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因为这句诗,开启了脑海中三峡的意向:白帝发,江陵还,见彩云间,过万重山,听猿声啼。
不想被邮轮的游览方式束缚,选择了更自由的方式,例如乘坐县级轮渡等,更自在的感受。
因此就有了这 “三峡plus"之旅的想法,融合自然山水,人文历史,科技成就,当地风貌。
想顺势而为,顺流而下,因此选择了三峡中,上游的第一城奉节,开始行程。奉节的景点离城区有一定距离,白帝城大约15公里,三峡之巅大约40公里,因此在当地包车是其中一种选择。
2023年4月中启程!
开启三峡之旅,抵达奉节
交通方式是个大问题,过去奉节虽在长江边,但在群山之中,基本只有水路通行比较便利,因此旅游的角度来说,邮轮(住宿在船上)的方式占据主导。这种方式通常只能在重庆和宜昌之间,白天必须参团才能上岸游览。而现在有了更多基础设施和通路,也就有了更多选择。
一早从上海出发,2.5小时飞去离奉节最近的机场之一,万州机场(巫山机场航班少并容易受天气影响)。从万州到奉节,有公路连接约2小时路程,也有高铁互通。在大约下午1点半抵达奉节。
在奉节,最热闹的最方便的市区位置,是诗城西路夔门印象与海城路滨江国际形成的倒T字型区域。无论是游客还是本地市民,都非常的多,食肆和商店人气满满。选择住在这个片区的欧庭国际酒店,主要是取其便利。
*图片为手机拍摄
*到埗之后第一件事是去小红船码头,落实网上攻略里,开往巫山的县级轮渡。那里离上述片区很近。
三峡之巅俯瞰,长江!
第一天的下午时分,先去三峡之巅俯瞰瞿塘峡。路程大约有40公里,景区就在三峡最高处,也就是通常的瞿塘峡夔门照片中(如10元纸钞上),突出尖尖的顶。修建了观景平台,目前可以通过索道或电瓶车上山。到达山顶后,大致是平路15分钟的步行就可以抵达开阔壮观的观景平台。
(1)平台上直观地感受这1300米的高度,肉眼可见的长江U型弯在脚下。万里长江,通过这种角度来欣赏,壮美开阔。观景台右边是西边,日落长江应该很棒,可惜7点日落,要赶在索道关闭前山。第三天的早上再去了一次三峡之巅,比较之下,觉得还是下午的气氛和光线下的景色比较对味。
(2)从“背后”看瞿塘峡的夔门,远看白帝城。通常去白帝城,打卡10元纸币的夔门是从西往东看。在三峡之巅,角度是从背面去看。图片中左岸隆起直立的崖壁就是夔门,右边的小岛是白帝城。
(3)轮船穿梭江面,从高处看感受时空凝固。
江面上客轮和货轮,其实都很大,但是在高处望下面,仿佛停了下来,凝固在上水之上。只是拉近手机镜头,水面的航迹提醒着,它们各自前行。
(4)秋天的红叶最美,但春天的山花也多。红叶节是这里近年搞起来的旅游活动,春天时节来到这里,山上各种小花也是陆续开了起来。
(5)最美风景,其实在路上。最喜欢的角度,其实不是在三峡之巅观景台上拍的,而是下面这张,在路上的拗口观景台上。距离景区游客中心不远,停车在路边。
依斗门日落,遇见李白和诗
奉节是诗城,很多的诗人来到这里留下了诗篇并cue了奉节。依斗门,是老城的城门,因为三峡大坝的兴建而水位大涨到150米左右(最高175米),很不少老建筑一样,被搬到了更高处。城门孤零零的,门外就是下去水边的台阶,在台阶上望去,夕阳映照着金光粼粼的江面,远处是旅游码头和大型邮轮等候着上传的游客。这是巫山看日落的最好一处景色,应了杜甫的诗句(下面有图),感怀颇深。
在这个夕阳下,我遇见了李白,准确地说,是从背影认出了他,并想起了他的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只不过此时此刻,他应该是“一杯敬夕阳,一杯敬过往,不为那流放,不为别离伤”
配合在依斗门的景色,还有杜甫的这一句“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依斗门,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城门名字之一。
杜甫的另一句诗,成为了七言的巅峰,也是当时他在奉节时写下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话说这春天季节,在这里还有黄页潇潇落下,那是黄葛(大叶榕),在景区和路边,包括依斗门外都有。图片是依斗门往白帝城方向前行的路边所拍。
宏大叙事的诗词之外,刘禹锡和他在这里写的竹枝词也同样流传甚广“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唱歌声”。长江上早已不见手摇的小船,还有的就是青青杨柳和碧绿的江水。
早安,白帝城!
