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景区
11月2日晚上,我坐上广州北到梵净山的卧铺火车,开始为期7天的旅程。
第一站是梵净山,位于贵州铜仁市。
3日上午9点10分,火车按时到达铜仁站。
出站后,已经9:20。站外广场到处都是到梵净山的车子拉客,不过为了少出意外状况,我一般偏向选公共交通。
出站口有个游客咨询处,有个姑娘问我是不是到梵净山。得到我肯定的答复后,她说对面铜仁旅游客运站正好有9:20点班车,让我快点过去。我说等我过去车不是正好开走吗?她说没关系,她通知司机等一下。原来还能这么操作?
9:30,我在客运站坐上到梵净山东门的大巴。10:45,大巴到达梵净山景区东门游客服务中心。
服务中心免费的行李存放箱已经满了,我只好到对面窗口,花15元人工寄存,有点贵哦。
景区登山
今天这个时间到景区的人少,随到随买票,不用预约。
淡季出游,就是好。
今年广东居民贵州景区免门票,但是要收交通车和缆车费。
今天梵净山天晴,太阳下可以穿短袖。
梵净山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铜仁市江口、松桃、印江三县交界处,面积775平方公里,也是中国华南地区地质演化的重要窗口和长江中上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有着“梵天净土”之赞誉的梵净山,不仅是我国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也是佛教第五名山,弥勒菩萨道场,更因为红云金顶的奇特,被大家冠名“中国版天空之城”。
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个梦,离开喧嚣的城市,去远方,听听蝴蝶与野花的对吟,猜猜树叶飘坠的心事,或者什么都不想,只是呼吸纯净的空气,体验纯朴的人情。那么,跟我走吧,去被称为梵天净土的梵净山,去感受金顶上的风光无限……
11:00,无需排队,我进入景区,再换乘景区交通车,到达缆车下站。
施施然的,我坐上缆车。不能包厢,有点小遗憾,哈哈。好在和我同一个车厢的有几位美女小姐姐,算是补偿吧。
从缆车向外望,山林五颜六色,如果早1周过来,可能更是好季节。
从缆车上,远远可以看见红云金顶。
11:46,在缆车上我提前预约红云金顶,2474号,目前叫号到1506,估计要等两小时。
出缆车后,我按网上攻略,走右边索道站下山入口,一路逆行到普度广场,准备先上红云金顶。
按照景区的标准路线,应该是先走森林栈道到蘑菇石,最后才到普度广场的。
为了和下山人流分开,我直接走应急通道上行,工作人员也体贴的帮我开门。
12:05,我到达普度广场前的承恩寺。
“佛教五大名山”梵净山的承恩寺始建于明初,2009年在原遗址上重建,2011年完工,是梵净山顶寺庙群的主体建筑。
承恩寺从11:30起施粥,味道可以。
游完承恩寺,可以坐寺内长凳休息,静静等候红云金顶叫号。
红云金顶
13:26,终于可以上红云金顶。
红云金顶,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海拔2336米。因其晨间常见红云瑞气环绕,故得其名。
梵净山红云金顶,从峰脚到峰顶垂直高差94米,远眺金顶,恰似农家蒸饭用的甑子,又像云海中高高耸起的一只巨大的惊叹号,奇险无比。
红云金顶对面可以远望老金顶、蘑菇石、承恩寺,相当宏伟。
由于前往金顶有一段路比较不好走,攀登需要沿着绝壁上凿出的狭窄石蹬,借助铁链,手脚并用才能攀援而上,过程相当险峻。
部分人爬升很慢,所以在半路排队等了好久。
13:41,太阳开始被云层挡住,雾气开始弥漫,今天好运气终于结束。
气温下降明显,要穿外套才能御寒。
千算万算,没算到下午会变天,还是棋差一著咯。
14:10,终于登顶红云金顶。
红云金顶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奇观,还具有深厚的人文背景。
金顶中部裂缝名金刀峡,将金顶一分为二,上有天桥相连。两边各建有一庙,一边供奉释迦佛、一边供奉弥勒佛。红云瑞气常绕四周,人称红云金顶,谐“鸿运金顶”。状若飞天游龙,又似佛手二指禅,更像人类的生命图腾。根据其形而又称“天下第一峰”。
由于云雾影响,周围能见度很差,当时景观一般。
从另一边下山,似乎这条栈道风光更好。
15点,从红云金顶下山后,我上到对面拜佛台。
从拜佛台望向红云金顶,太阳若隐若现,太不给力。
排队上山的游客还是多,站满了整条山路。
老金顶
拜佛台再往前,就是去西门的道路,不能选!
