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6

无尽藏地行散记——反穿唐蕃古道杂聂线走出圣域西藏

编辑
天数:1 天 时间:7 月 和谁:夫妻

      六次进藏,走过了1、史诗级进藏路线G318(川藏南线);2、最安全的进藏路线G109青藏线;3、中国最美的风情万种的进藏公路G214滇藏线;4、浓郁厚重的藏族人文之旅G317(川藏北线);5、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世界级景观大道公路G219新藏线;6、穿越千年的古道唐蕃古道;7、极少人知的进藏路线川藏中线;8、路况最为险峻刺激的魔鬼路线丙察察线;9、中尼公路东线定日县至聂拉木公路;10、中尼公路西线拉孜县至吉隆公路。中尼公路东西线均因疫情原因没能过境尼泊尔。

      被疫情折腾了近三年的人们,今年暑期疯狂地外出,318国道上堵车好比在城市高峰中行驶。我们7月7日出发进藏,在317国道及省道中穿行,小众的路线避开车满为患的道路。

      游历了喜玛拉雅五大沟后,出藏路线的选择,我们非常果断,只要人少,能包场最好!可这样的路线几乎没有呀!我们的思路渐渐靠近了一条路线,她就是一条新的进藏路线345国道杂聂线(青海玉树州杂多县~西藏那曲市聂荣县),从收集到的信息,她正在有序地建设着,这也就是传说中的,进藏的第十三条路线,且据说是真正的唐蕃通道,唐朝文成公主进藏路线。

      2022年07月23日,从拉萨出发,反穿杂聂线出藏。首先驱车来到聂荣,哦天!西藏北部、唐古拉山南麓的聂荣县,海拔尽有4600多米。

      16点半到达聂荣县宇城广场宇城大酒店,被告知停电并将到晚上9点半。

      无奈又开车来到一棵树都没有的街区,找不出可以消磨时光的任何事项。想起来应该做个核酸。可县医院告之核酸时间是早晨12点到14点半,他们的时间是往后延了几个小时吧。

      聂荣,被调侃为西藏旅行最无存在感的县城,从她的名字到地理位置,都是那样的无助。在这趟旅行前,我连她的名字都没听过(这有损于我这西藏老游的身份)。如果不是为了选择一条安静的线路,如果不是各条进藏线路都已体验,如果不是查到345国道杂聂线将会建成崭新的高级国道,我们也根本不会想到要到这个西藏北部、唐古拉山南麓、有着好听的名字“悦耳谷”,但却好像正在被慢慢梳妆的妙龄女子聂荣。

      聂荣县城所在地聂荣镇,规整的公路,较完整的建筑,建设中的如湿地公园等公共区域,等等......

      因为她的地理位置,人们走不近她,甚至没想到要认识她。可,随着345国道的建设,随着人们对西藏这片神奇土地的探索,聂荣犹如养在深闺,一朝终将被人识。

      在晃悠的过程中,瞄到一家成都冒菜,绕到他家吃晚餐。平生第一次吃冒菜居然是在西藏的聂荣县,而且觉得味道还是那么地好!真神奇!

      回到酒店等啊等,终于等来了电,把杂聂线的路况信息反复查阅,调出手抓地图仔细探究,方在仍然些微的头疼中迷迷睡去。

      07月24日晨7点半,酒店还在安静中沉睡,我们发动车子时,发现昨天晚来的几辆车已先我们离开了,真是更有早行人哪!

      首先导航到查当乡,跟着导航走呗!哎,不知何时起,开车离不开导航了。从前抱着几本地图走天下的情形好似很久远了。

      同时调出昨晚做的功课,手抓地图杂多县到聂荣县的轨迹图,比对着行进。

      晨光洒在聂荣草原上,离离原上草蒙着灰白色的霜露,朦胧中等待即将到来的苏醒。

      345国道新新的路面标线清晰鲜艳,行驶在上面充分享受这段完美路段的舒爽,感受高寒草原从晨间零度的气温慢慢回暖的美妙景象。

      高原给我们呈现了各色各样的景色,山峦下依偎的村庄、河流上通行的吊桥,每一处风景都让人动容。

      道路左侧丁俄崩贡寺,是聂荣县最大的苯教寺庙,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那曲大部分牧民群众都信仰苯教,丁俄崩贡寺这座独具民族特色的建筑,每年宗教日前吸引着很多外来朝拜的群众。现如今国道345,途径该处,为打造丁俄崩贡寺景点起到积极作用。

      我们此行首要任务是穿越345国道杂聂线,这座有着非常地位的寺院也就过而不入了。

      婉转的道路在车后隐退,回看来路柔美的曲线,觉得345国道修建得真是出乎意料的好啊!

