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二程书院细述了洛学创始人的生平,原来他们和武汉颇有渊源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玩法:人文,自由行
作者去了这些地方:
武汉黄陂
双凤亭

发表于 2021-04-05 18:37

说起来有点惭愧,在参观黄陂“二程书院”之前,对这个地方并没什么耳闻,大概我也和多数国人一样,于生活的烦琐和世事的喧嚣中,已经渐渐对悠悠华夏的古风和国学越来越陌生。因为来的当天有雨,虽然是春天,竟然让人觉得有点冷,整体环境略显“清幽”,但是偶尔还是能遇见几位专门来此的游客。

原来大名鼎鼎的“洛学”,正是以程颢程颐兄弟为首的学派。有意思的是,我一直以为他们是洛阳人,没想到竟然出生于湖北黄陂。据史料记载:“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八月十五日,程颐出生于黄州黄陂县草庙巷(今武汉黄陂区前川街道)。”

作为北宋理学创始人,程颢程颐认为“天下之物皆能穷,只是一理”,“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是朱熹(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的老师。为尊奉和凭吊“二程”,明景泰年间同知蔡绥修建了二程祠。在正德年间,又有人倡导:借重祠堂作为藏书讲学之所。于是换上“二程书院”的匾额,与当时的岳麓书院、石鼓书院齐名。

创办“二程书院”以后,仰慕“二程”的学子就经常前往拜谒并听先生讲学。从此黄陂地区学风也日渐浓厚并且世代沿袭,直至清末。

书院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源于唐,盛于宋,衰亡于清末,类似现在的大学。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学术文化的发展 ,人才的培养,曾起过巨大的推进作用。

历代的书院都比较重视藏书,无不以藏书浩富为荣。二程书院的藏书在中国图书馆史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书院藏书促进了人才的培养,保存了大量的文化遗产,有效地传播了民族科学文化。在二程书院,还埋着一块“晒书石”,想来在古代还没发明“樟脑丸”的时候,书籍是需要经常晒一晒防潮防虫咬的吧。

(图文作者:阿陆,谢绝转载哦,欢迎关注及合作)

程颐、程颢兄弟二人在黄陂生活了十六年,留下望鲁台、聪明池、花柳前川等十多处遗迹,其中,以郭沫若题写牌坊名的“双凤亭”最为有名!不过一时大意,不小心就错过了这个点。这里就用书院一侧的小景“替代”一下吧。

当然,如今的二程书院是2018年重修的,位于黄陂区前川街双凤公园鲁台山的北边,坐东北面西南,五进院落式仿宋建筑群,殿堂楼亭,轩榭台阁错落有致;曲径长廊,假山流水移步换景;斗拱飞檐,灰墙黛瓦古色古香;红柱朱枋,楹联牌匾相映成趣,如果仔细探究,你会发现其中不少题字都出自名家之手。

书院以二程文化展示为核心,集文化观光旅游、市民休闲娱乐、理学交流研讨、国学教育培训、历史文化展示、书院建筑鉴赏、艺术品交流、祭祀朝圣等功能于一体。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堪称不朽,这些古人读书的地方功不可没。如果到武汉黄陂区旅游,到这里参观和被“薰陶”一下还是挺有必要的,无论建筑还是人文,都非常有当地特色。

交通:

从市区自驾可以参考导航:中山路--武汉大道--金桥大道--黄陂大道--双凤大道--二程书院。

公共交通也是相当方便:

坐P100路,P10路,P121路,P12路,P19路在“双凤大道双凤公园”站下,再走两百多米即到。

坐P16路在“双凤大道东堤街口”站下,再走三百多米即到。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武汉5675
黄陂二程书院细述了洛学创始人的生平,原来他们和武汉颇有渊源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武汉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武汉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武汉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武汉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湖北旅游快速入口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