于是,我走分支路去挑战老金顶。
老金顶以其“奇”著称。与华山整块的花岗岩不同,老金顶的岩石结构奇特,仿佛是由一层层薄饼堆叠而成,这是典型的沉积岩地貌。由于地质运动和挤压,岩石形成了一道道垂直断裂,裸露在外的岩石形状各异,如同威化饼干、雄鹰、蘑菇等,令人叹为观止。
老金顶虽然海拔高达2494米,比红云金顶还要高,但它的险峻程度却不及红云金顶。这里的游趣主要在于观赏那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发挥你的想象力,在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中感受造化的神奇。
上行的台阶就在拜佛台边,入口处有一块不起眼的石碑,走近一看写着“赐敕碑”。
赐敕碑是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奉神宗圣旨而建,由当时的户部郎中李芝彦撰写,全称“敕赐梵净山重建金顶续碑”,楷书阴刻,全文共1349字,介绍了梵净山的历史地理和人文古迹等内容,是一块很有历史意义的文物。
再往前就是万名洞,这个洞名的由来,据说是因为来金顶朝拜的信徒,走到这里的时候,会将刻有自己名字的小石片投进洞里以求赐福,久而久之,这里累积了万千姓名的石片,故名“万名洞”。
再往上行,台阶变得陡峭起来,其中一段坡度有七八十度,位于岩石的夹缝之间,这一段是攀登老金顶最陡峭的地方,而且狭窄只能一人通行,因为岩石上常有山水滴落,阴暗湿滑。
老金顶虽然险峻程度却不及红云金顶,但是感觉爬起来更累,因为它是一路向上,不像红云金顶,因为要排队,可以走走停停,随时休息。
走过这段路,台阶就变成沿着悬崖曲折上行,感觉这里的岩石比较奇特,节理状的线条,是经年的雨水和山风吹刷的结果,而从岩石缝隙中生长出的植物,给山体披上了一层葱翠的外衣,让梵净山变得秀丽多姿。
15:30,到达老金顶峰顶。
老金顶是梵净山的标志性景点,其名“月镜山”,因为在月光下,这里的石壁经常出现弥勒佛为众生说法的图像,这也是梵净山能成为弥勒菩萨道场的由来。
山顶平台不大,主要建筑就是燃灯殿,供奉的是三世佛之一的过去佛,也就是燃灯古佛,此佛初生之日,四方皆明,日月火珠复不为用,而现在佛释迦牟尼,未来佛弥勒则被供奉在红云金顶之上,两座金顶把佛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供奉在内。
观景的位置,除了殿两侧,还有殿前面的一方小平台,这里是老金顶的打卡点,也是拍摄燃灯殿全貌,和俯视红云金顶的最佳所在。可惜周边景物都被云雾笼罩,偶然才可以看到一部分。
在峰顶等了好久,还是大雾,看来今天想看日落是没指望的。
开始下撤,老金顶游览是一个环线,下山的路线有部分不重叠,走过般若泉后有个分叉口,下行是走左手侧,会经过果然古寺、万卷经书和老鹰岩等景点。
果然寺仅存遗址,这座寺院全是片石垒砌的,但现在只剩下倾颓的四壁残垣,没有屋顶,寺院有两殿,两殿内西面均有石龛小室,左边殿内石龛供奉石像两尊,寺前有个观景平台,停留的人不多。
关于这座寺院的由来,考证得到的信息不多,“果然”这名字,也很有佛家的禅意,而其实这只是山中的一种神兽名字,据说“果然兽”得日月灵气和佛光庇护,常常成群结队在山林间飞来荡去,来无影去无踪,若有人能偶然碰见,就是与佛有缘了,必交好运,这座寺庙就是古人为供奉这种吉祥神兽而建。
万卷经书和老鹰岩,其实就是蘑菇石阵从不同角度观看的结果,万卷经书是一组石壁,相传唐僧玄奘西天取经归来,曾专程到梵净山拜谒弥勒大佛,将至红云金顶时,却因白龙马偶失前蹄,撒下一叠佛经,经书落地生根,便成就了今天的梵净山一绝“万卷书”。
老鹰岩,顾名思义,就是一方耸立在山巅形状像老鹰的巨岩。
看下面这个,像不像民间传说的翻天印。
蘑菇石
16:15,下行到蘑菇石。
梵净山蘑菇石是贵州标志性景点之一,是由风化、侵蚀后残留的层积岩所成,花岗石尤其是黑色的花岗石长期受风化作用,使地壳表层岩石逐渐崩裂、破碎、分解,同时也形成新环境下的新矿物岩,风化作用是破坏山岩和改造山岩的主要力量,是使山岩不断变化的重要力量,是沉积物质的重要来源之一,它既像天上飞来之物,也似是地下生长而出,傲然矗立着。
从蘑菇石看老金顶和红云金顶,都是云雾弥漫,倒是出奇的有意境。
16:35,走森林栈道下山,沿途不见几个游客。
16:55,返回索道。依旧是一路顺利的,坐上缆车和交通车,根本不用排队。
出景区东门,有一条小溪,和山上水源应该相通,可以玩水。
在东门外吃上一碗遵义羊肉粉,活力回来了。
已经快天黑,我到游客中心取回差点忘记的行李,打车前往今晚的住宿地点:寨沙侗寨。侗寨不远,车费标准10元,高德优惠后7元。
总结
1、红云金顶越早预约越好,甚至可以一个人用两个微信预约,或者多人出行的分开预约,把时间错开,给自己最大的空间。
2、上午早上山的,推荐逆行到普渡广场抢时间上红云金顶。中午后上山的就没这个必要,老石走完蘑菇石和老金顶再去红云金顶。
3、老金顶比红云金顶更累,建议爬这两个地方戴上手套抓铁链。
4、山上天气多变,有阳光的时候就热,没阳光的时候就冷,所以要多备一件外套。
5、蘑菇石区域,拍老金顶和红云金顶都容易出片,不妨多找角度。
6、山上的洗手间今天都没水供应,不知道是常态还是偶发事件。建议坐电瓶车上山前先尽量解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