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1

ADCC X 白日梦旅行 战略合作|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同途

一个是空间设计领域 专注于空间设计师人文美学教育的理想主义平台

一个是旅行设计领域 专注于人文旅行设计与沉浸式体验的理想主义平台

一个构想家园 一个描绘远方

一个营造栖居 一个打磨时光

今年,清华大学国际艺术与设计教育大会向世界发问:“数字元宇宙时代,娱乐的边界在哪里?”,此一问,标志着我国最高学府对“元宇宙”概念的接纳与思考。人类物质生活实现极大丰富后,必然向精神生活转移。一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所示,最高层级是自我实现,它被生而为人的使命感所驱使,要达成自我实现,先要筑造起自己的精神金字塔。

疫情更是促进人类向数字世界迁移,数字世界的经济体制一旦建立完整,平行于现实世界并始终在线的虚拟空间“元宇宙”必将来临,人类也会从此进入虚实相间的“未来宇宙”生活模式。这一切的到来,应该不会太久。

生命的珍贵,在于思考的深度,视野的广度,和与万物相接的温度。—— ADCC生活艺术学院与白日梦旅行链接的“元点”,亦是这一共同认知。

左:ADCC生活艺术学院「人文美学课」

右:白日梦旅行沉浸式旅行学院·古生物系列旅行

生命的进化方向也是两家机构充满好奇的视点,“本宇宙”的我们,或许可以笃定地认为,我们是“元宇宙”的主宰。但会不会在“未来宇宙”,我们会发现,“本宇宙”的我们,亦不过是另一个造物主建构的数字空间。

周而复始,思考无尽。

空间设计师与旅行设计师,无疑是“未来宇宙”的参与缔造者,因为他们是家与远方的构想者,也是诗意与无限的书写者。基于这样的相识与相认,2021年11月5日,ADCC生活艺术学院与白日梦旅行,开启战略合作。

相见是注定,携手也是必然。

到场嘉宾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名誉会长战略委员会主任刘珝先生,文化学者长江证券创办人石门坎教育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白日梦沉浸式旅行学院世界文明行走架构师陈浩武先生,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会长张丽女士,孟子第74代玄孙、中国士学文化创始人、良友书院院长孟繁佳先生。

著名的设计师ADCC的执行主任、著名设计师梁建国先生,中央美院城市设计学院的院长、ADCC的秘书长马浚诚先生,中国室内装饰协会秘书长王东明先生。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文化旅游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林玉珊女士,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分支机构管理办主任、ADCC的负责人、ADCC生活艺术学院负责人赵寂蕙女士,中国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秘书长税欣女士,知名投资人、ADCC副主任丁力女士,新时代文化旅游研究院的院长、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吴若山先生,自然音乐发起人、艺术家ADCC副主任陈志鹏先生。

珠宝美学专家历任历峰集团-卡地亚、路威铭轩集团——宝格丽和克里斯汀·迪奥等品牌部门高管徐莹女士,著名设计师策展人、艺术家、ADCC执行秘书长佘文涛先生,锐珂医疗中国区副总裁滕俐女士,ADCC执行秘书长、陈设中国晶麒麟奖秘书长张焕蓉女士。

山西大学世界遗产保护中心塑料研究室研究员王般般女士,尚层集团董事长林云松先生,美克美家设计联盟运营总监孟琴女士,HBA酒店集团原商务主管刘俊峰女士,著名室内设计师敖瀚先生、唐云女士、张云先生、韩青松先生、贾立先生,建筑师俞桂枝女士、黄自清先生……悉数到场,见证签约仪式。

赵寂蕙(左)与孙博(右)现场签署战略合作

证签人(二排从左至右):

梁建国 张丽 刘珝 马浚诚 林玉珊 税欣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英文为 The Art Display & Decoration Committee of China,缩写为ADCC),属于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分支机构。十五年来,中国室内装饰协会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ADCC)已经支持形成【陈设中国晶麒麟奖】、【中国生活艺术展】、【ADCC生活艺术学院】等行业品牌项目。倡导“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艺术品功能化、功能品艺术化”,以提升生活美学、促进中国陈设艺术行业的发展和提高中国陈设艺术设计师的行业地位,推动中国生活产品设计研发,建立中国设计行业人才智库为核心任务。

【ADCC生活艺术学院】教育平台创立于2015年5月,是由ADCC的众多精英支持与专业背书的“人文美学”专业教育咨询机构和文化产业人文智库,通过全景沉浸式美学课程、全方位极致美学体验、文化地产内容输出,网络人文艺术教学等文化项目板块,由此树立本领域智库标杆与学术权威,打造中国设计界优质人文美学类教育咨询品牌。目前旗下教育项目有「人文美学课」、「主题课」、「云上课」、「在场」。

白日梦旅行深耕国内外顶尖文化旅行12年,联动作为跨界独立旅行设计师的各领域卓越学者和艺术家,以创意内容和前沿研究,为旅行者创造独一无二的沉浸式体验。主张以深耕世界的姿态,将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借助跨界独立旅行设计师的洞察与思考,通过深刻的阅读、行走与对话,将宇宙演化、生命进化与文明承序的时光流转化作沉浸式旅行体验,带领旅行者“向内行走”。

