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亲爱的用户:感谢您对游记业务的长久支持。由于战略方向的调整,我们将于2025-11-30 23:59 停止游记业务的运维。您已发布的游记会继续保留,但不再提供“编辑”功能。后续您可以通过【发布笔记】,记录您的美好旅行。
2025.11.10

叩寻蜀山深处的荒野秘境——格聂南线反穿自驾

编辑
天数:7 天 时间:10 月 人均:4000 元 和谁:和朋友

川西以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无与伦比的风景,吸引我们多次踏上这迷人的旅途。川西大环线、小环线、北线、西线我们游历过多次,每次都流连忘返。此次,我们决定闯一闯格聂南线,这条深藏于川西高原的越野级自驾路线,以原始的荒野风光、极致的海拔落差和变幻莫测的路况,成为无数越野爱好者的心头好。多番斟酌,我们选择了从巴塘反穿格聂,一路向东,翻越崇山峻岭,最终抵达理塘。这不仅是对车辆性能和驾驶技术的考验,更是需要勇气面对高海拔、复杂天气和未知路况的各种风险。

行前准备

出发前的准备是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同行的老何承担了这一重要任务。研读大量攻略、下载离线地图、备足物资,每一个细节都不敢马虎,心中既有对未知的忐忑,更有对秘境风光的无限憧憬。

车辆;成都机场一嗨租的大众探岳SUV,此次川西行很多路段都是非铺装路面,炮坑路是家常便饭,SUV是必须的。国庆之后的租车是相当便宜的,特别是川西看日照金山的各个垭口路段真的是太费轮胎了。

必备药品:乙酰措胺(防高反)、酚咖片(治头疼)、酒石酸措呲坦片(助睡眠)、葡萄糖粉和西洋参片(放热水里)、氧气袋(以防万一)。

 

路线解析:巴塘至理塘反向穿越

格聂南线反穿全程约250公里,从巴塘出发向东延伸,串联起雪山、草原、峡谷等多元地貌。这条路线以原始路况和风景著称,为了充分体验荒野的乐趣,我们安排了2天一夜的行程。

前半段大约160公里左右,从巴塘—扎瓦拉垭口(5100m)—格木村—波密乡—劳者龙巴垭口(4700m)—热梯河谷穿越炮弹坑路,到达夯达营地。这段风景恰似新疆,特别是格木村、波密乡何热梯河谷,大片的草原、山谷、河流,让人忘了是在高原。但十多公里的炮坑路,也深感荒野的不便,不过同行大姐的车技却是杠杠滴,一小时不到,我们就顺利通过了炮坑路,到达夯达营地。我们也看到有小姐姐开着电动汽车过炮弹坑路,实在是为她们着急担心啊!这要是坏在路上是没有道路救援的。出门在外,安全第一!

后半段大约100公里左右,从夯达营地—则巴村(则巴秘境)—冷古寺—格聂之眼——然日卡村(下则通村,村口有野温泉)—格聂小木屋—伊拉卡观景台—纳海—铁匠山垭口—理塘。我们在然日卡村住宿休整后,沿途可体验野温泉与小木屋营地,最终经铁匠山垭口(4770m)抵达理塘。

沿途我们放弃了计划中“一棵树”和“老冷古寺”两个需要骑马登高的徒步景点,给我们多出了很多时间。“一棵树”需要骑当地牧民的马上山,往返三小时;“老冷古寺”也同样需要骑马往返2小时。

格聂南线全程翻越3座4500米以上垭口,穿越格木村、则巴村、然日卡村等原始藏寨,核心景观包括扎瓦拉垭口、则巴秘境、夯达营地、格聂之眼、新冷古寺、伊拉卡观景台、纳海等。这条路线的独特性在于"逆向视角",从低海拔的巴塘(2560米)逐步攀升至格聂神山腹地,海拔落差近3000多米,能体验垂直植被带的渐变奇观。相比常规从理塘到巴塘的正穿线路,反穿可在行程初期适应海拔,减少高反风险。

需特别注意的是全程无加油站与手机信号,需自备250公里以上续航油量及离线地图。

Day 1:翻越高山垭口,邂逅森林草甸

清晨,巴塘的阳光温柔地洒在金沙江畔,海拔2560米,是个不错的起点。简单的早餐后,我们加满油沿着G318国道行驶,正式踏上格聂南线反穿的征程。1小时左右,海拔提升到5100米,我们到达第一个垭口—扎瓦拉垭口。

扎瓦拉垭口

是格聂南线反穿途中海拔最高的垭口,景色带着原始的粗犷与凛冽。碎石与泥土混合的陡坡直插天际,车辆碾过松动的砾石,在晨曦中艰难攀升。上午的阳光从雪山的背后直射过来,很是刺眼,雄伟的山峰围绕着我们,带有一点点凶意,让人心生胆怯却又好奇。两个尖尖的山峰并列驻足,山峰寸草不生,灰褐色的岩体勾勒出一副“地狱之门”阴森景象。山坳里却铺着金黄色的草甸,草甸中镶嵌着碧蓝的水潭,如同宝石洒落在地毯上,给这苍凉的扎瓦拉平添了一些浪漫和美好。

