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0

乌鲁鲁 - 阿德莱德 - 袋鼠岛 11 日自由行之《阿德莱德山和汉多夫德国村》

编辑
天数:11 天 时间:5 月 人均:9000 元 和谁:亲子

        2018 年度我和老公的澳大利亚探亲旅游安排在 5 月 12 日至 8 月 13 日之间,前后共计 92 天,其中 5 月 20 ~ 30 日一家三口(我俩 + 小女),由悉尼出发去了乌鲁鲁 - 阿德莱德 - 袋鼠岛,进行了为期 11 天的自由行。具体行程如下:

第1天(5/20,周日)- 悉尼 - 乌鲁鲁;景点:乌鲁鲁日落;宿:鸸鹋高级公寓(3 晚);

第2天(5/21,周一)- 景点:帝王谷边缘步道;

第3天(5/22,周二)- 景点:环乌鲁鲁一周 / 风之谷步道 / 卡塔丘塔日落;

第4天(5/23,周三)- 景点:乌鲁鲁日出 / 文化中心;乌鲁鲁 - 墨尔本 - 阿德莱德;宿:阿德莱德富兰克林中央公寓酒店(2 晚);

第5天(5/24,周四)- 景点:阿德莱德中央区 / 蓝道购物街 / 植物园等 ;

第6天(5/25,周五)- 景点:袋鼠岛威洛比角保护公园 / 美洲河;宿:Far Away Escape(2 晚);

第7天(5/26,周六)- 景点:海豹湾 / 小撒哈拉沙漠 / 微风湾 / 弗林德斯蔡斯国家公园 / 博尔达角灯塔;

第8天(5/27,周日)- 景点:金斯科特 / 鸸鹋湾薰衣草花田 / 彭纳肖;宿:富兰克林中央公寓酒店(3 晚);

第9天(5/28,周一)- 景点:阿德莱德山 / 汉多夫德国村 / 维多利亚广场 ;

第10天(5/29,周二)- 景点:维多利亚广场 / 蓝道购物街 / 北大街 / 南澳博物馆 / 移民博物馆等 ;

第11天(5/30,周三)- 阿德莱德 - 悉尼;行程结束。

整个行程共消费约¥27000(AUD 5250,按住宿、机票预订时汇率 5.15 计算),人均¥9000,其中:

住宿:¥8582(AUD 1666 x 5.15)(日均¥858);

机票:¥5339(AUD 1036 x 5.15)

        游记分《乌鲁鲁》《阿德莱德》《袋鼠岛》三个专题完成。《乌鲁鲁》篇的《乌鲁鲁 - 卡塔丘塔国家公园》(一)乌鲁鲁、(二)卡塔丘塔以及《帝王谷》三篇游记均已完成。

        本专题为《阿德莱德》篇,分三篇完成,《阿德莱德》(一)(二)已完成,这是第三篇。

        上两篇主要叙述了阿德莱德中央区 / 蓝道购物街 / 植物园 / 维多利亚广场 / 北大街一带等,本篇主要写阿德莱德山和汉多夫德国村。

        我们这次在阿德莱德的三天时间里,两天在市中心,一天(5/28,周一)去了阿德莱德山和汉多夫德国村。本打算这天也租个车的,后商量决定还是不租了,整个行程在乌鲁鲁和袋鼠岛都租车了(这两个地方没车不行,除非跟团),毕竟在国外,能不开车就不开啦,再说这条线路坐当地公交挺方便的。

        那天酒店出来步行 600 米至 Stop F1 Grenfell St,搭乘巴士 864 路(Mt Barker 方向)坐 19 站(22 分钟)至 Crafers Park 'n' Ride 下车,再换乘巴士 823 路(2 站,6 分钟)至 Stop 26 Summit Rd - Mount Lofty Summit 下车。这天我们买了一日票 $10.2 / 人。

        在 Crafers Park 'n' Ride 下车后,巴士 823 路要蛮长时间再来,我们决定不等了,自己步行前往。3.2 公里的路程,我们一路上走走逛逛,后来又没走大路,而是走了丛林小径,弯弯绕绕居然用了 1 小时 10 分钟(当然走了不止 3.2 公里哦)。哈哈,权当磨炼铁脚板啦 !

