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30

无航拍不青海——一场算是说走就走的旅行

编辑
天数:7 天 时间:7 月 人均:10000 元 和谁:和朋友

       这几年下来,随着旅游或者说出行的增多,我对旅行的理解也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从刚开始的增长见识、感受不同的文化,到现在,更侧重于一段经历,一段体验。是的,就像图片中余秋雨所述,是一次冶炼生命的历程。

        也是在这几年,我基本上每年出行1-2次,7-10天。在以现在为中心的前后5年间,我的计划是好好体验下我们国家的西部地区。去年是318川藏线,而今年的计划在去年时已经大概有数,就是青海,或者青海+甘肃。

方案的敲定——需请假上班族的最终选择

        一般来说,从年初开始,在空闲时,我会对当年的出游计划做些功课,看攻略、了解较好的出行时段等等。可是一些因素让计划变得很不确定,很多决策也犹豫不决(如无人机的购买与否等,这个后续会再详述)。不过出行方案的最终敲定还是继续推进,我想自己还是先思考清楚,如果可以成行最好,不能的话也为以后能成行时打好基础。

        在我的旅行时间表中,其实甘肃原本会更靠前一些,后面在看一些攻略时,觉得青海更有吸引力,因此这次是以青海为主,需要抉择的是要不要走大环线一并把甘肃也走了。这个问题其实没有纠结太久。青海的面积很大,景点间距离远,而我很看重的两个地方——艾肯泉和俄博梁又处于边角,如果走青甘大环线又要纳入这两个地方的话,估计要12天以上,太久了。从客观实际的角度讲,还在公司上班时请太久的假不方便,即便请了,后续补太多落下的工作也令人头疼;从个人主观意愿方面看,出行太久心理上也会疲惫,6-8天间相对较合适。

       因此干脆青海玩深度一点好了,一周时间,把可可西里也纳入。这也是名声在外的保护区、无人区,否则未来一段时间心痒痒的,纠结要不要单独为去可可西里再来一趟青海。

        另外,对于具体的行程,我自己也创新了思路。下面这图是通常情况下很多人的选择,但当我了解到格尔木有机场并有合适的去程航班时,我选择了与下图反着来的路线,原因如下:1、没必要在同一城市进出,图片中行程的最后一天比较浪费时间;2、相较于格尔木,西宁更有逛头,第一天是“去程”时间,往往耗时较多,用剩下的不多时间感受下格尔木这座不大的城市足够,而最后一天在西宁,我可以选择较晚的回程航班,毕竟西宁还是有好几个地方是值得一去的。

        当然,我这次从西宁回程也没有选择很晚的航班,确实有些原因,跟计划的合理性无关。关于方案的敲定,写了这么多,当然主要是希望给读者于参考,毕竟很多人跟我一样需要请假出行。而在我这次行程的同时段,通过朋友圈我知道我的一个师兄也在附近,他应该在青海、新疆、西藏间自驾游了一个多月,我想那是财富自由、时间自由的状态,这时关注下天气即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最终成行和特别的准备——本文题目的注解

        方案心中有数后,剩下的就是等待时机执行了。其实我一般喜欢选择5-6月份出行,因为想避开暑假高峰,但据了解青海在7-8月才是比较好的旅游时段,并且由于各种原因,我一直在观望。而在进入7月后,我实际上也还没有很清晰的出行时间表,只是感觉那时不少人开始了暑假出游,在询问了朋友的在外状况后,我当机立断了,确定了行程,在出行日的前两天定了机票。这解释了为什么本文的副标题是“一场算是说走就走的旅行”,之所以“算是”,因为虽然感觉出行得很临时、很随心,但实则已经做了很充分的功课。

        提前总结下这次的行程,基本跟我往常的出行一样,较为满意,满分100分的话可以打到70-80分,这已经很好了。我之前曾表达过,同一次旅程中基本上不可能看到所有景观的最美状态,所以游记和攻略是有区别的,攻略是集合了多次旅行的成果,主要给人用于行程指导的,同时也兼具了宣传的功能,因此你可以在一篇攻略中看到行程中大多数景观的最美照片,但可能也会发现里面既有春景又有秋景。所以对于我们个人单次的一趟旅程来说,能大部分感到满意和值得也基本上可以知足了。但这不光靠运气,从管理学的角度说,就是需要事前充分的准备计划与良好的执行力,拥有这两样,只要不在战略大方向上出大错,大部分结果应该至少都不差。

