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与准备
爬过高山,看过大海,住过沙漠,儿子一直想去看看美丽的大草原,原本打算去内蒙古,但那里的草原太过单一。在朋友的建议下,决定去新疆,那儿不仅有草原,还有雪山、沙漠、湖泊。虽然10多年前去过一次新疆,但新疆的美景依然吸引我们再次前行。
经过多次的咨询和查阅资料,我们定下了在北疆整整9天的行程,包括喀纳斯环线和伊犁小环线。3500多公里的车程以及传说中新疆维稳局势让我们放弃了自驾的打算,我们选择7座别克商务包车旅行。司机是回族人,会多民族语言的老师傅,会讲汉语、回语、哈萨克族语、维吾尔族语甚至一些简单的俄语。他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在政府从事接待工作,退休后自己搞旅游。有他为我们开车并提供旅行中的一些咨讯,我们放心多了,也省心多了。9天行程如下:
Day1:
乌鲁木齐——布尔津, 750公里,车程12小时,住布尔津;
Day2: 布尔津——禾木,
175公里,车程4小时,住禾木景区内;
Day3: 禾木村——贾登峪(喀纳斯),140公里,车程3小时,住喀纳斯景区内;
Day4: 贾登峪—五彩滩—魔鬼城—克拉玛依,
500公里,车程9小时,住克拉玛依;
Day5: 克拉玛依—赛里木湖(果子沟大桥)—霍尔果斯口岸——特克斯, 840公里,车程12小时,住特克斯;
Day6: 特克斯——喀拉峻大草原,车程30公里,1小时,住草原哈萨克族人毡房;
Day7: 喀拉峻——巴音布鲁克,车程600公里,9小时,住巴音布鲁克;
Day8: 巴音布鲁克——阜康市(独库公路),车程600公里,9小时,住阜康市;
Day9: 天池——机场,108公里,车程2小时,飞机6小时,回南京。
关于新疆公路限速、安检和通信网络
看到以上行程,很多朋友不能理解,几百公里的路程为何要十几个小时车程。新疆的高速、国道或省道路况基本都不错,特别是喀纳斯环线,国道216、217全程双向两车道,基本不会堵车,甚至独库公路也是如此。但是几乎全程区间测速,最快的限速80,最低的限速30、40,独库公路限速60,有些路段限速40。另外,出于维稳考虑,各个路口都有安全检查,需要大家下车刷身份证、检查行李,甚至有些路口需要司机下去登记,申请路条。这些都会耽误时间。北疆其实很安全,安检无处不在。各个道路出入口、进出酒店商店、甚至公厕都需要安检,到处是荷枪实弹的警察。进加油站加油,除了司机,所有人必须下车,司机登记身份证进去加油。路上我们遇到一个小伙子,汽车没油了,又没带身份证,需要请求别的司机代为加油。在新疆没带身份证真的是寸步难行。
新疆除了石河子市都没有4G信号,移动网络信号特别不好,时有时无,时断时续。有些地方3G也没有,甚至就没有任何信号,经常出现今天发的微信明天对方才能收到的现象。朋友说这是新疆地区维稳的需要。中国移动在新疆地区的信号特别差,而联通信号相对要强很多。喜欢刷屏的朋友带上联通手机吧。
禾木村
带着孩子我们乘坐晚班航班飞往乌鲁木齐。原本做好了航班晚点的准备,让人惊喜的是几乎准点到达乌鲁木齐。包车师傅已经在出口接我们了,并且按照事先沟通过的,给我们准备了旅途中吃的喝的,外带两个大大的新疆西瓜。
我们在乌鲁木齐住了一个晚上后愉快地上路了。接下来却是漫漫长路啊,700多公里,恼人的限速,我们整整开了12个小时。路上没有任何风景,满目荒凉的沙棘地,从早上8点看到晚上8点。晚上到布尔津,阴天,我们果断地决定不去五彩滩了,找宾馆住下。布尔津是所有往来喀纳斯的必经之路,小县城的广场开满了鲜花,姹紫嫣红,马路两边的房子很有俄罗斯风情,让人感觉很闲适。布尔津夜市里人来人往,当地的特色美食就是烤鱼,我们点了大盘鸡、红柳肉串、俄罗斯格瓦斯等。这里的食客全是游客,老板从不指望回头客,你懂的。