       行驶了150公里,到达查吾拉垭口,青藏分界线,没有设置标示牌,只有象征山口的经幡。

      我们从这里翻过唐古拉山,而好路也就此结束了。

      待建的345国道已有了雏形,路的基础已经做好,小溪流上架设有小小的钢架桥,小心地缓慢通过。

      草原的草算不上茂密,有点像是缺乏营养。草地边缘连绵的山体,有的山顶覆盖着积雪。

      走过一座座小小的钢架桥,掠过一条条小小的乡村支路,导航没有了路线,只能看着手抓地图,我们始终在正道轨迹上沿着坑洼、弯曲的土路缓缓地行进着。  

      10点54分,在这个路口,我们看着右边的支路,边谈论着乡道的建设,没作任何的选择便驶向了貌似主路的左侧道路。

       风景依然那么的美好,停停、拍拍、走走两公里后,到达查当乡,途经第一站。好一阵高兴。

      道路就此变成极好的柏油路,沿路的风景出奇的好看,公路上仅有我们一辆车独行。

      我们陶醉在畅快的行驶和大自然的美好中,浑然不觉中已慢慢偏离了轨迹。

      路边的公路里程桩上标注着查永路,好奇为什么是查永路的同时,找出理由或许是与345国道共用吧。 

      然而,从手抓地图上看到我们离轨迹越来越远,路牌上指向永曲乡,心里也不安起来。    

      带着疑惑行到永曲乡,继续往前,却是在永曲乡小学大门前,路没有了。

      无奈调头,进到永曲乡政府问路,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走错了,应该走345国道。

      可我们就是走的345国道呀!或然不知歧路从哪里开始。

       沿着来路返回,寻找我们误走入查永路乡道的叉路口,一直走到有人问路的查当乡,好好地问问清楚吧。

       穿过整个查当乡,也没能找到合适的问路人选,来到乡的尽头,尝试再找找吧。

      藏区问路,只能找年轻的男性,他们才会听说汉话。

      进到门口停着白色汽车的小卖部,一个年轻的藏族妈妈和几个孩子怎么都听不懂我的话语。

      无奈地出来,寻找能询问的人。天空中的乌云已幻化成雪片,被风裹挟着打在人身上和脸上,而四下空无一人。

      一转身,从汽车里出来一小伙儿,热情地用稍嫌生涩的汉语告诉我们,叉路口在前方,并主动要待从刚到的邮政快递车取完包裹后,开车给我们带路。

      邮政快递车是从聂荣县城过来送快递的,很快发送完了快递包裹,马上就要返回聂荣,小伙儿便将我们交给了他们,带我们回到叉路口。

      天空慢慢开朗了起来,跟着邮车行驶,心情也非常轻松,走出查当乡两公里,用时5分钟,12点20分,叉路口,邮政快递车停车,先生下去同邮车工作人员致谢道别,目送他们往聂荣方向远去,我们则左转驶入正道345国道杂多方向。

      从这个叉路口到永曲乡,49公里,折返98公里,耗时2小时。一次很美好的误入歧途,使我们去到了不会专门安排的乡镇,看到了意料之外的风景。

      道路在海拔4800多米的高原上曲曲直直地延伸,平缓的草原没有陡坡带来的上升和下降,路面的状况分段各不同,开始一段是平整的沙土路面、接着会出现小石头乱蹦的碎石路面,一会儿又是坑洼不平的弹坑路面,还有东倾西斜的沉降路面,以及跨过河道、溪流的座座小桥。

      很多时候,前面的道路上有多条车辙印,司机先生需要在瞬间将方向盘掰向更好走的那道印,时有选错,结果就是一次跌宕起伏。

      诺大的草原也是辽阔的牧场,牦牛是分不清哪里是公路的,常常会等车到跟前才作出反应,而我们则要比㸰更慢有反应才能避开㸰们。

      这是一段安静的行驶,我们遇见了四辆车,三车反向,一辆同向,擦肩而过后,我们又成了独行侠。

      这条我走的第十一条进藏线路,用她4800多米的高度呈现出让人感动的壮丽景观。

      前方出现了房屋的样子,慢慢驶近,经过一些类似物资集散地的建筑,14点55分,到达查当乡与查旦乡过境检查站,防疫的小白房关着门窗,公安检查的小房子开了半扇窗门,被检查了身份证、行驶证、驾驶证后放行。

