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途径恩施去往武隆,因为我去的时候没有直达火车,所以我通过涪陵中转。因为我做计划时觉得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值得一看,所以就这么走了。但是可惜,我在恩施耽误了一天,所以白鹤梁的行程只能取消。
说到涪陵去往武隆除了可以乘坐县域班车之外,也可以用公交中转,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研究一下行程。从涪陵高铁站下车,到涪陵主城区第一次换乘,在涪陵武隆交界第二次换乘,再到武隆白马镇第三次换乘,武隆主城区就到了。虽然麻烦,确实这也是另一种体验。
我是直接做县域班车去的武隆,我也就在客运站附近找地方住下。客运站的武隆景区宣传很多,而且去往芙蓉洞的公交线路也从这里始发,所以来武隆玩一天以上不追求当天往返的小伙伴,其实住在客运站附近比较占便宜。
放下行李,我就去往武隆火车站踩一下点,明天先去天生三桥与地缝看看。
第一次来的小伙伴,线路建议选择跟我一样,从火车站去往仙女山镇的游客接待中心。主要接待中心那里资料比网上详细不少,建议去看一眼。
火车站附近的旅行导视图,老习惯,需要的小伙伴找我要原图。我计划第一步先去天生三桥跟龙水峡地缝,剩下的全部再议。
从火车站回到客运站,吃了本地特色蕨粑包,如果第一次来,完全可以尝尝看。我当时顺手也尝尝重庆本地的红烧牛肉面,看看跟平时吃的红烧牛肉方便面有啥区别。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我就去往仙女山镇游客接待中心,反正看一遍最新信息不吃亏。略微可惜的是,我去天生三桥的时候只能电梯下行,不能徒步进入谷底,其中的九倒拐就错过了。
而龙水峡这里有条旅游支路的云汉天梯也是暂时封闭的,所以只能走蛟龙寒窟。
而仙女山,大家猜我去没去?我只能说仙女山的游览线路并不是从公园出入口开始游览的,绝大部分人只通过蓝色环线,小火车也是只走蓝色环线。剩下的绿色部分,我觉得可能是为了给在仙女山留宿一晚的人准备的吧。
这里还有芙蓉洞的信息。但是,芙蓉洞并不跟其他三个景区在一起,武隆主城区往北是去天生三桥、地缝与仙女山,而往南是去芙蓉洞。
天生三桥
游客接待中心推荐先去天生三桥。那么我天生三桥走起。
稍稍前行,就看见变形金刚4的展示。
继续向前是一条很长的电梯,因为排队的人很快,所以我在上方没有机会拍照,那就来张我在谷里的照片。这么看还是挺爽的。从电梯下方出来,之后的行程就是往左边的山洞走去。左边山洞,有些地图称左边山洞为天生三桥的第一桥。
让我们把视线拉回到到刚下电梯的时候。这边可以拍的东西还是挺多的。
这么看还是挺好看的。
拉个远景,居然看到有人正在往我这边拍照,好巧呀。
而右下角的书香门第,有种玩仙侠类电脑游戏的感觉。对,我说的就是仙剑奇侠传。
下到底,就会来到这张图右方穿白衣服小姐姐的地方。这边是三岔路,从那个白色衣服小姐姐开始算的话,一条往左前往天福馆驿,继续前进也是游览线路,另一条路向下,就是我当时所在的地方,这部分是步行下天坑的步道末尾。
虽然我当时没机会步行下来,但是这条路我也可以沿着这条步道往山上走走,走到不能走为止。这时让我瞥见一个不错的观景台。不知道你们对这个观景台有没有印象,极限挑战第五季也出现过这里,话说迪丽热巴当时的纵然一跃,确实很经典。
之前的电梯也是在这里拍摄的。不过,下电梯穿过左边的山洞往左走。而我这是沿着徒步下山的步道往山上走才来到这里。
