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18

第7003回:重返凸版利丰雅高,松山湖抢跑新赛道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天数:1 天 人均:300 元 和谁:一个人
玩法:自驾,小资,奢侈

发表于 2024-08-18 15:21

【黃劍博采風追影】【皇氏古建築大全】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无欺于死者,无负于生者,无愧于来者

第7003回:重返凸版利丰雅高,松山湖抢跑新赛道


潮涌东江,风起大岭山。

松山湖:再造一个新东莞。

松湖烟雨科技共山水一色。

大岭山:从偏远地区到繁华中心。

全球芯片的命脉竟然是这家印刷厂!


穷人可以逆天吗?当然可以,看机遇。


从荒地到科学城,松山湖20年变身记。

从荔枝林到科学城!松山湖的20年经历了什么?


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责任感。


从“一张白纸”起步,实现从工业园、高新区到科学城的飞跃。

向新而行,“国之重器”加速落地,松山湖抢跑未来新赛道。


说到大岭山,很多人表示很陌生,甚至有一些东莞人从来没有去过大岭山,但说到松山湖,很多人就如雷贯耳了,其实,松山湖就属于大岭山镇。

松山湖是粤港澳大湾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之一,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最密集、自然资源最优越的地区之一。23年前,这里是一片位于三个乡镇边缘的荒芜山林水库。从一片山野荒地,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松山湖走出了一条生态为基、规划引领、融合发展的科技自立自强之路,形成了一套科创观。

23年来,松山湖走过的科创之路、凝聚全球创新资源要素的经验,为中国科技创新自立自强发展提供了“松山湖样本”。


东莞靠“三来一补”加工贸易起家,沿着这条路继续走,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可以实现小富即安,但东莞意识到发展模式天花板,对科创产生内生紧迫感并开始建设松山湖。

东莞曾被称为“世界工厂”。随着原材料价格、人力成本、土地租金等上涨,简单制造业增长乏力,城市发展需再上台阶。在关键的转折时期,松山湖承担起了东莞产业和城市升级的双重职责。

为减少已有工业园区的用地压力,选址整合了大岭山镇、大朗镇和寮步镇三镇交会处位置较偏的土地。这里原是一片荔枝林,依托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和14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能不能造一座新城?

松山湖的规划摒弃了园区和城市规划中道路“横平竖直”的传统,形成了路随山转、房随水流、错落有致、自然生态的城市空间。在这座天然的森林城市里,每个人享受着面积超过国家标准八倍的绿色世界;园区干道似行云流水,浑然天成,不削山填谷,也不整齐笔直,而是让城市自然地融入湖光山色。

2007年东莞市建设我国首台、世界一流的脉冲中子科学综合实验装置,我国散裂中子源,以确保我国在中子散射科学领域的先进地位,后来又迎来了华为终端总部、中集智谷等科研创新机构和国际化企业。园区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占比均超85%,大岭山镇规上工业企业增至476家,专精特新企业增至89家,“小巨人”企业增至4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314家,瞪羚企业增至7家,创新百强企业增至4家,园区工业总产值约六千多亿元。

作为东莞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松山湖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构建多元发展、多级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沧桑巨变,惊艳世界。谁也没想到,松山湖的设立与启航,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建设者们把握每一次机遇,交出令人振奋的答卷。今天的松山湖,处在百年大变局的时代坐标上,迎来了面向未来的新起点。松山湖聚集丰翼科技、东莞通航、蜜蜂航空、超粤航空、中科云遥等低空经济产业链相关环节的企业,

涵盖了无人机组装、低空飞行、低空保障、综合服务、航空科普、北斗网格等领域,积累了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华为开发者大会已相继发布“盘古大模型”“鸿蒙4.0”等最新技术成果,这些新技术、新成果无不与数字经济产业息息相关,影响着数字经济发展的未来风向。


松山湖把2024年定位为“企业服务年”,松山湖将强化科技创新核心引擎地位,优化调整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

大岭山镇地处东莞市的中南部,东至东南与大朗镇相邻,西南与虎门镇相连,南部分别与长安镇和深圳市的罗田村接壤,西至西北分别与厚街镇、南城街道、东城街道相接,北到东北与寮步镇相连。辖区总面积95.53平方千米。 户籍人口有66422人;明代,属东莞县恩德乡第九都管辖。1986年11月,撤区建立大岭山镇。 截至2021年10月,大岭山镇辖2个社区、21个行政村。

