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1

六棱山游记

编辑

端午节小假期,我们一行十二人,开车前往六棱山风景区游玩。六棱山位于大同市阳高县与广灵县交界处,因山头似有六个山棱挺拔,故而得名六棱山。从阳高县城一路南行,大约走了一个多小时,我们来到山下一个名叫秋林的村庄。

六棱山

沿着蜿蜒小路,车子开到村庄最南端,停在一块平坦的场地。停车场西边有两间平房,是个农家乐饭店。我们停好车,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过来搭讪:“是你们定的午饭吗?”我摇了摇头,告诉她我们自己要烧烤呢。她向我们要了停车费,然后简单指点了一下进山路径,就返回了饭店。

  六棱山有几处风景值得一看,诸如冰洞、水帘洞、 石门 峪、主峰黄羊角,汉 白玉 石林 。从秋林村进山,能够游玩两处风景——冰洞和水帘洞。据说水帘洞附近泉水甘甜,山石庇荫,是烧烤的绝好去处。我们抱上烧烤用的物品,一行人浩浩荡荡赶往水帘洞。

六棱山

大约走了一里多山路,我们看到一个石碑,上面刻着秋林峪瀑布介绍。转过石碑,一座大山被劈成两半,中间是一条狭窄的山沟。我们顺着山沟往上走,大约走了一里多地,就听到瀑布潺潺的声响。走到跟前,我们有点小小的失望,石碑说瀑布落差有十七米,但实际只有五六米高吧,水量也不是太大。瀑布下石洞里立着一尊铜 菩萨 ,前面放了个香炉,香烟袅袅,久久盘旋。

六棱山

不过,我们很快就开心了,因为在水帘洞附近,由于岩壁遮挡,一点都不晒,确实是个烧烤的佳处。泉水清澈,孩子们可以戏水,我们用来泡西瓜和啤酒。于是,女人们坐在乱石上聊天,男人们开始张罗着烧烤。

六棱山

大家早已饥肠辘辘,肉串的香味四溢,把孩子们从泉水边吸引过来了。肉串只烤到七成熟,就迫不及待的出炉了,很快被风卷残云了。好在有一些现成的食品,菜卷、粉丸、面筋、油豆腐,抹上酱一烤很快就能吃。这样一来,大家也不太饿了,好友烤起来也不用太急,肉串烤得熟透润实,吃起来满嘴留香。

六棱山

冰凉的啤酒从泉水中拎出来,灌下去沁人心脾,非常爽快。可惜,爬山路不便携带,只扛上一趸啤酒,只好节制着喝。吃饱后,孩子们也凑上来自己烧烤,烤的还不错。看来只要在玩乐中学习,学什么都快!一个小男孩从山下上来,手里拎着一个高音炮,放着流行歌曲。他来到瀑布前,弯腰在 水里 捞东西。过了一会,他摸出几张湿漉漉的纸币,展开用嘴吹。我们喊道:“小朋友,过来吃点西瓜吧。”

  小男孩没有客气,他过来坐下,吃了一块西瓜几根烤串,然后把湿透的纸币拿到木炭边烤。他的脸脏兮兮的,大约很久没有洗了,他一边烤,一边说:“摸到十二元钱!十二元!”钱是游客们扔在 水里 的许愿钱。我们问他:“不错呀,天天来吗?”小男孩点头道:“天天来,这是我的工作,把钱烤干送给村长。”“了不起。这么小就有了工作了,一个月开多少工资?”“一天一百,一个月一千!”

六棱山

我们都笑了,这孩子看来有点傻。他说话虽然颠三倒四,不过他的情况,我们大致还是了解了。父亲在外打工,他是个留守儿童,和爷爷一块住。几年前他就辍学了,每天负责打捞香火钱,然后交给村长。他有点傻,但负责起来还是蛮认真的,我们逗他,为什么要把钱都交上去,自己可以留一点呀。他的头摇得拨浪鼓,说道,那可不行,会发现的!小男孩烤干了钱,揣在兜里,用手背擦了擦鼻涕,下山交账去了。

  小男孩走后,我们也开始收拾东西,将垃圾归类处理好,下山找冰洞去。下山路上,我们又遇到了小男孩,他拿着一把香,蹦蹦跳跳走在前面,后面跟着几个游客。哦,小家伙又成了导游了。

        从水帘洞下来,我们原路返回,在山脚下察看,寻找到达冰洞的山路。听说六棱山有四十多个大大小小的冰洞,三伏酷暑,滴水成冰;数九寒天,温暖如春。我们在半山腰找到一个冰洞,一行人小心翼翼地摸上去。快要走近洞前,我们就感到丝丝凉意袭来。

六棱山

进去冰洞一看,大约有一间屋子这么大,上面和下面也有洞相连。进去后没见到冰,但刺骨的寒意浸透,真如掉入冰窖一般。冰洞是由火山岩浆形成的,石块呈蜂窝状,可能便于地下冷气泛上来吧?我们只是猜测,个种缘由,有待地理专家释疑。

  从冰洞下来,我们离开了秋林村,赶往十里之外的大辛庄。大辛庄有个古堡,原名叫“孤寨”,是明朝一个叫解铭的财主修筑的,距今将近500年的历史。古堡雄伟古朴,风格独特,为全封闭式建筑。堡体为夯土、糯米汤筑成,原为石砌寨门,现在换成了铁门。墙高十二米,墙厚八米,坚如 磐石 。现为阳高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堡产权属于一个旅游公司,公司雇了一户村民管理。我们花了五十元钱,到了城堡里面。听村民说,古堡下面有两条地洞,一条通往秋林峪,一条通往団堡村,不过现在已经颓废了。置身于古堡,摸着厚实的土墙,不由为谢财主点赞,一个土财主修筑这个古堡,真是太不容易了! 

大辛庄古堡

古堡内保留下三间窑房,里面陈列着古代的生活物品,有木柜、茶几、屏风、化妆盒等等,古老陈旧,散发着霉味,仿佛回到了五百年前。

  听村民说,谢财主为了建古堡,耗尽了全部积蓄。不料遇到了灾荒,田地颗粒无收,家里骤然困顿起来。为了谋生,谢财主将古堡委托给一个村民照看,他到内蒙古走西口去了。结果一去而不返,于是古堡一直为看门人后代所有。直到2001年,看门人后代卖给一个旅游公司,价格是三万元。原来这样呀。都说富不过三代,谢家一代都没有熬过去,可叹!

        夕阳西下,我们不得不离开六棱山,回首望去,六峰突兀、山色如黛,桑干河缓缓流过,如同一幅雄壮的画卷。如此美景,真的令人流连忘返。如果有时间,我们还想再来,趟一趟石门峪,登一登黄羊角,摸一摸汉白玉石林 ……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六棱山游记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