很快我就被堵住了。那我就回到刚才的三岔口,参观天福馆驿。
据说这里是《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唯一外景地。
而且此地是电影之前就存在的建筑,而不是为了电影建造的建筑。这么一说还是挺带感的。
真想看看开拍前这里是啥样的。
这里取景的人不少,可能我去的那天是个好日子,根本排不上队呀。瞅着空,我先来一张。
走啦,继续前进。
不过路上这些也挺不错的,只能说合影的人还真不少。
稍稍前行,就是天生三桥的第一桥。
当然也有人说下电梯的是天龙桥,反正这块碑是立在这里的。网上太多资料显示刚下电梯那里才是天龙桥,不知道为啥,碑被放在这里。
而第一桥跟第二桥的间距非常短。过了第一桥,很快来到第二桥。
非要说这个不是第二桥青龙桥的,反正你高兴就行。
这是青龙桥的鱼越。就是其中的空白部分,各位小伙伴都能看出来吧,这个我就不描边了。你们就不要考验我这个灵魂画工的手艺了,真逼急了,非要我花的话,我拿根面条吊死给你们看。
这里开始明显出现河道的碎石。据了解,这里也是一个景点叫绿茵潭。关于这个倒是值得我一说。
这个绿茵潭时有时无,时而变成小潭,时而变成小溪。因为这里的石缝和地下水道相连,联通羊角镇的乌江。当江水水位下降时,这里就变成小溪,而江里涨水时,这里就变成小潭。这倒也新奇。
继续前进,这里不是第三桥。网上也有人说这里才是第二桥。网上千奇百怪的说法都有。各位小伙伴挑一个自己能接受的就好。
反正有图有真相。自行评论。
不过稍稍前行就可以看到第三桥了,不得不说这个黑龙桥很有冲击力。
这座桥是黑龙桥,应该是没有争议的。
毕竟黑龙桥四泉都在这里。这个可跑不了。
步行一会才可以看到外面的景物,我总感觉这座黑龙桥才是三桥中最大的。
一小段时间过后,通过黑龙桥,瞬间豁然开朗。
往回看黑龙桥,大家有没有觉得这个像猩猩脸。
之后就是水陆并行,继续前行就达到龙泉洞。
话说这里风景还不错。
主要这边的鱼很多。
很多很多那种。所以来天生三桥游玩的不少人会带一点鱼食。
让我引用一段景区介绍:
龙泉洞的水,是从7公里之外的中石院天坑(对,就是爸爸去哪儿带火的那个)底部漏坑过来的。在这里生活着一种非常珍贵的鱼种——盲鱼。盲鱼并非天生眼盲,而是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一部分鱼的眼睛完全退化了才导致眼盲,盲鱼是一种非常美丽的观赏鱼,身长大约为8厘米左右,身披亮银色的鳞片,所有的鱼鳍部是奶油色的,是鱼类典型的“奶油小生”。
不知道是不是这种鱼,反正它很漂亮就对了。
继续前进就要离开天生三桥,这边有电瓶车爬坡离开天生三桥。懒得走的就可以在这里坐车出去。
不过,对我这种徒步跨省的主,肯定要自己走上去呀。上一张图也是我开始爬坡,回身来一张拍的。
龙水峡地缝
离开天生三桥,就有景区区间车,带我去往龙水峡地缝。
介绍还挺详细,反正看不清,要原图的可以直接找我,我的原图是很清晰的,你们能看到什么水平就不是我能左右的了。如果看不清的反馈太多,我会从下一期开始把介绍文字,自己打出来。看有几个这么反馈的小伙伴了。
进入龙水峡地缝,先会看到这个洞穴。
这能说这个洞穴还挺长,七拐八拐的花了好长时间,才到终点电梯。
坐电梯出来,第一眼肯定是眼前这个瀑布。真长呀,其中有好多段跌水。
多到完全没法在一张照片中呈现。
稍稍前行,就可到达蛟龙寒窟,我相信对前言还有印象的小伙伴,对这个词还是有印象的。这也是龙水峡地缝精华的起始。
这个景色,在各种对龙水峡地缝的宣传里面都会出现。
不过这里确实很险,当时我抓牢相机,生怕一不小心掉下去,不论相机还是我。