我其实与大岭山很有缘分的,因为选择东莞长安镇,所以我曾经在2000年来过大岭山,之后24年一直想重新返回,结果只有两次机会,一次是2010年,一次是2024年。


全球印刷的天花板。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


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5年,大企业是5.5年,我国每年倒闭的企业约有上百万家,外国人眼中的我国企业就是死得太快了,所以当我阔别24年重返大岭山利丰雅高工厂,看到那些老厂房还屹立不倒时,我是非常震惊的,最近十多年,我见过的倒闭工厂以万计,但位于穷乡僻壤的利丰雅高,还是顽强地存活了下来。

2000年,我来到了利丰雅高工厂,看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一幕:在一个位于偏僻农村的工厂,上班的居然是时尚的都市丽人,很多女白领穿着高跟鞋和超短裙,工厂不乏香港小姐。

2024年,我再次重返利丰雅高工厂,周边已经竖起了高楼,工厂的中文牌子已经撤走,只留下英文名(Toppan),我看到三个姑娘站在门口等待面试,我就问她们,“这个工厂叫利丰雅高吗?”三女皆表示不知道,我说你们来面试,连公司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吗?三女说,"我们只管进厂打工干活赚钱,工厂叫什么名字关我什么事?“


我看到几个农民工路过,游手好闲地蹲在工厂门口,我问他们,”这个工厂叫什么名字?“他们都不知道。

我当时也不知道Toppan是什么鬼东西,拿出手机一搜,原来它叫日本凸版印刷厂。


2008年,日本凸版印刷株式会社成功收购香港的利丰雅高工厂,两大巨头的强强联合形成一股不可阻挡之势,剑指国内高端书刊印刷市场。

不幸的是,工厂的名字更换了,万幸的是,利丰雅高工厂的厂址保留了,在一个大拆大建的时代背景下,一处三十多年的老厂还能保存下来,已经是奇迹了。


回忆青葱岁月时,在东莞大岭山利丰雅高集团跟我一起进厂的卢生已经移民澳大利亚,后来到俄国转战比特币挖矿事业,他永远不会想到,我在时隔24年之后,会重返利丰雅高。

曾经的利丰雅高、当纳利、美光、鸿兴、星光、嘉年、华彩等铸就了深圳印刷的全国龙头地位,然而,随着深圳城市定位的改变,这些企业都已经渐行渐远。

凸版印刷成立于1900年,总部位于东京,员工数量上万人,原本是一家印刷公司,后逐渐将业务扩展到半导体,数字成像等高科技领域,包括彩色滤光片,半导体光罩,BGA基板,引线框架,图像传感器,蚀刻产品,印刷电路板等,是一家跨界能力极强的企业。根据凸版印刷披露的财报数据,公司实现销售1.5万亿日元,约合130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一。

目前凸版印刷是全球芯片巨头,在光罩领域占据垄断地位,此外,该公司还在AR、传感器、元宇宙领域居于领先地位,堪称印刷界的天花板。

1963年,日本凸版印刷进入我国香港市场,开展出版印刷和商业印刷业务。此后陆续布局深圳及上海,将信息传媒事业领域的全方位解决方案、防伪产品,生活环境事业领域的软包材制造及印刷,材料解决方案事业领域的芯载彩色滤光片的生产、建筑装饰材料等引进中国。


不过,随着商业印刷的衰退,我国市场的发展变化和全球格局的考量,凸版印刷多年来一直在中国市场做减法。2012年凸版印刷(上海)有限公司停产关厂(400多名员工被遣散,所有印刷设备低价转让给了一家杭州印刷企业);2012年末到2013年初,年销售规模超5亿的凸版印刷(深圳)有限公司关厂;2013年末,北京日邦印刷有限公司被爆停产;2016年,深圳利丰雅高停产关厂。此外,利丰雅高的子公司番禺艺彩也搬迁至东莞望牛墩。

