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游黄果树瀑布
2024年8月10日上午,我携妻儿从上海乘坐高铁前往贵州,开启贵州之旅。晚7时许抵达安顺西站,当晚在附近一家馆驿下榻。傍晚的安顺凉风习习,一扫上海高温暑热。翌日晨,打的前往黄果树瀑布景区,在景区附近的预定馆驿安顿好行李,便前往景区游客中心,开始观瀑之旅。
黄果树瀑布景区我早在2007年秋就已来过,此次是故地重游。记得我当年是大巴直接从贵阳开到黄果树大瀑布景区门口,并未到过黄果树瀑布景区游客中心或旅游集散中心之类的地方,显然这个黄果树瀑布景区游客中心包括其所在的集镇应该是近些年新建的。从游客中心乘坐景区交通车行驶了一二十分钟,来到黄果树大瀑布景区门口,这里是我当年乘坐旅游大巴直接到的地方,当然周边景观已面目一新。
进入景区,穿过盆景园,沿左侧步道前行,对面壮观的黄果树大瀑布逐渐展现在我眼前。
黄果树瀑布据说是以当地常见的植物黄葛榕的谐音“黄果树”而得名,位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白水河上,因而古称白水河瀑布,属珠江水系西江干流南盘江支流北盘江支流打邦河的支流可布河下游白水河段水系。白水河流经当地时河床断落成九级瀑布,以雄奇壮阔的黄果树大瀑布为中心,连环分布着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大小18个瀑布。这些瀑布各有特色,有瀑顶最宽的陡坡塘瀑布、滩面最长的螺丝滩瀑布、落差最大的滴水潭瀑布、形态最美的银练坠潭瀑布,而黄果树大瀑布则是黄果树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也是世界上唯一能从上、下、左、右、前、后六个角度观看和欣赏的瀑布。
黄果树大瀑布高77.8米,宽101米(也有说高67米,宽83.3米),以水势浩大著称,流量达每秒2000多立方公尺,是中国最大的瀑布,有“中华第一瀑”之盛誉。黄果树大瀑布属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蚀裂典型瀑布,周围岩溶广布,河宽水急,山峦叠嶂,气势雄伟,是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
来到道路尽处遥看对岸的黄果树大瀑布,汹涌澎湃的瀑布水奔腾而下直泄峡谷底的犀牛潭,腾起高数十多米的水珠水雾扑面而来,场面壮观。
前方原本有路通往黄果树大瀑布身后半山腰的水帘洞,但告示标识:安全起见,水帘洞不向游客开放。隐藏在大瀑布后半山腰绝壁上凹成的水帘洞,深20多米,长达134米,由六个洞窗、五个洞厅、三股洞泉和六个通道组成,游人穿行于洞中,可以从水帘洞内几个洞窗口看到大瀑布天然水帘之胜境。上世纪80年代摄制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的“水帘洞”取景于此,2007年我游黄果树大瀑布时就曾进入水帘洞洞内观瀑、用手触瀑。
下到犀牛潭边的观景台近观雄奇壮阔的黄果树大瀑布,虽是重游,但景色依然动人。
黄果树瀑布前面下方的跌水潭,潭水深11.1米,因状若犀牛,故而得名。
犀牛潭所在峡谷两侧壁立苍翠,潭边各类喜水植物枝繁叶茂,峡谷崖畔还有片片竹林,犀牛潭下方断崖有形成一片片小瀑布和跌水,同大瀑布一起构成了一幅动态的大自然立体山水画。
过悬索桥,来到对岸黄果树大瀑布的侧前方近距离观看瀑布,其景其势更为壮观些。
动中见静,不远处一只鸟淡定地停留在水中一石,任凭不远处瀑布声涛阵阵,水气蒸腾。
且行且顾,离开黄果树大瀑布。回首望,黄果树大瀑布雄姿依旧。
在黄果树大瀑布景区外用罢午餐,转乘景区交通车停车场前往陡坡塘瀑布。
陡坡塘瀑布也是我2007年秋到过的地方,这次故地重游,厘清了白水河上黄果树瀑布景区三大景区的具体方位:陡坡塘瀑布位于上段,黄果树大瀑布则处中段,天星桥景区则已是下段。
进入景区,经过一处落差不太大的瀑布。
前行不远就来到相传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取过景的陡坡塘瀑布,宽阔的瀑布确有些壮观的感觉。
陡坡塘瀑布位于黄果树大瀑布上游1公里处,高21米、宽105米,是黄果树瀑布群中面积最宽的瀑布,整座瀑布形成在钙化滩坝上。据说洪峰来临前陡坡塘瀑布会2007发出深沉的吼声,故又称“吼瀑”。
2007年我到陡坡塘瀑布游览时,在瀑布前的河滩上还能看到当地农户散养的鹅、鸭,瀑布附近还有村落、农家,而今景区已看不到农居,在黄果树大瀑布附近的路边有不少废弃的农舍和店铺,当晚与下榻的民宿主人闲聊时获悉:前些年黄果树景区进行了整治改造,将景区里的村落及农户全部动迁到景区游客中心所在的黄果树集镇上了。景区内没有了住户当然便于景区管理和洁净,不过景点附近没有了人家似乎也少了点生气和人间烟火气息。
