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6

雨崩之上是天堂

编辑
天数:9 天 时间:9 月 人均:4000 元 和谁:和朋友

每年都会给自己放个假,放下一切繁杂琐事,放飞自我。在朋友的力荐下,今年的放飞旅行选择去雨崩徒步。对于我这个年龄和体力的人来说,高原徒步,再不行动以后怕是没机会了。人生就是要体验各种可能,览尽世间奇妙,才不枉受尽苦难,来此一遭。

高反应对准备

雨崩的海拔在3000米以上,不算很高,但也要做一些准备。这几年去高原,积累了很多应对高反的经验。红景天、高原安就不必吃了,也没什么作用,准备些葡萄糖粉、头疼粉、西洋参就可以了。每天出发前带杯热水,泡上葡萄糖和西洋参,对缓解高反特别有用。头疼的话就吃点头疼粉,睡觉前也可以吃点艾司措伦,让自己休息好保持良好的体力。

徒步物品准备

登山徒步肯定要准备防水的冲锋衣、抓绒内胆、速干内衣、防水裤、防水登山鞋,帽子、雨衣和登山杖。手套和护膝可以根据个人情况来准备。进雨崩村只能徒步,路程和时间都太长,袜子多备几双,最好是厚的棉袜,一定不能穿一次性袜子,太滑,伤脚。鞋子大一点,不能太紧,雨崩徒步平路很少,坡度较大,走下坡路时脚不会太痛。登山背包差不多30L左右的就好,不要背太大的,负重太多太累人。背包里除了洗漱用品和换洗衣物,一定要带上一些高热量的零食,如士力架、牛肉干等,以便在路途中补充体力。

行程安排

去往雨崩的路真的是太漫长、太艰苦。我们反复斟酌,决定飞机到丽江,租车自驾到德钦县,从尼龙村进雨崩。原进入雨崩的西当村正在修路,一年后才通车,现在进村唯一的路就是尼龙村。出发前也没有太多计划,想着走哪儿是哪儿,整个行程如下:

D1:飞机到丽江,取车自驾,丽江—虎跳峡—白水台,宿白水台

D2:白水台—独克宗古城—金沙江大湾—东竹林寺—白马雪山垭口—飞来寺—梅里雪山观景台—飞来寺—夜宿尼龙村。

D3:尼龙村—尼龙大峡谷—秘境客栈—下雨崩村—神瀑—下雨崩,宿国际青年旅社。

D4:下雨崩村—上雨崩村—原始森林—高山垭口—笑农大本营—冰湖—原路返回下雨崩村。

D5:下雨崩村—尼农大峡谷—尼农村—德钦—独克宗古城——夜宿松赞林寺附近美程里民宿。

D6:松赞林寺—帕纳海—中甸花海—月亮湾,宿美程里。

D7:无底湖,宿美程里。

D8:松赞林寺—拉市海湿地公园—打鱼村—白沙古镇

D9:丽江飞南京

白水台
金沙江大湾
雨崩简介

    雨崩,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梅里雪山深处的一座藏族古村落。坐落在深山幽谷里的村落不通公路,自古只有一条人马驿道通向外界,宛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鸡犬相闻、溪河蜿蜒、深林幽静、雪山皑皑。雨崩徒步路线是中国境内一条“史诗级”徒步路线,被众多游客誉为“上有天堂,下有雨崩”,与阿纳果、哈巴雪山、玉龙雪山并称为云南最受欢迎4大徒步地。 雨崩让人心动的并不是仙境般的风景,而是在于远离城市喧嚣的自由畅快,在于挑战身体极限的成就感,在于踏足荒野征服大山的愉悦,在于在大自然中至纯至真的自己。

 

雨崩徒步线路

朝圣梅里雨崩徒步是云南最经典的徒步路线之一,不仅景色优美,难度适中,对于首次尝试徒步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雨崩徒步的线路有四条常规路线以及三条小众线路:

路线1:西当---南争垭口---上雨崩村,目前已经封路在修,无法通行,需要从尼龙村进雨崩。1年后通车,那时的雨崩估计再也不会如此宁静了。

路线2:尼农村(2100米)---尼农峡谷---秘境客栈---下雨崩村(3050米),15公里,爬坡2100米,大约4-5小时。西当村封路后,尼龙村成为进入雨崩的唯一入口。从尼龙村停车场出发,除了最开始的一段平路外,几乎都是上坡,此条徒步路线全程15公里。前半程徒步路线几乎都是在爬坡,而且坡度较大,经过“秘境客栈”修整后,继续步行。这段7公里的行程可以坐摩托车,感觉特别危险,我们选择步行。后半段我们选择坐皮卡进下雨崩村,票价98元。