        顺便说下费用,总的来说这次会比以往或平常高,主要在于机票,因为定得晚,折扣很少,另外当时油价高,单趟的燃油附加费就要250元。具体的就不细说了。

        最后说下这次一个额外的行前准备,就是无人机。前面有提到过无人机,从年初我就一直在考虑和关注,正好4月底时大疆有个现金促销(据说大疆的促销中第一次出现现金折扣),我思考后尽早下手了。毕竟还需要时间练习下操作,可惜后续的5-6月,厦门一直在下雨,实际上没有很多练习的机会,所以这次行程中操作得一般,幸好有司机老弟帮忙,还算拍到了好些不错的照片和视频。青海的很多景色很美很有特色,但用手机(相机)很难拍出最好的效果,我甚至可以说,青海的很多地方当身临其境时,尚不足于感受到其真正的美,唯有通过无人机俯瞰才能领略其壮观。所以我选择“无航拍不青海”作为题目,想表达的是航拍在青海游中不是锦上添花,而是一种必要。现在随着民用无人机使用的增多,科技的进步让我们弥补了“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遗憾。

具体行程汇总

        具体行程和上面行程图的反向看差不多,但略有不同,前后共7天,正好一周。具体罗列如下:

        第一天:抵达格尔木;

        第二天:格尔木-可可西里-昆仑山垭口-格尔木;

        第三天:格尔木-茫崖翡翠湖-艾肯泉-花土沟;

        第四天:花土沟-俄博梁-火星基地-双色湖-水上雅丹-东台;

        第五天:东台-U型公路-大柴旦翡翠湖-德令哈;

        第六天:德令哈-茶卡盐湖-青海湖-西宁;

        第七天:西宁及回程。

        接下来开始具体的行程记录。

第一天:抵达格尔木

        从厦门飞格尔木是没有直达航班的,要中转。中转跟经停不一样,属于两个航班,就是说要两次燃油附加费,两个250元,共500元。订票时APP帮我们选择了方案,并直接给出总的票价和燃油价,我当时没看懂,好奇了一段时间为什么比回程的燃油费贵一倍,一度以为在两次购票相隔的几天时间里燃油费调整了,后来才想明白了缘由。

        当天我选择的是最早的航班,7点多起飞,在郑州中转,下午3点多到达格尔木市。除了这个去程方案外,其实还有中午出发在西安中转的方案也可以选择,但最终听从建议选择郑州中转并赶早。

        早出发早到,3点多的格尔木天朗气清、阳光明媚,感觉不错。

        在入住酒店后我们逛了下市中心,感受下这座小城。格尔木是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一个县级市,算是个交通要塞,青藏、青新、敦格三条公路干线在此交汇,还有个小机场。因此格尔木市的规模、繁华程度在青海省算是比较好的,后面据司机老弟介绍,应该是要超过海西州的州府所在地德令哈的。

        小逛后晚上本来要在那边品尝下当地特色的面食和羊肉,不过倒霉的是意外把手指割伤了个大口,不得已去了格尔木市人民医院,还缝了两针。于是就近在医院边上找了家老字号的餐馆,还不错,面片和羊肉都很好,而且更实惠,算是没有很影响心情和后续的行程。可惜忘了这家店的名字,没法推荐给大家。

第二天:格尔木-可可西里-昆仑山垭口-格尔木

        第二天一早司机老弟来接我们了,我选择了反着来的路线,因此他是昨天从西宁赶过来与我们会合的。见面相互熟悉后,我们便启程,青海面积很大,排在全国第四,因此基本上每天的行程都很紧凑。今天我们的行程主要就是前往可可西里,并经过昆仑山垭口。

        从格尔木市区出城后不久,便进入昆仑山脉的范围。刚开始,时而沿着格尔木河行驶,时而与青藏铁路并行,我们循序的、慢慢的感受着昆仑山的神秘并领略其特色。

        昆仑山脉是我国的大型山脉之一,在有些排名中它是仅次于喜马拉雅山脉的第二大山脉(排名比较的依据我也不清楚,应该跟规模、高峰的高度和数量有关吧),但在宗教方面,昆仑山却号称中国第一神山,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也有“龙脉之主”的称呼,相关神话传说很多,主要是道教的,相对于外传进来的佛教,这是我国自己的宗教。而其中最主要的神话传说或人物便是西王母娘娘(就是王母娘娘,很多人因为影视作品以为是玉皇大帝的马子,但其实不是夫妻关系),据说是昆仑山的仙主。

