆堆上,少则八九十层,多达一二百层,是待半干时描上画稿,施加雕刻的一种髹饰技法。一般以锦纹为地,花纹隐起,精丽华美而富有庄重感。斑漆是两晋南北朝漆饰的一种技法,古时用它作为车乘的装饰。此法因系用两种以上色漆,互相交错,呈现各种花纹,犹如动植物上面的斑纹而得名。《髹饰录坤集复饰》:“细斑地诸饰”。杨明注:“所列诸饰,皆宜细斑也,而其斑黑、绿、红、黄、紫、褐,而质色亦然,乃六色互用,又有二色,三色错杂者,又有质斑同色,以浅深分者”。这似与斑漆相仿。另外,用单色漆显出深浅不同斑纹,也有叫斑漆的。以漆漆物,并没有其他手续,称为平漆,最先漆物,只这一种方法,平易简洁,制作精良的,也非常可爱。所以现在多用这种方法。器物上既涂以漆,等干固后,再以针刻刺图样,然后用金屑撒于罅中使之平,称为戗金。撒银屑的,称为戗银。据说戗本古创字,俗读锵去声,是器物上饰金的方法。据《丹铅总录》载,唐《六典》十四种金,有创金一法,吴伟业有《宣宗御用戗金蟋蟀盆歌》,明时创金极有成功,故名器很多。漆器的面堆成种种花纹,覆以朱漆,称为堆红。《格古要论》谓,假剔红用灰团起,外面漆上朱漆,称为堆红,又叫罩红。

 

至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使用了髹漆工艺,大量的生产了许多器型多样的生活器具,装饰纹样丰富多变,祥禽瑞兽充满动势,富有神秘色彩,中国漆器发展进入了第一个辉煌时期。已知的出土的战国漆器以受楚及楚文化影响最为集中的湖北、湖南地区为代表。秦汉时期,国家的大一统、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丰富,令手工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在西汉时期,漆器工艺在春秋战国发展的基础上,达到审美功能与实用相统一的发展高峰。将西汉与战国时期的漆器发展成就相提并论,不仅仅因为它们当年的产量和今天的流传同样巨大,在当时社会生活和艺术发展里的地位同样重要,更为后来漆器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已被数以万计的考古发现证实。在湖南、湖北、江苏、安徽、四川、山东等地发现的西汉时期等级较高的墓葬里,可以一次出土数十件乃至上百件漆器。而在较偏远的贵州、广西,甚至在朝鲜、蒙古也有发现。当时出现的金银箔贴花发展成绚丽夺目的金银平脱,成了唐代最具代表的装饰;锥画则演变为精美的戗金银,成了宋元时期漆器的重要代表;而进入汉代才兴盛起来的夹纻胎工艺甚至延续到了清代,成为著名的脱胎工艺。

 

随着瓷器的出现,漆器由秦汉时期强调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结合,开始向单一的审美功能转变。漆器中的食器与酒器类器物逐渐被瓷器替代。而此时漆器的调色技术在秦汉时期的基础上,发展出色泽色泽绚烂斑斓的斑漆、深沉淡雅的绿沉漆。盛唐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促进了漆器装饰工艺的大发展。金银平脱、镶螺钿等工艺在此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艺术成就;宋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漆器产业的商业化进程,漆器成为当时官方、民间都在大量生产制作、销售的工艺品。在这一时期创制了雕漆工艺,装饰工艺上出现了金漆与犀皮两个新品种。元代在中国漆器发展史上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为明清两代漆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元代漆器的生产过程繁复,留下一批装饰华美、技艺精湛的漆艺精品。《古格要论》记载元代螺钿:“元朝时富家,不限年月做造,漆坚而人物细”。戗金、雕漆和螺钿等都是当时的著名品种,张成、杨茂是当时的雕漆剔红高手,有“堆朱杨张”之称。现收藏于首都博物馆,在北京元大都遗址出土的“广寒宫图嵌螺钿黑漆盘残片”,就是《古格要论》的最好注脚。明清时期,漆器的发展达到了历史的最顶峰。明代政府对于漆器生产的重视,超过了之前的任何一个朝代。广泛种植漆树、邀请制漆工艺精湛的工匠到官营的漆器生产作坊制作漆器,成为明代政府在漆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一环。由历代漆器工艺发展而来的漆器技艺在这一时期争奇斗艳,每一件漆器作品都镶金嵌银,精雕细刻,极尽奢华之能事。在漆器制作上,明代漆器以近乎于纯粹的装饰,成为突出的时代特色,将漆器技艺汇而总之的《髹饰录》也完成于这一时期。清代的漆器工艺延续了明代的工艺风格,并在清代中期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髹漆工艺,例如福建的脱胎工艺、北京的雕漆工艺、扬州的螺钿工艺等。

