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防疫时期系列游记的第二篇。结束闽南泉州的行程后,乘坐动车来到闽东宁德,游览“海上仙都”太姥山。
下车后第一件事核酸“落地检”
抵达酒店,出示行程码、健康码、48小时阴性证明,核查无误后入住。在着手写这篇游记的当天(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新10条”),其中明确,“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令人感慨万千,想起一句歌词,“不知不觉你已经离开我,这样的节奏,谁都无可奈何。后知后觉又过了一个秋……”
太姥山游玩之旅,从一碗福鼎肉燕开始
太姥山位于福建省宁德福鼎市境内,三面临海,与武夷山、雁荡山并称闽越三大名山,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自然遗产。“姥”是个多音字,这里读“母”(mǔ)。相传尧时老母在山中种蓝草,逢道士而羽化仙去,故名“太母”,后改称“太姥”。浙江绍兴有座天姥山,也读“母”(mǔ),李白曾作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姥”字的另一个读音“老”(lǎo),是对年老妇女的尊称,引申为婆婆、外祖母,如“姥姥”。
太姥山属于花岗岩地貌区,以峰林岩洞为特色。占地面积约100平方千米,包括太姥山岳、九鲤溪瀑、晴川海滨、福瑶列岛、桑园翠湖5大片区。主景区为太姥山岳,面积24.6平方千米,从下到上分为玉湖、国兴寺、迎仙台、一片瓦、乌龙岗、香山寺、白云摩霄7个游览区。
景区主要看点有:惟妙惟肖的象形石、各式各样的山洞、历代摩崖石刻、国内最狭窄的“一线天”、悬空禅寺铜殿等。
太姥山的象形石有360多处,有的像人,如夫妻峰、二佛谈经、仙翁对弈等;有的像物,如九鲤朝天、仙人锯板、金猫扑鼠、一片瓦等;有的充满神话色彩,如飞来石、升天石、望仙桥等,形象逼真,别有韵味,而且一石多看、步移景异,正如前人所赞:“太姥无俗石,个个似神工,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
太姥山的山洞100多个,纵横交错,宛如迷宫,洞中有洞,别具洞天。有的洞连洞、洞套洞,上可通天下可入海;有的曲径通幽、四通八达;有的暗泉明瀑、流水潺潺。这里的岩洞之多、之长、之奇,在名山中非常罕见,据说要把所有的洞都走完需要28天,有的洞一进一出就需要一整天。
太姥山的摩崖石刻散布于山间,共有116处(据高健斌/白荣敏著《太姥石刻》),从唐宋至今各代均有,以明朝最多,一行行篆、隶、行、楷、草书,展现了独特的人文之美,诠释了“任你五岳归来客,一游太姥也称奇”的含义。
太姥山有地下一线天和空中一线天。地下一线天位于一片瓦景区,长60多米,最窄处只有20厘米,只容一人侧身挤过。这里终年流水不断,峭壁上湿漉漉的,看起来很脏,但出来以后衣服上仍然干干净净。空中一线天位于乌龙岗景区,道路蜿蜒曲折,夹缝最窄处仅40厘米。奇特的景观,赢得了“不过一线天,不算游过太姥山”的说法。
太姥山悬空铜殿,建在海拔700多米的两座山峰之间,是国内第一座悬空铜殿。由100吨纯铜打造,高12米,面积180平方米。