        写东西要严谨,所以一般来说我会查阅相关资料,过程中读到一篇文章,其分析了为何昆仑山名声在外、但游客相对较少的原因,指出除了环境条件恶劣、不适合生存外,还有景观的原因。的确,从视觉角度看,下图中横断山脉确实更悦目,而川西藏南的雪山也确实更好看,但我想其实领略不同的山体特色也很有趣味,昆仑山脉尽管视觉上不算秀美,但有气势上的雄伟,因而有“巍巍昆仑”、“莽莽昆仑”的形容。美景其实很多,尤其南方好些城市,城市本身就建设得很好,很多地方推开门呈现在眼前的就是绿意盎然,但我们的地球上除了这些外,还有很多长不出植物的地方,有时这也是另一种美,多了解看看其实挺好。所以现在越来越多人想要游览戈壁、荒漠,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了解得越多越丰富,见识、眼界等也会不一样。

        再回到旅行中。继续前行,也不知从哪里开始,我们最终要驶入109国道。我上一篇关于318国道的游记中有介绍过,1开头的三位数的国道是以北京为中心的散发性国道,G109就是从北京到拉萨的公路,它穿过昆仑山垭口,经过可可西里,最终到达西藏。沿这条国道前行,我们会经过昆仑山地质公园的几个景点。下图中有斑点的那条线就是G109,而画蓝色圈的就是经过的三个景点,都在公路沿途。

       昆仑山地质公园范围不小,里面的西王母瑶池比较有名,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进去,从某个角度看,我所谓的深度游也蛮肤浅的哈。不过经过的几个景点也挺有代表性。首先是昆仑圣泉

        尝了几口,冰凉爽口。光看外表,或许会觉得很普通,但它是位于海拔3700米的、昆仑山中的最大不冻泉,全年水温恒定7度。在冬季严寒中保持7度并不断喷涌,原因难以找寻。了解这个,你就能理解为何当地民众会对其膜拜。

        多说两句,圣泉现在砌成的样子在很多地方可能觉得普通,但这还是南方省份浙江援建后的样子,因为浙江对青海的帮助不少,后面的旅途中,我碰到的一位浙江旅友跟我说,青海的大部分景区都对浙江游客免票。

        昆仑圣泉过后,下一个停车游玩的是无极龙凤宫。这是个道观,里面供奉的是以西王母娘娘为首的几位道教神仙。昆仑不愧圣山,宗教氛围浓厚。

        继续前行,路上有美景,也有车祸。客观的说,路况一般,补给也一般,即便有经验丰富的司机老弟带着,尚可的餐馆也不好找,午餐吃了面食,据说是途中难得的做得较好的面食。反过来想起去年的318川藏线,其实已经算是比较成熟的一条线路了,青海这边相比有差距,即便行程后半段靠近西宁的部分,虽有所好转,但感觉还是逊于川藏线。

        随着不断前行,我们其实已经进入可可西里的范围了。可可西里是个保护区、无人区。实际上在青海、新疆、西藏交界的这一带有很大一片无人区,国家按省份划分为三部分,我们通常所说的可可西里无人区指的就是青海的这一部分。如下图所示。

        而青海的这一部分,又以国道109为界,东边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西边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所以我们通常指的可可西里应该是下图有颜色的部分。

        接下来到达的这个地方,就同时立了这三个牌子——“昆仑山地质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除此之外,在上图的右上部分还可以看到藏民索南达杰的雕像和纪念碑。索南达杰牺牲后被授予“环保卫士”的称号,他为可可西里的环境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而献身,这里也是他墓的所在地。

        从格尔木到昆仑圣泉,再到这里,海拔已经上升1000多米了。而接下来到达的这个雪山观景台,海拔4639米,跟最初的格尔木市区,大概已经有2000米的落差。

        我手指上裹着纱布就是昨天缝了两针的结果,出门在外还是小心点,尽量不要有意外。而在图片中同样可以看到头顶上乌云很多,这时想起去年准备318川藏线的行程时,了解到7-8月份是雨季,虽然这边不是川藏线,但同样高海拔,所以有可能同样雨水多。这当然会影响观景,这不,下面的照片并不是最好的效果,但还是可以看清楚雪山。

        其实并没有很遗憾,毕竟去年走过318,看到过不少雪山,并且如前述,这里的景确实比不过川西藏南。不过此行可可西里,更多期待的还是多碰见些野生动物。我也不记得从哪里开始,就陆陆续续看到几次藏羚羊。在司机老弟的帮助下,航拍了一段,并且剪辑配乐。