 

第二单元是玩赏玉,明清时期,玉石原料充足,玩赏陈设类玉器的制作工艺水平达到极致,集阴线、阳线、平凸、镂空、俏色等多种传统技法雕琢成各式动物、植物和其他器物造型,质地细腻,光泽莹润,有精巧玲珑之美,令人爱不释手。“玉,石之美者也”。玉,它不仅是一种美丽的石头,而且在人们的心目中,它还带有神秘的信仰与附托。在玉的精神中,深深地烙下了人类历史发展中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印痕。在华夏文明史上,玉石文化无处不见,是道德美的象征,因此人们常用以比喻许多事物,使许多人、物、事、景为之增辉生色。称美女为玉人,玉郎是女子对丈夫或情人的爱称。至于玉容、玉面、玉貌、玉手、玉体、玉肩等,都是古代文人用来赞美美发,肌肤和姿色的。此外,形容人的风致还有“亭亭玉立”、“玉树临风”、“金有价,玉无价”、“君子以佩玉为美”,“金玉满堂”,“金口玉言”,“冰清玉洁”“等佳句名诗,形成了我国特有的一种玉文化及崇拜,体现了玉在人们文化生活中的地位。玉,具备了人类向往的所有的美好的品性:温文、宁静、含蓄、纯净、坚贞和正气。“君子比德于玉”,是中国人一句古训,是中国人与玉一见倾心的真情流泻。玉最让人称道的品质还在于玉永远不折不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玉最让人感动的品性。《礼记·玉藻》记载“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由此可知,古代包括天子在内的可佩玉之人,其所佩之玉及系玉的带子,其颜色均是有所区别的,不同身份地位的人要佩戴不同颜色的玉及系带。在先秦时期,天子佩白玉是礼仪规制;但即便到了后世也只有帝王将相才有资格和能力佩带白玉,因为白玉少而珍贵。很多博物馆的馆藏珍品中,莫不把白玉玉料雕琢而成的历代文物奉为“国宝”。

 

白玉为和田玉中之上品,质地细腻坚密,光泽温润莹透,状如凝脂,极为珍贵,又称羊脂白玉。白玉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重视,它不但象征着“仁、义、智、勇、洁”的君子品德,而且象征着“美好、高贵、吉祥、温柔、安谧”的世俗情感。观音是“观世音”的略称,到唐代,因避李世民之讳,略称“观音”。观音的职责是拯救一切苦难的众生,使他们得到解脱。被人们尊称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观音与大势至、阿弥陀佛合称“西方三圣”。观音的道场在普陀山。观音初期是一位“善男子、威猛丈夫”,脸作男相,并有络腮胡子,南北朝以后,为男身女相,有蝌蚪形的小胡须。到宋代以后,完全女性化,成面容端庄雍容华贵的贵妇人形象。观音信仰的核心主要是慈悲、大悲的思想,即实践菩萨道,为众生拔苦与乐,具有强烈的“下化众生”性格。《法华经·普门品》,佛介绍观世音菩萨,“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实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定位为度脱众生,远离一切苦恼、灾害的菩萨。《普门品》清楚地述说观音的功德与灵验,又通称为《观音经》。观音的信仰随着法华经相关经典的一再翻译,很快地流行于中国。另外,与弥陀信仰相关的经典也早自东汉末年便开始翻译流传。到了北朝末年,民间的观音信仰达到高潮,各种强调信仰观音而获灵验、消灾避难的故事不断流传,更出现疑经如《高王观世音经》与《观世音三昧经》。观音信仰深入中国民间,造像传统未曾中断。

