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介绍
唐塔,又名观音浮屠,原观音寺塔,该塔为八棱四门楼阁式砖塔,原高七级,现为四级,据考为五代时建。塔周碧水环绕,岸边绿林垂荫,夏日晨昏,上千只云燕翔集,绕塔飞鸣,朝晖夕阳,绿树燕影与巍巍古塔在碧水中交相辉映,宛如一幅古朴的风景画。燕叫声声,婉转入耳,陡增清新怡然之情,使人留连忘返,其为古代郓城十景之一。
开放时间
塔内修缮,暂不对公众开放,仅可参观唐塔外观。
暂无回答
不知道怎么玩?问问旅行达人~
我要提问
用户点评(81)
4.4/5分
全部(81)最新好评(68)差评(6)带图(21)
智能排序时间排序

M27****3237

现存唐塔为八棱四门楼阁式砖檐,东西南北四面各设券顶乾坤门,其余四面为砖雕假窗。塔心室和佛龛顶部由层层砖斗拱环砌成拱顶。
斗拱制作精良,层层内收,结构严谨,错落有致,大有鬼斧神工之妙。连塔内迥廊顶部,也由砖斗拱精砌而成。
虽历经风雨,剥蚀亦甚,然其巍峨古朴,仍不失为一方胜景。塔四周碧水环绕,夏日晨昏,上千只云燕绕塔飞鸣,绿树燕影与巍巍古塔,在碧水中交相辉映,宛如一幅古朴的风景画,甚为壮观。
而这些传说给观音寺塔蒙上了一层浓郁的神秘色彩。山东菏泽郓城观音寺塔位于郓城县文物管理处大门内水塘中。
该塔因建于观音寺内,塔原有7层,建于唐长兴二年,故又称唐塔。唐塔有许多美丽传说和奇怪的现象,传说塔上栖息着一种神奇的燕子,其燕子只有前爪而无后趾,因而它不远飞。
不外迁,不落枝,不落地,滑翔出穴,甚为壮观。传说孙膑因眷恋故土,死后化为云燕,飞回故里,萦绕在古塔周围。
故荒塔云燕严冬不南迁,有足不成行,饿俄有坠地,则匍伏而死,春夏之交,无数昆虫飞集塔顶,远看如缕缕青烟,袅袅上升,成为云燕啄食的对象漂亮,干净,热情,都到这里玩啊

M23****5099

安提阿卢照邻

感觉玩成造型很独特,古人确实很牛逼的

洞庭春秋

M51****649

历史悠久,郓城的标志性建筑物,

138****7227

古塔神韵,屹立在繁华喧闹的广场上,越发显现了历史的韵味

老二连

在黄河下游的郓城县城内,矗立着一座巍峨古朴的古塔,当地人称为唐塔,也有人叫它观音寺塔。五代后唐始建,占地面积80平方米,砖砌,塔身为八棱四门楼阁式,下层周围42米,上层40米,共7级,地表现存4级,塔高32米。塔上自古以来居有数千只独特的燕子,冬夏季蛰眠,春秋季绕塔飞鸣,翅膀似燕,头及脚腿似蝙蝠,靠滑翔起飞。五代唐塔为郓城十大古景之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郓城县志》记载,“观音寺塔”因坐落在观音寺内而得名。原高七级,建于五代·唐长兴二年,故人们称作“唐塔”。由于地震等原因塔顶倒塌,荒废已久,至清朝末年,塔顶残破呈官帽状,所以也有人叫它“荒塔”或“幞头塔”。现存观音寺塔为八棱四门楼阁式砖檐,东西南北四面各设券顶乾坤门,其余四面为砖雕假窗。塔心室和佛龛顶部,由层层砖斗拱环砌成拱顶,斗拱制作精良,层层内收,结构严谨,错落有致,大有鬼斧神工之妙。连塔内迥廊顶部,也由砖斗拱精砌而成。
游人由北门登临,穿过塔心室直达南壁,沿南壁登上第二级,然后通过塔心柱转折上升直达塔顶。残塔高约32米,周长44米,虽历经风雨,剥蚀亦甚,然其巍峨古朴,仍不失为一方胜景。塔四周碧水环绕,夏日晨昏,上千只“云燕”绕塔飞鸣,绿树燕影与巍巍古塔,在碧水中交相辉映,宛如一幅古朴的风景画,甚为壮观。

阳光

我经常去,我的家乡,最具人气的地方。

季末卟即墨

有点小激动,今天去唐塔逛了一圈
写点评
4.4
/5分
81条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