因为面积较大,景区按照游玩2~3小时、4~5个小时、5~6个小时、6~7个小时,分别推荐了4条线路。大部分游客选择国兴寺、迎仙台、一片瓦等常规“小环线”,一边爬、一边玩、一边拍照,前后三四个小时。这次我走的是“大环线”,早上7点半从游客集散中心乘坐景区公交车到山下,8点钟开始游览,下午4点回到景区停车场,全程约八个半小时。线路为:夫妻峰广场→国兴寺游览区(楞枷宝塔、十八罗汉赶斋、夫妻峰、国兴寺、龙潭湖、萨公岭、曝龙潭)→迎仙台游览区(太姥之心、迎仙台、仙翁对弈、和尚背经书、龟蛇相会、金猫扑鼠、河马啸天、仙杖峰、风动石、金豹仰天、蹲猴观海、玉兔听潮、仙人锯板、果然名山、电视屏幕石)→一片瓦游览区(蓝溪涧、地下一线天、娃儿石、猪蹄石、刀劈石、观海栈道、瀑布石、天柱峰、大盘石、云标石、茶壶石、笔架峰、拨云峰、金龟爬壁、悬空铜殿、一片瓦禅寺)→香山寺游览区(五百罗汉堂、香山寺、九鲤湖、二佛谈经、陀九岭、望仙桥)→白云摩霄游览区(九鲤朝天、白云寺、摩尼宫、电视台招待所)→乌龙岗游览区(三号观日台、山海大观、风动石、海上仙都、伟人会晤、象鼻石、天生桥、空中一线天)→夫妻峰广场。行程很紧凑,想看的风景基本都看到了,心满意足。但如果时间宽裕,不建议这种高强度的一日游。海拔虽然不算高,900多米,攀爬难度并不小。上坡下坡比较多,不停地上下对体力是一大考验,短时间内疾走对膝盖的伤害也比较大,到傍晚下山时两腿都在打颤,小腿似乎有点不做主了。从景区回来三天后依然腰酸背痛,走起路来还感到膝盖有点疼。
一些游记说太姥山的山洞很好玩,迂回曲折,非常刺激,柳暗花明,妙趣横生。尤其是长1500米的葫芦洞,最窄处只有20厘米,“刁钻”的形状,“胖纸”的劫难,吸引很多人前来挑战自我,钻进去之后却发现进出两难,只能手脚并用,匍匐前进,一条黑路走到底,白白耗费1个小时。其实,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钻山洞上,更没有必要特意到葫芦洞、将军洞、通天洞挑战极限,与其把时间耗在高难度的钻洞上,不如多看些山海峰林景观。太姥山就是以奇石怪洞见长,沿途有足够多的山洞和台阶,让你体验花钱买罪受,那么多的经典象形石,值得花时间细细品味。所谓的“高难度”,说白了就是在黑暗中摸索,在迷茫中挣扎,在困境中前行,也许刚开始有一种对未知的好奇,对不确定性的兴奋,到后来越来越多的重复性动作,时蹲时俯,时侧时爬,新鲜劲一过,巴不得早点结束。只要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雨天夜晚,深一脚浅一脚在泥泞的道路上走过,你就能感受那种狼狈不堪。当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一家之言,不喜勿喷。
景区管理很规范,一路上指示牌很多,一看就很清楚,基本上不会迷路。虽然面积大,维护起来不容易,但干净整洁,卫生间也没有异味,总体印象很好。爬山消耗较大,记得带上热水和零食,山上餐饮服务较少。如果当天要赶火车或飞机,一定要预留足够的时间。从山上停车场到游客集散中心还需半个小时,而且不是你一上车就发车,一般等20分钟(停车场也有出租车)。从集散中心到太姥山高铁站还有15分钟车程(打的需10分钟)。
游客集散中心,记得两件事:一是拿一份导览图,定向指航;二是把大件寄存,轻装上山。
景区公交停车场
上午8:00,开始登山。
夫妻峰广场正在改造提升
↗楞迦宝塔。建于唐代,高8.5米,名称来自达摩祖师从印度带来的《楞伽经》。这种七级八角制式的实心石塔,是国内首次发现,因而比较珍贵。
石峰林立,层峦叠嶂
↗十八罗汉赶斋。高低错落的石林,形如一群高矮胖瘦、形态各异的罗汉,正疾走如飞,赶往山顶白云寺用斋。
↗夫妻峰,景区标志性景观,后面还会多次看到。
↗国兴寺遗址。国兴寺始建于唐乾符四年(877年),构造宏伟瑰丽,有石柱360根,柱础栏楯遍镂人物、花鸟、虫兽,宋淳佑甲辰年间(1244年)毁于兵火。遗址尚存石柱、石槽、石刻等文物,是研究唐宋佛教文化的重要资料。