巴士 864 下车后 - 洛夫蒂山顶路 Mount Lofty Summit Rd / 梅恩街 Main St 拐角
梅恩街 Main St 车站周围 - 红黄蓝绿相间 - 秋色正浓

        沿着洛夫蒂山顶路 Mount Lofty Summit Rd 一路向北,来到一岔路口,前方可达洛夫蒂山大宅 Mount Lofty House,向东去则是洛夫蒂山植物园(植物园过去有点远,就不去啦)。

洛夫蒂山大宅 Mount Lofty House 精品住宿入口往里
洛夫蒂山大宅 Mount Lofty House - 很漂亮的精品住宿 - 包括水疗养生私人会馆
洛夫蒂山大宅可是个豪华度假胜地
洛夫蒂山大宅周边花园
眼前的应该是一片葡萄园吧

        离开洛夫蒂山大宅 Mount Lofty House,我们没走大路(洛夫蒂山顶路 Mount Lofty Summit Rd),而是进入左侧一边的小径 —— 黑森步道 Heysen Trail。也不是只有我们走这林间小道,途中也遇见其他游客哦!

黑森步道 Heysen Trail - 前方连着南加雷步道 Nangare Track
走到这里出现了一块指路牌 - 离洛夫蒂山顶只有 400 米啦 - 胜利在望

        走了一段南加雷步道 Nangare Track,再拐入哈福德步道 Harford Trail,然后穿过洛夫蒂山顶路 Mount Lofty Summit Rd,进入对面的黑森步道 Heysen Trail。

洛夫蒂山顶路 Mount Lofty Summit Rd 一侧的小径入口处伫立着路径危险提示牌
我们现在所处山顶位置 - 周围五颜六色的路线都是不同方向的徒步道 - 这一带都属于克莱兰德自然保护区

        走到这里,已进入了洛夫蒂山顶 Mount Lofty Summit,洛夫蒂山脉 Mount Lofty Ranges 高耸于阿德莱德平原边缘,峰顶巍峨壮丽。洛夫蒂山,也称洛夫蒂山保护公园,她是阿德莱德向外界打开的一扇窗户。 

克莱兰德自然保护区内不同等级徒步路径的名称、所需时间、距离及注意事项等说明

        根据当地千年口头流传下来的古老传说,巨人武锐比拉 Urebilla 卧倒的躯体就是洛夫蒂山脉。巨人有两只大耳朵,而洛夫蒂山就是其中之一。

马上进入洛夫蒂山顶观景平台

         洛夫蒂山,因为山顶有一座灯塔,因此周围的人也管它叫做 “灯塔山”。

        洛夫蒂山顶观景平台位于面积 1000 公顷的克莱兰德自然保护公园 Cleland Conservation Park 内,海拔约 720 米,距离阿德莱德市中心约 17 公里,可以自己开车过来,这里配备了一个小型付费停车场。

进入洛夫蒂山顶观景平台 -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耸的白色灯塔

        洛夫蒂山是由英国航海家马修 · 弗林德斯 Matthew Flinders 在 1802 年发现并命名的。

        马修 · 弗林德斯(1774.3.16 ~ 1814.7.19),英国航海家、探险家、杰出的地图绘制者。曾围绕澳大利亚探险航行,发现了澳大利亚许多新的地区并为其命名,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幅澳大利亚全图。在阿德莱德北大街南澳总督府附近有一尊马修 · 弗林德斯的塑像,阿德莱德还有一所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学 —— 弗林德斯大学。

        马修 · 弗林德斯于 1801 年 7 月 18 日从英国启航,于 12 月 6 日到达西澳大利亚州。 弗林德斯在 1802 年 1 月至 4 月之间对南澳大利亚的大部分海岸进行了勘测并命名,其中包括林肯港 Port Lincoln、袋鼠岛 Kangaroo Island、圣文森特海湾 Gulf St Vincent、斯宾塞海湾 Spencer Gulf、恩康恩特海湾 Encounter Bay 以及洛夫蒂山 Mount Lofty 等。