碧玉透雕如意,清,礼器、祭器、供器,长44厘米,河南博物院藏。碧玉透雕如意略呈长条形,如意状轮廓,柄微曲,两头略翘。通身透雕成灵芝纹。长柄上附攀大小不等的灵芝,如意头雕为灵芝状,呈弯曲回头之势,灵芝菌盖有云状环纹。柄端由直状变为小灵芝形、云朵形多种形状。头尾两相呼应,造型美观华丽。碧玉透雕如意为整块碧玉雕刻而成,质地与色泽纯正,随形而雕,雕刻流畅,雕工细致,手法多样。透雕如意灵芝,构思巧妙,雕工写实,保持了翠玉的天然情趣,又把灵芝长寿的美好寓意表达的淋漓尽致,意趣天成,颇具雅逸之趣,为清代中期玉雕佳作。如意又名“爪杖”,又称“握君”、“执友”或“谈柄”。目前存世的如意一般由首、柄两部分组成,形似灵芝,首部呈云形或灵芝形,柄部为S状的拱形,多由玉、金、银、犀角、象牙等珍贵材料精制而成。我国的如意文化源远流长,其产生、发展演变折射着中国传统社会文化、风俗的变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清代,如意发展至鼎盛时期,清王室盛行的吉祥文化引发了朝野对于如意的追逐。如意成为吉祥的代表,成为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同时,如意成为皇家喜庆时用于表达心意的礼品、赠品,同时亦成为大臣们进献的贡品。上层的喜好促进了清代如意的发展,清代如意在形制、材质上有了极大发展,做工日趋精致,“祥瑞”成为如意主要的表现主题,如意日益发展成为供人陈设、赏玩的工艺品。而清代帝王对如意的推崇也达到了历史的高峰。康熙年间,如意成为皇宫里皇上、后妃之玩物,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如意,以示吉祥、顺心。

 

第三单元是牙雕,明清两代,中国牙雕工艺经历了六七千年的发展,日臻成熟而达于鼎盛。明代牙雕以人物肖像见长,清代则以陈设品和文房用品为佳。乾隆以后流行刻缕染色象牙雕件,多采用写实手法,造型力求生动逼真。象牙萝卜,清代作品,这根儿萝卜长度约为27厘米。从萝卜的配色到萝卜上面的根须,甚至连须上藏着没有洗干净的泥土都被一一表现出来。萝卜白菜上都趴着一只大肚蝈蝈,其腿上的绒毛清晰可见,栩栩如生,足以乱真。象牙白菜的叶脉也是脉络分明,可见做工之细,技艺之精。白菜白帮、绿叶、黄心、褐根,菜叶层层叠叠,布满了白菜叶部的生物皱纹,叶子脉络清晰,显得生机盎然。在白菜的前端位置,蛰伏着一只绿体蝈蝈,造型饱满逼真,似乎是在贪婪地吸吮着白菜的汁液,享受这一刻的欢愉,为作品平添了几分勃勃生机。在绿色蝈蝈的旁边,还静卧一只七星瓢虫,其色彩艳丽,犹如一位美丽的精灵。在白菜下部位置,同时还附有一枝野花,花朵淡雅细腻,毫无妖艳之态,与翠绿的白菜形成了和谐的韵律。在白菜前部有一只绿体蝈蝈,蝈旁静卧一只七星瓢虫。白菜下部,附有一枝野花。这件象牙白菜,属于乾隆之后流行的刻镂染色雕件,雕刻刀法娴熟,刻画细腻,具有超强的写实风格,反映出作者对物体精细的观察和高超的雕刻艺术水平,同时也表现了作者醉心田园、恬淡超然的生活情趣。这件象牙白菜,属于清朝乾隆年间的作品,所采用的工艺,是当时最为流行的刻镂染色雕件。象牙白菜雕刻刀法十分娴熟,刻画方式也相当细腻,不仅形似,而且神似,连细如毛发的根须也表现得一丝不苟,具备超强的写实风格,反映出作者对事物观察得仔细以及雕刻水平的高超,与此同时,该作品也将超然物外的田园生活表现的淋漓尽致。

