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1

食在龙城——天水美食看这里(一)

编辑
天数:2 天 时间:4 月 人均:20 元 和谁:情侣

甘肃南边一座小城,渭水流过,人称“陇上江南”,这是丝绸之路上最后一站有山有水的地方,再往西北走,就是荒漠了。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天水。如果你翻开中国地图,会发现它处在大公鸡最腹部的位置,传说中伏羲和女娲的诞生地,坐拥8000年历史,可能是中国最古老的城市。

这座小城,除了很美,还很好吃。我们吃了整整六天,什么感受呢?在这里,看似不起眼的街头小吃,都有快千年的历史。在流量和颜值称霸的食物世界里,它们依旧本本分分做着朴实系担当。

想象力丰富的天水人有一套绝技,叫淀粉大法。一个小麦就可以弄出几十种花样,这还不算,杂粮也不放过,什么荞麦、豆子通通加入实验,在各种物理形态变化中,食物的口感有了质的飞跃,演化出一个个神奇小吃。

呱呱

听起来像动物的名字,加上朴素外表,让初见者一头雾水:这是肉糜......还是.......芋泥?看起来肉粉感十足的呱呱,其实是用荞麦淀粉做的。

     新鲜荞麦用水浸泡出内质,石碾磨浆过滤出淀粉,再在锅中小火慢煮。不停搅拌是呱呱成型的秘诀,考验臂力和耐心。做好的呱呱醇香筋道,像一个厚实版布丁。吃法也很狂野,直接上手,把呱呱撕下捏碎。调味阿姨手速惊人,勺子一勾,盐、醋、蒜汁、麻酱、油泼辣子刷刷齐飞,狠狠扔进碗里,又稳又准。裹了一层调料的呱呱香辣绵软,刺激着早起的味蕾,泼辣程度堪比凌晨吃火锅。呱呱是有根的食物,离开天水再找不出。所以每天都有不少人来呱呱店,一打包就是四五十碗,邮寄给漂泊在外的家人。

凉粉

很多地方都会吃凉粉,但在天水,凉粉能当主食吃。荞麦凉粉厚重软绵,扁豆凉粉则爽滑细嫩:一块凉粉,通常有两种吃法:小孔漏勺在顶部轻轻一转,凉粉就变成一根根细条,叫“捞捞”;侧面用刀削成薄片,叫“削削”,名字直观随意,透着股西北直爽。形状不同的凉粉,口感也截然不同。长条的捞捞吃来爽滑,薄片削削细嫩筋道。贪心的人还可以“两混”,一次品尝两种风味。油泼辣子是点睛之笔,晶莹细嫩的凉粉不适合浓重的调料,酸辣清爽才好。

面皮

和陕西凉皮不同,天水的面皮更接近西北酿皮,但没有那么酸,调味也走浓厚风:浓郁的芝麻酱配上西北的油泼辣子,才是正宗天水味。金黄温润的面皮,筋道柔软更具面的香气,加入清爽的黄瓜丝,夏天没食欲的时候,就盼着这么碗面皮子解馋。面皮摊往往还会同时卖牛筋面和擀面皮,部分店里还会有然然(呱呱然然捞捞什么的,天水人取名字都好呆萌啊):来不及坐下慢慢吃?可以把面皮夹进饼子带走,感受淀粉の双重暴击!!

面鱼

在这里,还能找到某贝村超受欢迎的鱼鱼原型~

天水方言叫它锅鲰(蝌蚪)。和四川的凉虾有点类似,不过漏鱼原料不再是大米,而改用淀粉、荞面和玉米面。玉米面做出的面鱼除了口感爽滑,还多了粗粮的温软,如果赶上新磨的玉米面,还能尝到玉米的甜香。一颗一颗滑进嘴里,适合夏天的傍晚,连吃带喝一大碗。

2 | 小麦的一百种打开方式

作为一个被小麦选中的地方,自然少不了花样繁多的面点。在天水,最最基本款的馒头,都能好吃到让你掉眼泪!!

除了馒头,这些是你走出天水就可能很难见到的小麦系成员:

黄馍

天水人非常非常喜欢黄馍,早点摊随处可见。姜黄色的饼子裹着一层绵密的油酥,细细咀嚼,都是面的香气。北园子有家饼铺,经三代人手,卖了八十多年。发面用老面,每天卖的馍保证当天现做,凌晨三四点,就开始发面、揉面,几十道工序后加酥、切刀,该烤的烤,该炸的炸。除了姜黄的,还有花生、杏仁和糖酥的饼:

猪油盒

猪油是小吃界的红人,擅做面食的北方人也把猪油加进了面团。蓬松的发面带着猪油的醇香,最诱人的部位在于表面厚厚一层焦黄的酥脆,咬下去全是满足。就算凉了,也还是又香又酥丝毫不腻,猪油盒是能当主角、也能做配角的全能型小吃。除了猪油盒,类似做法的还有清油盒,和字面意思一样简单粗暴,把猪油换成清油,或者加荏子。荏子是一种中药食材,有植物特有的油香味,常用在饼中,口感非常奇异。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食在龙城——天水美食看这里(一)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