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介绍
罗什寺塔矗立在武威市北大街,是为了纪念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在武威弘扬佛法、翻译经典的功绩而建造的。
罗什寺塔最早建于后凉(386年~400年),塔及寺院在唐时大力扩建,明、清皆有修葺。其间于明代成为陕西凉州大寺院,英宗正统十年二月十五日,为罗什寺院颁发了大藏经,并下圣谕道:“刊印大藏经,颁赐天下,用广流传,兹以一藏,安置陕西凉州大寺院,永光供养”。此谕现完好保存于文庙内。
现存罗什寺塔八角十二层,高32米,全以条形方砖砌成。从下起第三、五、八层均设门,顶部是葫芦形的铜质宝瓶,最上层东西各有小佛龛,龛内有佛像。巍然屹立的罗什寺塔,象征着武威古城悠久而文明的历史,也是1500多年前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开放时间
全年 8:00-18:00
必看贴士
鸠摩罗什的祖先是印度人,出身于相国之家,罗什于344年生于新疆库车。因他少时聪颖过人,被称为“鸠摩罗什”,意思是神童。7岁时当了和尚,12岁游历西域诸佛教国,以精于佛学闻名。吕光在383年破龟兹,征服了西域30余国,得鸠摩罗什和2万多峰骆驼,载着西域的珍宝、文物而归。386年,吕光回到凉州,建立了后凉国,定都姑藏。随这而来的鸠摩罗什就住在武威,讲经说法,传播佛教达十七八年之久。401年,姚苌之子后秦国王姚兴灭后凉国,迎鸠摩罗什到长安,尊为国师,奉之如神,让罗什住在陕西草堂寺译经讲法,他临死时说:“所译经典,要是没有违背原意的地方,死后焚身舌不烂”。409年8月12日,罗什死于长安,享年70岁。相传,武威罗什寺塔是埋葬他不烂之舌之处。
暂无回答
不知道怎么玩?问问旅行达人~
我要提问
用户点评(70)
4.4/5分
全部(70)最新好评(56)差评(3)带图(38)来自旅拍(4)鸠摩罗什古寺地杰育群生(13)这是武威四大特色之一(9)鸠摩罗什大师在圆寂后(9)
智能排序时间排序

古藤幽兰

鸠摩罗什寺,有两奇,一为没有天王殿,进门即是观音殿,护法韦驮尊天菩萨和护法伽蓝菩萨立身于大雄宝殿外正门两侧。另一为罗什寺塔十二层,为双数。鸠摩罗什,佛经翻译家,精通梵文汉文两种语言,博通佛教大小乘一切经论,故所翻译的经论‘’有天然西域之语趣,超爽俊迈,奇悟天拔,量与海深,辩流玉散,真若披重霄而高蹈,等昆仑而俯眄‘’,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佛经翻译的完全成熟,开创出一个全新的境界,后人难以为继。鸠摩罗什的译作通俗简洁流畅,具有吟唱韵味和文学美感,达到了翻译文学的顶峰。鸠摩罗什,是高僧中的高僧,千年不遇,是天才的思想者,妙悟难及,是坚定的弘法者,舍己利他,是伟大的忍辱者,度一切苦厄。鸠摩罗什是中华文化的骄傲,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传奇人生译出的不朽佛典,精深的佛学思想,为一代一代的佛教信徒和学者言说了一千六百年。鸠摩罗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结束中国佛学几百年来一直用中国思想的义理和名词去附会佛学时代的人,由于他较为系统全面的介绍了印度佛学思想体系,为中国佛教最终能自立于中国思想界,佛教文化界奠定了基础。鸠摩罗什是古印度文明与华夏文明相互冲突的结晶,是两种异质文化共同塑造的旷世高僧。赵朴老题诗罗什寺:译经存舍思罗什,犯难之躯念奘公,千古凉州豪杰地,故应天马自行空。

SY梧桐

二小姐

M23****0005

M37****2366

阿弥陀福善哉善哉,佛教的圣地。

有只Cat叫Emma
写点评
4.4
/5分
70条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