由于天气阴阴的,我们决定先去禾木住下。去禾木的路上,高山草原风景秀美,只是没有蓝天白云。到达禾木已是下午,我们决定带上必要的衣物,进村住下。差不多一个小时,换乘了两次区间车,我们才进了禾木村。途径的草原已经被勤劳的牧民打过草,修剪得整整齐齐。村子里到处都是供游客居住的小木屋,院子里开满了鲜花,价格都差不多,400左右一间。原始的图瓦人村子早已商业化了。村子里到处都是驮着游客上山的马队,我们一不小心就踩上了马粪。放下行李,我们去往山上的观景台。穿过村子后面的禾木河,爬过300多级台阶,登上一个宽阔的天然大平台,整个禾木村映入眼帘。一片片桦树林掩映着村庄,禾木河在村庄旁流淌,游客在欢乐地漂流着,不时传来激动的尖叫声。大平台其实是一块广阔的高山草原,白色的小花布满了整个山坡,在太阳的照射下幸福地笑着,马儿悠闲地吃着草,偶尔抬头看看我们这些陌生的游客。
晚上,我们在客栈里一个很有特色的小饭馆点了烤羊腿、啤酒,美餐了一顿。在夕阳和晚霞的映衬下,我们悠闲地在村子里散步,此时已是北京时间10点多了,这里的牛马羊已经回到主人家,有的在栅栏里休息,有的在路边散步,有的和游客打闹着,一派悠闲的气氛。第二天早上6点,我就摸着黑登上观景平台想看日出里的禾木。遗憾的是前一天下过雨,山谷里的大雾像一条腰带紧紧地缠绕禾木村。过了一会儿,大雾散开,弥漫在整个山谷,什么也看不清了。等到7点多,实在抵不住寒冷,我只身返回木屋继续补觉。
客栈的早餐真的很难吃。匆匆填饱肚子,我们坐着村子里的公交车来到换乘中心,换坐区间车离开景区,前往喀纳斯。
喀纳斯
天公作美,大晴天!原以为很早就可以到喀纳斯,没想到达到喀纳斯贾登峪已经是中午了。游客如织,自己的车子不让开进去,要坐区间车才能到达售票点,买完票,再坐区间车进景区,如此一来,又耗掉我们两个小时。
新疆的大部分景区都不让游客的自驾车进景区,都必须乘坐景区的区间车,并且车程很长,通常在一个小时左右才能到达景点。景点门票特别贵,一般都包含了区间车的交通费用。喀纳斯、禾木、大草原、天池都是这样,这是我们所没有预料到的。我们住在景区内的,第二天出景区,路程就得比预计的要多出一小时。
司机师傅已经提前帮我们定好了景区内的“老兵客栈”,我们放下行李,简单吃了一点午餐,开始了喀纳斯的行程。我们先去游客换乘中心坐车到“观鱼台”景区,区间车将我们送到半山腰,还需我们凭着自己脚力登上最高的观鱼台,一共1068级台阶。登高望远,喀纳斯湖的全景尽收眼底。相比10年前,观鱼台修建了更宽的木栈道,增加了很多的观景平台,并在骆驼峰顶的最高处修建了“观鱼亭”。“观鱼亭”三层设计,底台、中台和顶亭,顶部半球状,四个对称的翅膀,形状奇异,有点儿“湖怪”的意思。游客登顶后可以360度全视角饱览喀纳斯的美丽。左边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和山坡,右边是群山环绕的喀纳斯湖。眼前是两岸的山峰层峦叠嶂,奶绿色的湖水镶嵌在墨绿色的群山中,像块没有丝毫瑕疵的宝石。喀纳斯湖“之”字形蜿蜒着伸向远处的阿尔泰山,在雪山、蓝天、白云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神秘诱人。身后山脚下的草原上坐落着图瓦人的村落,一群群牛羊自顾自地吃着草,晒着太阳。喀纳斯的美尽在“观鱼亭”!穷极辞藻都无法形容喀纳斯的美!