凸版印刷(香港)有限公司于1963年由凸版印刷有限公司(社长:金子真吾先生)成立为首间海外子公司,并在香港经营了54年。2017年公司决定把业务方向提升至数码产品,并利用信息及通信技术(ICT)作为增值推广服务。当年公司关闭元朗工厂及结束有关之印刷业务。奈何日本凸版印刷似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仅仅几年,日本凸版印刷就将当初扩张的成果一一抛弃,这里的因素很多,或是因为经营不善,或是因为环保压力。

利丰雅高印刷集团于1960年创立于香港,并于1991年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之后的利丰雅高抓住大陆市场加快开放的机会,于1992年把所有的生产设备转移到深圳,在南山区建立了占地3.3万平方米的深圳利丰雅高。在深圳印刷业的鼎盛行时期 ,它与当纳利、中华商务并称为深圳印刷业的名片。


2024年,大岭山计划瞄准“电子信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机器人制造、高端装备制造”四大产业,着力培养四家百亿企业、四家总部国内上市企业,精准招商、培优培强,寻找镇内经济发展新动能。与此同时,他们还计划着力培育拓斯达、德普德、伟创力、大族激光四家‘百亿元产值’企业,希克斯、阿特斯、领丰、豪顺、野田等多家‘50亿元产值’企业,以及汇成、汇兴、豪顺、优邦等不少于4家总部在大岭山的国内上市企业”。

2000年,我与卢生进入利丰雅高工厂时,一个男人给我们两台电脑,叫我和卢生处理编程问题,但当时我们在武汉没有学过这种软件编程,所以没有办法长久为利丰雅高服务,当时卢生身无分文,又没有地方居住,如是他找利丰雅高的经理借了几百元的路费,之后乘坐火车返回武汉,然后在舅舅的帮助下到澳大利亚读书。


当年我没有卢生的试错机会,做过一个家徒四壁的穷人,错一次就足以致命。


当然,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在东莞没有发挥好,就在深圳谋求一个立足之地。

在全球印刷圈,日本凸版无疑是响当当的大品牌。2021/22财年它实现销售额15475.33亿日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31.82亿日元,分别约合人民币804.18亿元、64.01亿元。按销售规模排序,日本凸版即使不是全球最大的印刷企业,也掉不出前三名。

不过,在国内印刷圈,利丰雅高的知名度一度不在日本凸版之下,甚至还要稍胜一筹。利丰雅高于1960年在香港成立,并且早在1991年便在港交所上市。上市第二年,利丰雅高进入内地,成立利丰雅高印刷(深圳)有限公司,从而成为最早涉足内地市场的港资印刷企业之一。

1993年,利丰雅高与北京胶印二厂合资成立北京利丰雅高长城印刷有限公司,从而在出版重镇北京占据一席之地。1995年,利丰雅高独资成立利丰雅高包装印刷(东莞)有限公司,据说规模比深圳、北京工厂更为可观。利丰雅高之所以在印刷圈广受关注,是因为它是最早将轮转机引入内地的印刷企业之一,在彩色期刊印刷领域一度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2013年,利丰雅高最后一次现身百强榜。前一年度,其产品销售收入为23.57亿元,利润总额为7910万元。

即使放在今天,对以书刊印刷为主的印刷企业来说,要达到这样的规模也并不容易。


如果大家以为凸版利丰雅高公司只是印刷书本的传统企业,那你就太小觑它了。


黄剑博谈隐形冠军企业成功之道。百年企业的跨界创新之路:


从印刷巨头到半导体材料领军者!光刻技术是制造芯片所必需的一项关键技术,而光刻技术中的光掩膜版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2023年至2028年期间,全球掩膜版行业市场规模将以年均复合增速约16%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8年,全球掩膜版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约623亿元。


成立于1900年的凸版印刷,其百年发展历程是一段不断创新和跨界的历史。最初,凸版印刷以印刷技术起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逐渐将业务拓展到了多个领域。1961年,凸版印刷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进军了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的半导体材料市场,

成立台式晶体管生产用掩模、电视机显像管用荫罩等精密零件实验工厂,并在小石川工厂内成立技术研究所。凭借其在精密印刷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凸版印刷迅速在光掩模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


