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介绍
西园在中横路街上,建于清雍正年间,距今有260年历史,是清道光年间四品官胡文照的私宅。庭院分前、中、后三进,以低墙相隔,院内有花草树木、鱼池假山、匾额漏窗,用的是典型的徽派造园手法。东园与西园相对应,是一组多单元的古老住宅,风格古朴,不事华丽。
暂无回答
不知道怎么玩?问问旅行达人~
我要提问
用户点评(33)
4.2/5分
全部(33)最新好评(25)差评(1)带图(17)来自旅拍(2)
智能排序时间排序

任逍遥2016

旅游前特地网上查了攻略,
看到介绍说西递古镇内,
东园是一位四品官员的幼时府邸。
跑去参观时正好一群游客进来,
导游带大家介绍了这园子,
站在旁边听着,
感觉很有历史沉淀的。
目前东园还有人居住,
是他家的传人,
至今已经是20代左右了。
看园子保存得很好,
属于文化遗产,
受保护的民宅。
宅子不大,
想想以前官员在踏上仕途前,
也是在园内苦读攻题的吧!
看导游说这官员等科举考成功做官后,
回来修建了西园,
西园就比东园精致大气多了。
这也许就是有权与没权时的真实写照吧!
看东园园子里的门窗楼阁很小,
镂刻着不少雕刻,
每种雕刻的图案都有传说,
大致意思就是教育后人要努力读书,
为人正直。
东园虽小,
环境觉得不差。
若是在古代那种没有空调的时代,
仍旧能确保冬暖夏凉的。
因为他家有个天井。
实话说天井已经不是一家两家的特色,
徽派建筑似乎都会修建这个区域,
觉得古人很聪明,
这样一来不仅退散了屋内热气,
还能保证屋内一直存有丝丝凉意。
对于东园的印象就是虽简朴但不失书香门第的气息,
各处镂刻用心都良苦,
想象得出考取功名前的房主人一定很刻苦。
东园转一圈还有点像迷宫,
前后门居然离得很近,
也许和整条街道空间有限有关吧!
逛完东园后就来逛西园了,
感觉西园和东园就是一种时代延伸一样。
据导游说,
西园是东园主人在升官发财后,
回来再重新建的园子。
西园空间不算大,
但是走进里面就觉得很大气。
西园里写着繁体西递两字的石碑非常引人注目。
两个字刚劲有力,
体现房主人对于这个古镇的重视。
西园里前后分几进间,
住的人员阶层也有所不同。
令人注目的是两扇石雕窗户,
刻的是岁寒三友松竹梅,
雕刻非常精致,
一看就是相当有立体感。
据说当年有位日本游客来想每扇窗各花2万美金来买下来,
可是没有让买走。
确实非常精美的雕刻,
现在仍旧保存着,
非常漂亮。
整体的西园布局很好,
庭院为主体,
可惜能参观的只是很少一部分,
很多地方都堵住了。
也没有人居住,
倒看到有卖东西的人在里面,
比较有意思。
来拍照的游客不多,
估计大家在这古镇里参观的话,
都看惯了各种雕刻,
又不能进去看室内布置,
大家就没兴趣再拍照留念了。
但是很明显地觉得西园比东园要上档次,
可以说房主人在升官后回到故乡,
是有过一番设计再建这个园子的。
园子很清静,
也很整洁,
想以前也不会很吵,
可惜的是雕像上的人物面部都没有了,
不过还是能看出整体造型,
感觉不错的!