从观鱼台下来,我们乘坐区间车,一站一站地游玩了“卧龙湾”、“月亮湾”、“神仙湾”、“鸭泽湖”。天色已晚,照片很难拍出这三个水湾的神韵了。虽然已是晚上10点,区间车招手即停,不断地把希希落落的游客送出景区。回到客栈终于感觉饥肠辘辘。客栈旁边有家回民拉面馆,食客熙熙攘攘,我们也在面馆外面拉了张桌子坐下点餐。羊肉串、啤酒就着热腾腾的拌面,吃得我们心满意足。在新疆,我们最喜欢的就是各式拌面,各种浇头味道好极了,拌面特别筋道,是我们内地的面食所不能相比的。
清晨,雨点滴滴答答地敲打在客栈的木屋上,吵醒了客人。下雨了!打开木屋门,远处的山峰云雾缭绕,雨越下越大!原本去看晨雾中的“神仙湾”的打算泡汤了。“神仙湾”是一湾两景。晴天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湖面,仿佛珍珠洒落在湖面熠熠生辉,叫做“珍珠滩”;清晨,湖面云雾缭绕,两旁的山峰若隐若现,仿佛神仙出没,又叫“神仙湾”。很遗憾,山里大雨,我们只能坐在区间车上,看了一眼神仙湾就出景区了。
自然界的美景是上帝的恩赐,有机缘的人才能欣赏到,所以我们要知道感恩。
五彩滩
中午时分到达五彩滩,多云的天气。人们都说傍晚的五彩滩色彩最绚丽,我们中午看到的五彩滩也依然动人。俄罗斯的额尔齐斯河流经五彩滩,南岸是一望无际的平原,成片的树林覆盖着大地,偶有小溪流过,一些自驾的游客将车停在河边安营扎寨,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北岸是典型的雅丹地貌,五彩斑斓的礁石如同火山喷发后凝固在河滩上的岩浆,白的、黄的、紫的,有的连绵不断,有的伫立在河滩边,像残垣断壁、像火焰山、像魔鬼城,烈火重生般的姿态。两岸行成了完全不同风貌的对比。远处“阿克吐别克钢索桥”横跨两岸,让人穿越在梦幻与现实之间,飘忽不定。
乌尔禾魔鬼 城晚上8点来到魔鬼城,依然烈日高照。记得10年前的魔鬼城只是公路边的一座座形状奇异的土堆而已,大家下车随便看看,没有大门,没有任何管理设施。如今景区大门在两座超高的城堡中间悬挂着巨大的太阳神眼睛,特别震撼。游客坐着仿古的小货车一路听着讲解,一路欣赏着魔鬼城绚烂的景观。整个魔鬼城伫立在苍茫的大漠戈壁之中,经过亿万年的风沙雕琢,它已然像一座神秘的城堡,有亭台楼阁、有城墙街道、有罗刹宝殿,还有布达拉宫、月坛、斗兽场,穿行在魔鬼城中,两边不时出现雄鹰、狮身人面像、轮船、雄狮、美女、灯塔等等形状不一的造型,鬼斧神工、雄伟壮观。很多电影如“七剑下天山”、“英雄”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不知不觉已经接近晚上10点,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映衬下的魔鬼城更加神秘阴森,夜风穿梭在奇形怪状的沟壑间,发出的声音如同怪兽的吼叫,环顾四周几乎没有了其他游客,我们加快了离开的步伐,估计没有人有勇气在这里露宿。
太晚了,赶不到精河住宿了,我们临时决定住克拉玛依。
遭遇地震
离开魔鬼城,路上掏出手机,满屏都是九寨沟7级地震的消息,大家叽叽喳喳地议论着,担心着在那里旅行的同事,感觉地震是离我们那么遥远的事情。住进酒店已经是凌晨1点了。我们昏沉沉地进入了梦乡。早晨7点半左右,迷迷糊糊感觉床在晃动,没当回事,继续睡。不一会儿,整个楼都在晃动,墙上的衣架发出刺耳的碰撞声音。地震了!我“噌”地坐了起来,不是做梦,要叫大家起床吗?要立即离开酒店吗?我犹豫着,好像不震了,没动静了。一会儿听见过道里传来议论的声音,我赶紧起床出来了。在酒店外面和朋友热议着地震的感觉,手机上开始有新疆精河县6.9级地震的消息发布了。突然发现,儿子还在酒店呼呼大睡呢,大家都把他给忘了,赶紧上楼叫醒儿子!不管怎样,我们都要感谢昨晚魔鬼城的美景,让我们没来得及赶到精河住宿,否则都不知道会是什么境遇。经过一番商量,我们按照原有计划去赛里木湖,途经精河,心情非常忐忑,直到我们安全离开精河县收费口。旅行中安全是第一重要的!