凸版印刷Toppan Printi

ng ,作为全球领先的光掩模生产企业,占据了超过31%的市场份额,是半导体材料领域中的隐形冠军。其在全球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地位,得益于对技术的不断追求和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在全球芯片代工企业的快速发展背景下,凸版印刷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光掩模产品,赢得了包括台积电、三星等顶级半导体制造企业的信任和合作,进一步巩固了其市场地位。

凸版印刷的全球布局不仅限于亚洲市场,其在北美和欧洲市场同样拥有广泛的业务布局和客户基础。通过在关键地区的生产和研发基地,凸版印刷能够快速响应不同市场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光掩模解决方案。这种全球化的战略布局,使得凸版印刷能够在半导体产业的全球化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凸版印刷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合作和并购活动,不断扩展其在光掩模领域的产品线和市场份额。

1959 年开始研发平面型晶体管掩膜版, 2005 年以6.5亿美元横向并购杜邦光掩模,掌握了先进的光罩技术,逐步成长为世界级龙头公司。Toppan Photomasks 公司正式动工,并于同年与美国 IBM公司签订共同开发尖端光掩模的合同。凸版印刷的产品线非常丰富,除了光掩模之外,还包括印刷品、彩色滤光片、IC卡等高科技产品。这种多元化的产品结构,使得凸版印刷能够满足不同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增强了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全球来看,掩膜版厂商主要集中在日本和美国,包括日本Toppan(凸版印刷)、日本DNP(大日本印刷)、美国Photronics(福尼克斯)、日本HOYA(豪雅)、韩国 LG-IT(LGInnotek,LG集团子公司)等厂商。2024年,相较于国际领先水平,中国光掩膜版的制造技术还存在较大差距,无法满足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应用需求。掩模版作为图形转移的重要工具,

将承载的电路图形通过曝光的方式转移到硅晶圆等基体材料上,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平板显示、电路板、触控屏等领域。以TFT-LCD制造为例,利用掩膜版的曝光掩蔽作用,将设计好的TFT阵列和彩色滤光片图形按照薄膜晶体管的膜层结构顺序,依次曝光转移至玻璃基板,最终形成多个膜层所叠加的显示器件;

半导体隐形冠军:日本半导体行业的衰败,凸版印刷成为全球光掩模市场的霸主,掌握着全球芯片的命脉。

日本半导体隐形冠军;在半导体产业的每一个微小进步背后,都离不开一项关键技术——光掩模。这一层薄薄的“底片”,承载着电路图的精细图案,是连接设计到实体芯片的桥梁。作为这一领域的全球领导者,日本凸版印刷「Toppan Printing 」以其尖端技术和战略布局,成为推动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幕后英雄。光掩模的精度和细致度直接关系到芯片性能,凸版印刷在这一关键环节的深耕,不仅体现了其技术实力,更彰显了其市场洞察力。

光掩模,作为半导体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光掩模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光刻胶上的图案精度,进而影响到最终芯片的性能。在芯片制造的光刻过程中随着半导体工艺节点的不断缩小,对光掩模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从28纳米到7纳米,再到未来可能的5纳米甚至更小节点,光掩模的成本和技术要求呈指数级增长,成为芯片制造企业竞争的重要门槛。在这个过程中,凸版印刷凭借其在光掩模技术上的深厚积累,尤其是在7纳米及以下工艺节点的光掩模制造上,凸版印刷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确立了自己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


说完印刷厂,我们再聊一下我2010年在大岭山的户外活动。

2010年11月14日,周日今天我要参加从容组织的松山湖徒步拉练活动中,车主是“远征者”,住在龙岗区横岗镇,之前我还以为他是个司机,等到看他开着爱默生公司的轿车,再加上之后徒步中的聊天,才知道远征者是美籍华人,在美国知名公司爱默生工作,高层经理,经常去美国开会,他在上海买了房子,在深圳的龙城广场租房,

他晚上送我回龙岗公寓的门口,我之后才对他刮目相看了。这么有钱的人,也坚持不懈地地走完了环松山湖的全程,虽然他穿的是牛仔裤。


这次活动主要是自驾或拼车,大部分队员是早晨8:00在深圳福田区体育馆南门集合,大概有6部私家车,活动难度是标准级,全程35公里左右,多为水泥公路,无台阶与明显爬坡。分A、B两组,A组走全程,B组走半程。


