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07.03

观音桥--庐山山南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天数:1 天
玩法:庐山 观音桥
作者去了这些地方:
庐山
观音桥
美庐

发表于 2008-10-31 22:24

我在庐山脚下生活了多年。足不出户,从我房间的窗口就可以眺望远处的高山和流水。走出房门,便置身于山中,每一座山峰,每一棵树木,都是我熟悉的风景。三十多年里面,无数次地抬头仰望这座山,也曾多次登山游览,却难得真正有心去领悟它。

这个“十一”长假,我由于俗事缠身,没有安排远行的计划,就和几位朋友开车在庐山周边游玩。没想到居然对身边这座熟悉的山有了一些新的感受。

观音桥就在星子县城边上,那天下午在法院办完事,看看时间还早,才四点多钟,于是临时萌发了去观音桥转转的念头。

县城边上的这些景点,在我的学生时代,它们是我和伙伴们的公园。每到周末,我们三五成群,带着干粮骑着单车,在庐山脚下转悠。这些景点对本地人是不收门票的,所以那时的“自驾游”成本很低,也就是几个面包、几瓶汽水。熟悉的风景自然无法吸引我们的目光,我们喜欢的是伙伴们骑着单车互相追逐、放声高歌的那种气氛。

时光一去不回,转眼已经是二十多年过去了。从星子县城到观音桥,中间要穿过几个村落,我们驱车行进在崎岖的柏油路上,车窗外是一片丰收的景象。稻浪起伏,松涛阵阵,溪水淙淙,白云朵朵,炊烟袅袅。如果不是经常有摩托车呼啸着擦肩而过,还真是如诗如画的田园牧歌景象呢。

周总理和放牛娃周桂花的故事在庐山一带深入人心,以至于来此游览的人往往忽略了它的风景。这座历史悠久的石拱桥横跨在山涧之上,巨大的石块通过榫子相互连接在一起,虽然历尽千年的风雨侵蚀,依然完好无缺,至今仍发挥着作用。千年来有多少文人政客、樵夫山民从这座桥上经过,演绎了多少波澜壮阔、爱恨情仇?联想起眼下那些钢筋水泥造就的“豆腐渣”大桥,我不由得对这座其貌不扬的小桥肃然起敬。

桥下的风景其实很值得一观。山涧中很多巨大的岩石,被水流冲刷得没有了一丝棱角。这些奇形怪状的大石块横亘在山涧中,与周边秀美的风景相比,显得有些突兀,狰狞。但观音桥下游的水流开始变得平缓温婉,深不可测,两边石崖对峙,水面时宽时窄,颇有些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味道。据说,这就是所谓的“小三峡”了。

以观音桥为界,两边的风景迥异。桥头是香火鼎盛的观音庙,往下走是一排排招待所,蒋介石当年在庐山有四大行宫(分别在牯岭、太乙村、秀峰和观音桥,牯岭的那座行宫就是著名的“美庐”了),其中一座行宫就在观音桥下游不远的地方,门口还有他亲手栽种的树。观音桥的蒋介石行宫没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据说是毁于战火。我们于是往上游方向行进。

漫步在林荫道上,暮色渐渐降临。晚风吹过树林,传来沙沙的响声,偶尔还夹杂着几声虫鸣和鸟语。如果说美女和美景可以养眼,那么这样的声响是很“养耳”的。平时听惯了汽笛声、马达声,听惯了人声喧哗,走进树林听听风声,听听远远传来的水声,心境也变得安宁了很多。

林荫道走到尽头,出现的是一个深潭,四周的岩壁上有很多石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冯玉祥手书的《墨子篇》了,写了满满的一地,每个字都有拳头大小。虽然在正史上,冯玉祥被称作爱国将领,但是稗史却封他为“倒戈将军”。历史功过,谁能说清呢?从不同的角度总有不同的结论。不过冯玉祥的字倒是遒劲方正,隐隐有戎马军人的铮铮铁骨。冯大将军当年也是站在这样的深潭边上,不知碧绿的潭水可曾为他洗净百战的征尘血污,婉转的鸟鸣可曾掩去他耳中的隆隆炮声?

天色越来越暗,来不及发思古之幽情,匆匆辞别观音桥,打道回府了。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庐山1776
观音桥--庐山山南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庐山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庐山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庐山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庐山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庐山旅游快速入口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