国兴寺俗称下寺,山顶还有一个上寺白云寺(摩霄庵)。
殿内有三尊不同造型的太姥娘菩萨像
↗龙潭湖,位于国兴寺后方,乌龙岗脚下,建于1999年,湖面3000多平方米,背后为十八罗汉岩。2010年曾作为电影《隐婚男女》的外景地。
↗萨公岭,长1500米,1929年由时任福建省省长萨镇冰募捐和倡议修建。岭上有摩崖石刻和涌翠亭。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返”。陶渊明诗句,萨镇冰题写。
↗曝龙潭,背后是涌翠亭与夫妻峰。
夫妻峰的名字真形象,一高一低的两个石蛋,像一对夫妻紧紧相拥,在天地间窃窃私语。
此时为上午9:00,距开始登山一个小时。
↗酒杯、美人臀
↗太姥之心,盘根错节的树枝缠绕在石头上,像一颗心脏。
↗怪胎
↗迎仙台,又称迎客峰,据说东海诸仙每年在此聚会一次。
↗迎客峰
↗仙翁对弈
↗和尚背经书
群峰簇拥,峭拔危立,浑圆雄厚,妩媚多姿,花岗岩地貌真好看啊。我国花岗岩山地分布广泛,山东泰山、崂山,陕西华山、太白山,安徽黄山、天柱山,浙江普陀山,江西三清山,宁夏贺兰山,甘肃祁连山,四川贡嘎山,海南五指山等众多名山,主体都是花岗岩。
↗河马啸天、仙杖峰。左边的巨石似河马张开大嘴,仰天长啸;中间的山峰像一根仙人拐杖,耸立山间。
↗龟蛇相会
↗金猫扑鼠
↗风动石(左) 金豹仰天(中) 蹲猴观海(右)
↗玉兔听潮
↗仙人锯板
此时为上午10:00,距开始登山两个小时。
上面这个石刻很有名:“太姥无俗石,个个似神工;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上天有穹洞,入地多幽隆;胜景无穷致,游人思来重”。1938年由时任福鼎县县长陈廷桢题写。
↗“果然名山”石刻,由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原主席丁仃题写,边上的“太姥胜景”由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题写。仔细看一下,“果然名山”的“然”字少了一点,据说因为这里山峰林立,一点水也蓄不住。
↗电视屏幕石
景区标识很清楚,景点之间的距离一目了然
↗崖夹蛋
开始钻洞了
这是一个叠石洞,洞内忽明忽暗,视线不大好,而且有积水,在里面要低头弯腰才能通过。尽管小心翼翼,但当我深一脚浅一脚走出来时,依然弄湿了鞋、碰破了头、擦伤了皮,现在你能理解我在开头所说的,没必要特意去钻洞的意思了吧。
↗猪肝石
蓝溪涧,一条长50米的洞道,洞中有泉水从岩壁渗出,流入蓝溪。
大名鼎鼎的一线天到了。这是地下一线天,长60多米高40多米的山洞中,悬石欲坠,天如一线,最窄处只有20厘米。
山石高大峻峭
缝隙逼迫狭窄
岩壁深远幽长
洞壁只容许一个人侧身挤过,所有阻碍前行的物品如水壶、相机、背包等,都要拿在手上或夹在胯下,官方甚至发明了一套“太姥健身操”:第一节蛤蟆扶墙,第二节河马啸天,第三节灵猿抱珠,第四节大鹏展翅,第五节金鸡独立,总的原则是挺胸收腹、上仰后俯、低头弯腰、盘旋运动等有机结合。
终于出来了。景区还有一个空中一线天,一会儿去体验一下。
此时为上午11:00,距开始登山三个小时。
↗娃儿石
↗猪蹄石
↗葫芦洞,因洞形状如葫芦而得名,是太姥山目前已开放的洞道中最有特色的一个,全长一千多米,洞内有13个天井、7个厅堂,最宽处可以摆放整套家具,最矮的地方只有50厘米。
↗刀劈石
观海栈道
太姥山地处东海之滨,山海相依,海天一色,是国内唯一能观山看海的花岗岩名山。
↗流水冲蚀凹槽
↗瀑布岩
↗天柱峰