旗下有【PALA私人订制旅行机构】、【白日梦沉浸式旅行学院】、【星空下帐篷酒店】、【白日梦沉浸式文旅产业实验室】等子品牌。汇聚了来自全世界147个国家的旅行资源和5000多位跨界独立旅行设计师,拥有30000个独旅数据库资源。曾举办「海上白日梦」诺唯真沉浸式戏剧、「云上白日梦」不丹新春音乐会、「冰上白日梦」贝加尔湖冰雪图书馆、「田园白日梦」遂昌茶园牡丹亭等沉浸式体验品牌项目。

重回人类文明的起点

重思设计与未来宇宙

战略合作签署完毕,在以“洞穴”为意象的美克洞学馆,双方负责人赵寂蕙与孙博主持开启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对话。18位顶级空间设计师与12位跨界独立旅行设计师共同探讨了旅行设计与空间设计、未来设计与沉浸式体验、“元宇宙”与“未来宇宙”等前沿话题。

“洞学”在中国唐代指设在名山胜地的书院。在美克洞学馆可感受到人类从洞穴庇护所到室内穴居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旅行、空间与设计

陈浩武:有人说,蜜蜂蜂巢在科技性上所达到的高度是人类难以企及的,人要向蜂巢学习。但是人为什么是人?非常简单,因为蜜蜂在造蜂巢前是没有设计的,但是人,哪怕最简单的房子都有设计。人类正是有了设计才脱离了动物走向文明,设计就是人类文明。空间需要设计,旅行也需要设计。因为旅行是要把人带到一个文明场景中去,在历史的现场感受历史,在文明的现场感受文明。

陈浩武教授

梁建国:我们说设计师如何找到灵感、找回能量?最重要的是要回归真实。旅行是最真实的。因为它就在那儿,有实实在在的物理空间,有真实的自然与人。这个时候它是一个物理原理,旅行有载体,它触动你,它感动你了,而你把它激活了,你们是彼此加持的状态。旅行能够让我们回归真实,激发我们的灵感与能量。

梁建国先生

马浚诚:我个人喜欢从这样一个角度去旅游,每到一个地方去破译一段密码,有一本书叫《生命视觉》。我们人类所属的状态都在演化,到了不同的地方,你都能感受到它经历过什么样的文化交融,经历过什么样演化过程。旅行当然非常重要,因为它不是从书本上,而是实实在在感受到的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马浚诚院长

孟繁佳:今天我们坐的这个“美克洞学馆”就像是个时光穿梭机一样,我们可以闭上眼睛回到那个远古时代。重新看一看人类如何走出“洞穴”,产生“诗书礼易春秋”。孟家怎么讲?重新设计,倒过来,先在同一个语境之下,看看《春秋》是什么样的大势,再看《尚书》怎么治理的,再到《礼经》看制度是什么,在《诗经》看老百姓是怎么生活的,最后到《易经》,你发现所有这一套都有人文设计。

刚才浩武老师讲人类有了设计才有了文明,中国文化当中第一大设计就是当时伏羲画了几个符号。我研究《易经》到现在43年,《易经》绝不是装神弄鬼风水算命,他是设计出来的。

到了孔子时代韦编三绝,不是孔子看了三次把绳看断了他就成了圣人,而是他重新设计才有了今天的《易经》。我今天讲《易经》同样是重新打乱、解构、重构,这就是设计。

整个“易学”落在一“变”字,设计取自变,没有变化,就没有设计。我们今天谈空间、谈设计、谈旅行,人最广的空间、最远的旅行不在于脚,而在于心。你的心要是走过去了,你头脑当中就是一个宇宙,你可以走很远很远。

孟繁佳先生

未来空间设计与沉浸式体验

梁建国:未来的设计会怎样?未来的风格是什么?我认为未来的设计就是没有设计,可以把一个风格讲清楚这就不是风格。是因为你的存在、你的态度、你的参与、你的行为,所以才会开始有你这个风格。我们做的事情,还是要适合某个群体,或者某个品类、为某一特定品类或群体做的设计,这是风格。而不是刻意说一个名词,或者说一个现象就是风格。我们今天的空间设计师也好,旅行设计师也好,讲的所有观念都是内容设计。我们原来讲造型设计,我认为未来还是内容设计大于造型设计。

ADCC微纪录片画面:我们的心,是那个本源的设计师吗?