 

萝卜又音谐“摞步”,白菜音谐“百财”,两者成一对,更是寓意步步摞财、财源广进之美意,将二者置于家中赏玩,寄托祝福之余,又能细细琢磨其精致细腻之美,大饱眼福,确实是闲暇时刻的一大乐事。白菜上的瓢虫和野花好像把人带到了田间菜园,白菜翠绿鲜嫩,形象逼真,它上面趴着的一只栩栩如生的小蝈蝈,另外在这只蝈蝈的右大腿旁边还有一只仿佛正在爬行的小瓢虫,惟妙惟肖,几乎能以假乱真,菜叶上还有几朵漂亮的小野花,一切都搭配得那么和谐。象牙雕刻的许多制作工艺今日都已经失传了,其中最重要的是象牙的上色技巧,由于象牙的密度比较大,想要着色十分困难,而这两件清朝时雕刻的萝卜和白菜竟然跟真的一样,并且直至今日还光鲜依旧,丝毫没有褪色,实在令人难以想象。对于象牙的加工工艺而言,无论是雕花工艺还是镂空雕刻,都是象牙加工过程的通用手法。唯一不同的是,关于象牙的染色技术,因为如果从本质上来看,象牙本身并不具备多彩的颜色,相反,该种材质还有可能在空气氧化作用下变得发黄,不可能显现出各种艳丽的色彩。因此,给象牙作品上色至今也是一个艺术界未能攻破的难题。众所周知,象牙的本质属于骨骼,但是象牙与大象其他的骨骼又完全不同,因为公象的象牙往往是同性间战斗的武器,故此其密度极大,骨骼细腻度也非同寻常。究竟是什么人制作的象牙白菜,有关专家称,从它们的制作水平来看,制作它们的无疑是一位大师级的人物,从器物的精巧工艺来看,象牙白菜的拥有者无疑是当时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可能是达官显贵甚至是皇室成员。

 

第四个单元是珐琅器,珐琅器在元代由西亚传入中国,经明宣德、景泰两朝的努力,工艺突飞猛进。其以金属为胎,施珐琅釉焙烧而成,因工艺技法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錾胎珐琅、透明珐琅和画珐琅数种,器物色调鲜艳,格调秀雅。珐琅又称“佛郎”、“法蓝”,涂料名,又称“搪瓷”,是由中国隋唐时古西域地名拂菻音译而来。珐琅器是以珐琅为材料装饰而制成的器物,其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同属硅酸盐类物质。珐琅就是将经过粉碎研磨的珐琅釉料,涂施于经过金属加工工艺制作后的金属制品的表面,经干燥、烧成等制作步骤后,能形成不同颜色的釉质表面,既可防锈,又可作为装饰,如搪瓷、景泰蓝、广珐琅等均为珐琅制品。珐琅工艺的制作分类很多,一般根据制作方法和胎地种类将其分类,其中掐丝珐琅器就是俗称的“景泰蓝”,十五世纪中期明代景泰年间的制品尤为著称,故有景泰蓝之称。清代,西洋珐琅从广州传入中国,广州生产的珐琅俗称“广珐琅”,是朝廷的贡品,其中最著名的是画珐琅 ,錾胎珐琅的制作中心也在广州,透明珐琅器也以广州出产的最为著名。明清两代掐丝珐琅器的纹饰图案品种繁多,也经历了一个有简练到繁缛的过程。以缠枝莲纹为例,元末明初疏密有致,大花大叶、枝蔓伸展坚强有力,全部单线勾勒图案线条。枝叶呈串联状,并点缀数朵盛开的花朵,花朵饱满,花瓣短而肥腴,花心常呈桃形。明中晚期开始以双线勾勒轮廓线,布局趋于繁缛,但仍保留某些早期余韵。缠枝莲的花瓣趋于尖瘦,花心常呈“圭”字形或如意形。清代的缠枝莲纹枝蔓弯曲,布局繁密规整,极具图案性。基本以双线勾勒轮廓线,明代那种洒脱的韵味不复存在。

