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8

“我走我看 实话石说” 汕头古城:掀起你的盖头来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天数:2 天 时间:4 月 人均:1000 元 和谁:和朋友
玩法:自驾,人文,自由行,周末游
作者去了这些地方:
汕头
汕头小公园

发表于 2021-09-17 11:24

我曾经是一名记者,年轻时到处跑来跑去,借工作的机会也走了不少地方。最近比较清闲,朋友们劝我把这些年的旅游心得做个分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这也是我做这档节目的初衷。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家现在出去旅游都习惯在网上先做做功课,看看别人的评价。我呢,就想用一个记者加旅行者的眼光去发现美,赞美美,也对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给些善意的提醒,希望引起当地管理部门的一点点关注。别无他意。

说到汕头,大家可能感觉它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说它熟悉,因为它曾经是中国最早一批沿海开放城市;说它陌生,它好像没有深圳厦门那样的靓丽的成绩单和知名度。今天我们就走进这座城市。

汕头可看的地方不是太多,今天重点介绍一下汕头小公园也就是汕头历史文化街区。后面会再介绍汕头的前美古村落和汕头牛肉丸。

到汕头不能不去的一个地方首先就是当地人说的小公园。小公园其实不是一个公园,它是一个历史文化街区。小公园是汕头开埠的核心地标,据说目前是大陆最大规模的民国建筑群。



小公园又有狭义和广义之说。狭义的小公园指的是位于小公园片区核心的中山纪念亭广场;广义的小公园则涵盖了中山纪念亭周边的几个街区,包括安平路、升平路、国平路等等。

小公园里面都是步行街,机动车是进不去的。到小公园游览,如果是开车,周边有许多个大小不一的停车场,下车走几步就进到街区了;如果是打车,就告诉司机去小公园或者说中山纪念亭,他会把你送到最接近中心广场的位置。

小公园周边是呈放射状格局的骑楼街道,据说也是国内面积最大的一片骑楼群,规模超过了广州的"上下九"。这里道路的形制是以小公园广场为中心向四周延伸,形成蜘蛛网状放射型骑楼,纵向的是主街,横向的是次街。有专家说,这种以放射形设计而称道的严谨布局在国内外城市中不多见,是结合汕头自然地形向西南沿海不断推进的结果。可以这么理解:这里条条道路通码头,既是终点,又是奔向海洋的起点。这样的路网格局也象征着这里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海洋文化特点。

在小公园穿街走巷,眼光常常会被一座座骑楼吸引:这些骑楼大多是三层到四层,多数楼房都已经空 置,只有一楼有人居住或作为商铺经营。那些还没有开始修缮的房屋尽管表面斑驳,仍然掩饰不住陈旧表面下精美的装饰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我的感觉,这里最大的特色是中西合璧,既有浓郁的西式或东南亚风格,又有明显的广东地域特点。我查了一些资料,有专家说,这里的骑楼建筑都是根据汕头当地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参照古人架木为巢和吊脚建楼等檐廊式建筑,借鉴开埠后传入的西洋廊柱式建筑,再和当地的建筑特点相融合,通过自我调适、理性选择、融汇创新三个阶段的建筑文化转型,加上大批华侨从南洋带来的建筑形式,逐步发展成汕头特色的骑楼建筑。

近代汕头的城市建设始于1921年汕头设市以后。在1929年至1939年日本占领之前,是汕头建设的高峰期,当时市政当局提出了城市改造计划并且号召华侨参与,一大批爱国华侨和有识之士在"实业救国"的倡导带动下,纷纷投资建设家乡。

这里必须要提的一位历史人物就是澄海县的陈黉利家族。当年他家在汕头购买大量地皮,着手兴建新楼房,相继建起了400多座新楼房。祖籍潮安的荣发源家族是近代新加坡财力雄厚的的华侨家族,他们当时拥有几条街道的新楼房。另外一个吴潮川家族也在建了许多座楼房。这三个华侨家族和其他华侨当年在汕头市兴建的大批楼房,支撑起了汕头近代城市的雏形。一直到现在,汕头"小公园"仍然被认为是中国开埠的34个城市里至今唯一保存完好的开埠区

小公园附近现在正在大面积修缮,许多地方用围挡围着或修缮完了还没有开业。如果时间允许,这里可以待上半天,四处走走看看,累了就进店喝杯凉茶。中山纪念亭广场的标志性建筑是“南生”百货大楼,这座楼高7层,前身是1932年华侨集团集资创办的"南生公司",是解放前汕头第二高楼,里面装着汕头历史上第一部电梯,是老汕头的标志性建筑及小公园的象征之一。

对于现在各地大规模的历史文化街区修缮,也是见仁见智的一件事。但是我觉得修总比不修好,与其任其倒塌损毁,不如按原貌修缮后再用起来,一则这些建筑从此有了烟火气,人们会在这样的场景下遥想当年;二则今天的新屋,若干年后也会成为历史建筑。历史总是在斗转星移之间完成它一个一个轮回的。所以我觉得一个地方的政府如果有能力,还是要对那些有历史价值的老建筑重新修缮起来。修缮完了,甭管他是旧古董还是新古董,只要能够把它原来的风貌展现出来,还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听说汕头小公园的修缮几经波折,修修停停,中间的博弈相当激烈。我在想,汕头 有了这样一个地方,就像成都的宽窄巷子、福州的三坊七巷,以后游客会越来越多。

上面聊了汕头小公园的故事,下面说一件在小公园遇到的事:

我 有一个习惯,到一个地方旅游会先去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转一圈。小公园广场也有个游客服务中心,看上去应该是政府设立的。我进去的时候有个小伙子正在拿着手机打电话,看我进去眼皮抬了一下继续打。我在旁边找找看有没有导览图之类的材料,只看到墙上挂了一幅大大的导览图,桌面上放了一张折叠的防水的手绘导览图。我问能不能给我一张,他面无表情的说只有这一张,不能带走。我说游客服务中心不提供这些资料吗?他说“没有”。他说你可以看墙上挂的那张,我说难道墙上的我能把它带走吗?无奈,我只好用手机把地图拍下来当导览图。

出来后我在想,现在很多景区都设了游客服务中心,好像是为了评星级用的标配。但以我这些年走南闯北的感觉,这些中心基本都是摆设,除了大而化之的景区介绍和游览须知之外,多数谈不上提供什么服务。建设游客中心的初衷不就是要给游客提供咨询和服务的吗?但是建起来以后,能给游客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呢?政府花了那么多钱搞建设,难道仅仅是为了评星级吗?比方说,如果考虑成本,景区导览地图是不是可以印的普通一点,后面印上当地商家的广告,成本降下来了,也给商家带来了商机,这是国外免费游览图的基本套路。

我们现在许多景区都是重硬件不重视软件,特别是人员管理和培训方面,要吐槽的实在太多。我们的旅游主管部门如果在景区软件建设上多花一些心思,投一点小钱,把人员的服务意识建立起来,对景区的口碑传播一定是大大有益的。国外有许多景点硬件上和咱们真的不能比,但是他们注重软件建设和人性化服务,既能够让你游的舒舒服服,又让你心甘情愿的掏钱买单。这一点,我们的旅游配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小公园很美,小公园很值得再去。

由衷希望汕头小公园快快掀起你的盖头来。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汕头548
“我走我看 实话石说” 汕头古城:掀起你的盖头来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汕头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汕头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汕头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汕头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广东旅游快速入口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