我挺漂亮

山野幽居
安徽最完美古村:历史文化举世无双,入秋后的风光如梦如幻!
徽州不止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更是历史、文化与思想的概念,它是几千年封建帝王文化世俗化的结晶。徽州一词并非安徽省专属,自从北宋时宋徽宗改歙州府为徽州时,才有了徽州的概念。徽州是一个名字而已,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与思想是华夏文化的浓缩。受历史缘故,分布在皖南地区的徽州古村落比比皆是,尤其是以西递、宏村为代表。西递的历史文化当属徽州地区最深厚的,它是唐朝皇帝后裔的隐居之地,从西递发展起来的人才数令人惊讶,故而西递的历史与文化可用举世无双来描述了。西递除了历史文化之外,还有田园与山水风光美的如诗如画,入秋后的西递更是如梦如幻,一起来看看吧!
西递的胡氏本姓李,他们是唐昭宗李晔的后裔,公元904年的梁王朱温迁都洛阳事件为导火索让宅心仁厚的唐昭宗被朱温杀害,留下遗孤到了现在的徽州婺源一带隐居,而西递则是承接婺源胡氏家族的“明经胡”的发源地。关于西递的历史故事,大家可以参阅山野君之前发布的相关文章。
如果说最能代表华夏民族建筑的莫过于徽派建筑,因为唐朝帝王后裔们隐居的缘故,将封建帝王最上等的文化与高层阶级的思想悄然的纳入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中。为当地百姓的处事方式、行为准则以及价值观的改变起到重大作用,可以说徽州人才荟萃,无论在哪个领域、哪个行业都有中国顶尖的人才。这一点足以证明华夏文明才是发展的源泉。
西递每个古宅的主人不是达官贵人就是富豪人家,西递的老房屋都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产物,这里诞生了诸多的德高望重、声名显赫的人物。西递胡氏大家很多均为明经胡的后人,明经胡则是表示自己祖先姓李而为了报答胡三公的恩情,胡氏与李氏是永久的亲戚,所以在徽州地区尤其是在西递就有李氏与胡氏用不能通婚的约定章程,因为在胡氏与李氏看来,两个姓氏家族已经是一家了。
自宋徽宗开始当时的歙州就改为徽州,行政管辖范围为婺源、黟县、祁门、休宁、绩溪和歙县,其中徽州府治所在地是以前的歙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歙县。西递的徽州文化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徽州的历史文化与歙州的行政区划大的融合,西递则是唯一的纽带。正是因为有了徽州府的设立,才有了西递的繁华,早在17世纪中叶西递已经是全国最繁华的城镇了。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当时西递的社会经济与综合实力与世界著名的大都市威尼斯和阿姆斯特丹相媲美!因此说西递的历史与文化是举世无双的!
徽州的马头墙是中国古建筑代表,它融合了帝王与百姓之间的建筑特色。在以前山野君也专门分享了马头墙的历史故事,在这里就不再过多赘述了。西递村的马头墙是上层社会的道德伦理原则世俗化与平民化的见证,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打破了阶层的屏障,是颇具历史意义的。
西递古村在古代是一个富人居住的地方也是自然风光绝美的风水宝地,在清朝中叶就已经震撼全国。连当时的清朝大臣曹振镛都被吸引到这里,而且来西递不止一次了。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全国难得的文化遗产古村,风光更是美的不用说,用如诗如画来形容比较适合。不过在入秋后的西递,其风光如梦如幻!这是最近两天实地拍到的西递村,田园风光与徽派老屋相互映衬,形成了梦境才会出现的画面!
这里果然是一座原生态的村落,河边的麻鸭似乎感觉不到人来人往的喧嚣,很安详的享受这西递古村的宁静与古朴。这里的家禽都是当地人放养的,没想到在安徽最完美的古村,还能看到这种原生态风光。
与北方地区不一样的西递,虽然入秋已经一个月了,但是这里的树叶还是呈现“绿肥红瘦”的状态。看到渐变的黄与红的颜色交错在绿色之中,有一种国画乡村的既视感,怪不得国画写生们都愿意到西递来取景写生呢。
已经熟透了的柿子挂在树枝上,远远望去非常漂亮,走在近处似乎有一种丰收的气息!红透了的柿子与即将变红的树叶已经在向人们宣告西递已经入秋了。入秋后的西递真的如梦如幻,再过半个月这里更是美的不可言喻,你们相信吗?

鱼儿游2007

俺村我最俊

我要去看世界呀
写点评
4.2
/5分
33条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