赛里木湖
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冷水湖,号称“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湖水清澈纯粹,没有丝毫污染,远远望去,湛蓝湛蓝的,像青海湖、像大海,但都比它们纯净安详。它像一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准格尔盆地中,闪耀着神圣的光芒。周边的草原上,牧民们放羊牧马,一切都是那么安静,置身湖边让人忘了世间烦恼。无论周遭的公路上如何嘈杂,赛里木湖就是那样宁静地躺着,仰望着蓝天,无思无量,世间烦恼均在九霄云外。在公路边,游客可以从有很多地方进入湖边,无需买门票。现在湖边都被栅栏围起来了,只有牧民可以在里面放羊。
果子沟
离开赛里木湖,进入隧道,一出来眼前就是另外一番世界。果子沟大桥跨建在一圈高山之上,气势磅礴,巍峨俏丽。因为是高速路,不能停车,只能在车里一窥它的雄姿。我见过很多跨江跨海大桥,却第一次见到在这样的群山峻岭中,竟然有座环山大桥,人定胜天,一切皆有可能!
原计划我们可以很轻松地赶到特克斯,这是传说中按照易经八卦建造的“八卦城”,可是我们遇到了修路,一条必经之路,60公里,却让我们开了将近3个小时。凌晨2点,我们才赶到特克斯住下。在新疆旅行,建议不要事先预定酒店,很多时候没办法到达预定地点,就近住宿,随遇而安。也有很多时候,天公不作美,景点也无法预期游玩。变化是一定存在的。
喀拉峻大草原
伊犁的草原特别多,各有特色,但时间有限,我们就选择了两个最有特色的草原。其一就是喀拉峻大草原,海拔2000—3600米,属于典型的高山草甸、天然大草原,最为原生态。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家们认为喀拉峻草原是世界上第一流的天然草场,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喀拉峻”哈萨克语意为“山脊上肥沃的黑色莽原”。传说乌孙国“夏都”曾建于此,汉代细君、解忧两位公主远嫁乌孙国,就在这“国王的大草原”上生活。喀拉峻草原景区分为东西两部分,分别出售门票,也可以买通票。东喀拉峻最主要的景点是“五花草甸”与“猎鹰台”。可惜,八月的草原各种花儿都已经谢了。五花草甸上只能远眺雪山与苍松。山顶的草原是浑然一体的高台地貌,犹如一座悬空草场,芳草萋萎,无垠无际,向南倾斜,犹如一幅舒展的绿色地毯,一直铺展到皑皑冰雪的高山脚下。顺势而下可以走到“猎鹰台”、“三级夷平面观景台”看到峡谷对面山峦起伏跌宕,生长着茂密的雪岭云杉,苍苍莽莽。世外净土、人间仙境也就如此吧。
西喀拉峻最为惊艳。必须乘坐索道,跨过大峡谷,可以欣赏到“鳄鱼湾”、“大峡谷”、“九曲十八弯”、“人体草原”等美景。在草原的下坡处,惊现一头巨大的鳄鱼被困在峡谷中,一湾乳白色的河水如同坚固的绳索紧紧地缠绕着它,令其如何都挣脱不出,让人叹为观止。一路上,起伏的山棱在夕阳的照射下,如同美人胴体玲珑的曲线,美好诱人,这就是“人体草原”。终点是“九曲十八弯”,在一个大峡谷内,弯曲的河流蜿蜒绵长,流向远处的村庄,此时的夕阳正柔和地撒向整个山谷,美不胜收!
