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5

太原晋祠(中)

编辑
天数:1 天 时间:4 月 人均:500 元 和谁:和朋友

太原晋祠对越坊

对越坊在晋祠景区中轴线上的金人台西,建于万历四年(1576年),造型优美,结构壮丽。此匾由明代书法家高应元所题,二字为榜书金字,笔力遒劲,宛如游龙。相传,高应元的母亲患偏头痛顽症,百医无效,后在吕祖面前求得一签,签上写着“添砖加瓦”,高应元在祠内仔细观察,发现殿、堂、楼、阁、亭、台、桥样样都有,惟独缺少牌坊,所以便选择在金人台西造了这座牌坊,并亲手书写匾额,悬于中央。“对越”语出《诗经·周颂·清庙》“对越在天”一句。

太原晋祠

晋祠鱼沼飞梁

晋祠鱼沼飞梁

鱼沼飞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桥形,如大鹏展翅,在圣母殿与献殿之间,形状典雅大方,造型独特。

晋祠圣母殿

圣母殿是全祠的主殿,殿内供奉的是西周时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和唐叔虞的母亲,姜子牙的女儿邑姜。大殿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殿周围廊,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副阶周匝”的最早实例。前廊中的八根木雕盘龙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大殿采用了宋《营造法式》的“柱升起”、“柱侧角”,增强了大殿的曲线美和稳固性。因此,圣母殿是我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建筑发展的重要的实物资料。

晋祠圣母殿

“三晋遗封”出自慈禧御笔。

晋祠圣母殿

大殿正门门楣上的“显灵昭济圣母”这个匾额由宋仁宗加封题写,清朝同治皇帝题写的“惠洽桐封”,光绪皇帝题写的“惠流三晋”等,山西巡抚曾国荃的“恩周万禩”,山西巡抚鲍源深的“惠普桐封”,这也说明了晋祠及圣母殿当时的社会地位。

晋祠圣母殿

晋祠圣母殿木雕盘龙

木雕盘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盘龙雕柱,雕于宋元佑二年(1087年)。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虽已近千年,鳞甲须髯。

晋祠圣母殿

晋祠圣母殿雕塑(侍女像)

晋祠三绝之二。圣母殿的中央是“邑姜”像,左右两庑有40多位侍者。在圣母殿内尚存的43尊彩绘塑像中,除圣母像两侧的小像是后来增补的外,其余都是宋初原塑。在大殿正中幔帐内的圣母,头戴凤冠,面部静谧慈祥,双腿盘坐在木制的方座上,一只手放在胸前,一只手放在腿上,手指隐在袖内,身上穿着的蟒袍沿着膝盖垂向座位下边,整个塑像形态显得稳定而端庄。侍从都是各有专职,身份、性格也是无一雷同。

晋祠圣母殿雕塑(侍女像)

晋祠周柏

周柏与唐槐晋祠三绝之一,二者都是晋祠千年古木的代表。周柏是周代种植的柏树,茂盛葱郁,位于圣母殿北侧,原先本有两株,名为齐年古柏,如今只剩这一株。周柏唐槐树干粗壮,需数人才能合围。唐槐是唐代时种植的槐树,位于水镜台前,是晋祠古树中最繁茂的一株。每到春夏之季,树绿荫浓。

晋祠周柏

晋祠

晋祠

晋祠

晋祠

晋祠

晋祠

晋祠

晋祠

晋祠

晋祠

晋祠难老泉

晋祠三绝之三。难老泉俗称“南海眼”,出自断岩层,终年涌水,北齐时有人据《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之句起名“难老泉”。泉上有亭,亭上悬挂着清代学者傅山写的“难老泉”三个字。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晋水有三个源泉,一是善利泉,一是鱼沼泉,一是难老泉。难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

晋祠

晋祠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太原晋祠(中)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