结束陡坡塘瀑布景区之旅,时近下午4时,乘坐景区交通车回到黄果树镇区,回馆驿歇息。
晚上无意中从网络上了解到可以“天空之眼”俯瞰黄果树大瀑布,这个角度和位置就在陡坡塘瀑布景区与黄果树大瀑布景区之间的步行观光栈道上,观瀑点离陡坡塘瀑布景区出口处不远。这是我2007年秋未曾到过的地方和视角,遂决定翌日赶去那里补看一下。
8月12日中午,结束天星桥景区游览后,我转乘坐景区交通车来到陡坡塘瀑布景区出入口。下车来到景区外,走过白水河上的大桥,过霞客亭,沿着峡谷顶部的栈道向黄果树大瀑布景区方向西行,来到第一个观景点,这里果真可以上帝视角俯瞰黄果树大瀑布的美景。
公元1637年徐霞客游历贵州,在《徐霞客游记》中记载其游黄果树大瀑布“透陇隙南顾,则路左一溪悬捣,万练习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浸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历,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状也,盖余所见瀑布,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阁大者,但从其上侧身下瞰,不免神竦。”如此视角,似乎也是先从我所在的这片山崖高处俯瞰,继而再下至峡谷底近观黄果树大瀑布的罢。
继续前行到第二个观景点,这里也可以俯瞰黄果树大瀑布。
离此继续前行到第三个观景点,这里有观景亭,可从容观瀑。
这个角度基本上是从正面鸟瞰黄果树大瀑布了。
继续前行,来到黄果树天主堂。黄果树天主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建筑保护得较好。教堂前有游客在留影,进得教堂,看得出教堂还在发挥作用,教堂内有黄果树教区司铎照片,但未见到神职人员。
离开教堂前行,走到一座桥上凭栏前望,居高临下鸟瞰,黄果树大瀑布一带景观进入眼帘。这里是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可以俯瞰黄果树大瀑布的地方,再往前不远就已近黄果树大瀑布景区的入口了。如此,我从远近高低左右不同角度基本完整地欣赏到了黄果树大瀑布的美景。
8月15日晨,我从黄果树景区游客中心乘坐景区交通车前往黄果树大瀑布下游6公里处的天星桥景区。2007年我到过天星桥景区,不过只是走了景区的上半程,到了高老庄就出景区了。据说天星桥景区的精华在下半程,集山、水、林、洞为一体,美不胜收,被誉为“千古绝画”、“万顷盆景”。我这次特意走了下半程补看风景。
天星桥景区入口进入,过高老庄,又走了一段是与上半程重叠的路,这一片被称为天然盆景区,重游了当年走过一段景点,才进入真正的下半程游程。
天星桥景区分为天然盆景区、天星洞和水上石林三大区域,天然盆景区主要在天星桥景区上半程,下半程也接着有一小部分。
这片区域有大大小小的天然山石、水石盆景,弯弯曲曲的石板小道,穿行于石壁、石壕、石缝之中,逶迤于盆景边石之上,峡谷崖壁飞瀑流泉,有点山水园林的韵味。
桥上桥上桥是一处特别的天生桥景观,峡谷两边两块岩石似桥拱相接,中间的缺口正好一块从天而降的岩石接上,形成完整的天桥。
走过桥上桥上桥,基本上算是走完了天然盆景区域,接下来就进入到全部属于下半程的天星洞和水上石林区域。
天星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溶洞,走进洞内,高敞的洞窟内,自然形成若干大厅和侧厅,4根大石柱直抵洞顶,每根石柱高都在20米以上,柱上石花丛生,如雕龙刻凤,色泽艳丽。天星洞的灯光布置较一般,似未能精当地体现和烘托出溶洞内钟乳石奇峰异石、造型变幻无穷的美感。
出天星洞,沿峡谷前行,进入水上石林区域。峡谷内山崖壁立,急流奔腾,景色如画。
水上石林“石上流水,水上有石,石上长树”,景色清幽。
前行不远,就到了天星桥景区最标志性的景点银练坠潭瀑布,扇形的河床上宽下窄,上高下低,落差20余米,湍急的河水倾泻而下,形成别开生面的银练坠潭瀑布,令我驻足多时。
走过银练坠潭瀑布,沿峡谷前行一段路,过星峡飞瀑,就到了景区出口。
出景区转乘景区交通车去陡坡塘瀑布景区附近鸟瞰黄果树大瀑布美景后,又就近回到陡坡塘瀑布景区入口转乘景区交通车回到黄果树镇。用罢午餐,稍作歇息,便乘坐下午2时半由黄果树景区前往万峰林景区的中巴离开黄果树景区,结束黄果树瀑布之旅。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黔山秀水、天华多彩“。2020之夏,贵州六天纪行《安顺、贵阳篇》 70438
- 带上两岁“宝宝”租车自驾走云贵(上): 贵州篇 23941
- 雨中游贵州 979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