路线3:下雨崩村(3050米)---神瀑(3657米),13公里,爬升600米,全程石板路,往返4-5小时,大众徒步路线。

路线4:上雨崩村(3228米)---笑农大本营(3623米)---冰湖(3900米),15公里,爬升900米,几乎都是山路,往返8小时左右,中等难度。若从下雨崩出发,往返10小时左右。返回的途中经过两个木制休息亭的位置可以横切到尼色线的尼色牧场,路程会多出3公里,体力好的人可以两条线一起完成,但要注意时间,天黑了会迷路。

以上四条路线,正常体力的游客坚持一下都能完成,也不需要带向导。以下三条线路,很少有人体验,海拔高、路途远,容易迷路,比较危险,需要带专业向导。

‌路线5:上雨崩(3228m) —沙棘林—笑农曲河—尼色河牧场—尼色拉古垭口/冰洞(4200m)‌:12公里,爬升1200米,往返约6小时,森林小路,容易迷路,中等难度。尼色线是指从上雨崩到尼色拉古垭口的线路,而冰洞线则是不翻垭口,在垭口下方看冰洞。尼色线从尼色牧场再往上走则是连续的爬升,山上的风很大,而且冰洞不太好找。

‌路线6:下雨崩——神湖线(5360米)‌:20公里,爬升近1600米,往返16小时左右,难度较高,专业选手的选择。

路线7:上雨崩——虫草线(4600m),16公里, 爬升1000米,难度较大。虫草线有两种走法,一种是从上雨崩直接爬小路上去,另一种则是从南争垭口出发。目前已经封闭,不开放。

尼龙大峡谷线

前一天晚上,我们就把车开到了尼龙村雨崩入口处。这里的民宿不多,两三家民宿都在一起,条件较差。原来这里主要是为接送出雨崩游客的司机提供食宿。西当封路后,这里成了进入雨崩游客的集散地。我们把行李放在车上,车停在民宿的院子里,轻装简行。

次日早上7点左右,天刚刚亮,我们就出发了。两段陡坡上了山,就是蜿蜒的窄道土路。我们静悄悄地行走在峡谷中,心中说不出的兴奋。一边是高山绝壁,一边是悬崖深谷。宁静的晨光淡淡地覆盖在红色的澜沧江水,让人体验到了“血色清晨”的意味。

1小时后就进入深山峡谷,激流奔腾、涛声如雷,又是另一种振奋人心的情景。山路又窄又陡,十分考验体力。经过“秘境客栈”作了短暂的休整,补充了一些矿泉水,又一路爬坡。路上遇到两个西安小伙子,半人高的背包里背着全套户外装备,步速我们完全跟不上,好生羡慕。好不容易走到皮卡乘坐点,瘫坐了好一会儿才上车。皮卡的速度太快,道路太窄,建议不要坐副驾座,会有一种在悬崖边上飞驰的恐惧感。40分钟的车程,11点左右,皮卡把我们送到了下雨崩村。早上从尼龙进山时太早,售票口还没有工作人员,到了下雨崩村,我们补了票,迫不及待的想把美景尽收眼底。

雨崩村

雨崩村,分为上村和下村。上村位于山腰,可以俯瞰下雨崩,雪山、森林、草甸尽收眼底。下雨崩位于山体夹角的草甸上,抬头便是雪山。下雨崩到上雨崩,海拔跨度大约200米,路程约1.5公里,徒步大约1小时。

法源宫
下雨崩
我们的午餐
下雨崩
下雨崩
下雨崩

我们选择住宿在下雨崩。下雨崩是一处山坳平地,中心有一处浅浅的水潭,倒映着周边的雪山草地、木屋寺庙、白塔经幡,一群鸭子几只鹅在湖面上悠闲地散着步。湖边的小寺庙叫“法源宫”,大片的草甸上插着彩旗,几头牛、几匹马吃着草。我们饿极了,在湖边的客栈要了碗面条,边吃边休整。屋外便是雪山脚下的仙境,躺在客栈的床上就可以欣赏到雪山草甸。早上起来,拉开窗帘,空气中的冷冽和深山中的原始感扑面而来。

神瀑线

填饱肚子,经过短暂的休整,午后我们开始了神瀑路线的徒步。除了最后一段路爬坡比较累,其他路程都比较轻松。神瀑徒步来回要4—5个小时,骑马来回205元,单程135元。不建议骑马,最后的几个陡坡马都上不了,最艰难的部分还得自己爬。我们选择徒步,没用登山杖,仅凭自己的双脚去丈量天堂的距离。

徒步穿越在原始森林中,氧气充沛,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约1个多小时左右到达神瀑下游的雨崩河,每一个朝圣者都会在此亲手以祈福之心而筑起玛尼堆。密密麻麻的玛尼堆在河岸边延伸。玛尼堆在藏族心目中是神的路标,是藏民的圣物,不要随意拾取玛尼石,更不要随便坐在玛尼堆上。