马浚诚:我现在从事教育,在学校是关注到未来设计的受众的变化,还有未来的科技一旦进入以后我们如何定位。我个人不是从事室内设计的,我是做公共艺术的,大兴机场是我做的,一定要把握这个时代。我们做ADCC的美育教育很重要的一点是对大众审美品质的提升,我们国民整体提高我们才有所谓更高的顶层设计。

“元宇宙”,还有沉浸式,其实我们早就在关注,我个人做的是公共艺术与体验设计工作室,现在线上购物,线下体验是人离不开的。元宇宙是趋势,这让我们有了第二个灵魂的可能性。老有存在的理由,要坚守,新要突破。未来的时间节点可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变化,沉浸式体验空间一定是未来很重要的研究学科。

ADCC生活艺术学院读城系列

白日梦旅行沉浸式旅行学院历史文明系列

元宇宙与未来宇宙

赵寂蕙:我们今天是在“元宇宙”还是“本宇宙”里?“本宇宙”是我们此刻真实的在一起,“元宇宙”是平行于我们这个世界并始终在线的虚拟空间,其实我觉得好多感受“非在场而不可得”,我们如此相近地在一起才会有这么可爱的状态,但这个“本宇宙”也有可能是造物主制造的一个虚拟空间。

空间设计与旅行设计永不可分离,旅行设计不可能没有空间,只是无墙的空间和有墙的空间而已。

赵寂蕙女士

孙博:“元宇宙”这个词来自于科幻小说《雪崩》。其实它不只是一个概念,不是一个虚拟的,也不是一个未来的,而是真实存在且已经发生的,只不过我们今天把它当一个新概念。

“每个人的身上都脱挂着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其实是由他见过、爱过的一切所组成,所以尽管他在另一个不同的世界里工作和生活,他仍然会回到他脱挂着的世界当中去。”这是社会学家施特劳斯曾经说过一段话,我非常喜欢。我想所谓的元宇宙就是内心世界的投影。在过去当技术基建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大家把它当做一个游戏,现在区块链各种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大家可以把元宇宙当做我们所知道的AI/AR,区块链技术等的一个集合。我相信天底下没有什么新鲜的事,在18世纪的时候有咖啡馆有启蒙运动,元宇宙不是一个多高大上的东西,它只是21世纪我们信息共享的中心,就像18世纪推动进步的基地咖啡馆。今天我相信我们ADCC所倡导的美学在未来元宇宙世界当中是至关重要的,过去我们关心工业,关心商业,我觉得美学艺术设计在未来,和我们的文明科技一样都会引领这个世界。其实书籍,电影,沉浸式戏剧,通过语言代码视觉成像传感器都在试图达成临在感。我们所畅想的元宇宙,其实是临在感。未来的旅行是游戏也是人生,在智能去中心化的自组织中和世界模型中。

孙博女士

孟繁佳:我们中国文化讲元神、讲魂魄。中国文化里讲三个元素:一个叫魂魄,一个是精气神,不讲精神,第三个是意志,就是意识。三种元素完全不一样。意识是每个人肉体带的,是最浅层的影响人日常行为的东西。精神作用于意识。精神有一种作用,它会相互吸引,意识不会,意识只是一种习惯。如果把你的意识抛开,用你的精神状态去跟另外一个人交流,你能找到特别好的精神朋友。但是,什么时候你没说话,没有眼神,什么都没有,可能就是一进这场就觉得特别喜欢,你跟谁都没交流,谁都不认识。说明这场子里绝对有跟你魂魄在一起特别重叠的一个或几个人,通过精神,包括意识的语言进行交流,你能找到那个人,这是你们共享的空间,这也是一种旅行。

编织空间与时间的凝聚点

共创家与远方的诗意生活

空间设计师与旅行设计师的精神盛宴结束,来宾共同合影,疫情时期邀请人数受限,但每位在场者,都是思考力和行动力的强者。

ADCC生活艺术学院与白日梦旅行,也将进入战略合作内容践行环节:

线下人文美学课程体验板块

?《读城》人文美学系列延伸

?《回乡》生活美学系列共同策划

《读城》:以课程为主,体验为辅;优化课程内容,丰富体验形式;扩大客群受众。每座城市以四季为时间轴,做4场主题旅行体验。

《回乡》:响应乡村振兴,选择10个古村县域,策划生活美学主题活动,以体验为主,课程为辅。以松阳为起点,4季回乡生活美学主题课程,1场人文设计周,10个生活生产空间装饰项目。

ADCC生活艺术学院「再读西安」人文美学课现场

ADCC生活艺术学院「音乐主题」人文美学课现场

室内设计师实验室【落地实验】

基于线下人文美学课程展开,在全国范围内,基于线下为室内设计师征集实验空间与活动:

1 个县域

1 场人文设计周

1 场室内设计或文创大赛

10个实验空间,1个目的地运营管理公司

其他项目

? 移动的空间设计:房车空间设计、移动帐篷空间设计 

? 特殊用途空间设计:野外科考空间设计

? 沉浸式体验空间设计

白日梦冰雪图书馆

白日梦移动帐篷酒店

白日梦沉浸式实景游戏 (落地:星空下· 原乡上田)

活动结束,到场嘉宾在美克洞学馆的星空下阳光房共进晚餐。举杯相庆后,灯光暗下,听自然音乐发起人陈志鹏老师现场即兴演奏。中亚簧、东亚簧……远古自然的声音萦绕,众人轻声相和,如重回穴居时代的夜。

自然音乐发起人、国际艺术家陈志鹏老师即兴演奏

无论在“本宇宙”、“元宇宙”还是“未来宇宙”,我们依然都怀有诗人的愿望:“人生在世,成绩斐然,却还依然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最后,借用邓稼先先生送给杨振宁先生的一句改写诗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ADCC X 白日梦旅行 战略合作|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同途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