高40米,横截面呈椭圆形,直径约8米
↗大盘石,形状如盘,故名。这里视野开阔,远近山峰尽收眼底,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花岗岩地貌。东南方向为石蛋地貌,海拔约900米;西南方向为峰丛地貌,海拔700~900米;东北方向为沟谷地貌,流水冲刷明显,海拔500米以上。
↗羊头石
↗云标石。“云”指顶峰上的白云寺,“标”指路标,意为通往白云寺的路标。
↗茶壶石
↗笔架峰、拨云峰。中间左侧山峰形似笔架;右侧峰岩嶙峋,如巨掌拨云弄月,故名。
↗水平节理。节理是岩石在受力后形成的裂纹或裂缝,按形态分为水平节理、垂直节理、斜节理等。
↗一帆风顺
↗金龟爬壁,又称升天石。传说太姥娘娘七月初七在这里羽化升天。
↗一片瓦禅寺,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原名岩洞庵。屋顶由一块巨石覆盖,像一片瓦,寓意“给心一片瓦,以度飘零人”。
此时为中午12:00,距开始登山4个小时。
↗白茶古树。白茶是我国历史名茶,早在唐朝就有记载。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相传原产地为太姥山。
寺院大雄宝殿位于莲花峰与升天石之间,是全国首座悬空铜殿。高12米,面积180平方米,2001年初由金星铜集团修建,耗费紫铜100吨。里面供奉太姥娘菩萨。
升天石上的“梵刹庄严”四个字,由中国佛学院副院长传印题写
十八罗汉
一片瓦属于花岗岩崩塌地貌,分崩离析形成的这个“裂缝”很大,足以建造一座寺庙。
“瓦片”下面的四个字“尧封太姥”,由唐玄宗赐题,这说明太姥是尧时之人,太姥娘菩萨属于上古华夏文明谱系。
为加深对悬空铜殿的印象,放一张网上找的远景图。
通天洞,位于一片瓦禅寺后方,全长600多米,据说狭窄程度与一线天有得一拼。想想刚才一线天的那套“健身操”,于是只向上走了十多米,看了一眼黑通通的洞口,决定返回,继续走我的阳关道。
洞口的石刻:“倾侧峻嶒到此间,石门深处扣禅关。相逢且说浮生话,入座晴云片片闲”,系明代进士俞士章题写。
远处的电视信号发射塔,位于景区最高处,一会儿去那里
↗五百罗汉堂
殿内供奉着由缅甸汉白玉精雕细琢的坐式罗汉五百尊,另有六尊汉白玉佛像。
↗香山寺,始建于明代,原名“妙香庵”。因寺院周围生长着众多兰花,每到花开时节,幽兰香气随风飘散,故名。里面同样供奉太姥娘菩萨。
此时为下午1:00,距开始登山五个小时。
寺门匾额“万法朝宗”为上海龙华寺明晹法师题写,寺内有泰国比丘尼所赠高两米的玉观音,寺院周边有陀九岭(天梯岭)、望仙桥、犀牛望月等景致。
↗九鲤湖,建于1991年,背后是九鲤朝天峰。这里可欣赏湖光山色,也是景区宣传画册拍照取景处。
湖面上方有滑索在吊装建材,用来修建直达摩霄峰的小火车
↗二佛谈经。左上角山峰形如一位身披袈裟、手捧经书的和尚;右边不远处有一小和尚,手缩胸前,击叩木鱼。两人似乎在谈经论道。
观海栈道
现在开始向峰顶冲刺,接受考验的时刻到了。又饥又渴,精疲力尽,偏偏前方又是最难走的一段山路。
↗天梯岭,从九鲤湖到望仙桥的一段山路,曲折陡峭,全长600多米,共有1017级石阶,据传由宋代王头陀修建,又名陀九岭。
难忘的陀九岭,就是上图画框部分,短短的600多米,好像到了泰山的“十八盘”。1017级台阶啊,相当于爬上50多层高的楼房。走一段,歇一段,20分钟后终于走到望仙桥。
↗望仙桥。位于天梯岭尽头。据传此处原先只有一块石板横跨深渊之上,后来道仙容成子驱石架桥,名为御风桥。又传半夜时分站在桥上,可望见太姥娘娘乘着九色龙马缓缓降落人间,故称望仙桥。
上坡,下坡,考验体力
