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15

山东旅游:走进孟庙孟府感受孟子文化(图)

天数:1 天 和谁:和朋友
玩法:摄影,自驾,人文,自由行
作者去了这些地方:
邹城

发表于 2021-11-17 10:21

中国有个“孟母三迁”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故事展现了母亲为孩子的教育所拥有的良好环境而做出的一系列努力。而这个故事的发生地就在山东邹城的孟子故里。那里至今还有孟庙孟府文化旅游区。

孟母三迁故事画作选(资料)

2013年8月25日,记者与人民日报中国城市时报主编常量、中央台记者张农、何懿一行结束了微山湖古镇的采风活动回返京城途中路经邹城,特此来到孟庙瞻仰,深刻感受了一次孟子文化的熏陶。从一个侧面加深了对“孔孟之道”传统儒家的理解。

孟母教子雕像(资料)

其实记者第一次看见“孟母三迁”的雕像,是于上个世纪的1992年11月7日,在驱车前往上海参加“第四届上海电视节”途中经过山东时看见的一座立于街头的“孟母”雕像。也因当时还没有高速公路才有这个偶遇,故此记忆十分深刻。

孟子像(资料)

时间如梭,转眼一晃21年过去了,记者特意专程到此一游,感触更是颇深。来此之前,特意攻略了一下,得知“孔孟之道”最早出于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中的:“松闻曹丞相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达孙吴之机,专务强霸而居大位,安能有所教诲,以开发明公耶?”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至圣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大名自然无人不知。而两大宗师的思想、学说联系紧密,相辅相成,因而常被合称为孔孟之道。

孟庙孟府文化景区(摄影:冯赣勇)

史载:孟子的出生时孔子已经死了大约一百年左右,孟子师承孔子的孙子子思,孟子的生平和孔子很相似,都是没落的贵族后裔,平民出身,幼年丧父, 一生所走的道路都是求学、教书和周游列国。

孟庙孟府文物碑(摄影:冯赣勇)

驱车进入邹城顺着导航提示来到位于南门外的孟庙孟府文化旅游区。抵达景区门口只见一座上书“棂星门”三个金色大字的牌楼。牌楼一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1988年1月13日公布,山东省人民政府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孟廟孟府”文物纪念碑。

拜谒孟庙留影(摄影:张农)

记者一行首先进入孟庙拜谒,来到正南门的棂星门坊,即意味着孟子是天上的文星下凡,亦含有尊孟如尊天之意。门坊4柱3洞,悬山灰瓦,脊饰天王塑像,斗拱均9踩4翘,凌空欲飞。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年间重修,1978年又大修,坊额上楷书“棂星门”3个贴金大字,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山东巡抚丁宝桢手书。

亚圣庙石舫(摄影:冯赣勇)

走进门内只见左右各一坊,左名“继往圣”,右名“开来学”。第一进院落的北壁正中为“亚圣庙石坊”。亚圣庙石坊为亚圣庙第二进院落门坊,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由邹县知县章时鸾创建。

孟庙观光甬道(摄影:冯赣勇)

石坊通高5.2米。4柱3门、柱为8棱,顶端饰以古瓶、云朵、类似华表。正中坊额镌刻楷书“亚圣庙”3字,左右两侧坊额刻以云龙,一侧为蛟龙在海水中翻腾,悠然戏水。一侧为翼龙在天空中展翅飞翔。石坊造型雄伟,雕工精细,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

泰山气象门(摄影:冯赣勇)

第二进院落的砖铺甬道两侧尽是古老的苍松翠柏,往北为一座歇山式斗拱承托三启门洞的仪门门楼。门额上悬一竖匾,上书“泰山气象门”五个大字。故仪门又称泰山气象门。“泰山气象”四字取义于程子之说:“曰仲尼元气,颜子春生,孟子并秋杀尽盖亦时然而已。仲尼天地也,颜子和风庆云也,孟子泰山之气象也。”此门之名即由此而来。

苍松翠柏的庭园(摄影:冯赣勇)

进入泰山气象门后,即为第三进院落。这里是平常出入孟庙的通道。东门原名为“钟灵门”,西门原名为“毓秀门”,清乾隆四年(1739年)重修时,分别改称为“知言门”和“养气门”,二者取义于《孟子》七篇中“淫辞知其辟”和“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庙留影(摄影:冯赣勇)

知言门和养气门内南侧,分别建有“祭器库”和“省牲所”。据明天启三年(1623年)《重修孟夫子庙碑》记述:“天启三年二月建祭器库、省牲房各三楹。”这两处建筑是专门存放祭祀孟子所用祭器和祭品的地方。

承圣门(摄影:冯赣勇)