额,我回头想明白了,抓牢相机,对我自己的安全有啥用?明明我该抓牢栏杆。
寒窟里面不许通行。
那外面总要让我多拍几张。
蛟龙寒窟玩够了,那我就继续前进吧。
反正这里就是我练习拍照的好地方。
有人问我,该怎么拍风景照。但我本人就是一个外行,我的拍摄是取巧的,首要任务是选择合适的景点。
景点选择合适,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如果景色足够美,就算我的拍照水平再渣,结果还是能看的。
不知走了多久看见那条暂时封闭的旅游支路,不过精华部分也看过了,那边看不见就看不见吧。
看到这种桥的,第一感觉就是今天可惜云雾不够大,如果这里云雾缭绕,那这里就好看了。
别的错过就算了,这个可不能错过,感觉很不错。
这里是“银河飞瀑”的最后一段跌水。你要问“银河飞瀑”是啥?。
“银河飞瀑”就是我一下电梯首先看到的那个瀑布跌水,我这都走了这么长时间了,居然第一次近距离看这个瀑布
我的老话,会拍照的都是骗子。
剩下的旅途就完全在水边进行了。
不知道雨水多的时候,水会不会涨上来。
下图是小小天生桥,看到它的时候龙水峡的旅行就快结束了。
有多快呢?转过下图的这个弯,就是出口。
离开龙水峡就回到游客中心。因为回来较早,那我今天怎么能错过仙女山,如果要是明天再来,总觉得好赔,今天就一锅烩了。
仙女山
好吧,可能是我取景光源不足的问题,这么看就舒服一点。
不过,这种白雪皑皑的感觉总不会是假的吧。我几分钟前还在看着小溪流呀。
不过地面上没有雪,只有树上有,这种感觉还很不错。证明地面的温度还是可以的,只是空气温度。。。
哎,我能说我还穿短袖吗?
毕竟这就像满树开满了花一样。
前行一会,回身来一张。树上的雪,加上雾气蒙蒙,别有一番滋味。
又走了一会,路边有条通往山上的小路,我作为徒步爱好者,那我肯定是要去看的呀。
路上的维护很好,在这样的山中漫步也挺不错。
完全没想到,仙女山反而是今天最合适拍照的景点,这次没有来错。
前进一会又看见马路,看样离得不远。
反正这里照片我是没少拍。
继续走走拍拍。
偶尔还是可以看见马路,证明马路跟山道这两条线路殊途同归。
反正我这一路,手里一直没有忘记按快门。
大部分变成我的壁纸了。
话说这算雾凇吗?这都算冰挂了吧。
当看到这个的时候我是有点害怕的,话说这是马路、山道分道扬镳了吗?
既来之,则安之。继续走吧。
毕竟这里好好看。
这回是离马路越来越远了。
不过我本来就是来欣赏美景的,结果并不坏。
到这里,我都不知道我这上上下下翻越几个山头了。
反正景色好就行了。
说实话到这里,我有点累了,又是上坡。
毕竟我这一天已经走了不少行程了。
但这里这么漂亮。
瞬间不累了。
来张广角的照片,继续前进。
在此之后,我都不知道走了多远。
反正,当我看到这条小路的时候,我是觉得,我是不是该回去,这个可是千载难逢的回去机会,万一山路之后的部分走不通咋办。那不还要回来这里。
好吧,我忍住了,我还是沿着山路继续。
之后的这段路没什么参照物,不过我的快门可没有停下。
终于走出山道。
如果做车过来的游客,一般这里是第一站。这里就是地图上说的大草原。想合影的这里一般都少不了。
这样就不错了,毕竟这是十二月拍的。
换个方向,这才像十二月。
因为我来的比较晚,这里我只能离开大草原,加速赶路了。
好久没在马路上看见马。我想上去摸摸,但我又不敢,我怕他踢我。我决定从心。
继续我的快门之旅。
偶遇马群,但我赶路,只能远焦伺候啦。
看它们吃草,我也饿了。
好吧,反正我要继续赶路。
终于看到这段波浪公路了,各种综艺在这里取景不要太多,我就不在这里一一点名了。反正当初来仙女山就是为了来这里打卡的,当然还有另一处。