        在这里碰到藏羚羊还是不难的,前后碰见了好几回,其他的,旱獭和藏野驴各碰见一次。

        一直幻想能不能碰见些生猛的,雪豹啊、熊啊什么的,看起来是“白日做梦”,即便是狼,碰见的概率都跟彩票中大奖一样,哈哈。

        今天是要走回头路的,我们已经走得挺远了,应该是下午2-3点钟吧,我们开始回程,当晚继续在格尔木住宿。

第三天:格尔木-茫崖翡翠湖-艾肯泉-花土沟

        前一晚我们到达格尔木后已经不早,做完核酸吃完饭就休息了。第二天我们依然8点来钟就出发,前往花土沟住宿。期间只有两个景点,但路程较远。这两个景点都很棒,其实还有一个很好的地方——察尔汗盐湖,可惜由于景区原因,那段时间不让进游客。

        然而即便因不可抗力原因省略了一个景点,我们当天的整个行程依然很紧凑,可见青海地域之广阔。好在路上有相当一段的景色令人赏心悦目,再加上时不时休息下,倒也不犯困。

       跟318川藏线的不断翻山相比,这里更加平坦,虽有肉眼清晰可见的远山,但显然视野更加开阔。

        我们应该是开了4-5小时的车,过了中午后才接近第一个目的地——茫崖翡翠湖的。虽然已过正午,但出于行程合理性,我们选择先去景点。

        一进景区就感觉令人舒畅,途中的疲惫感也消除大半,不愧是当红打卡景点。

        这里目前是可以开车进景区的,以车为单位进行收费。进去后人或车行走的有些路,上面铺了盐,故也叫“盐桥”。在盐桥上行驶应更加谨慎,否则就像下图这位哥们一样,把车开进湖里。顺便提醒一句,在西部自驾游,车上最好备根牵引绳,以便不时之需。

        如上文已述,照片其实还不能反映这里的美,我就不啰嗦了,直接上段航拍视频。

        感觉上是不是更上一个台阶了。再来一段自己的视频,自己都觉得有点酷,嘿嘿。

        在茫崖翡翠湖呆了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心满意足的离开了,接下来得先去镇里“补”个午饭。而在前往花土沟镇的途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开采石油的工地,据司机老弟介绍,他们称下图这种打油的机器为“磕头机”。

        青海的石油资源不少,很多城镇甚至是因石油开采而兴起的;当然也有因停止开采而消失的,如靠近甘肃的石油小镇。而这边石油资源丰富的原因,应该是地壳运动的结果。据科学推断,由于板块运动,原被海水覆盖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的交界地带,逐渐隆起成青藏高原,在这个过程中,部分海水积留在低洼地带,形成盐湖。所以这里盛产盐,现在又利用盐湖的美发展旅游,确实是一举两得。青海这边好看的盐湖不少,我们这次整个行程会看到好几个,而虽都是盐湖,却各具特色,后续将会陆续介绍到。

        我们在花土沟镇补过午餐后已经不早,若在厦门,这都已经是接近晚餐的时间了。但这边要到8点多才天黑,所以我们还要继续前往下一个景点——恶魔之眼艾肯泉,这是我看攻略时很期待的一个地方。

        艾肯泉在青海的旅游中算小众景点,除了地处偏远外,就是前往的途中有段很糟糕的路,很多司机不爱接含有这个景点的单。

        这就是通往艾肯泉中最后的那段土路,要开大约1小时的车程。车在上面行驶,堪称“活蹦乱跳”,颠簸的很,司机老弟也笑称车都快散架了;而人在车上也不好受,我甚至一度自我怀疑,这样的过程是否值得,艾肯泉是否配得上这样的“颠沛流离”。

       然而到达后,当近距离看到艾肯泉时,之前所有的怀疑立刻烟消云散。这里必须得来,这是多么神奇的景观啊。

        在这里,有无人机的,不用浪费时间,直接启动。手机的“平行视角”拍出来的仅是普通的泉涌,而无人机的“上帝视角”拍到的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当时的天气算是不错的,阳光充足;就是风很大,应该有6-7级吧,但这在当地很平常。所以顺便夸下大疆,在这样的环境下,飞行和拍摄都很稳。早先购买无人机时也曾考虑过其他品牌,但最终还是多花钱选择大疆,像最高起飞海拔高度等指标,她都能有清楚的数据参考,于我来说,对于自己不是很熟的领域,宁愿多花些钱买个安心。接下来放个视频,同样航拍,在这里,视频要比照片更令人震撼。

        视频可以很清楚的展示出泉涌的状况,据说这里最大的日涌水量可达2000-3000立方米。艾肯泉呈类似圆形状,直径有10多米,泉涌如沸腾的开水。目前对这里的勘察研究较少,仅知道泉水中含有包括硫磺在内的大量矿物质,而泉水涌出后硫磺矿物质在泉眼周围沉淀,形成斑斓的色彩,从空中俯瞰,艾肯泉犹如镶嵌在地上的眼睛,因此被称为“恶魔之眼”、“大地之眼”。

        我们在景区呆了不到一个小时,这里除了艾肯泉外没其他的了,而且风确实大,无人机飞爽了、拍爽了后我们就撤。原路回又得1小时左右的颠簸,不过一个字,值!