        在灯塔的座基上镶嵌着两块铜牌,分别是南澳州州长约翰 · 奥尔森 John Olsen 于 1997 年 2 月 27 日宣布:洛夫蒂山顶观景台的重建工程正式开启;以及为纪念马修 · 弗林德斯发现洛夫蒂山两百周年,南澳州总督玛乔丽 · 杰克逊 · 纳尔逊 Marjorie Jackson-Nelson(澳大利亚第一位女子奥运金牌得主),于 2002 年 3 月 23 日亲自为重建后的洛夫蒂山顶观景台揭幕。

        洛夫蒂山顶观景台被誉为 “南澳之窗”,这里是欣赏阿德莱德市、周围山峦和海岸壮丽风光的绝佳地。

来到洛夫蒂山顶 - 唉!居然把望远镜落在了酒店 - 据说入夜在山上俯瞰阿德莱德市区 - 万家灯火景色迷人
站在洛夫蒂山顶瞭望台伫立远眺 - 阿得莱德市容一览无遗 -有望远镜没准还能确定所住酒店的方位呢
观景台的各个方位都立有一幅地图 - 告知你所处位置放眼望去可见何物
山顶观景台上有游客中心及礼品店 - 还有餐厅咖啡馆等 - 游客可边享用美食边赏景
山顶观景台一旁的信号塔 - 咖啡馆的露天休息区用玻璃幕墙作挡风
绕着山顶观景台兜了一圈
告示提示 - 每周四 10:30 洛夫蒂山植物园提供免费徒步导览 - 这在澳洲其他城市都有这类专项服务

        听洛夫蒂山顶观景台游客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下山最近的路就是 823 公交线路。

        823 路从山下上来,到了山顶会停留 10 分钟光景,然后再前往西北方向的克莱兰德野生动物园 Cleland Wildlife Park,因此,游客往往会搭乘公交同时游览洛夫蒂山顶和克莱兰德野生动物园,前提是你要算好时间,823 路很少的。

        我们不打算去野生动物园,所以也不等巴士了,离开山顶就不绕弯子,直接沿着巴士路线下山了。

直接下山用了约 40 分钟
秋意正浓 - 沿途景色不错
下山路上的信号塔及一旁的废弃老屋
这间屋子也不知还在用否 - 来另一侧再拍一张

        再次来到刚才下车的 864 路 Crafers Park 'n' Ride 站,继续往 Mt Barker 方向坐 21 站(23 分钟)至第 54 站 巴克山路 Stop 54 Mount Barker Rd 下车,来到汉多夫德国村。如果不去洛夫蒂山顶观景台,从阿德莱德市区可以坐 864 路直达汉多夫德国村,很方便,当然,开车那是更随意咯!小镇有免费停车场。

       864 路就停在 1864 年建造的汉多夫老磨坊酒店 Hahndorf Old Mill Hotel 那里。

汉多夫老磨坊酒店 Hahndorf Old Mill Hotel - 巴克山路 98 号 - 864 路第 54 站

         汉多夫 Hahndorf 德国村位于阿德雷德市东南方向的市郊,距离阿德雷德市中心约 26 公里。汉多夫是阿德莱德最有名的城镇之一,是澳大利亚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德国移民地。

        1839 年,一群从普鲁士东部流亡至此的路德教徒,建立了这个村庄。历经一百七十多年的德国镇,依旧保持着原先的模样,这里至今仍居住着几千德裔居民,保留了浓郁的德国气息。

汉多夫老磨坊酒店旁边的 Saloon Bar 酒吧 - 路旁可见 864 路第 54 站牌

        在早期,南澳大利亚为自由移民区,因此拥有不少移民色彩浓厚的小镇。汉多夫德国小镇,给南澳增添了一抹异域风情,其反差带给人以惊喜。

        德式的建筑、德式的美食、德式的精品店、吃喝玩乐、林林总总,乃至严谨的德式精神(莫名的高冷情节),在南澳大利亚的土地上延续着,像个微型的德国世界,美丽 “高调”。

汉多夫老磨坊酒店左侧的路边雕塑艺术 - 烧烤架 - 鞋匠铺 - 马车夫

        汉多夫小镇主干道,也就是巴克山路 Mount Barker Rd 两旁,一入秋就缀满绚烂的黄叶,两边的餐厅和店铺普遍供应德国特色的食物和商品,包括各种小店:玩具店、古董店、灯饰店、刀具店、皮具店以及巧克力糖果店等。面包房和香肠店弥漫着浓烈的德国风味,许多街旁的建筑物仍保留着百年前的风格。