不过,我来的还是太晚,到达溜马场的时候,已经是这种天色。
中间那条白色的路就是通往小耕坝的路,那也是一条离开仙女山的路,并不是远山之上有什么景点。
看着空中倦鸟归巢,我也该回去了。通过工作人员叙述,从这里出发还是返回入口比较容易,因为天色见晚,那我只能返程了,仙女湖我想打卡的另一处景色,好想去看看,哎。
这些鸟儿都回去,那我也回去吧。
额,这俩为啥雷打不动的还继续呆在这里,好嫉妒,我也想惬意的在这里散步,不回家。
这时我都想重新往前走,晚上住在这里也不错,毕竟出口附近的旅馆还是有不少的。但是又一想,虽然天气转凉,玩的人少了,但整体来说还是不少,万一没有床位咋办,算了,我还是继续从心,老实回市区吧。
马路上又见一只小马,看他低头吃草,没心情搭理我,那我上去摸摸它,它应该不会踢我吧,而且它也不大。这次决定不再从心,上去试试。嗯,手感挺好的,完成了一个心愿。
我走了。之后就是坐车离开仙女山。
一路无话,回到住的地方,出门觅食,去了附近的碗碗香。据老板说是板角山羊的肉,这也算是武隆十大特产之一。既然来武隆,那就该尝尝。毕竟别的地方没有,板角山羊网上资料很多,我就不废话了。顺便谢天谢地,不是太辣,要是巫山的情况再来一遍,我真扛不住,我一个不吃辣的主,来重庆,那我能吃的东西,真的好少。
芙蓉洞
第三天一早,我就去往芙蓉洞,从长途客运站附近就有去往芙蓉洞的公交,旅游城市这点真方便。
从公交下来之后,这边有去往芙蓉洞游客中心的中转车。
我到游客中心,第一件事就是拍摄地图。看到地图的都懂,反正需要清晰图片的话,私聊找我要原图。
芙蓉洞的游客中心跟大多数景点的游客中心的位置不同。游客是在游客中心买票,直接从索道下站坐索道去往景区大门。据了解是因为下图中的绿色虚线步道存在山体落石。所以在索道修建好了之后,之前的步道就不允许通行了。
我乘上缆车之后,发现缆车的宣传信息挺不错的,我直接录了下来,这个可比写一堆说明直观多了。
下了索道,先周边来几张。好高呀。
刚才视频中,路过的是江口电站大坝,芙蓉江也是在这里汇入乌江。江口这个地名也是由此而来。
继续在索道上站闲逛。这边居然还有个速滑。
可惜我去的时候还没建好,这个可是跨过芙蓉江的,虽然我胆子小,但是体验一下也是极好的。看地图发现这还是个两段速滑,第一段跨过芙蓉江,第二段跨回来。
算了,拉回视角,先去芙蓉洞看看这个我在武隆的最后一站。
关于芙蓉洞的简介,上方的索道视频,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我就不再重复。让我专心按快门,对此地景色感兴趣的小伙伴,自行考虑。
关于景点名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就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关于名字为何,大家想怎么叫就怎么叫。
我就不硬是让大家同意了。
原来名字还可以这么展示,确实比腾龙洞的展示方式新颖,可是我不想拍这个名字的话,我该怎么躲掉它呢。
不知道你们第一眼看见觉得这个像不像鬼灭之刃里试炼之地的紫藤花。呃,暴露年龄了。
游览到后半段洞穴就开阔起来。在火箭待发景点这里,有两条路,一条上行就可以前往出口,一条下行,还有很大的一片天地,我不累,那我肯定要走完整的啦。未开发的不能去,开发的也不去不就亏了。
《地理中国》就像腾龙洞一样,也对芙蓉洞进行拍摄。
毕竟芙蓉洞三绝之一的生命之源,我怕我直接上图干脆过不了审。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选择观看。