我早上7点起床,外面的泥头车都开始拉土方了,去工业区十字路口买了煎饼等早餐后就乘车了,约10分钟到达横岗大厦旁的破旧楼盘长安大厦那里,碰到了几个队友(F1,阿金),不久西北狼也来了,如是大家一起上了“远征者”的车,沿深惠路行进到了六约。

周日的车并不多,途经振业城等地方,然后汽车上了盐排高速,经过东莞的雁田水库,又走机荷高速,再转到莞深高速后到达了夹在大岭山镇与大朗镇的松山湖区,常虎高速也从北边穿过。一路上都是F1在给司机指路,原来出发前F1分析了卫星地图,他不借助GPS导航的情况下熟练给司机带路,看来功课的确准备的非常充分。

到松湖烟云那里停车后,大伙就下车,大门口已经是人山人海,徒步与骑自行车的人都很多。其他队员都还没有到,如是大家徒步到湖边休息。这次到松山湖给我的震撼是巨大的,2000到2003年期间,我曾在东莞十几个镇工作与生活过,当时根本没有听闻过松山湖,数次去大岭山与大朗附近出差时,只感觉除了工厂,其它地方就是一片荒野,杂草丛生,偶尔还能碰到被害的尸骨。

当时东莞比较发达也就是虎门,厚街,长安,石碣石龙等镇,而荒凉的大岭山镇则数度让人闻风丧胆。


2000年的时候,我与现在已经移民澳洲的卢兄等分乘几辆摩托车奔赴东莞大岭山镇金桔管理区石大路旁的超级大厂利丰雅高包装印刷东莞有限公司,我们几个人还进入利丰雅高,羡慕在那里工作的人,如今十年过去了,谁还稀罕那个破地方啊!离利丰雅高不远就是当时沉寂如死水的松山湖。

十年沧海沧田,如今松山湖工业区是东莞经济的骄傲,这里景色优美,聚集了众多高新产业。步入期间,马路旷阔,绿化美丽,车辆极少,货柜车都不让通行,其配套与环境比深圳任何一个高科技工业区都强,唯一担忧的人气不足,未来发展到底有没有底气,尚无定论。

大伙在东莞松山湖凯悦酒店对面的湖区等待,陆续很多工厂的打工妹过来拍照。松湖烟雨位于“科技共山水一色”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8平方公里水面的松山湖,四周峰峦环抱,湖水清澈,湖鸟轻鸣。每当晨霭雨烟,松山湖宛如薄纱遮面的 少女,含羞玉立,静穆凝神;雨霁虹出时分,湖面烟波浩渺,云蒸霞蔚;


晓月晚风中,松山湖舟舸横掠,渔舟唱晚。沿悠长的湖岸线,42公里长的滨湖路曲径通幽,路旁是绿意女嫣然的荔枝林和多品种果园,树影婆姿,果实飘香;亲水湖岸线青草如茵, 桃红柳绿, 争奇斗艳,缤纷醉人。峰峦绿树倒影湖底,波光烟雨青翠流荡,湖光山色相映生辉。浴露披霞,泛舟垂钓, 散步、骑车、运动、阅读等,松湖烟雨景色怡人,步移景易,是享受闲情野趣、亲近自然、愉悦身心的绿色场所。

今天我们差不多沿湖徒步了36公里,最后我还骑了几公里的自行车,傍晚的湖区更是美丽,这在曾经遍地是工业厂房的东莞是非常难得的。

等后面的大部队来了,领队集合宣读注意事项后,队伍分为AB二组,B组都是租车骑行,比较休闲,而A组大约有15人徒步,里面有些是跟我爬过山的山友,比如椰子树等。F1是唯一拿着单反的摄影师,全程把单反挂在脖子上给大伙拍照,不停跑来跑去,因为只要你一拍照,前面的队伍就把你抛下了。

差不多十点多的时候,标准组就开始出发了,先徒步14公里左右,从松湖烟云一直走到东莞理工大学,然后穿越整个大学区,这个理工大学非常漂亮,典型的坡地建筑,校区还有很多小湖,遗憾的人气欠佳。远处可以看到状元笔山,十年前大家都相信东莞不可能有大学,如今这么个破地方居然也建起了一个理工大学。

