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晋祠
晋祠距离太原市区25公里,有公交车可以到达,2010年的时候来过一次,这次去景区外围扩大了,增建不少了建筑,建起了游客服务中心。
晋祠
晋祠
晋祠
晋祠
晋祠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其中难老泉、侍女像、周柏 被誉为“晋祠三绝”。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晋国宗祠;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国内宋元明清至民国本体建筑类型、时代序列完整的孤例,附属彩塑壁画碑碣均为国宝;是三晋历史文脉的综合载体,晋文化系统上溯西周封唐建晋至盛唐肇创文脉传承的实证;是世界王氏、张氏发祥地。
1961年3月,晋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晋祠博物馆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 。2009年5月,晋祠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批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晋祠
晋祠
晋祠
晋祠
晋祠
晋祠
晋祠
晋祠
晋祠
晋祠
晋祠
晋祠
晋祠
晋祠
这是晋祠的山门,进这个门才是晋祠,才收门票外面都是免费的。
晋祠水镜台
水镜台位于太原西南的晋祠,是现存较大的明清戏台。戏台分前后两部,从建筑形制来看,后台为明代建造;前台是清代补建。前台立十二根明柱支撑卷棚式屋顶,周围加各种装饰,制作工艺精细。后台台身四角立柱,有两面围廊与前台连成一体。前后台之间设上下场门,中以木板隔开,上悬“水镜台”横匾。台基高出地面1.3米,前沿排列六十公分高的石望柱,嵌入石勾栏,将前后台围一周,使整个建筑浑然一体。
晋祠水镜台
晋祠
晋祠金人台
晋祠金人台共有四尊铁人,因铁为五金之属,人称之为“金人台”。西南隅的那尊铁人,铸于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保存完整。据说,铁人忍受不了夏天的炎热,走到汾河边想过河。见一条小船,铁人要求船家带他渡河,船家道破了铁人的本相并把它抬回金人台。圣母令手下将领,在铁人的脚趾上连砍三刀,作为对不服戒律的惩罚,金人脚上迄今还留着三刀印痕。现在金人台被围起来了不能进去以前是可以进去的.
晋祠金人台
晋祠金人台
晋祠金人台
晋祠金人台
晋祠唐碑亭
唐碑亭即“贞观宝翰”亭,晋祠之铭并序碑在晋祠贞观宝翰亭内。亭内陈列唐太宗李世民手书碑刻“晋祠之铭并序”。全碑1200多宇,书法行草,笔力奇逸含蓄,是书法艺术的珍品。
晋祠唐碑
晋祠唐碑
晋祠
晋祠
晋祠
晋祠
晋祠
晋祠
晋祠
晋祠
晋祠
晋祠
晋祠唐叔虞祠
唐叔虞祠,奉祀西周时晋国第一任诸侯唐叔虞的祠堂,是一座独立的两进院落,现祠堂是经元、明、清三代翻修扩建而来,殿内塑像均为明代作品。过殿内的乐伎像系元代作品,为研究元代乐器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唐叔虞祠坐北向南,西倚静怡园,东临昊天神祠,祠前有八角莲池,与钟、鼓楼遥相呼应,为祭祀周初晋国开国诸侯、武王之子、成王胞弟叔虞而建。
晋祠唐叔虞祠
唐叔虞祠大殿神龛内塑有唐叔虞像,端坐正中,身穿蟒袍,手执玉圭,神采奕奕,相貌堂堂,虽为明、清后世重装,仍保留了元代塑像的特征。其神龛前两柱上各盘绕泥塑蟠龙一条,活灵活现,张牙舞爪,形态生动,粗壮有力,气势凶猛,有腾云驾雾之势。在明清时期等级制度特别严格,只有皇宫里才能见到五爪龙,民间禁用,所以唐叔虞祠的这对龙为四爪金龙。神龛内左右各有一侍童,神台下文臣武将相对而立。
晋祠唐叔虞祠
晋祠
晋祠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2020五千年文明看山西,晋是如此美 33393
- 山西旅游攻略|#不止于春#去平遥,还一场春季旅行 48791
- 中国四大古城你来过几个?民间故宫你又知道多少? 2271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