波密乡格木村

翻过垭口后,便是一段长长的下坡路,山体呈现出树木茂盛的景象。行至格木村时,藏寨的炊烟正与光线缠绵。在广袤的草原上,石木结构的民居依山傍水而建,绛红色的窗棂与白色的墙面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村口的玛尼堆上,经石垒叠如书页,六字真言在石块间流转。离开格木村不久,波密乡的轮廓在河谷中浮现,一堆堆干草晾晒在田间,牛马悠闲地吃着草。

劳者龙巴垭口

公路在草场中蜿蜒至远方的高山。相较于扎瓦拉垭口的险峻,劳者龙巴垭口更显开阔。垭口两侧是起伏的高山草甸。垭口处地势平缓,远处的雪山群峰就在眼前,高大巍峨。山谷间流动的不仅是溪流,更是光影和色彩。这里的风虽不及扎瓦拉垭口狂暴,却带着高原特有的清冽,吸一口空气,满是青草与泥土的气息。站在垭口远眺,热梯河谷的轮廓在山谷尽头铺展。

热梯河谷

热梯河谷是格聂南线中最具“烟火气”的秘境。整个河谷被金色铺满,期间流动着的溪流像是一条栖息在山谷里的长龙。河谷深处,藏式夯土民居洒落期间,墙体上的彩色图腾与经幡随风飘动,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远处的雪峰静静地守卫者自己忠实的子民。

夯达营地

接下来的搓板炮弹坑路让我们精神分外紧张,但是同行大姐高超的驾驶技术让坐车的人有了另一番驾趣。这段路走完,大家松了口气,想找个地方停车休息一下,一转头,路边的土坡上,峰回路转,格聂雪峰就在头顶,夯达营地就这样在我们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出现在面前!

土坡上是一大片草原牧场,四周雪山环绕,几匹马儿在山坡上散步,蓝色、白色、黄色的帐篷搭建在牧场上,这里就是被誉为“徒步者与露营爱好者的天堂”的夯达营地。营地正对格聂神山南坡,360度无遮挡视野,格聂南坡的雪峰明晃晃的就在眼前,让人激动。这里有牧民提供简单的露营服务,比如帐篷租赁、简易卫生间、简餐食物等。我们在这儿尽情撒欢。

则巴秘境

继续前行,不一会儿就进入了则巴村(又叫查冲西村),此时已是下午2点多,太阳晒得我们有些晕。村里正在大兴土木,修建民宿,到处都挺乱。村民建议我们去村头白塔处骑马上山去“一棵树”,听说要往返三小时,看看头顶的烈日,我们都打退堂鼓了。于是临时改道去了则巴秘境。

我们的车子晃悠悠行驶在村里的土路上,正犹豫前方的路是否正确时,被村民拦下,告知此路不能开车进去,可以徒步也可以骑村民的马进去。我们非常配合地停车,准备徒步。走廊没一会儿,就看到一辆越野车被骑着摩托的村民压着返回,听说是去村委会交罚款。

川西很多景点没有被开发,但是当地村民修了一些土路,做一些简单的服务和管理,在路口收一些清洁费、停车费或者门票,一般每人二三十元,价格合理,比正规景区便宜很多。我觉得挺好的,能接受。这可以解决村民经济来源,为游客提供一些简单的服务,互惠互利,也能减轻政府的负担。

行走在则巴村的小路上,前后都没看到任何人,天地间只有自己和格聂神山共存,听着自己的喘息声,终于有些能理解“行走的力量”。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原始与宁静是这片秘境最动人的底色。小路的尽头有条小溪,木制的小桥上挂了五彩的经幡,向旁边的玛尼堆静静地招手。我们从路边的山坡小路爬山了山头,仰望蓝天,向格聂神山致敬!

新冷古寺

回到村里,感觉则巴村比较乱,住宿条件有限,我们打算继续前行,半小时就到了新冷古寺。冷古寺有新老之分。老冷古寺位于格聂神山主峰下的山谷中,海拔约4800米,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由藏传佛教噶举派创始人玛尔巴大译师的弟子修建,是康巴地区最古老的寺庙之一。老寺因地处高海拔、交通不便,且历经岁月侵蚀,部分建筑已损毁。于是修建了新冷古寺。通往老寺的道路崎岖,需穿越原始森林与乱石滩,但沿途可欣赏到格聂神山的冰川、湖泊等极致自然景观,被徒步爱好者称为“格聂南线的灵魂之地”。

