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一级支流大夏河北岸、龙山与凤山间的盆地上,坐落着一座令人神往的佛学圣殿。
这里远离拉萨,却是众多活佛首选的驻锡地;这里地处偏僻,却是僧舍连绵间遍布着求学弘法的足迹;这里是后起之地,却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藏学府——这里就是"拉卜楞寺"。
在阿卡日复一日的诵经声中,在信徒香火缭绕的氤氲中,“拉卜楞寺”如同一颗藏地高原的明珠,闪烁着睿智的佛光,等待着四海八荒的芸芸众生……
最早知道拉卜楞寺,还是在2004年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天下无贼》里,刘若英扮演的女贼无意间经过拉卜楞寺时,被寺庙中升腾而起的金色晨光所吸引,匍匐跪拜的一幕,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将车停在停车场,一路穿过转筒长廊、僧舍区来到拉卜楞寺东门。
拉卜楞寺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简称扎西奇寺,一般称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
坐北向南的寺院占地总面积8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主要殿宇90多座,包括六大学院、16处佛殿、18处昂欠(大活佛宫邸)、僧舍及讲经坛、法苑、印经院、佛塔等,形成了一组具有藏族特色的宏伟建筑群。
全寺所有梵宇,均以当地的石、木、土、茴麻为建筑材料,绝少使用金属。整体建筑下宽上窄,近似梯形,外石内木,有“外不见木,内不见石”之谚。各庙宇依其不同的功能和等级,分别涂以红、黄、白等土质颜料,阳台房檐挂有彩布帐帘,大中型建筑物顶部及墙壁四面置布铜质鎏金的法轮、阴阳兽、宝瓶、幡幢、金顶、雄狮。部分殿堂还融合和吸收汉族建筑特色,增盖宫殿式屋顶,上覆鎏金铜瓦或绿色琉璃瓦。
藏传佛教寺院墙壁颜料用色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一般阿卡(安多藏语中对藏传佛教僧人的一种尊称)的住宅只能用黑、白两种颜色,活佛则可以用红色,高级的活佛可以用黄、金等色及琉璃装饰。
拉卜楞寺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全世界最有名的藏密学院,被誉为“世界藏学府”。宗教体制的组成以闻思、医药、时轮、吉金刚、上续部及下续部六大学院为主,其教学内容涉及天文、历算、音乐、舞蹈、藏医学等多个领域,完整的教学体系,堪称藏区的北大、清华。
参观拉卜楞寺有专属的学僧免费讲解,参观殿宇为大经堂、狮子吼佛殿、文殊菩萨佛殿、文物陈列馆、酥油花殿、大金瓦寺。跟着学僧顺时针参观,注意进入殿堂请摘帽、禁止摄影。
拉卜楞寺的主要建筑,以大经堂和大金瓦寺为中心。
大经堂即闻思学院,是寺内六大学院经堂中最大的一座,坐落在开阔的广场上。拥有前殿楼、前庭院、正殿和后殿共数百间房屋,占地10余亩,是全寺最宏伟的建筑。
前殿楼为大屋顶式建筑,顶脊有宝瓶、法轮等饰物,楼上供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之像;前庭院是本院学僧辩经及法会辩经考取学位的场所;正殿内悬乾隆皇帝御赐“慧觉寺”匾额,供有释迦牟尼、宗喀巴、二胜六庄严、历世嘉木样塑像,悬挂着精美的刺绣佛像及幢幡宝盖等,显得十分华丽,且藏有《甘珠尔》等经典;后殿正中供奉着鎏金弥勒大铜像,左右两侧分别供奉历世嘉木样大师和青海蒙古河南亲王的舍利灵塔。
拉卜楞寺的寿安寺,殿内供奉着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化身佛像。佛殿入口的上方,悬挂嘉庆皇帝御赐用汉、藏、满、蒙4种文本撰写的“寿安寺”匾牌——这就是狮子吼佛殿。
狮子是百兽之王,把狮子的吼声比作佛法,可以破除各种邪说杂念,而宗喀巴大师生前大力整顿教徒行为,弘扬教义,为黄教的创立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形象好比怒吼的狮子,因此这个佛殿被尊称为狮子吼佛殿。
狮子吼佛殿有四层,都是红色的外墙,每个窗户挂着帐幔。大殿门前悬挂黑色的牛毛帐幔,上面绘有阴阳双鹿的图案。
狮子吼佛殿南面是文殊菩萨佛殿,殿内有很多精美的壁画,内容包括佛本生、佛经故事、佛像、历史人物、医学图解等,色泽鲜艳,充满生活气息。还有著名的唐卡画,绘在布幄上,十分精致。
从狮子吼佛殿、文殊菩萨佛殿的院子中出来,跟着学僧顺时针转至文物陈列馆小院。