 

中国古代工艺品中最晚形成的著名品种是珐琅,其中比较常见且为人们熟知的品种,就是俗称的景泰蓝。珐琅器主要有两种,一是源自波斯的铜胎掐丝珐琅,约在蒙元时期传至中国,明代开始大量烧制,并于景泰年间达到了一个高峰,后世称其为“景泰蓝”。此后,景泰蓝就成了铜胎掐丝珐琅器的代称。另一种是来自欧洲的画珐琅工艺,它在清康熙年间始传入中国。具体说来,掐丝珐琅器在明景泰和成化两朝最为常见,其后工艺水平均明显下降。清代的景泰蓝工艺胎薄,掐丝细,彩釉也比明代要鲜艳.花纹图案繁复多样。乾隆时期制品虽然不能和景泰、成化时期相比,但是比起弘治、正德以后的出品物也绝不逊色。二十世纪初叶,景泰蓝总体制作水平不及前代,胎体薄,色彩鲜艳有浮感,做工较粗。这时只有“老天利”、“德兴成”制作的景泰蓝做工细,质量好。画珐琅技术自传入中国后,在康、雍、乾三朝得以发展,三朝作品在造型、釉色、纹饰、落款等方面都各具特色。康熙时期的画珐琅器釉色亮丽洁净,纹饰以写生花卉及图案式花卉为主。雍正年间的画珐琅器器型制作工整,黑釉光泽亮丽,超过康、乾二朝。乾隆年间的画珐琅器装饰趋向”稠密”、“细致”的堆砌式,更多了中西合璧的装饰方式,工艺上出现了画珐琅与内填珐琅、掐丝珐琅等相结合的现象。

 

第五单元是瓷器,明清时期是中国陶瓷艺术的高峰。彩瓷的巨大发展是主要特点。它不仅运用了青、白瓷胎釉烧制工艺的全部优秀成果,而且借鉴了自西汉以来发展的低温色釉,在宋元制瓷工艺技术的基础上又有突破和创新,烧造出青花、斗彩、五彩、粉彩等色彩斑斓的瓷艺珍品,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瓷器,华夏文化中的一支奇葩,世界艺术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自唐代问世,经过元代的发展走向成熟,到明清两代成为中国外销业生产的主流,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并远销海外。烈火铸艺魂,千百年古老的瓷器艺术造就了它的装饰种类繁多.异彩纷呈。写形绘影,竭尽工巧;塑捺雕印、精致绝伦;纹片碎裂、冰肌玉骨;点彩施粉、描金勾银,极尽华美纤巧。有朴素的,有娇艳的,或冰清玉洁,或温润细腻,无不各具风韵。体现了艺人们精湛的技艺和超越凡近的匠心。

 

明万历款青花梵文莲瓣洗为河南博物院征集文物,高5.5厘米,口径19厘米,足径11.8厘米,整体以4层共64瓣莲瓣组成一朵怒放的青莲造型,手塑与彩绘并施,器型优美,技艺精湛,是一件明代景德镇窑的上乘佳作。该洗洗身由双层莲瓣塑成,每层十六瓣,内瓣下凹,外瓣凸起。圈足底,上饰弦纹,底足上双圈弦纹内有“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楷书款。莲瓣洗通体描绘青花,洗内底心绘有圆形开光,开光内外分饰两层相向的如意头花纹,内置梵文,上层十六瓣莲瓣开光内壁绘有螺旋纹,外壁饰梵文及折枝花纹,下层十六瓣莲瓣开光内壁绘有海石榴及花筋纹。瓷洗以立体的莲瓣为形,饰以清丽隽逸的青花,雅致多姿。青花发色浓艳,重绘轻抹,釉光肥润,画工精细。青莲音谐“清廉”,古代文人常以一柄青莲来象征为人为官“一品清廉”,反映了文人雅士追慕高洁的气节与风度。

