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周末,安排上今年目标清单中的山海关。之前只订到了10点从北京站前往山海关的车,3个多小时,下午1点半到达。再早的7点的车票早就售罄,于是干脆就在山海关住一晚,预订了第二天下午1点17的高铁返回北京。不搞特种兵旅游,这样还是比较合适的。
到了山海关,从火车站走到预订的酒店也就10分钟,酒店就在古城南门对面。
为了这趟旅行,认真研究了地图,总算搞明白了山海关的地形,原来电影电视纳兰诗词中模糊的印象终于清晰。原来这一片是西北燕山山脉和东南渤海之间的狭长地带,所以是东北和华北之间的狭长通道,长城从燕山山脉中的锥子山长城开始呈Y形分支,一支继续在山中蜿蜒东北前往辽东,中朝边境的虎山长城是长城的东端起点。而另一支向南,经过九门口、角山等长城关口,到达平原上的山海关关城,最后在老龙头入海,而山海关关城就在向南入海这一支长城的中心位置,居中扼守狭长平原。当年李自成和吴三桂的一片石大战,就在现在的九门口长城附近。山海关从未被暴力攻破,也显示了其位置、形势和守备的严密。
所以,我的山海关旅行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就是山海关古城,一部分是南端长城入海处的老龙头,两者相距6公里左右。我的安排就比较宽松,下午先游古城,第二天早上再去老龙头。
从古城南门望洋楼走进古城,远处望见古城中心的鼓楼,自南而北大街两侧是萧条的商业,疫情的影响还是没有过去。走到鼓楼折向东北,这一段近核心景区,商业倒是繁荣。走不多远就来到古城东门镇东门广场,也就是最著名的天下第一关。
来到城楼下,不要急着穿过门洞。穿过门洞是东门的瓮城,瓮城南侧开门,出门后沿城墙下和池塘边道路,就会一路走到出口了。池塘里众多大鱼,有喂鱼的项目,鱼们都凑上岸等着吃。
不穿门洞,直接向右转,城楼的右侧就是上城的马道,可以走上城墙。
走上城墙,来到城楼前。天下第一关的巨匾原物挂在城楼里面,可以进去一看。匾额的字大多说是明代成化年间萧显所书,题匾的故事俨然,但也有说是严嵩的字,看着与独乐寺的门匾题字也确有相似。
走出城楼东望,隔着瓮城,是东门的外围罗城,远处是罗城东门服远楼。罗城是万历年间辽东形势恶化为加强山海关的防御而在东门外增筑的。沿城墙向北走走,路边小亭买一个山海关雪糕降温。
走过复建的临闾楼,城墙尽头是徐达常遇春胡大海像,山海关城由徐达在洪武十四年肇建,必须要加以纪念。城墙尽头可以远望北面的角山,望远镜里可以看到山脉上皆为长城遗迹,一座敌楼保存的完好,应当就是角山长城的敌楼。
回到第一关城楼,向南走走,可以看到复建的牧营楼,继续往南可以到古城东南角的靖边楼,有点累了,就没有继续往南走。
从城楼上下来,广场的北侧是兵部分司旧址。山海关之重要,以至于明朝兵部在此处设立分司。里面有山海关形势等方面的展览,可以看看。
从展览的山海关守备形势图上可以看到从山到海的长城关隘形势,山海关城扼守咽喉。可惜关城向南到老龙头之间的古城墙基本损毁。
从分司出来,回头向西走,西门口可以看到一座民国建筑,是原来辽西省山海关市委所在地。
路上有山海关古城历史博物馆,原址就是山海镇督师府所在地,时间充裕,可以好好参观。
古城中央是复建的钟鼓楼。最后,在西门口林家院子吃了晚饭。
次日,睡到自然醒,9点多从酒店打车前往老龙头景区,车程10分钟。老龙头景区是修筑在海边的宁海城,进入景区首先是宁海城北城楼,穿过城门,进入宁海城内。宁海城是守卫海边长城的军事堡垒,明代设守备领兵驻扎。
宁海城内配置了守备署、龙武营、点将台等明代军事设施。
穿过守备署前小广场,从南侧马道登上南城墙。
登上城墙,就可见宁海城东南角的澄海楼。八国联军侵华时,澄海楼被毁,现在是80年代重建的了,但依然雄壮。
澄海楼东南角是一座碑亭并环列石碑。
澄海楼向东北看,可见北部延伸入海的船厂码头。
澄海楼向东南,长城伸入海中,顺城而下,首先看到的是天开海岳碑,传说是薛仁贵征高丽所立,应该也仅限于传说了。古碑原在城下沙滩上,八国联军推倒,后又张学良重新扶起。旁边玻璃罩子罩起的是原夯土城墙。
从古碑向海中望,长城入海,青绿的渤海水,小片的蓝天,远处是现代的船厂码头。最后一个敌台称为靖卤一号。这部分长城和敌台都是80年代修复的,八国联军的时候破坏殆尽,80年代修复之前只剩夯土山。
从城上下来,走到南侧沙滩,看长龙入海。
漫步沙滩,很多年没有走到海边了。走过沙滩,来到南侧的海神庙。
老龙头南侧是一个海边乐园,有点不伦不类,穿过乐园走到出口,打车回酒店,稍事休息就前往火车站了。
山海关之行还是颇有收获,纸上得来终觉浅,还是要行万里路,亲自去看一看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见过这么炫的天下第一关吗?山海关访古美食之旅,逛古城听长城的故事 11662
- 秦皇岛这家景区三月对全国女神免费! 1432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