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分
口味 5.0
环境 5.0
服务 5.0
  • 于都县因北有雩山而取名“雩都”,到1957年才更名为“于都”,建县于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迄今已有2220多年历史,素有“六县之母”和“闽、粤、湘三省往来冲”之称。于都是百万人口大县、千年人文之乡、万里长征之源。
    美食历来与商业息息相关。于都历史悠久,物产富遮,交通便利,客商云集,美食也自有特色。比如棕贝炒腊肉、干炸大块鱼、青菜芋子糊……
    近日几十年的老同学携家带口从外地还乡,从网上推荐找到这家县城主打地道客家菜的贡江楼,居然没有踩雷,而且惊喜不少,开了几年家乡菜特色饭店的同学爱人称赞道“吃了几天的家乡菜,还是这家的味道最像样”。
    贡江楼乃原银海之星改造升级而成,是一家很受本地人欢迎的网红餐厅,于2019年11月开业,装修古朴,设包厢30个、卡座及大小宴会厅3个,可同时接待800人用餐。当日订餐较晚,打电话过去还好说是一个预定刚刚取消,剩下一个包厢,好像专门为我们而留。
    闲话少说,还是看菜吧:
    棕贝炒腊肉
    这是外地对于都记忆最为深刻的一道美食。
    棕贝,当地音为棕胚、棕蓓等,此二字似音义相近,指的是棕树的花,含苞欲放时。
    新鲜的棕贝和清香的腊肉在一起,加上辣椒、大蒜翻炒而熟,苦后甘,苦中香,烈而绵,醇而厚,整个人生的五味俱全,初尝者不忍下著,再食时不愿停筷。
    汆前夹(汤)
    又称“大锅汤”,一般取猪前腿肥瘦相间的夹心肉,先将肥肉片下锅,熬出猪油,再与已拌本地红薯粉入味的前夹肉片炒匀,加水煮熟倒入碗中,配葱花即可。取材考究,做法简单,味道却是十分鲜美。
    利村牛肉
    利村牛肉,起源于于都县利村乡,利村圩上曾有一位名叫“高脚婆”的妇人,特别擅长爆炒牛肉,每当逢圩周边的百姓会买好牛肉到高脚婆家里让她代炒。因高脚婆用麦叶炒牛肉,麦叶清脆牛肉鲜嫩,荤素搭配,味道鲜美,使得利村牛肉的做法和名气在赣南流传开来。经典的利村牛肉一般用油麦菜打底,猪油翻炒,火候一定要掌握好,否则肉就老不好吃了。这家餐馆的与利村街上的还是有些差距。
    客家双丸
    这道菜由农家特质的鱼丸、肉丸组成,分别用草鱼、猪肉做成,寓意“年年有余,团团圆圆”,是当地逢年过节、结婚乔迁时必备的一道菜。有的会做成带汤的“双丸”,有的也会用猪肉皮做成汤底,我们点的是用本地的大菜(谐音大财)煮双丸。
    丸子在客家菜中比较普遍,家家户户都会制作,比如宁都、石城的肉丸都很有名,但相比于都还是有些不同,像于都的肉丸一个个头小得多,再一个是有十分浓郁的生姜味道。
    青菜芋子糊
    这是多少于都人从小吃到大的一道特色菜,就地取材,做法简单,所谓青菜芋子糊,主要是由青菜和芋子两种食材组成,芋子煮熟、剥皮,青菜切碎下锅翻炒,加水、芋子,然后芋子用锅铲压扁,等到水煮开,用锅铲加点酱油调味,起锅再加点辣椒末即可。虽然是全素,但营养丰富,一口气可以连干几碗饭。
    以前是因为生活困苦,只有番薯芋子,现在是追求健康饮食,讲究低脂少油。
    酸醋鸭
    胡鸭作为于都人酒席上的一道传统菜,因鸭肉肉质鲜美、有韧性,口感爽脆津甜,鸭肉肥美不油腻备,受于都人的喜爱。胡鸭做法多种多样,可红烧、爆炒、炖汤、白斩等,是于都百姓接待贵宾、庆贺传统佳节时不可或缺的一道菜。
    胡鸭,又称真胡鸭、花鸭、番鸭。胡鸭性平凉而味甘咸,中医认为能补中益气、温中暖下、补肾强阳。胡鸭肉质鲜美、津甜,虽然肥润,却不油腻,而且吃起来口感特别爽脆,喷香喷香的。这次我们点的是店里的酸醋鸭,有点类似定南的酸酒鸭,不知道是口味太过独特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并没有收到大家的欢迎。
    这家餐馆还有红烧肉、焖泥鳅等等据说是店里的特色菜,不过因为人数的原因,并没有一一品尝。
    #周末去哪儿 #发现旅途的色彩 #公路上的风景 #当地才能吃到的美食 #尝一尝地道老字号

餐馆信息

  • 地        址: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贡江镇红旗大道124-5号
  • 标        签: 江西菜
  • 电        话: 0797-6267333
  • 营业时间: 全年 08:30-14:30,16:30-21:30
餐馆介绍:

附近的景点

更多

旅游攻略导航

于都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于都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于都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于都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赣州旅游快速入口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