第四天:花土沟-俄博梁-火星基地-双色湖-水上雅丹-东台

        今天我们依然计划8点左右出发,但司机老弟起得稍晚了,连续开车确实很累;不过其实没有拖很久,也不能拖很久,因为当天的行程依然很紧凑。我们今天要前往观赏的是俄博梁雅丹地貌、火星基地以及水上雅丹,最后在东台附近住宿。

        如小地图所示,接下来我们会一直由西往东走。事实上,从第一天到达格尔木开始,至后面的第五天,我们几乎逛遍了整个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是一个被阿尔金山、昆仑山和祁连山等山脉环抱的封闭盆地,因此接下来我们在一路向东时,除了一马平川外,总能在“左顾右盼”中,时而欣赏昆仑山脉的雄姿,时而领略祁连山脉的伟岸。

        柴达木盆地被称为我国的“聚宝盆”,内含多钟矿产资源。除此外,其腹地内还有个柴达木沙漠,我们在路上也经过了一部分。

        司机老弟特意选择了一处风景不错的地方,停下来玩了一会;这边的沙看起来还挺漂亮。我好像是第一次看沙,没法比较。或许未来一两年内,我应该会找机会再感触下我国其他的沙漠。

        在沙漠短暂停留后,我们继续前行,接下来要到达俄博梁,欣赏其独特的雅丹地貌,并通往“火星基地”。然而就像通往胜利的途中总会伴有牺牲一样,这里迎接我们的不单是美丽的风景和独特的感受,还有一段糟糕的路况,从下图入口处进入后,我们会有约半小时的颠簸,但总体上要比前往艾肯泉的路况好。

        由于快接近中午,并且还要走回头路,因此我们选择先直接杀到“火星基地”。俄博梁是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发现的最大风蚀土林群,也是世界面积最大、景观造型最奇特、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雅丹地貌群,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而“火星基地”则是选址在俄博梁中心地带上、建造开发的一个旅游点,里面的布置是按宇航员的空间站来排列的,并提供住宿和吃饭。

        由于地处这么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补给肯定很费劲,所以这里的收费都不便宜。但看攻略时被模特的火星服造型照片所吸引,我们最终还是租了套服装,轮流拍照留念。

        这里的住宿是很有特色的,客人睡在睡眠舱里,看起来跟电影里的情节一样。但据说价格挺贵的,不过我们本来也没有打算在这里过夜。下图就是睡眠舱。

        同样贵的还有餐饮,司机老弟开玩笑说因为这是火星餐。我转念一想也有道理,如果到遥远的火星出趟差,出差的餐补那不得设定得高一些。看来模拟的还挺到位,哈哈,这时在格尔木买的、但还没用上的自热米饭便派上了用场。

        在简单午餐后,我们便启程离开,有了体能的补充,我们可以随心所欲些,开开停停,尽情领略这神奇的雅丹地貌。

       期间我们升起了无人机,用跟随模式记录了一段“火星公路”上的驾驶,还是挺酷的,不是吗。

        原路返回到之前的入口处后,我们继续行程,下一站是乌苏特水上雅丹。而在到达乌苏特水上雅丹前,我们会经过西台吉乃尔湖,也就是双色湖。据司机老弟讲,后面除了西台的一小段土路外,其他的路况基本都还可以。前面玩得很顺利,后面又越来越轻松,心情不免大好。

        记得启程后好像没过多久,我们便到达西台。西台也就是西台吉乃尔湖,它和后面经过的东台吉乃尔湖原本同属一湖,后因湖泊退缩而分离成两个独立湖泊。而国道315正好穿过西台,无人机从上方俯拍,可以看到公路的两侧分别呈现出明显不同的水面颜色,“泾渭分明”,所以西台吉乃尔湖又称“双色湖”。