东莞理工学院是一所年轻的大学,1992年成立,2006年拿到学士学位授予权,学校现有松山湖、莞城两个校区,其中松山湖校区坐落在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路1号,占地1860亩(含370亩国际合作创新区);

莞城校区坐落在莞城区学院路251号,占地332亩。现有教职工1869人,其中正高职称人员144人、副高职称人员357人、博士930人。有普通全日制学生超2万人,继续教育学生近2万人,迄今为地方培养各类人才约13万人,约95%的毕业生留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创业。

图书馆总建筑面积55352平方米,累计藏书205.2万册,有42个数据库、175万册电子图书等数字资源。建成万兆带宽主干、两条40G主干,基本实现千兆带宽到桌面的IPV6校园网,4万个信息点,建成覆盖全校的无线校园网,AP数量7300多个,出口带宽37.5G;智慧校园建设有190个信息化系统,为全校师生提供丰富、方便、快捷的信息化服务。

队伍中有一个年轻人非常幽默,他说再过十年,这个学院估计就要变成洗脚按摩研究中心了,但他还是错了,后来东莞多次扫黄打黑,硬是把大量不良妇女逼出东莞,转型搞高科技产业了。

沿途的草地上我看到很多东莞打工妹成群结队的躺在草地上打牌聊天,她们的生活其实很乏味,那么多女孩找不到男朋友,甚至很多男孩同时跟很多东莞打工妹保持亲密关系,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东莞洗浴中心服务业的发达与远近闻名。我还特意给那些打工妹拍照,她们似乎很配合,而且也对我的帽子特别感兴趣。

穿过学校后到达了一个叫松湖花园的豪华小区,据说是公务猿的特权之房。对面是光大锦绣山河的楼盘。我们徒步了很久,到达了在水一方蒸饭馆,大家就陆续进去吃饭,先到了B队人马都有饭菜吃,我们后来的只能点些粉面充饥了,好在队员有带水果等。


休整了近二个小时后,有部分队员要提前返深,如是剩下的队伍又分成二组,上午徒步时跟不上的几个人选择了下午骑车,最后大约有11人继续继续徒步,包括中午刚赶过来的那个78年帅哥,这哥们去年跟我爬过马峦山,车都买了,就是舍不得买套户外装备,虽然他没有背包等装备,但走起路来还是很快的,就拧着半瓶水,走了中途都没水了,还好我给了他一瓶水。

另外一位女队员最后走不动了,我给了她一瓶红牛,喝了之后状态神勇。期间2个娇小的女孩走得特别快,一个叫什么精灵。沿途为了抄近路,还从被抽干的湖底通行过。下午徒步时还经过了一座大桥,从桥上俯瞰整个湖区,气势恢宏,极为震撼。有人在垂钓,有人在划船。

我与从容走在一起时,她的探路者背包旁边还塞了个音箱,可惜她跑动的时候那个音箱摔了几次,最后就摔坏了。沿着湖走得好处就是空气清新,微风拂面,不好的地方是水泥地很硬,走到最后很多队员的脚底都起泡了。


松山湖有一个桃花源牌坊,一直很向往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里描述的桃源公园,而今天,桃花源记中那个世外桃源终于出现在了世界工厂东莞。

广州市智汇旅游景区管理公司与东莞松山湖景区联合打造的“桃源公园”已于2011年春节正式开门迎客。桃源公园位于松山湖滨湖南路沿线的松湖花海景区内,景点占地面积500多亩,两年前已完成建设并获顶级景区称号。但始终不能有效运营。之后广州市智汇旅游对整个景区进行重新规划,总投资3000多万元,创造性的重现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情景,并提升了松山湖倡导的开发理念—— “科技共山水一色,生态与开发共荣”。建设了一个景观优美的休闲、娱乐场所,展现了和谐融合的渔耕读的生活,为忙碌的都市人群提供了一个返璞归真的环境。

我们徒步到傍晚时,发现湖区四周已经修建了大量高楼,考虑到天色渐晚,我们就选择了骑行,最终除掉骑行的5公里,我们白天实际上徒步了30公里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游记提到的目的地

1/1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第7003回:重返凸版利丰雅高,松山湖抢跑新赛道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松山湖度假区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松山湖度假区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松山湖度假区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松山湖度假区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