 

五彩十二月花卉杯,清康熙文物,一套12件,杯口径6.60、高5.00、底径2.7厘米。1958年故宫博物院调拨河南博物院。杯撇口,深腹,圈足。胎体轻薄、细腻,色泽清新淡雅,釉面洁白。12件杯外壁分别绘五彩水仙花、玉兰、桃花、牡丹、石榴、荷花、兰草、桂花、菊花、芙蓉、月季、梅花图案,并有五言或七言诗为题跋相辉映,每杯一花一诗,并落“赏”字印于诗尾。足内青花六字楷款“大清康熙年制”。五彩十二月花卉杯又称十二月花神杯,之所以称之为十二月花神杯,是因每只杯上的花卉都各指代一个月令花,并与历史上的十二个著名人物相对应,这些人物也就成为了每个月的司花神。康熙十二花卉杯传世颇多,其排序一般多以水仙花为首,其次为玉兰、桃花、牡丹、石榴、荷花、兰草、桂花、菊花、芙蓉、月季、梅花。水仙花杯以青绿为地,山石为衬,石根植水仙。画面以对比手法,山石用单一青色,勾勒与滃染笔法并用,形象粗犷而浑然,愈发衬托出其前水仙的清新淡雅。优雅的水仙以淡墨为骨,石绿渲染,画出了飘逸的叶片与盛开的花朵。画面中水仙花数簇,白瓣、金心,似在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一枝红花从石侧斜向探出,既活跃了画面,又构成了色彩对比。画面题跋“春风弄玉来清画,夜月凌波上大堤”诗句,更让人感到画面上的水仙花晶莹如美玉、皎洁似月亮。整个画面清新典雅,传神地表现出了凌波仙子的高贵与典雅。康熙年间烧制的这套五彩十二月花卉杯,不仅制作上技术要求高,烧造难度大,而且胎薄如纸,轻巧莹透,色彩淡雅,晶莹光润,已经达到了只见釉而不见胎的程度,古人用“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消”来形容它可谓恰如其分,堪称集制瓷工艺、书画、诗、印于一体的瓷器名品。

 

清光绪粉彩荷花吸杯,瓷质,清代光绪三十四年,长19厘米,宽13厘米,高5厘米。1958年北京故宫博物院调拨,现藏河南博物院。粉彩是釉上彩瓷的一种,创烧于康熙时期,兴盛于雍正乾隆时期。粉彩又称为软彩,是相对于康熙时期的“硬彩”而名的。硬彩也即“五彩”,是以红、黄、绿、蓝、紫等带玻璃质的彩料,按图案需要施于釉上,入窑二次焙烧而成。它呈色红绿分明,层次较少,所以又被称作“硬彩”。粉彩是在材料中掺入玻璃白和铅熔块等,在高温烧成的白釉瓷器的釉面上进行彩绘,然后入窑二次低温烘焙而成。其色彩温和淡雅,层次丰富,渲染接色,自然柔和,有立体感,艺术效果强。荷花吸杯整体造型如盛开的荷花,一侧吸管造型如荷梗。杯口圆唇外敞,杯口呈花瓣形,腹部下收,平底。底部一侧有小圆孔,与荷梗相通。荷梗较细,中通,随杯体曲弧向上。荷梗既为杯柄,又为吸管,吸酒以饮,颇具雅趣。杯体的莲瓣大而舒展自如,底部的莲瓣小而层叠有序,中部的黄色花蕊娇嫩柔润,花瓣与花蕊之间以黑色单线勾勒。娇黄的花蕊上散布花粉,碧绿的荷梗上布满黑点,如荷梗布满小刺,抚之有凹凸感,仿佛稍稍用力,即涂乱了花粉,拂去了刺尖。淡绿色釉的荷梗上竖写墨字楷书:“大清光緒三十四年安徽太湖附近秋操記念杯”,据此可知,此器物是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为在安徽太湖附近进行的“秋操”而做的具有纪念性质的杯子,所以,荷花吸杯又名“秋操杯”“粉彩荷花记念杯”或“秋操记念杯”。“秋操”亦称“大操”“会操”,是光绪年间进行的大型秋季军事操练。这件粉彩荷花吸杯是中国晚清秋操活动的实物见证,距今一百零八年了。温柔安静、雅致闲适的粉彩荷花吸杯,与激烈的、挺刃相寻的、鏖斗愈酣的军事演习联系在一起,略显矛盾和尴尬。亦如晚清光绪时期,欲张挞伐,发奋自强,以湔国耻。然而,外侮之来,割地输平,大清国运已倾。

