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6

走进腾冲红色教育基地

编辑

腾冲作为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

多少英勇战士奋起抗战

谱写了一曲保卫国家的壮烈之曲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92周年

居安思危,勿忘国耻

让我们走进腾冲红色旅游景点

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英勇捐躯的先烈致敬!

红色旅游景点介绍

滇西抗战纪念馆及国殇墓园

腾冲市国殇墓园、滇西抗战纪念馆位于叠水河畔、来凤山北麓,全园(馆)面积53300平方米。年接待观众均达140多万人,是广大人民群众参观、凭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众多专家学者了解抗战文化、从事抗战研究的重要载体,社会影响较大。

2014年8月,国殇墓园和滇西抗战纪念馆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抗战设施、遗址”;2014年8月,滇西抗战纪念馆被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授予 “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称号;2018年7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文物局授予“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艾思奇故居

艾思奇故居位于腾冲市和顺镇水碓村龙潭北边地势高旷的小山坡上。故居建于1919年,为中式木结构四合院二层楼房,由正房、厅房、厢房、花园、大门、雕像等建筑组成。故居内陈展艾思奇同志生平图片、实物,对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李根源旧居

李根源旧居位于腾冲城叠水河畔,是李氏明代时迁至腾冲后的发祥地,原建筑毁于清咸丰、同治年间,滇西抗战胜利后,李根源在祖宅原址上重建住宅,题名为“叠园”,为传统木结构四合院式建筑。1989年8月,李根源后裔将叠园产权捐赠给腾冲政府,同年成立李根源故居管理所,并征地1353平方米,先后设立陈列室、大门和碑廊等建筑,1998年正式对外开放,1999年公布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更名为李根源旧居管理所。

来凤山抗战遗址

来凤山抗日战场遗址,位于腾冲城南来凤山上,山顶海拔1921米,范围约2平方公里,历为腾冲市的主要依托和军事防御重地。1942年日军占领腾冲后,曾利用这里的有利地形构筑大量碉堡工事作为驻守腾冲城的主要阵地。1944年7月,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三面包围腾冲城。7月17日远征军116师、36师、预备2师等部队对来凤山发起全面围攻,历经13天的激战,于29日将日军在山上设置的樱、梅、松、成合四大据点全部攻破,为日后全面围攻腾冲城创造了有利条件。如今在山头上仍可见大量的碉堡、战壕、弹坑等作战遗迹。

198师纪念塔

1944年,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4军198师奉调参加滇西反攻战,为20集团军总预备队。在攻克腾冲城及肃清高黎贡山、怒江两岸日军的多次战役中,198师阵亡官佐156名、士兵1335名。为纪念腾冲反攻战役阵亡将士,战后该师在腾冲来凤山脚建纪念塔1座。正面由54军军长阙汉骞题“陆军第五四军第一九八师攻克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座镌蒋中正题“民族之光”。该塔是见证滇西抗战腾冲反攻战役的珍贵历史文物,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曲石江苴古镇抗日县政府旧址

江苴文宫是腾冲抗日县政府旧址,亦为腾冲抗日县政府二十四个办公点四十余处搬迁地的关键场所之一。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多次成为国内各影视剧组的拍摄地,先后在此拍摄有《无头箭》《我的团长我的团》《边城》《腾越殇魂》《大马帮》《滴血翡翠》《西南联大》《鬼吹灯》等多部影视剧和纪录片。

硝烟散去,和平安宁

但无论过去多久

那段历史,那段岁月

依然铭记在心,永不敢忘

勿忘历史,振兴中华!

缅怀先烈,吾辈自强!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走进腾冲红色教育基地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