第二天的早上,到了在诗词里,在三国演义里提及的白帝城。白帝城在江面靠岸边的一个小岛上,检票后走过长桥到岛上。景区的格局是: 古迹白帝城在岛上的小山上,拍照打卡10元纸币的夔门远观也在岛上;从岛上坐门票包含的接驳船到对岸,有古象及三峡移民小博物馆,正对夔门的赤甲楼和上面的猕猴们;可以从岛上另外买票坐游船进出夔门,到瞿塘峡里折返(班次很少)
*可以从对岸徒步4-5小时去三峡之巅(自己没有走这个路线)。
(1)白帝城原本是公孙述称帝时所据,后有刘备托孤,反而占据被供奉的C位。主体建筑基本是明清时期的留存。门楼的字和装饰是青花碎瓷片拼合而成。也是最多人打卡的地方。
(2)正殿里刘备居中,关张和诸葛亮在两边,还有一些侍从。这些雕像为明代所立,主角四人的头部是经过后来工艺美术大师的重新塑造并安放在明朝身躯上,倒是侍从像保留了原来的风貌。最大的差别在与眼神的拿捏。
(3)三峡的意象里,猿声有很重要的地位。在白帝城对岸的赤甲楼,有一群猕猴。游客可以买5元的爆米花猴食,投喂猴子。这里的猴子还是比较规矩,不像峨眉山的那样有攻击性和侵略性。
(4)慕名而来,打卡游客众多。通常也会关心景区是否人多,团队游客的很多,尤其在图片中的上山路和打卡10元纸币的地点。不过这些游客很快散去,因为是要赶着下一个景点,因此整体游览感受还是可以的。
瞿塘峡,从水路打开夔门
从白帝城的码头(也可以从靠近城里的旅游码头),可以坐当地游船,观赏夔门并在瞿塘峡里折返。景色开阔,角度和陆上不同,值得乘坐。游船只有两三班,需要确认好那段时间的班次。
由于三峡大坝兴建后水面上升,变得开阔,夔门是三峡中最窄的地方。在游船上的好处是处于江的中间,角度打开;坏处是最佳角度随着船的行驶转瞬即逝,例如夔门,得是“门”对开的感觉。
船头是最好的位置,因为夔门的景色,只有从”正面“进入时开始那个角度,那个景观,返程从”背后“就看不到。在去程的船头上,有一位独自出游的白发老太太,兴致勃勃地拍照。这个状态和心态,让人羡慕。
世外桃源,在旱夔门
有个景点叫三峡原乡,原本是有门票有规划的景区,现在不用门票没有了管理,自由出入。而这里就是绝美的旱夔门和兴隆镇回龙村,值得一来。早上白帝城人头涌涌,下午这里静谧安逸而又壮丽悠远。从城区出发有近50公里距离,部分是山路,需要规划好时间。村子里有过一些旅游度假的酒店餐厅,但目前似乎并未恢复过来。
*图片中山门底部是仅有野路的山沟,有相当一段路程(当时没有继续向前)
(1)旱夔门,时空的大门。在大山里矗立着,村子在门里面,门外面就如未知的世界。下午时分,日向偏西,斜斜的影子不断偏移,感受着时间的变化。村屋掩藏在绿树当中,仿佛又是经世未变。
(2)山中繁花,寂寞开无主。景区游客稀少,一树繁花在路边静静盛开。外面芳菲已尽,这边四月始盛开。鸟鸣山更幽,一路是小鸟的欢歌,偶尔遇到一两个游客或当地村民。这山中的时光,真的是比外面慢一些。
(3)静谧的世外桃源之地。村子依山而建,散落在坡上,黄色的土墙保留着原来的风貌。去的时候是下午3点,大概是午休的缘故,奇特的体验:村子里的人像突然消失,丢下了手上的事情,只有一只猫咪在张望着。
(4)路边的溪水,野炊的烟火。在去往村子的路上,旁边是碧绿的溪流和白石滩,不少人在那里野炊。
朝阳中,感受长江脉搏
景色不一定在景点,第二天路过江边,发现很多值得去看的景色。因此在第三天,在中午的县级轮渡开船之前,早上再去江边一次。长江的脉搏,除了流动的江水,就是与之随行的货物和人的流动。尤其是货运,这条黄金水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经济民生的大动脉。照样中,感受着特有的活力。
(1)奇幻的意象,最像AI图片。晨光中,陆地上传统的骡子,江面上现代的船舶,同框了!
(2)金色的江面上,整齐地排列着等待大坝船闸的货轮。
(3)剪影中,近处是停泊的货轮,远处是建设中的高铁跨江大桥。
(4)一艘大船停在岸边进行维修,放下了锈蚀成金的巨锚。
(5)骑着摩托车前来的工人和远处停靠的船舶与车辆。
夔门的不同角度
夔门是奉节景色的核心,三天里有过4个角度来观看:(1)最传统的白帝城打卡点,人最多最热门;(2)赤甲楼,可以让猴子或飞檐与夔门同框;(3)三峡之巅,“背后”的高位角度;(4)在船上,从水路正对夔门;(5)旅游码头去往白帝城路边,个人最喜欢的角度:
山城奉节,印象奉节
奉节是典型的江边山城,行走期间,乐趣很多。吃喝方面,最震撼的是size超巨型的盬子鸡,腊肘子和鸡做成的汤非常的鲜(不吃辣的为数不多的惊艳菜品)。吃辣的朋友会有更多美味选择。
在手机镜头下,感受奉节的印象,几个关键字:旅游,航运,诗歌,移民,山城,建设。
(图片有文字描述)
奉节,下次再来
旅程的结束也是开始,一方面是开始继续下一站巫山,而且是坐当地居民的县级轮渡;另一方面是下次还会再来,等红叶的时候,等天坑地缝景区再次开放的时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