草原上偶尔会看到一些石块垒起来的小丘,以为是类似藏民祈福的一种宗教形式,走近一看,原来是牧民打的水井,水质清澈,日常生活用水就靠它了。
回到东喀拉峻的乌孙夏都,今晚我们住哈萨克族人的毡房。我们的司机师傅真是太贤惠了,已经将我们买的半头羊收拾干净,一大盘羊肉串等着我们自己动手烧烤呢!一大锅红烧羊肉已经炖在炉子上,另一只锅里是满满的一锅羊骨汤。做饭用的是木炭炉子。草原上没有电源,家家只能自己发电。等到天黑下来,主人才舍得用自家的发电机发电,毡房里的灯泡才亮了起来,不过,桌上的肉可是看不太清楚哦。大人们喝着啤酒,大块大块地吃着羊肉;孩子们喝着奶茶,撸着肉串,人人吃得心满意足,人人都笑得特别开心。吃完饭,主人收拾完碗筷就停电了。走出毡房,看到草原上的星星特别亮,离我们特别近,好像知道我们玩得特别开心,朝我们调皮地眨着眼睛。今晚我们不分男女老少都睡在毡房里,睡在这草原上,睡在大自然里,邻居们是羊群、牛马还有漫天的星星……
草原上的日出大约在7点半左右,走出毡房,整个草原还在沉睡中,贪吃的马儿和羊群已经出来觅食。看到草原高处冒出了亮光,我顾不得和它们招呼,急急地奔向日出的方向。太阳也艰难地爬上山坡,顿时光芒四射,整个草原披上了一层金光,像是涂了胭脂的新娘。天空的颜色如此丰富,蓝的、白的、黄的、红的、紫的,马牛羊们却不为所动,头也不抬地吃着自己的美食。
独库公路
从喀拉峻大草原出来,到巴音布鲁克已经晚上7点,售票处7点停售。看看天空乌云密布,已经开始下雨。我们决定放弃这个巴音布鲁克草原,先住下,明天走独库公路。这个晚上心情特别忐忑,担心持续下雨,明天独库公路会封路,或者路上遇到泥石流。第二天早上依然下着小雨,我们还是决定走独库。
著名的独库公路在地图上显示的是G217,是独山子到库车的一条国道,穿越天山,连接南北疆,将南北疆原有的1000多公里路程缩短将近一半。建造它,我们英雄的人民解放军花了整整10多年的时间,牺牲了168名战士。以前是运送军资的军管公路,近几年才移交给克拉玛依政府管理。每年5月到10月开放,其他时间都封路了。在乔尔玛烈士林园有位当年幸存的老兵,给过往的游客义务讲解当年亲身经历的艰苦卓越的修路往事。他就是电影“守望天山”的主人公原型。
独库公路以其独特地理构造和独一无二的沿路风景吸引了无数游客自驾前往。7座以下的小车和运货卡车都可以免费通行。它穿越在崇山峻岭、深川峡谷之中,有些路段海拔在3700米左右,路边是冰雪拥簇的高山,拥有世界上唯一的防雪长廊。它的危险不在于路窄弯多,而是两旁险峻陡峭高山经常会有出其不意的滚石、雪崩、塌方。再危险也抵挡不住五湖四海的游客对它的朝圣。我们从南疆驶往北疆,沿途的景色从森林草原、戈壁绿洲到高山湖泊、冰川雪峰、悬崖峭壁。忽而大雾弥漫、忽而晴空万里,几乎是五里不同景,十里不同天。感觉是夏天和冬天之间替换穿梭。
民族融合
在新疆会切身感受到各民族间的差异。我们这些汉族游客是无法通过语言和外貌来区别他们的民族和信仰。但是,每当我们的司机师傅说着他们民族的语言向他们询问时,他们总是热情地过来帮忙,像是自家人一样。我们住在喀拉峻大草原毡房的主人是一对特别憨厚老实的哈萨克族夫妻,妻子不太会讲汉语,对我们总是笑眯眯的,特别友好。旁边毡房的客人不小心被牧羊犬咬了一口,老板立刻开自己的车送他们去了很远的县城医院。信任与友好才是民族共处之道。让我们对陌生人多一些善意、多一些信任,我们的社会才能国泰民安,和谐幸福。
写在最后
新疆之行,绝大多数时间都在路上。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希望我们的孩子、我们自己都能在行走中成长,成长的不仅是我们的体魄,更是我们的视野和胸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