        从照片上还可以看到,经过湖泊的这一段虽是国道315的一部分,但全是土路,也算是一个特色。不过老实讲,拍到的照片跟网络上的一些美照相比显得普通,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或许因为这里不是景区,平常的维护相对缺乏,所以景色有所“退化”。而车在上面行驶也比较随意,可以随时下来走走,喂喂海鸥。

        在双色湖短暂停留后,我们继续前行。似乎又过了个把小时的车程后,我们抵达乌苏特景区。在随着电瓶车进入景区核心地带后,映入眼帘的便是水上雅丹的特别景观。

        雅丹地貌在青海司空见惯,而水上雅丹却仅此一处。据说这边原本也是陆地雅丹,后由于附近盐湖的湖面不断扩大,淹没了雅丹群,才形成此奇观。而从视觉上看,这边不单有特色,而且更令人舒畅。

        另外,相比于之前经过的景点,这里显然更加成熟。或许越来越靠近西宁这样的中心城市,得到的支援也会越多,因而这边的开发、规划等都更好,项目也更多。比如,有骑骆驼项目。

        还真没骑过骆驼,因此选择尝试了一下。而随着驼队深入景区后,在“驼导”的指引下,我启动了无人机去拍“雅丹之眼”,不过感觉不算新鲜,因为在俄博梁也有类似的景观。

        在驼队回到核心区域后,继续用无人机航拍,效果和手机的平行视角又不一样。

       航怕的视角显然更具大局观,有人形容看上去“星罗棋布,如万舰出海”,我下面这图也大概能有些这种感觉吧。

        在水上雅丹呆了一个多小时后,已经不早,如行程所设定和预计的那样,我们当晚只能到东台附近住宿,受条件所限,这是行程中相对较普通的住宿。

        而关于东台,即东台吉乃尔湖,其实是往年很热门的景区,可惜今年水很少了,已经不再是景点。

第五天:东台-U型公路-大柴旦翡翠湖-德令哈

        今天是整个行程中相对最轻松的,在前往大柴旦翡翠湖的途中,会经过经典的U型公路,这个地方不是个专门的景区,所以相对不耗时;而最终我们会到达海西州的州府所在地德令哈住宿。

        当天我们依然较早出发,由于尚在柴达木盆地内,路途中时而是戈壁荒漠;

        时而可以看看远山。没记错的话,下面这图应该是祁连山的一部分。

        当然还有很多的雅丹地貌,其中的一些“小山包”在风的雕琢下,形成了各色各样的外观,很有意思;不过跟观赏“怪石”一样,有时需要一些想象力。在途中,司机老弟根据经验选择了一处地方,停下车来,一方面休息一下,一方面也可以让我们爬上去亲身感受下。

        而在不断的前行中,不知不觉我们到了经典的网红U型公路。U型公路也是国道315中的一段,在青海的旅游中,不管选择怎样的路线,这里几乎是必经之地。在刚到这段路的一头时,需要选择一个好的视角,同时稍加对照片的裁剪,方能较好的把这段路的U型特点充分展现出来。

        随后,在司机老弟的指导下,我探出汽车天窗,在行驶中拍下下面这段视频,虽然脸被风刮得很难受,但拍出来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很直观的反应了这段路的特点和壮观。这就是有个向导的好处,什么时候该停,什么时候不必浪费时间;怎样做更合理,怎样拍更好看;等等这些通常都能提供些建议,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而关于国道315,这是一条是起点于青海西宁、终点到达新疆吐尔尕特的东西向公路,被称为中国版“66号公路”。66号公路是美国修成于20世纪初的“东北-西南”向的对角线公路,后随着美国公路系统的发展而“退役”,如今则演变为自驾旅游的热门路线。

        我们国家现在也有好些经典的自驾游公路,但只有国道315拿来和66号公路作对照。因为相比其他线路中秀丽的自然风光,“这里是一种孤独美,主打的是粗犷的大漠风格,一路上都是戈壁沙丘,行驶在路上看不到多少人烟,置身于大自然的广阔天地中,有一种渺小寂寞的感觉。”这段描述形容得很贴切,相比318川藏线,这里的车流量明显少很多,感觉常常是一部车在独孤的行驶,很久才会有一次交会车。

        在U型路段呆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启程继续前行。我们是在早上经过该路段的,在当天的晚些时候,我们在德令哈入住后,听说来了沙尘暴,很多视频APP都可以看到记录当时状况的视频,感觉很壮观;不过后续在跟原籍青海的老同学聊天时,他说当时碰到了也不好,会搞得整身都是沙,躲在车里也没用。所以真不知该感到遗憾还是幸运。