古人在这里留下许多诗文,如明陈五昌《御风桥》:“云横翠壁来天际,日照红涛出海东”,明沈儆炌《登太姥山》:“太姥遥临海国宽,梯航日出望中看。夜深击筑摩霄顶,万里风吹月影寒。”
↗九鲤朝天。一组花岗岩峰林,像一群在大海中嬉戏的鲤鱼。这里的“九”不是实数,代指很多。
疫情原因,游客很少,景区内很多店铺关门歇业。
白云寺,又名摩霄庵,俗称上寺,与前面在山脚见到的国兴寺(下寺)相呼应。
寺院由白云禅师创建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在太姥山14个寺院中历史最为悠久,也是太姥山海拔最高的寺院。历经沧桑,几度兴废,但大雄宝殿、经堂、僧舍等建筑仍保持原样。
明秦邦琦题刻:“太姥凌霄汉,菁葱鸟道遥。烟迷常带雨,寺现独闻潮;说法神龙绕,谈禅世味销。摩霄回首处,身与白云飘。”
此时为下午2:00,距开始登山6个小时。
看到上图“摩霄庵”三个字,可能你也觉得怪怪的,寺住僧,庵住尼,白云寺和摩霄庵不应该在一起啊。凡事皆有例外,这里面有一个传说。唐开元年间,白云禅师在太姥山建成白云寺后,朝圣的香客络绎不绝。可寺院周围时有魑魅魍魉夜间作祟,闹得人心惶惶。禅师手持锡杖昼夜巡山,把妖魔鬼怪一个个收拾干净,香客们非常高兴,拍手称庆除魔消安。除魔消安,魔消安,传来传去,便雅化为“摩霄庵”。
“闽藩少方伯黄公赐碑”碑记,明嘉靖四十四年(1566)时任福建布政使司参议黄希宪题刻。
通往山顶的路上,一位比丘尼在耕作
↗摩尼宫。又称求梦台,始建于唐初,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摩尼教遗址。一千多年过去了,如今这里只留下三四个平方米的石室遗址。上篇泉州游记中提到的晋江草庵寺,是世界上现存唯一的摩尼教寺庙遗址。福鼎与晋江两地相距不远,不知这里面有没有什么关联。
摩尼宫前的这块石块,远看像一条石船,上有石刻“摩霄峰上梦阳台,亦真亦幻任徘徊。仙都美景君须记,奇石如林何人来”。
电视信号发射塔“射天狼”
太姥山电视台招待所,在门口的店里买了一瓶可口可乐,8元。
主峰最高处,海拔929米
下山了
↗菜园
↗白云寺重点保护荒野茶园
三号观日台
观日
山下看到的象形石,现在近距离接触
山路崎岖,一定要小心
山海大观,当代书画家林锴题写
峰从海中出,水在天际流
又见风动石,比山下看到的大多了
海上仙都,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题写。前面的“山海大观”是从自然资源的角度定位太姥山,这里的“海上仙都”则是从自然与人文融合的角度看待太姥山。
瀑布岩
此时为下午3点,距开始登山7个小时。
↗伟人会晤。两根白色石柱,像两国元首在检阅仪仗队。上方的黑色叶片,实际上是一只闯入镜头的飞鸟。
像不像一个人光着后背坐在地上?此时此刻,阳光和煦,山水相依,风光如画……而我,只想坐下来歇一歇。
又见曝龙潭
↗象鼻石
↗天生桥,巨石风化,镂空成孔,浑然天成
又开始钻洞了,这次是空中一线天。
最窄处约40厘米,感觉比地下一线天宽松一点。
夫妻峰广场
下午4点返回景区停车场,此刻距开始登山8个小时。
前往高铁站,车程15分钟
一碗肉片面,结束太姥山之旅。
感谢阅读。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这个夏天,感受最美好的厦门 45449
- 初夏的少女梦,伴着温煦的海风,可盐可甜|厦门五日亲子游 45958
- 行摄厦门,三天两夜带你感受最惬意的鹭岛慢生活 2857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