拉卜楞寺内珍藏的民族文物和佛教艺术品共计1万余件,在文物陈列馆(绿度母佛殿)展示的只是一小部分,包括各时期寺院或大师们接受的珍贵礼品等。
文物陈列馆旁是拉卜楞寺内唯一可以内部拍照的佛殿——酥油花殿。
被称为藏传佛教“艺术三绝”之一的“酥油花”其实不是花,而是以酥油表现世间万物的软雕塑艺术。
先从峡谷、戈壁上植物的花粉和叶片中提取颜料,将红珊瑚、绿松石、黄金、白银、乌铁矿等研磨成专用颜料,加入到经提炼的酥油中,经寺院的艺僧巧妙调和,浸泡在冰水中揉搓3-5天,再经精致而密不可宣的制作程序,承载着艺僧们竭尽心血的艺术魂宝展现在世人面前。
各种佛像、花卉、金龙吐蕊、祥云缭绕、步步生莲,都在艺僧巧手的雕琢中展现在世人面前。雕刻的细腻精美,表情的惟妙惟肖,雕花的繁复精致封无与伦比。
除了酥油花、壁画和唐卡,拉卜楞寺的堆绣艺术亦堪称一绝。堆绣是用彩色绸缎剪裁出各种形状物绣在布幔上,底部垫以羊毛等物,有着强烈的立体感。但为了保护珍贵文物,佛殿等建筑内部严禁拍照。想一睹这些艺术品的“芳容”,只能是亲临现场了。
从酥油花殿出来向北,顺时针转至大经堂西北侧,穿过一小段上坡路,拉卜楞寺主要建筑之一的大金瓦寺矗立在眼前。
大金瓦寺即弥勒佛殿,始建于1788年,高达6层、纵深各5间,为藏汉混合式结构,最高层为宫殿式的方亭,四角飞檐,上覆盖鎏金铜狮、铜龙、铜宝瓶、铜如意,阳光下金碧辉煌,故俗称大金瓦寺。
殿内供鎏金弥勒佛大铜像,两侧供八大菩萨鎏金铜像。殿内藏有金、银汁书写的《甘珠尔》,可谓稀世珍宝。
山体上建有阿卡修行的僧舍。
弥勒佛殿西侧是释迦牟尼佛殿,仿拉萨大昭寺修建,亦为鎏金铜瓦屋顶,俗称“小金瓦寺”。
大金瓦寺建在拉卜楞寺的最高处,站在殿前广场远眺,天空湛蓝、青山碧绿、神鸟飞翔,贡唐宝塔金光闪闪,近处格桑花盛开……
没有喧嚣不息的声音,没有川流不息的人群,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一个秀美的自然圣地,一个真诚、善爱的人文世界在这里生息万年……
大经堂旁边的离合塔,白色佛塔在蓝天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神圣。
拉卜楞寺现存最古老也是唯一的第一世嘉木样活佛时期所建的佛殿,是位于大经堂旁的续部下学院的佛殿。
续部下学院经堂初建于公元1737年,正殿东西5间、南北1间,系藏式建筑,殿顶法轮、幢幡俱全,内供密集、怖畏、胜乐等密宗佛像,其后殿供奉一世德哇仓等7 位活佛之灵塔。
西侧的护法殿,游客与女士不得入内。
贡唐宝塔是拉卜楞寺的地标性建筑,位于拉卜楞寺西南角,原名现见解脱大金塔,因塔内供有从尼泊尔迎请来的无量光佛(阿弥陀佛)像而享誉海内外。
宝塔高五层,由塔刹、塔瓶、塔座三大部分组成。塔刹是光彩夺目的日、月、星辰,塔瓶是精铜浮雕鎏金八大菩萨,塔座为琉璃瓦装饰的三层四角建筑,一层四周装有铜制经轮。
此处需另外购票,沿狭窄楼梯登塔。
登上宝塔,视野极其开阔,拉卜楞寺全景尽收眼底。
南望是瞻佛台: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拉卜楞寺举行一年一度的瞻佛节,来自甘肃、青海、四川、内蒙古及甘南周边的信教民众齐聚瞻佛台,祈祷新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从贡唐宝塔里出来,走过大夏河上的木桥,瞻佛台旁有条步道可直接上至瞻佛台顶端,可以清晰地看到拉卜楞寺全景。
其实,拉卜楞寺的一个最大的亮点,便是拥有世界上最长的转经长廊,这在电影《天下无贼》中给了不少镜头。
转经长廊位于寺院的最外围,共有2000多个转经筒,绵延3.5公里,转遍每个转经筒至少需要一个小时。
转经筒内有“六字大明咒”。信徒们认为,每转动一次就等于念诵经文一遍,表示反复念诵着成百上千倍的“六字大明咒”。
虔诚拨动每个转经筒,祈愿每个吉祥的当下……
漫步在寺院中,阿卡红色的身影、信徒虔诚的身影常常不经意地闯入我的镜头中。
在佛殿前,信徒们依次排开,磕着等身长头,口念六字真言,轻数一珠佛珠。
藏族是一个全民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从他们出生起佛便给他们烙上了信仰的印记,一直到死去。在藏族人的家庭观里,能有个出家为僧的孩子是全家人无上的荣耀。
曾经内心一直疑惑,是什么让信徒笃信一种神秘的力量,是对未来生活的期冀,亦或是对永生永世的美好幻想?
在与阿卡擦肩而过时,脑海中突然闪出仓央嘉措的诗句: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2018年6月13日、2021年8月2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