继续前行到达牧场之后,雪山就在眼前。再往上攀登,天空阴沉,下起小雨,我们翻越绝望坡,经过经幡密集的平台,就到达神瀑。神瀑是从梅里雪山融水飞泄而下形成的瀑布,水量不大,冲击力小,瀑布下面不是水潭而是一片石滩,人们可以直接走到瀑布底下,沐浴神圣之水。藏族人以到雨崩神瀑下沐浴作为一种洁净心灵的修炼,游人可以按照藏族的传统顺时针绕瀑布走三圈祈福。

鲜花插在牛粪上

回程的路都是下坡,轻松而愉快,尽管天空中飘着小雨,依然有“我心飞翔”的自由畅快。很多上山的游客看到我们没有登山杖徒步,都感到不可思议。回到雨崩下村已是傍晚,村子里云雾缭绕。今天步行将近4万步,寒意沁身,我们渐感疲惫,赶紧住下休息。

 夜暮降临,下起了雨,淅沥淅沥的雨声带我们进入了梦乡。

冰湖线

一大早就被宏亮的鸡叫声吵醒,声声入耳,欲睡不能。拉开窗帘,雨后的雨崩下村如同仙境,云雾散尽,远处的雪山直接挂在我的窗边,明晃晃,真亮眼。今天的目标是冰湖线。民宿老板有很多旧的登山杖,都是客人们出山时留下的,我们各自挑了适合自己身高和使用习惯的登山杖出发了。第一次使用登山杖,有些不习惯。事实证明,冰湖线徒步没有登山杖很可能回不来。

从下雨崩出发,穿过村寨的小路和雨崩河,爬坡去上雨崩村,山路又窄又陡,很费劲。但身后的下雨崩在雪山的映衬下格外动人,蓝天、雪山、草甸、牛羊、木屋,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让人一眼迷醉。上雨崩的食宿条件明显优于下雨崩,山路的两侧都是饭店民宿,一路都有指示牌告知各条线路的方向,不用担心迷路。

下雨崩
冰湖线入口
冰湖线入口

冰湖线的入口是一座白塔和转经筒,走进一段相对平缓的乔木林,穿过乔木林之后,开始进入山路,山路湿滑且坡度逐渐变大,好多路段要手脚并用。

翻过一座山坡,在山坳中有一个观景台,可以看到远处的雪山,这里可以停留休息一下。继续前行到达笑农牧场,登山大本营,这里是冰湖徒步的中间点,可以休息一下,补充些能量再前进。笑农大本营位于山间较大的平地,1991年中日联合登山队修建而成,是登梅里雪山卡格博峰的一个大本营,去雨崩村旅游必去的一个地方。这里提供热水和简单的午餐,徒步者大多在这里补充能量。

笑农牧场

从大本营开始就没有了高大的乔木,进入高山草甸,攀上最后的陡坡,又长又陡,人们叫它绝望坡。在你攀爬得快要绝望时,峰回路转,一块巨大的岩石就在眼前,海拔3864米,站在岩石上俯瞰,冰湖就在眼前,圣洁宁静。冰湖很小,并非想象中的那么惊艳,清而不澈,绿而不透,但在四周雪山冰瀑和高山草甸的映衬下,她恬静地躺在雪山脚下,像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我兴奋地奔向它,临近湖边,被它的宁静所震慑,只能静静地观望。雪山融化的雪水沿着灰白色的山体缓缓流向湖泊,不断补充着冰湖。湖边上遍布着的玛尼堆,承载着远方而来的祈福者的美好心愿。来到冰湖静静坐在湖边,仰望着蓝天、雪山和冰川,双手捧上一掬纯净的湖水,清凉无比,内心平和而又神圣。

此时已是下午2点多,天气阴沉,飘起小雨。回程经过一个休息处,有两个木亭子分别在山路的两旁,面对面挨着,这里可以横切到尼色线,直达尼色河牧场,会多出3公里的路程。看看天色不早了,山林里越来越暗,我们只能放弃,原路返回驻地。下山的路非常陡,山路石子又多,雨后又湿滑,这时不借助登山杖,几乎下不了山。即使我们戴了护膝,小腿也直发抖,膝盖隐隐作痛。一路小心翼翼,终于在天黑之前走出了林子。

这一天下来,腿几乎废了,不听使唤。从上雨崩回下雨崩的路上,我们只能后退着挪回去,这样让腿脚稍微舒服一些,狼狈不堪。回程的路上,我们捡到一个黑色的旅行包,坐在路旁等了好一会儿也不见人来认领,只能拖着疲惫的身躯,带上这个捡来的背包回到民宿。第二天我们商量着把背包交给村口的管理人员,还真有人在民宿群里找丢的背包,看来我们还真的找着失主了。

出雨崩依然是原路从尼龙大峡谷走,三个小时左右就走出来了。回想这两天的徒步历程,一种战胜自己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雨崩,这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有着矗立苍天大树的原始森林、清澈见底的雨崩河、巍然壮观的卡瓦博格雪山、屹立在河谷间的尼农大峡谷,我们亲自用脚丈量过的人间天堂,深深地刻在我们的记忆里。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雨崩之上是天堂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