新冷古寺于2005年修建,海拔较低,主体建筑包括大雄宝殿、活佛殿、藏经阁等,屋顶覆以鎏金铜瓦,阳光下熠熠生辉。寺内供奉着格聂三宝,其中以“格聂之心”(一块天然形成的形似心脏的奇石)最为著名,被信徒视为神山的象征。新冷古寺内设有修行院,很多僧人在此闭关修行,同时对游客开放,让访客体验藏族文化与宗教氛围。僧人们都很和善,参观时正逢僧人集体诵经,我第一次和个别信徒一起静静地坐在经堂里旁听,有些灵魂飞升的感觉。僧人的诵经会使用很多乐器,能看懂的有:法铃、手鼓、大鼓、筒钦、木鱼等,还有很多都没见过,他们还会有领诵的,声如洪钟,非常震撼。

从冷古寺出来,我们决定去下则通村住宿,这里又叫然日卡村,是网红丁真的故乡。路过格聂之眼,顺道下车游玩。傍晚的格聂之眼真的太惊艳了。风很大,天太冷,我们玩了一会儿就走了。格聂之眼离我们住宿的地方非常近大约5分钟的车程。我们打算明早再来看看它。

 

Day 2:遇见格聂之眼,奔赴色彩的盛宴

 

格聂之眼

格聂之眼是格聂南线的灵魂所在——一个直径数十米的圆形海子,镶嵌在高山草甸中央。从空中俯瞰,海子的轮廓宛如一只巨大的眼睛,瞳孔处是深邃的蓝,虹膜则由一圈圈浅绿色的草甸环绕,而格聂神山主峰恰好倒映在“瞳孔”中央,形成“神山凝视大地”的奇观。湖水清澈见底,倒映着天空的白云与神山的白雪,仿佛天地在此交融。我们抵达时,天气晴好,格聂神山主峰清晰地倒映在“瞳孔”之中,景象蔚为壮观,令人叹为观止。我们在这里停留了很久,尽情地拍照、欢呼,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格聂之眼的后山顶处修建了观景台,但距离较远,海拔较高,鲜少有人徒步去观景台瞭望格聂之眼。傍晚和早晨光线相对柔和,是两个最佳拍照时间。我们有幸欣赏了这两个时间的格聂之眼,美不胜收。

从格聂之眼出来,离开然日卡村,村口的野温泉吸引了很多游客去洗洗脸洗洗手。

车子继续在山间爬升。沿路看到了建在山坡上的格聂自然中心小木屋,面对雪山,悠然自得。现在是旅游淡季,小木屋孤零零的伫立在山间,没有一个住客。

不一会儿就到了伊拉卡观景台,诺大的观景台,一个游客都没有,看来旺季时,这里一定停满了自驾车辆。

纳  海

纳海藏于格聂神山腹地,是一处鲜为人知的高山湖泊。它的入口在山路的一个大拐弯处,很容易被错过。车程5分钟就到了尽头。格聂纳海与川西理塘的姊妹湖均为双湖相连景观,但各具特色。

姊妹湖
纳海

纳海位于格聂南线深处,海拔约3800米,四周是连绵的高山草甸,碧蓝的湖泊镶嵌于金色的草甸与灰黑色的高山之中,色彩丰富,却宁静而神秘,周边生态原始,游客极少。姊妹湖地处海子山自然保护区,海拔4685米,属古冰川遗迹,湖泊被雪峰环抱,湖面如绿宝石,途径318国道的过往车辆均会停留观赏,成为热门打卡点。这里视野开阔,游客如织。两者分别展现了秘境湖泊的清幽与国道沿线景观的壮丽。

 

铁匠山垭口(海拔4770米)

离开纳海又是爬升山路,景色越来越荒凉。不久就到了格聂南线反穿的最后一道“天门”—铁匠山垭口。垭口地势开阔,两侧的山体越来越多的被石块、石片覆盖,呈灰褐色,表面布满风蚀的痕迹,宛如铁匠锻造的铁器般粗犷。站在垭口,向南望去,格聂神山主峰(海拔6204米)巍峨挺拔,雪线以上则覆盖着皑皑白雪,在阳光下闪烁着圣洁的光芒;雪线以下是深褐色的岩石。站在高处一眼望去,满眼都是碎石,整个垭口像是一个巨大的碎石场,荒凉惊恐。

翻过铁匠山垭口,下山的路相对平缓。途中经过毛垭大草原,远远地我们已经看到了理塘,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县城之一,此时已是正午。我们格聂南线的反穿之行全部结束。如果抓紧一点,一天也能穿越,但时间有些紧张,会有夜路要走,不太安全。

回望这两天的格聂南线反穿之旅,有艰辛,有挑战,更有无数的惊喜和感动。我们穿越了雪山、草原、森林、湖泊,经历了烂路、陡坡,也邂逅了绝美的风景和淳朴的藏族风情。格聂南线就像一部美妙的诗歌,每一句都充满了未知与精彩。格聂南线带给我们的惊艳和震撼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川西这片深处的秘境,值得每一个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人去亲身体验。再见,格聂!川西,我们还会再来!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叩寻蜀山深处的荒野秘境——格聂南线反穿自驾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