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源于朋友圈的一张红枫叶的照片,红红火火的枫叶在微风中摇曳,好像是对我们招手,于是乎吹鸡召集、联系民宿、立马出发。
第一天:广东板的无量山(20211212)
12月12日早上7点,我们一行8人,分乘两部小车迎着朝阳向河源市东源县曾田镇上坑林场出发,一路的路况都很好,下高速公路后正值午饭时间,我们在路口的饭店品尝了客家风味的午餐作为此次河源客家之行的热身饭了。12.30到达东源县曾田镇回家公寓入住民宿,放下行李,按照老板娘发的定位15分钟车程到达上坑林场上仙湖茶园(小车可开上山,停车费10元)。当日是周末,周边闻讯而来的游客真不少,很多游客坐大客车来的,只能徒步上山,他们要走约3公路的上坡山路(估计要半小时),还是有点累的,但是,走到茶园展现在眼前的美景你会觉得累一点是值得的。
上坑林场附近的山林里,有一个叫上仙湖的茶场,面积有300亩,在这茶场里保留有自然生长的枫树,现在是冬季,成片的枫叶林染红了大片山林,远远望去,红的、黄的枫叶随意点缀在错落有致的、层层叠叠的、碧绿的茶园中,那种层林浸染的立体感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诠释,我们行走在五彩斑斓枫林中,天气给力,蓝天白云,阳光洒落在树叶上,油油的、红红的、金灿灿的,透过树叶斑驳的光点,又打在地上的落叶上,铺天盖地都是艳丽的色彩,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一般!这是广东板的无量山啊!美景如画,让人心醉,空气清新,洗肺健身,这是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仙境。这里不收门票,每辆小车的停车费只收十元,感谢上仙湖茶场。
第二天:霍山(20211213)
因为我们住在曾田镇,早上7点继续开车来到上仙湖茶场打卡,再来欣赏一下早晨的红枫,感受一下宁静的茶园。早餐之后直奔霍山风景区(1小时10分钟车程)。
霍山风景区位于龙川县内中部的田心镇,毗邻兴宁、五华,距龙川县城约47公里,海拨约550米,是广东七大名山之一,是广东省级森林公园,是国家AAA级旅游区,以险峻的丹崖赤壁和奇岩秀石而早已闻名遐迩。相传,远古时代,这儿没有大山,后因当年的女娲补天时,将剩下的一点沙浆,撒落人间,刚好落到霍山,故使霍山呈现出悬崖高耸,绝壁万丈,横空屹立,怪石嶙峋、千姿百态,令人叹为观止的奇特山峰。山里三组峰峦组成一个体,傍无延缘,气势磅礴,奇峰突起,峭石峥嵘,百态千姿,景色秀丽。全程只有一种交通工具就是11路车(双脚),顺着山体或爬台阶上山下山、或沿栈道漫步,峰回路转,亭阁其布、移步换景,龙川、五华、紫金、东源、连平、和平、博罗七县界地,了然在目,美景尽收眼底,我们在这里玩了近5个小时,晚上入住龙川县汇豪大酒店。
第三天:林寨古村
林寨古村位于和平县林寨镇兴井村内,是拥有“全国最大四角楼古建筑群”的古村落,现仍有保存完好的古民居24座,是典型客家风格的四角楼,其规模大、数量多、建筑艺术精湛、文化底蕴深厚,在全省乃至全国实属罕见。林寨古村建制于秦朝,拓于元末明初,兴于晚清民初。悠悠二千多年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使古村遗漏着古巷、古墙、古道、古井、古寺、古亭、古桥、古树等独特的“老八古”,林寨人崇文重教。俊才辈出,曾孕育清嘉庆辰科状元陈继昌、清光绪两广巡抚陈琼润,林寨严村是国父孙中山先生先祖入粤始居地,这里是典型的文化之乡。门票30元,可参观三个古建筑里面的结构、布局。不买门票也可进古村随意打卡,景区内还设有农家菜馆方便游客就餐,走在斑斑驳驳的古老巷道里,感受时光的穿梭、文化的永恒,眨眼间我们在这里呆了五个多小时,整个古村大概走了一遍,因天色已晚而依依不舍地离开。整个古村游玩下来,我觉得作为景区,这里的路标不够明确,古屋维护力度不够,很多古屋年久失修面临倒塌危险,一些古屋堆放了大量的杂物,卫生状况极差,严重影响参观效果。
薰南楼:建于清道光丙午岁(1847年)是林寨富绅陈襄廷祖父陈豫年的当铺,这里是林寨地区早期的乡村银行,其下属在龙川、河源、连平、兴梅、赣南以及广西等地开设分行,体现着东江客商的气派。现已毁于火灾,只剩下三面围墙残垣断壁供人感叹世事无常,沧海桑田。
永贞楼是古村中最高大的建筑,是清乾隆甲寅岁驰赠朝议大夫从四品候选知府陈兴堂的新楼。永贞楼是较早建筑的四角楼,它造型独特,气派蔚然,曲径幽巷,通屋连通,炮楼巷道,水井马厩,一应俱全。永贞楼固若金汤,据传咸丰年间太平天国石达开部将途经林寨,曾久攻不下,后朝廷下旨拆除四个兀角,以安匪患。
谦光楼:是古村中最负盛名的客家民居。谦光楼建于民国九年(1920年),是屋主陈云亭被母亲用激将法逼成的。其时村中众多叔侄都已建有四角楼,而他们家仍住在老屋,其母亲常常唠叨:“做屋的人已经死了(指其夫),能做屋的又没有出生(指孙辈)”。无奈之下,云亭只好放下生意,在家筹划建房。现辟为“民俗馆”。谦光楼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正面有4栋骑楼,造型独特,蔚为壮观,两旁各有两栋侧屋,整幢屋层层可以相通,屋内有11个天井采光,有18个厅堂,每层有86个房间,全楼3层共有324间房,楼阁为4层结构。21世纪初,因为线路老化发生火灾,谦光楼“四角”中的东北角遭烧毁,一直未修缮。(门票包含的三个景点之一)
下镇南门古井:饱历千载之功,据陈氏谱载:明洪武3年,始祖陈元坤公疏井时,曾出土晋朝筑井石碑,距今1700余年。旧时下镇村廊低洼,长遭水患,地势随之遂高,凡历百年必升井台,明孝宗元年(1488年)修井时一改残砖为石砖,明万历二年(1680年)井圈叠层,清乾隆九年(1749年)置换紫铜矿石井圈,井身拔高,民国十五年(1926年)修铺井池,其时乡民注重环境,竣工曾勒碑记之。此井泉水源丰盈,水质甘甜,含多种生物元素,可保证千余村民用水,村民长此传承井洁水清,注重环保,爱护公物、讲究卫生,珍爱生命等祖宗之规不可破之训,此乃下镇村之华美品格也。
古村第一奇: 船艇上楼梯
旧时林寨古村由于地势低洼,濒临江河,常常日遭三浸,村上的人为抵御水患,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置造船艇多艘,平日里抬放在村子的门楼上,当洪水漫浸一定高度,就将船艇推下,然后沿着村子大街小巷救助灾民,船艇是村民的保护神。
愉快的旅行结束了,这次的自驾旅程往返共900多公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