此院北壁三门并列,正中之门为“承圣门”,门之左侧建有“康熙御碑亭”;左为“启贤门”;右为“致敬门”。“承圣门”内第四进院落即分为东、西、中三路。中为孟庙主体建筑“亚圣殿”,其后为“寝殿”,其前左右两侧建有“东庑”和“西庑”各七楹,院中有“天震井”和“乾隆御碑亭”。

康熙御碑亭(摄影:冯赣勇)

亚圣殿始建于宋宣和三年(1121年),殿为7楹、高17米,宽27.7米,纵深20.48米,为绿色琉璃瓦覆顶的重檐歇山式宫殿建筑。下檐斗拱用七踩单翘重昂,上檐采用七踩三昂。四周竖立明代弘治年间重修时用于擎檐的26根巨型石柱,柱呈八角形体,柱下以石鼓为础,鼓下以宋代石刻覆莲作承托。柱高3.05米,础高0.65米。其中殿前廊下8根柱上,都饰以浅线雕刻。门侧4根柱上南面阴刻云中翱游的双翅翼龙。其余各面皆刻有宝相牡丹花和缠枝西番莲花。殿檐下的梁坊斗拱,饰以玺贴金彩绘。

孟庙亚圣殿(摄影:冯赣勇)

大殿正面重檐间高悬1竖匾,上书楷体贴金大字“亚圣殿”,匾周盘绕着5条立体云龙。正中门楣之上悬挂横匾1块,上书“道阐尼山”4个金字。殿内承以8根巨型殊漆木主柱,迎门的2根柱上,悬挂1副巨型凸镌抱柱对联:“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禹颜”。联、匾均为清高宗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钦赐。亚圣殿内正中有雕龙贴金神龛,内供孟子塑像。孟子神龛东侧神龛内供其弟子、利国侯乐正子塑像。

天震古井(摄影:冯赣勇)

亚圣殿前有天震古井一口,据井旁碑刻记载:“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庙前演戏,忽日中声震如雷,闻者环顾失色,见阶前陷有甓甃圆痕,熟视乃井也”。有意思的是,井前古树上有树瘤如耳,人称“侧耳听泉”。

孟庙导游牌(摄影:冯赣勇)

康熙十一年春,庙前演剧,忽日响声震如雷,闻者环顾失色。见阶前地陷,有甓甓园痕,熟视,乃井也。噫!异矣!系惟吾祖道接尼山,与颜氏、曾氏光照千古,天开斯井与三井并重,以见圣圣相符,后先一辙欲……于十二年为修庙取水之用。谓之曰‘天震井’,砌之以甓,环之以石,并书其迹以志异云。六十四代孙庠生孟尚锦识”。井边石栏是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所建。

母教一人石碑(摄影:冯赣勇)

“孟母殿”位于孟庙东路。孟母殿是供奉孟子母亲的殿堂,“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千年。孟子年少时,家住在坟墓的附近,孟子经常喜欢在坟墓之间嬉游玩耍。孟母见此情景,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安顿儿子。”于是就带着孟子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下来。可是,孟子又玩闹着学商人买卖的事情。孟母又说:“此处也不适合安顿我的儿子"。于是又搬迁到书院旁边住下来。孟子以祭祀仪式及进退朝堂的规矩作为自己的游戏。此时,孟母说:“这正是适合安顿我儿子的地方。”于是就定居下来了。

孟母殿(摄影:冯赣勇)

孟子虽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但幼年丧父,家庭贫困,孤儿寡母织布为生,典型的弱势群体,但孟母最终还能“三迁”并住上书院旁边的“学位房”,可见那时房价是不高的。而孟子一个穷二代,居然还能师从孔子的孙子,当时著名的思想家孔汲,所以说孟子也是十分幸运的。孟母三迁固然难得,但更难得的还是孟子通过不懈地努力,终成一代圣人。

启圣殿一角(摄影:冯赣勇)

从“启贤门”到“启圣殿”甬路两侧,竖立着为数众多的历代碑刻,称之为“孟庙碑林”。西路“致敬门”内为一过道小院,东垣有一小门可通往中路“亚圣殿”院,北壁有一小门为“斋戒门”。这一小院四周墙壁上镶嵌着历代名人谒孟庙题咏等数十块小型碑刻。“斋戒门”内建有“致严堂”三楹。

孟母三迁祠碑林(摄影:冯赣勇)

孟庙内的景观景点均可圈可点,例如,亚圣殿正中门楣上悬有清高宗乾隆御书“道阐尼山”雕龙巨匾,孟子师承孔门,思想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跃升,终于孔子合成“孔孟”。亚圣殿内供奉孟子像,“守先待后”也就是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意思,可惜孟子像也在文革期间被毁掉了,今天这尊看起来有些怪怪的孟子像是1986年重塑的。