        为安全起见,我们没在主干道马路两边来回穿行,而是沿着下车一边(双号)往南前行,等逛完这边再逛对面。

汉多夫德国村街道两旁悬挂的醒目旗帜 - 汉多夫建于1839 年

        如今,汉多夫不再仅仅是德国移民的定居地,它已发展成为一个多元文化的社区和南澳州的旅游胜地。

巴克山路 88 号是个中医诊所
巴克山路 82 号的 Coco Marie 店铺 - 左侧 84 号的草莓铺出售的草莓简直太好吃了 - 奶油草莓
巴克山路 / 巴尔汉纳路 Mount Barker Rd / Balhannah Rd 拐角处的游客信息中心外围

        我们在游客中心转悠了15 分钟,没拿到什么资料,便出来继续前行。

游客信息中心外围广场上的雕塑特写 - 翻滚的海浪述说着移民旅途中历经的种种艰险
小镇街上有各色纪念品店、手工艺品店及画廊等 - 巴克山路 62 号的 Wolf Blass 画廊及博物馆
巴克山路 58 号的亚历克 · 约翰斯顿公园 Alec Johnston Park - 公园门前是 864 路第 55 站

        亚历克 · 约翰斯顿是当地的一名奶农,人们熟知他是因为他所作的社区工作,经常花时间服务于汉多夫的很多俱乐部及社区机构,并为之捐款。在他去世后,为了表彰他为社区所做的一切,当地议会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个公园。

        园内有一个大草坪、一个游乐场、一个水池景观、一座小桥,桥下有一条小溪,公园提供烧烤炉和桌子,游客可以在园中游玩、歇息。

        不过,对我而言,关键是她还有个公共厕所,这可是外出旅行必不可少的设施哦!

园中1989 年所立的纪念汉多夫小镇建镇 150 周年纪念碑
亚历克 · 约翰斯顿公园南侧的 The Cafe 1839 咖啡店 - 巴克山路 56 号
咖啡店里侧的中餐厅 - 谊苑酒家 Gourmet House - 包括泰国及新加坡系列菜系
位于巴克山路 50 号 50 Mount Barker Rd 的德国村礼品店 German Village Shop
有没有感觉就在这一瞬间有种从澳洲穿越到了德国的某个小镇
巴克山路 48 号的原住民艺术馆购物长廊 The Aboriginal Art House - 漂亮的骑廊晚间还有灯饰点缀
巴克山路 46 号的 Leathersmith & Bush Gallery 皮货店也是特色鲜明
皮货店门前还有绵羊狗狗等雕塑
称作汉道夫肥皂厂 Hahndorf Soap Factory 的手工制作洗浴用品店及旁边的蜂蜜店 - 巴克山路 44 号
奥菲莉亚的小屋 Ophelia Cottage - 巴克山路 34 号 - 卖服装饰品等 - 屋后可停车
巴克山路 32 号 - 一个挺不错的创意园 - 各种室外装饰

        走到这里,我们没有继续往前,而是来到了对马路,准备往回走。

        其实再往前 700 米(走10 分钟),就可以到达对面的彼润勃革农庄 Beerenberg Farm(864 路第 57 站)。据介绍,这也是游客来汉多夫必去的地方,农庄内的农场游,农用器械展示,以及让游客自己亲自采摘草莓等活动都会让人留连忘返。算了,我们也没那么多时间哦!