      进入了查旦湿地,长江源区最大泥碳湿地,三江源国家公园高原湿地保护核心区。沿路目及一汪汪大大小小的水潭。

      当曲,长江南源,也是长江源头的正源,是长江最长的源头。她从唐古拉山的冰雪世界,来到这茫茫的广阔湿地。

      当曲也是西藏和青海的界河,因为道路弯曲,我们在西藏和青海之间过来过去的,而这座架设在当曲上的桥,驶过去,我们就彻底离开了西藏,也标志着这次的藏游结束,成功穿越走出西藏,进入大美青海。

      青海辽阔的高原上,仅有基层的道路被反复的碾压,已严重变形,行进的难度可想而知。清澈的天空上,渐渐聚积了厚重的乌云,随后下起了淅沥的冷雨。

      查旦湿地处于三江源国家公园高原湿地保护核心区,也是雪豹、黑颈鹤、棕熊、藏野驴等野生动物重要的栖息地。草原精灵们在逸然地犹如闲庭漫步,我们停车拍照,它们也没有恐慌。

      16点50分,瞭望着辽阔的草原和远方的雪山,翻过一道有小经幡的垭口,经过一座小寺,到了一座在建的村庄。

     走进工地,不知路在何方,盯着手抓地图的轨迹,左拐右转,东摇西晃地走出了七拱八翘的施工现场。

      路继续难走,而天空仍乌云压顶,不时冰雨阵阵,飘游的云层偶露出小片蓝天。

      道路上弹坑、凹陷接连不断,司机先生也聚精会神地操作着方向盘,灵活地闪躲。

      雨后的道路上,密布的弹坑被雨水积满,大大小小的水坑里映着乌云、白云、蓝天,与草原湿地上的水洼交相辉映。

     弹坑的密集程度史无前例,而行驶的感受也是前所未有的。车子左闪右躲、东倒西歪、蹦蹦跳跳,人则被颠得心里发紧,头皮发麻。

      人和车都被虐得快到极限,感觉没有尽头的弹坑路,在行驶了漫长的45分钟后有了转折,迎来了平整的沙土路面。

      天空乌云散去,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的祥和之时,到达了查旦乡,今天穿越的重要节点,标志着的线路行走完成了三分之二。

      仅两百来米长的查旦乡整条街道,都处于345国道修建的施工现场中。

      查旦乡犹如刚上了底色的画幅,正在慢慢地添加色彩。或许一些年后,345国道畅通无阻,而查旦乡则将建设成为345青藏杂聂线上重要的驿站,她也终将会繁荣、热闹。

      出查旦乡后经过达谷村,道路右侧的旦拉仓寺,气势很宏大。每当看到这样的寺院,都有前往探究的念想,可经常都会因行程的安排未能实现,只能把缘分留给机缘。

      后面这一段路,让我们感受345国道建设的艰辛,体验修建期间各阶段路面的行驶。

      翻过4879米加柔该拉垭口。一直在4800多米的草原上行走,通过这个垭口时,若没有飘扬的经幡,完全不觉得是一个垭口。

      行走了一段平整的仅差大面层的铺装的道路,通过铺路进展标示门,驶上了簇新的黑油油的路面,好比在柔软的地毯上行驶,心情跟着松泛,车速也提高到了奔跑。

      一处作业段,通行管制,停车等待。

      十五分钟后,撤除管制,遂驱车左右穿过作业的各种工程车,继续赶路。

      行驶在崭新的如绒绒的地毯柏油路面上,前方西下的夕阳,照射出山影幻象。

      黄昏的余辉照射着大地,山石呈现出金红的色彩,仿佛在火星上行走,整个身心都置于太空。

      七彩的山景缓缓展现,牧牛正在慢慢归家。

      阳光渐行渐弱,晚霞悄悄隐退。

      当最后一抹光射过以后,天真的黑了下来。

      夜幕之下,高原天空的余光在公路的旋转中隐隐折射。

      黑暗中有了几辆同向的车在前后,夜路相伴,不再是孤单的独行侠。

      经过了瓦日拉垭口,就开始旋转下行,这是杂聂线最后一个垭口了。

      到了这个加油站,就算是到达杂多县的城郊了,已经可以看见城中的灯火。

     终于,经过一天充满悬念的车行,起早摸黑行车14个半小时(其中2小时歧途折返耽误),成功穿越345国道杂聂线,21点50分,在夜色漫漫中,到达了素有“澜沧江源第一县、长江南源第一县”之称的杂多县城。

      未来的345国道杂聂线,这条美丽的草原天路,将极大地改变西藏的交通条件,有可能成为交通流量最大的入藏路线。

      这条道路的完善,会让聂荣不再孤单,“悦耳谷”的美景也将不断地被广大游客发现。

      择时,我会重走杂聂线,从她进入西藏,再次感受她高不可攀的美。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无尽藏地行散记——反穿唐蕃古道杂聂线走出圣域西藏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