        在过了“网红路段”后,我们便直奔大柴旦翡翠湖。大柴旦翡翠湖位于大柴旦镇境内,我们于中午左右到达景区。

        跟茫崖翡翠湖不一样,这里是不允许汽车开进去的,我们进入景区后需乘坐里面的游览车到达不同的区域。另外,大柴旦翡翠湖的名气虽不及茶卡盐湖,却也是不少影视作品的外景地,现在景区用以宣传的是:这里是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的取景地。下面这图应该就是影片末尾男主角所处的地方。

        为此我后来还专门看了这部电影,其实影片中有关取景的篇幅并不多。对于影片,我印象不深,倒是感觉刘浩存是真的很存,不禁感慨,年轻真好。

关于大柴旦翡翠湖,这是个人工湖,需要在盐池中引入水,并且与众不同的是,她不是一整片的大湖,而是分成若干个小湖,所以很有特色。而每个小湖的湖面,由于盐层和所含矿物质的不同,所呈现的湖面颜色不尽相同,用无人机航拍,犹如许多不同成色的翡翠玉散落在大地之上。

        我估计景区还会继续建设和完善,因为这里除了现有的湖泊群外,还有很多的盐滩,引水入湖后,不久的未来或许这里还会有新的特色出现。

        而有美水美滩,青海的很多盐湖景区被冠于“内陆马尔代夫”的美誉就不足为奇了。

        在景区呆了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启程离开,前往德令哈住宿。德令哈是海西州的州府所在地,相比前一天的东台,条件要好得多。晚上司机老弟还带我们去吃特色的剔骨牦牛肉,很是不错。由于当天的行程相对轻松,晚饭后还有时间和精力可以小逛下这座小城。这里已经接近柴达木盆地的边角,明天我们将驶出盆地。

第六天:德令哈-茶卡盐湖-青海湖-西宁

        今天的行程又有些紧凑了,除了路程远外,两个主要的景区茶卡盐湖和青海湖都比较耗时,所以我们还得赶早。而今天最终我们将抵达省会城市西宁,旅行接近尾声。

        另外,前一晚的沙尘暴把整部车搞得都是尘土,司机老弟不得不临时花些时间、浪费些矿泉水稍微清洗下,至少不能影响驾驶和视野。而据了解天气也不太好,靠近西宁那边有雨。但旅行难免总会碰到各种情况,既来之则安之。所以准备就绪后,我们出发前往茶卡盐湖。路上也很顺畅,好像在接近目的地时,我们猛然发现路边有好些骆驼,像是野生的。

        如果确实是野生的,那算是我们这次行程中碰到的第4种野生动物了,野生跟饲养的区别还是不小的。另外,这段是手机拍的视频,跟无人机不一样,它能把环境中的声音纳入,可以感觉到当时的风不小,同时温度也较低,可见下雨使得气侯变化挺大。除了第二天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可可西里,今天我们得再次穿上大衣。

        当接近中午时分我们抵达茶卡盐湖景区时,虽没什么雨,但天上乌云很多,没有阳光。如果说前几天是凉快的话,那当天就是一个字,冷。确实没想到一场雨使得当地的气温变化如此之大,感觉立马由夏入冬。

       茶卡盐湖在青海的景点中算名气比较大的,当年的运盐工具如今也被炒成了“网红小火车”。

        我们随大流,乘小火车抵达景区最内部,再慢慢往外走。茶卡盐湖原本是个食用盐生产基地,现在是生产旅游两用,由于湖水很浅,这边最大特色就是提供雨鞋,使游客可以在湖中行走拍照。

        进入湖中行走也能使得游客更加了解盐湖内部构造,譬如下图的盐溶洞对我们来说就很新鲜。

        景区内有四个站,分别取名“雪山之境”、“天空之镜”“彩虹之镜”、“日出之镜”,刚开始没注意,后面才明白是“镜子”的意思。由于湖面浅,湖底又是清一色的盐,因此整个湖面犹如大地上的一面镜子,映出外界的影像,雪山、天空、以及特别时段的特别景观,等等。

        可惜的是当时天气条件不好,光线一般,拍不出好看的照片;再加上体感寒冷,无人机都懒得升起来了。

        这边还有一个特色就是盐雕,在最靠近景区大门的一站。以前看过冰雕、雪雕,现在又看到盐雕,算是新鲜。

        我们在景区前后呆了两个多小时,算是快的,这边比较耗时的原因,第一个是景区不小,第二个就是小火车班次偏少,还行驶得慢,第三个就是租雨鞋等排队消耗时间。相对而言,在茶卡感觉一般,当然天气是主要原因。茶卡盐湖的名气在外,没能拍到天空、雪山的倒影,多少还是有些遗憾的,不过出行经历多了,心情倒也坦然。