温暖的篝火-芥末籽餐厅 Warm Log Fires - The Mustard Seed Restaurant - 印度菜及亚洲菜系 - 巴克山路 17 号
来张特写 - 坐在外面吃也蛮有情调滴
这里往前还有一个公厕 - 在澳洲行走在路上我们还会去医院、图书馆、社区中心或者干脆大酒店找方便之处
1997 年开张的曾经的奶油冰淇淋及咖啡店 EverCream Ye Old Ice Creamery & Cafe - 巴克山路 27 号
放在店门外的装饰物品
阿德莱德山葡萄酒中心 Adelaide Hills Wine Centre - 巴克山路 33 号
35 号的百年老店 Hahndorf Inn - 原来是既提供饮食又提供住宿的 B&B - 如今已变成小镇上最有名的餐厅
巴克山路 41 号旁边的汉多夫社区外籍人士事务办理处的小花园
巴克山路 / 松树大道 Mount Barker Rd / Pine Ave 拐角处的德国壁橱 The German Pantry 纪念品商店
汉多夫纪念学院 Hahndorf Memorial Institute 位于游客中心斜对面的邮局旁边

        汉多夫小镇不大,但景色极其幽美,路边种着鲜花,林荫小道的路两旁是原汁原味的日耳曼砂岩建筑,非常有德国特色。

纪念学院旁边巴克山路 61 号的这幢房子正面外墙砂岩格局蛮喜欢滴

        汉多夫小镇许多餐厅及酒馆会提供德国香肠、猪脚、啤酒等传统德式大餐。估计没有什么比在汉多夫小镇,享受一顿纯德国风味的猪肘大餐,喝一杯正宗德国啤酒更惬意的体验了,下面这家餐厅就能满足你的这些要求哦!

        德国阿姆斯饭店 German Arms Hotel - 创建于1839 年的一家非常正宗的德式猪肘餐厅,店名招牌上还用了象征着力量的德国国徽 —— 雄鹰。好些人简单地把它译成德国武器饭店,我可不这么认为,Arms 在这里不应是武器,而是臂膀,没见那雄鹰左右开弓的两条臂膀吗?因此,我选择了音译。

巴克山路 / 约翰斯巷 Mount Barker Rd / Johns Ln 拐角南侧的德国阿姆斯饭店 German Arms Hotel - 巴克山路 69 号
左侧为巴克山路 / 约翰斯巷 Mount Barker Rd / Johns Ln 拐角北侧的先驱者纪念园 - 右侧为真丝亚麻服装店

        先驱者纪念园 Pioneer Memorial Garden 创建于1939 年,为纪念汉多夫小镇建镇一百周年,1939 年 1 月 25 日纪念园对外开放,当天还揭幕了汉恩船长的纪念牌匾,庆祝活动持续了四天。

        德克 · 迈内茨 · 哈恩船长 Captain Dirk Meinertz Hahn(1804.1.28 ~ 1860.8.13),1838 年 8 月 12 日驾驶着一艘 1818 年建造的载重量为 350 吨的三桅船 “斑马号“  The Zebra,船上载有 16 名船员和 188 名乘客及其所有物品,从德国汉堡西北部的阿尔托纳 Altona 出发,经过 4 个多月的航行,终于在 1838 年 12 月 28 日到达南澳大利亚。不幸的是,由于退潮的原因,船上乘客不得不一直待在船上,直到 5 天后的 1839 年 1 月 2 日才得以上岸。

        哈恩船长经过不懈努力, 在 1839 年 1 月 25 日,与达顿 Dutton、芬尼斯 Finnis 和梅特卡夫 Metcalfe 先生达成协议,帮助这些德国移民在阿德莱德山附近购买了土地,从而促成了汉多夫德国村的建立,而定居者们则以船长哈恩的名字命名了他们的定居点。汉多夫 Hahndorf 中的 Hahn 是哈恩 Hahn 船长的姓,而 dorf 在德语中则是村庄的意思。

        虽然,哈恩船长也被这里的一切所吸引,但他不得不返回自己的船上,回到欧洲的妻子儿女身边。他没有再回来,但他的名字却在汉多夫得以永存。

大门顶上新安装的全自动时钟可以根据夏令时进行调整 - 拱门内还放置了一个时间胶囊(其中包含当地学童绘制的图画和论文)- 时间胶囊计划于 2039 年 1 月汉多夫定居点 200 周年之际开启