孟庙焚帛池(摄影:冯赣勇)

孟庙焚帛池是个独立小院,有一小门与亚圣殿相通,孟氏后裔每次祭祀祖先后,即在此处焚烧祭文。焚帛池旁有孟庙“古树四奇”中的“洞槐望月”,唐代的古槐斜倚,原树干直径在6米以上,现树干枯朽,在古槐树皮上又生长出新的树干,高大茂盛,中空的树干形成直径约1米的圆洞,入夜,明月从洞中透出。另外三奇分别是:“古柏抱槐”、“藤系银杏”和“桧寓枸杞” 。

古槐斜倚景观(摄影:冯赣勇)

孟庙中的古树也是一大看点,人们在庙中能看到各种树木共430余株,多为古老的松桧和侧柏,又有银杏、古槐、紫藤等点缀其间,这些树木冬夏长青,形状特殊别致,如虬如龙,如兽如凤,千奇百怪,姿态各异。年岁远远大于孟庙内现存的建筑物,有着许多生物奇观和传奇故事。

通向亚圣府的街巷(摄影:冯赣勇)

离开孟庙来到一街之隔的孟府,这里又称“亚圣府”。是孟子嫡系后裔居住的宅第。位于孟庙西侧,六进院落,殿堂门庑148间,前为官衙,后为住宅。这里逐院前进,起伏参差,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建筑雄伟,院院不同,格局迥异,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和古建筑的特点,是国内宋元至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代表作品。整体布局大方气派,典雅中透着几分威严。

亚圣府留影(摄影:冯赣勇)

据孟庙内现存明洪武六年(1373年)立《孟氏宗传祖图碑》记载:“宋仁宗景祐四年,孔道辅守兖州,访亚圣坟于四基山之阳,得其四十五代孙孟宁,用荐于朝,授迪功郎,主邹县簿,奉祀祖庙。迪功新故宅,坏屋壁乃得所藏家谱。”这说明北宋景祐年间就已经修建了孟府,但不详地址所在。

走进孟府(摄影:冯赣勇)

根据孟府大堂前现存几棵相当古老的桧树,紧同孟庙毗邻的建筑布局来考证,在宋宣和三年(1121年)第三次迁建孟庙于城南的同时,迁建孟府于孟庙之西侧。孟子后裔嫡系长子在明代以前,袭封邹县主薄。主薄相当于实职的副县级官员,从那时代开始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以后从未间断,到了民国,改称“奉祀官”。

孟府仪门(摄影:冯赣勇)

“五经博士”和“奉祀官”都是虚职,虽是八品。却没有实际权力,其主要指责是:看护维修林庙,祭祀先祖,弘扬儒家文化,按说孟家世袭的“翰林院五经博士”,其爵位并不高,但世代相袭,世代显赫,而且经历七八百年不衰,但世代相袭,世代显赫,也是少见的贵族世家。

垂花门门神 (摄影:冯赣勇)

走进孟府人们能相继看到仪门、赐书楼、世恩堂、孟府感恩堂、习儒馆等一系列景点。仪门是一座飞檐彩拱的门楼,又名为“垂花门”。此门平时紧闭不启,只有皇帝幸临、宣读圣者、举行喜庆大典或重大祭祀仪式时,才在鸣礼炮13响中徐徐开启。

孟府庭院一角 (摄影:冯赣勇)

赐书楼是存放皇帝钦赐墨宝、圣旨、诰封、古籍文献和家族档案的地方,孟府是个书香之地。世恩堂是孟子嫡裔翰林博士居住处,1948年前为孟子嫡裔第74代孙、亚圣奉祀官孟繁骥夫妇居住处。

孟府赐书楼(摄影:冯赣勇)

孟子后裔曾办学招收孟氏后裔子弟学习,称“三迁书院”,后逐渐荒废,清末民初,又开办“孟氏子弟学校”,1948年停办,据说现在又重开了,每周都有讲座。

孟府习儒馆(摄影:冯赣勇)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许多学派百家争鸣,他们著书立说,争辩不休,提出的不同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那时候各国君王的素质虽参差不齐,但基本都不禁言,“子产不毁乡校”也是发生在那个时候的故事。

孟府感恩大堂(摄影:冯赣勇)

在记者看来,拜谒孟庙孟府文化景区可谓不虚此行,在这两座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群中,包容的却是厚重的中国儒家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亚圣孟子的学说不仅将永远在中华大地流传,更会令无数的后人受益无限。(图文:冯赣勇)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邹城46
山东旅游:走进孟庙孟府感受孟子文化(图)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邹城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邹城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邹城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邹城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济宁旅游快速入口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