        从景区出来后已是下午,带着景区赠送的盐,我们简单用过午餐后便继续前行,下一站青海湖景区。在前往的途中感觉天气有些好转,至少亮度是增加了。而这一段路也不再是戈壁荒漠,植物多了;人类的活动也多了,并且有牧区。

        在一路欣赏油菜花和成群的牦牛中,我们在下午4-5点钟到达青海湖景区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内陆湖,以前误以为是鄱阳湖,其实鄱阳湖是最大淡水湖,如果统计所有内陆湖,青海湖才是最大的。

       青海湖被很多人认为是中国最美的湖泊,除了湖景壮美秀丽外,还有两大景观——鸟岛和渔场,主要就是海鸥和潢鱼。而7月份到此,正好也是这两种动物出现较多的时段。用手机拍了段,感觉海鸥的叫声太难听了点。

        因为感觉天气比在茶卡盐湖时要好一些,因此我又升起无人机,不过拍视频确实还不老练,拍出来感觉很生涩,就不放视频了,来张俯拍的照片就好了哈。

        最后放了张本人的人物照,可以看到穿着棉大衣,可见当时的温度有多低,要知道我出行是在7月份啊。

        因为时间不早,我们在青海湖仅呆一个多小时就撤了。接下来往西宁走,等到达时也得8点多钟了。

第七天:西宁及回程

        前一天我们到达西宁后其实挺晚的,但司机老弟还是带我们去了当地的夜市,品尝一下当地的特色小吃,酿皮、甜醅、烤羊肉等等,一站搞定。

        其实对外地游客来说,西宁的莫家街会更加有名气,但司机老弟说不必去那,于是带我们到了上图这个地方。现实常常就是这样,对游客来说有名的,对当地人来说却“不屑一顾”。记得有次出差武汉也是如此,在武汉工作的师弟就跟我说,找小吃不必去户部巷。

        而最后一天在西宁要去哪里,其实在前几天就一直在考虑。最有名的塔尔寺去不了,最终在其他的选项中选择了青海省博物馆。我还是爱去博物馆的,去长沙时观看了湖南省博物馆,在武汉时则参观了湖北省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虽不在公认的全国“八大省级博物馆”之列,但我想依然值得去看看。

        相比名声在外的湖南省博物馆的马王堆女尸,或者湖北省博物馆的四大镇馆之宝,这里的镇馆之宝是下面这个“铜鎏金观音造像”,由明朝皇帝赐给青海的瞿昙寺。

        而在这还可以了解下青海的整个地理情况、山川河流概况以及大概的历史演变状况。

        当然,博物馆的藏品还是很丰富的,从古到今,可以大致了解到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我们在博物馆仅呆了一个多小时,因为11点要出发去机场。塔尔寺去不了,我们没有选择晚间的航班,提早了回程的时间。不过后续看我师兄的朋友圈了解到,其实当天塔尔寺已经开放了,因为错过稍微有些遗憾,不过也没关系,毕竟已经参观过布达拉宫。

结语

        前后7天的青海之旅就此结束了,感觉刚刚好,既游览了大部分想去的地方,又不至于很累。当然也留了些遗憾,如察尔汗盐湖因景区原因进不去,茶卡盐湖因天气不好体验一般,但这也是旅行中难免的。记得在路上问过司机老弟,让他对青海的景点排个名,他把察尔汗、茶卡、水上雅丹排入前三,这样看好像遗憾不小。不过每个人的看法不尽相同,我从网上找了些图片看,感觉察尔汗盐湖和茫崖翡翠湖类型相似,而东台则已不是景区,所以遗憾的仅剩茶卡盐湖。而这么多盐湖(茫崖、西台、大柴旦、茶卡4个)看下来却也不腻,因为各具特色。对于这次行程中我游览过的景区,我自己认为排前三位的是:艾肯泉、茫崖翡翠湖、水上雅丹和俄博梁并列。

        个人看法哈,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最终还是很满意的踏上回程之旅,并在两个月后码了上万字记录。在现今信息传递和摄取短平快的时代,我依然在坚持码字,或许大多数人觉得这已过时。关于信息的吸收,对大多数来说现在的短视频确实更有吸引力,并且对相当一部人来说,它还让人上瘾,不过我总觉得,耐心的读完一些有价值的文章,对个人的积累和沉淀意义更大。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无航拍不青海——一场算是说走就走的旅行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