        汉多夫小镇是澳大利亚幸存下来的最古老的德国人定居点。汉多夫的第一个定居点共有 54 户家庭,他们是:来自 “斑马号“ 的 35 户;“乔治王子号 Prince George” 的 15 户(1838.11.18 到达);“班加利号 Bengalee” 的 2 户(1838.11.16 到达),以及随后来自 “卡特琳娜号 Catharina” 的 2 户家庭(1839.1 到达)。他们是汉多夫德国村的先驱者与开拓者。

        先驱者纪念园大门两侧柱子正面的大理石板上镌刻着 52 个创始家庭的名字(“卡特琳娜号” 的 2 个家庭没刻上,不知什么原因)。

1982 年 8 月 15 日,一座哈恩船长的基座式半身塑像,被安置在纪念园大门和牌匾之间,同大门和牌匾成一条轴线,位置高于牌匾,基座正面的铭文显示了塑像捐赠者和揭幕人等内容
汉多夫于 1988 年 8 月 26 日被宣布为南澳州遗产保护区

        许多早期定居者已在汉多夫的德国公墓中找到了他们最终的安息之地。

巴克山路 73 号的山丘上的勃肯 Birkenstock in the Hills 鞋店 - 勃肯 Birkenstock 是一个世界知名的德国凉鞋品牌,拥有超过二百多年的历史。品牌始祖名叫 “Johann Adam Birkenstock”,根据1774年的教会档案,他是当时德国小村庄里的一个鞋匠
汉多夫老磨坊酒店对面的巴克山路 83 - 85 号一带
巴克山路 87 号的拜占庭式风格艺术品店铺
巴克山路 / 赫里福德大街 Mount Barker Rd / Hereford Ave 拐角南侧的萨默莱德酒窖酒吧 Somerled Cellar Bar - 巴克山路 89 号
巴克山路 / 赫里福德大街 Mount Barker Rd / Hereford Ave 拐角北侧的 Udder Delights 奶酪店 - 很漂亮的一栋房屋 - 和萨默莱德酒窖隔街相望

       在汉多夫小镇呆了一个半小时左右,就逛了主街,没去彼润勃革农庄 Beerenberg Farm,没去摘草莓,还有小镇的圣保罗路德教会大教堂 Saint Paul's Lutheran Church 也没去瞧一瞧,有点小遗憾哦!

        圣保罗路德教会教堂始建于 1890 年,当时是为了纪念澳大利亚第一个路德教堂成立 50 周年而建的。 该教堂的建筑风格非常德国化,教堂内的大钟也是专门从德国运来的,目前圣保罗路德教会教堂是汉多夫小镇著名的景点之一。小镇还有个圣迈克尔路德教会教堂 Saint Michael's Lutheran Church 呢!

        将近 17:00 了,打道回阿德莱德市中心酒店咯!

回去还是坐 864 - 站点是 54A - 北侧即是德国阿姆斯饭店 German Arms Hotel
站点的中餐厅 - 唐人酒家特写

        864 路坐了 39 站(50分钟),途中遇到有的站点附近也蛮热闹的,本想下车逛一逛,考虑到等下班车要半个小时,也就作罢了。

        今天的阿德莱德山(洛夫蒂山顶观景平台)和汉多夫德国村公交一日游就这么圆满结束了,这次在阿德莱德呆了整整三天,我们还是挺喜欢这个城市的。

        阿德莱德是南澳洲的首府,澳洲的第五大都市,最初在 1836 年由英国的殖民者来此建立,成为澳州第一个自由殖民城市。这是一座宁静,美丽,略带乡村气息,但又不失现代与艺术气氛的城市。阿德莱德曾被评为 “全世界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至此,乌鲁鲁 - 阿德莱德 - 袋鼠岛 11 日自由行之《阿德莱德》专题游记已全部结束。该专题分三篇完成,分别叙述了阿德莱德中央区 / 蓝道购物街 / 植物园 / 维多利亚广场 / 北大街一带 / 阿德莱德山和汉多夫德国村。   

        接下来要整理《袋鼠岛》专题了,等着我哦!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乌鲁鲁 - 阿德莱德 - 袋鼠岛 11 日自由行之《阿德莱德山和汉多夫德国村》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