周围的小景点也不见断。
有种回到腾龙洞的错觉。
话说这个中间这个像不像张嘴的猛兽头颅。
摄像头也很亮眼。这个跟看综艺节目一样,要找东西的话,找不到东西不要紧,找到摄像头,剧情就不远了。
芙蓉洞里摄像头很多,大多附近有出名景点,关于这个摄像头下方的东西,让我卖个关子,感兴趣的小伙伴,自己去看吧。
游览的最后辉煌大厅,也不是未开发区域了,瞬间觉得腾龙洞的未开发区域,是有生之年,可以看到的了。
不知道各位小伙伴觉得石柱的中心像不像一个祈祷少女?想象力丰富的话,这里确实是不错的地方。
过了辉煌大厅之后就来到出口,两旁都是武隆周边景点的推荐看板。有很多我心心念念的景区,武陵山大裂谷呀,816地下工程呀,白鹤梁呀。这次可惜了。反正以后又不是没有机会再来重庆。
离开芙蓉洞让我再拍两张。远处的是乌江,眼前的是芙蓉江,这么看江口果然实至名归。
武隆是个旅游城市,如果来芙蓉洞游玩,住在江口也可以,很多东西已经很完善了。
这个就是我来时的索道,旁边的山路就是被废弃的行人步道。这么看索道还挺长,翻越了,好几个山头。
而另一边,索道上站旁边就是缆车上站,可惜我去的那天没有开,如果开的话,真想体验一把,毕竟我之后到达重庆主市区的时候,那边的缆车拆掉了,只有遗迹,没机会坐到,好伤心。这种缆车我就在电视上看见,还没机会坐一次呢。
缆车下站有趸船,看样看来,这个季节都不开才对。夏天做缆车去往趸船,游览芙蓉江的人肯定不少。
好了,坐索道离开景区了。再一次路过江口电站大坝。
这里泄洪的时候肯定也很壮观。
快到底了,图的右边就是客运中心,从这往下看,其实步行去往公交站点也可以嘛,不是太远。
不过我付的是往返车费,要是走下去,总觉得好亏,但是干等着好难受,我才不说我在客运中心等了好久了呢。
后记
最后对武隆来个简单的总结。关于吃与喝,鼎罐饭、碗碗羊肉、江口鱼、羊角豆干、武隆苕粉、蕨粑包都是武隆特色美食,对吃感兴趣有兴趣可以自行选择,我本人比较爱吃碗碗羊肉,毕竟板角山羊本身就是武隆特色。而老荫茶和天尺茶是不错的伴手礼,我现在出门带伴手礼现在就带茶跟烟,打死我也不再背酒,真的会被压死,而且飞机大部分情况不让带,而乘车乘船的时候要你打开一瓶喝一口,有的时候真的一言难尽。
关于游与行。武隆作为一个比较完善的旅游城市,很多旅游资源是很完善的,并且武隆实际离武隆主城区并不远。像天生三桥、龙水峡地缝、仙女山这三个景区都在仙女山镇附近,如果从主城区(龙头寺旅游集散中心)坐车可以直达仙女山镇游客中心,或者通过火车完成移动,到达武隆之后沿着我前言中的描述去仙女山镇游览中心,这两种模式其实达到所需要的时间都不长。如果从主城区(四公里汽车站)去往武隆,时间会稍长一点。可按小伙伴自己行程选择。反正一日游是可以轻松实现。不过,如果你跟我一样还要去芙蓉洞,或者游览芙蓉江,或其他多日游,建议你住在武隆客运站附近,这边有去往芙蓉洞所在地(江口)的公交车。去火车站转车到仙女山镇游客中心也很方便,也很方便去武隆的其他出名景点白马山与羊角古镇。客运站周边有规模比较大的超市跟市集。本身可以满足大部分人需求。
回到刚才,从芙蓉洞离开之后我就计划从武隆坐火车去往重庆市区,路上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不过我回宾馆拿行李的时候楼下的大市集挺热闹的,那我怎么能不逛逛,各位小伙伴,谁能告我左上角辣椒旁边的这俩是什么东西?哎,好可惜,我当时没有问。当时以为去重庆主城区肯定能见到,但是就这样被我错过了。导致我至今也不知道那是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