 

清乾隆仿海螺像生瓷杯,瓷质,清乾隆时期,高5.6厘米,口径6.4厘米,现藏河南博物院。这是一件模仿天然海螺的像生瓷。整体为仿自然海螺式,螺尖部略凸,五级螺旋状的螺层。内施釉呈杏红色,釉质光滑,似乎有珍珠般的光泽。外部施釉呈灰色、褐色,深浅不一,并在视觉上有贝壳的光泽。具有排列整齐而平的螺肋和细沟,逼真生动。底部有乳状三足,以稳定杯体。口部呈不规则的椭圆形,似乎刚刚被人取出螺肉。在形、色和质感上的高度逼真,栩栩如生。把口部贴在耳朵上,也会像真的海螺一样,能听到大海的声音。亦可以作水丞或者赏玩摆设之物。清三代的制瓷工艺中,自雍正以来,仿宋代五大名窑釉色之热潮,乾隆时期非但没有减退,品类反而更加繁多,进而发展到模仿玉石、古铜、戗金、镂银、漆器、螺钿、藤编、竹木、匏蠡等特种釉色。模仿生物的象生瓷也能惟妙惟肖。仿花果类或水生小动物的形象,供御用陈设和玩赏。瓷塑造型都很准确,与原物大小相当,宛如真物再现;釉色及彩绘细腻、逼真,表面凝腻光润。见有胡桃、莲子、花生、栗、枣、荷莲、樱桃及蚌、虾,蟹等,颇似西方油画中的写生静物。这类特殊的工艺瓷追求形、色和质感上的高度逼真。仿生陶瓷,不但丰富了清代乾隆时期陶瓷器的品种,也体现了我国瓷器工艺的飞跃和创新。这与乾隆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陶瓷制作工艺及其本人的品味喜好是分不开的。

 

满族人自顺治元年入关之后,平大顺,灭大西、定南明等,康熙皇帝在位时励精图治,治理国家,平定三藩,收复台湾,雍正皇帝承上启下,在乾隆一朝,清代的社会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百业俱兴,史称“康乾盛世”。乾隆时期的陶瓷制作工艺,经历康熙、雍正两朝的发展,已经达到了高度发达和成熟的时期。釉色品种极大丰富,单色釉的红釉、青釉、天蓝釉、祭蓝釉、仿汝釉、仿官釉、仿哥釉、仿钧釉等,雍正时期已有的色釉,乾隆朝几乎都继续制作,并且有的有所提高,如茶叶末釉、炉钧釉、孔雀绿釉、青白釉、仿木纹理、仿漆剔红、蓝釉镂雕、黄釉仿柳条编纹等。青花、釉里红及青花釉里红比雍正时期更为盛行。粉彩、斗彩、珐琅彩、杂釉彩及金银彩等种类繁多,甚至在同一件器物上施多种彩,各种技术成熟,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工艺上,高温、低温色釉、釉上彩、釉下彩等,窑工都能神奇地表达出来。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在位时,曾经亲自考订文物,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置清宫典藏。传世留存有近两百首歌咏陶瓷的御制诗。其中有对古代官窑的看法,考定陶瓷作品的窑口与年代,表达个人对釉色及烧制工艺的看法等,足以见证乾隆皇帝对陶瓷的密切关注与酷爱,这极大地促使陶瓷工艺美术的长足发展。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河南博物院游记(之八)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