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介绍
位于耶路撒冷旧城南侧,由苏莱曼大帝兴建于1540年,因为正对南面的锡安山而得名。之所以称为大卫门,是因为大卫墓位于锡安山,因此又称“大卫门”。城门内是亚美尼亚区和犹太区。1948年5月13日,最后一支英国军队撤出耶路撒冷,将锡安门的钥匙交给犹太领袖莫迪凯·万家顿。随后爆发的第一次中东战争期间,帕拉玛赫在锡安门为争夺犹太区控制权的战斗归于失败,今天仍可看见当时留下的密集弹痕。锡安门和耶路撒冷旧城处于约旦控制之下,而锡安山由以色列统治。此后锡安门一直关闭,直到1967年六日战争后才重新开放。
开放时间
全年 全天开放
暂无回答
不知道怎么玩?问问旅行达人~
我要提问
用户点评(29)
4.1/5分
全部(29)最新好评(22)带图(8)来自游记(4)视频(2)来自旅拍(2)
智能排序时间排序

_yao_yao_

锡安门,饱经沧桑,历史厚重的地方,城墙上很多弹孔,走在厚厚的石板路上,全是历史的印记。穿过此门就可以直接到达锡安山。走过了一片历史的感觉。

爱耍的周大爷

锡安门也因为正对南面的锡安山而得名。好像又称为大卫门,据说是因为大卫墓位于锡安山,因此又称“大卫门”。城门内就是亚美尼亚区和犹太区。由于第一次中东战争,现在仍可看见城门、墙在当时留下的密集弹痕。

Grace大帝

这个门最出名 上面还有枪眼 值得特别看看 见证历史

chinadesk1

耶路撒冷老城面积一平方公里,高大的城墙围着,有八个门,锡安门是其中的一个,位于老城南面,建于1540年。其它是大马士革门,雅法门,新门,粪门,金门,狮门,花门。锡安门不如大马士革门壮观,城墙上坑坑点点,好像是枪弹痕迹,忍不住去抚摸,老城处处留下了历史印记。门口有停车场。锡安门有名,因为有个锡安山。锡安山实际就是一个大山包,大卫王墓和马可楼就在那里。马可楼里有最后晚餐遗址。锡安门也被称作大卫门。锡安是一个神圣的名字,在以色列国歌希望之歌里被提到好几次,可见以色列人的锡安情怀。歌词里说,
……
让眼睛朝向东方,向东方遥望
望一眼锡安已旧的山岭
我们的心并没有死亡
两千年来唯一的希望
做个自由人再次回我的故乡
再回到锡安和耶路撒冷
进入锡安门能看到路标,英文的。很容易去哭墙,去大卫墓。实际上,在老城里走走到处是景,就是迷路了也不怕,走走看看标示就明白了。
耶路撒冷老城不大,有犹太人,穆斯林,基督教和艾美尼亚人集居区。锡安门附近是犹太人和亚美尼亚人区。亚美尼亚区不大,挂着国旗很容易辨别,居民像俄罗斯人。犹太人区非常干净,沙漠黄色石头墙面老房子,石头路被磨得溜光。除住家外有犹太教学校,会堂,来来往往的犹太教徒也是一景,很值得看看。

可不可以都重来

高墙里面是老城,高墙左侧被挡住的就是著名的锡安门。这是锡安门右侧的一条小道。这里的每一条小道都很深邃,也很神秘,都有一段血腥的宗教历史。这个大卫王的雕塑原来不是这个颜色,由于宗教冲突,在伊斯兰教占领时期被涂上了其他颜色,后来才全部涂为金色。

晴天公仔

卡利亚诺李春

锡安门介绍:锡安门(Zion Gate)位于耶路撒冷旧城南侧,由苏莱曼大帝兴建于1540年,因为正对南面的锡安山而得名。因大卫墓位于锡安山,因此又称“大卫门”。城门内是亚美尼亚区和犹太区。1948年5月13日,最后一支英国军队撤出耶路撒冷,将锡安门的钥匙交给犹太领袖莫迪凯·万家顿(Mordechai Weingarten)。随后爆发的第一次中东战争期间,帕拉玛赫在锡安门为争夺犹太区控制权的战斗归于失败,今天仍可看见当时留下的密集弹痕。

天际流

从锡安门进入旧城,穿过古老的街道,来到犹太区。古城耶路撒冷一共分成四个区域-犹太区,基督区,伊斯兰区和亚美尼亚区。由于老城中的基督徒多位阿拉伯人,所以尽管宗教信仰不同,但是生活状态很接近。到了犹太区就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画面可以说明一切。最后一张照片中右侧是犹太会堂,左侧是伊斯兰领祷塔,都位于犹太区,心中念叨,如果两个民族也能如此相安无事多好。
写点评
4.1
/5分
29条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