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1

2021年三娘湾中华白海豚暑期营地第二期相约大海

编辑
天数:7 天 时间:8 月 人均:15000 元 和谁:亲子

2021年8月3日——8月10日,由北京潘文石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精英探险队员协会共同筹办的中华白海豚暑期营地第二期将在广西省钦州三娘湾中华白海豚保护基地举行。届时,由潘文石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团队,包括北京大学的专家教授,将给孩子们带来一系列精彩的课程,让营员们学会科学研究的正确方法,让孩子们零距离接触大自然,探索海洋生物的奥秘,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同时,由顶尖的动物研究和保护团队带领,为孩子们从小树立正确的动物保护观念;也让参与其中的孩子们为中华白海豚的保护作出自己的贡献。

 

有一种动物被称为“海上大熊猫”,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印度洋,常见于我国南部沿海,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他们就是中华白海豚。

早在唐朝就已经出现了关于中华白海豚的记载。清朝初期,广东珠江口一带称它为卢亭,也有渔民称之为白忌和海猪。他们的亲戚众多,从极寒水域的“海洋霸主”虎鲸,到遍布世界的60多种海豚。虽然名为“白海豚”,但刚出生的中华白海豚体呈深灰色,幼年的会呈灰色,成年的则呈粉红色。

 

就在我们祖国18000多公里海岸线的西南端,有一个叫做“三娘湾”的地方。这里是中华白海豚的乐园,拥有着最年轻、最有希望的野生种群,在三娘湾是遇见这种神秘海兽机率最多的地方。

经过科学家们的17年辛勤努力,这里的白海豚种群数量从最初的90多头,达到了近300头,俨然成为一座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世外桃源。

这座中华白海豚保护区的建立者,是一位如今已经85岁的老人——潘文石教授。他也被称为“熊猫爸爸”、“白头叶猴之父”。

他用四十多年的时间,守护着大熊猫、白头叶猴和中华白海豚,为我们留下了那些美丽的生命。而他传奇人生的源起,却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2019年9月,北京潘文石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在北京正式挂牌。这是一个以唤醒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宗旨,从事生物多样性研究及应用推广的非盈利组织。

研究中心的领军人物,正是中国生物学泰斗——潘文石教授。“热爱生命,是人类天性中的一部分。人类无法孤独地行走于天地之间,必须与万物同生共存。”

 

如果

给你一个机会

了解这个神秘生物的进化之路

荡舟三娘湾

任这些海洋精灵从你身边掠过

迎着东升旭日晨起

伴着海浪声入眠

让科学家们为你讲述

他们的心路历程

听潘教授告诉你

他传奇人生的源起

 

你,会来吗?

 

 开营时间

 2021年8月3日——8月10日

营地亮点

1、潘文石教授领衔的专业自然保护团队设计课程并实地授课

2、精英探险队员协会探险专家现场传授户外生存和安全技能

3、与白海豚保护基地的科学工作者共同工作生活

4、真正参与科学研究和自然保护实践,跟随科学团队学习中华白海豚的生态学常识,亲身参与野外观测、生物多样性调查、渔村访谈、深入探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净土

5、课程结合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等多学科研究,通过讲述真实的野外考察故事,让孩子体会自然演化的神奇、各种生命的珍奇可贵。为孩子树立正确的科学精神和环保理念。

6、结业颁发由潘文石教授亲笔签名的中华白海豚暑期营地结业证书

 

营地师资

科学家导师:

潘文石  教授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白海豚研究与保护中心理事长。从1980年至今,不间断地对大熊猫、白头叶猴和中华白海豚进行生物学研究,分别在陕西秦岭、广西崇左及北部湾三个自然保护第一线的野地中建立了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学研究中心,研究当地濒危动物的生存策略、探索野生动物与当代社会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

科学导师:

潘岳

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2008年,加入潘文石教授团队,长期参与对野生动物的行为学及社会生物学研究,主要负责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濒危的白头叶猴和中华白海豚进行种群生存力分析。

 

赵一

北京潘文石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中华白海豚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研究员;

体验式生命教育模式创始人为唤醒在城市钢筋水泥森林中长大的现代青少年对生命的理解、对万物生灵的敬畏、勇敢迎向未来挑战,致力于传播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自然伦理。

 

龙玉

北京大学动物学博士,从事保护生物学研究和一线教学十余年,被誉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最受欢迎教师。

 

陈晨

精英探险队员协会会员

纪录片导演,极地潜水专家

 

张颀

精英探险队员协会会员

WPPI获奖摄影师,丹麦飞思认证摄影师

 

付迎春

精英探险队员协会会员

资深旅行策划人

营地介绍

三娘湾地处广西南部钦州湾,距钦州市约38公里。临海而居、有几百年历史的三娘湾渔村,在漫长的海上渔业生活中,形成了独特而淳朴的风俗。600多户人家静静地坐落在渔村里。这里,也是中华白海豚之乡。

那些在自然中的体验,不论是潜移默化地触动心灵的博物知识,还是不经意间对野生动物的惊鸿一瞥,抑或是深入一方水土的文化世界,都会让人对自然以及在自然里生活的人们产生独特的情感。

本次夏令营以体验式学习和探索,让孩子在与自然的近距离接触中锻炼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娘湾中华白海豚暑期营地驻地

这是当年科学家们到达三娘湾,开始动物保护时候的驻地原址。那时候的条件比现在艰苦很多,如今在三娘湾因为白海豚保护效果显著,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这里的旅游业已经逐渐发展起来,渔民们修起了海边民宿。为了让孩子们近距离的感受自然,贴近大海,亲身体验动物保护给一方百姓带来的真实改变,我们选择了地理位置最佳的民宿包场管理。这里不属于三娘湾渔村的繁华地段,但拥有安静和比较私密的海滩。

三娘湾中华白海豚暑期营地自助餐

为保证本次营地活动的安全进行,精英探险队员协会将派出四位资深探险队员全程保障此次活动。他们拥有丰富的探险经历、机动船驾驶证书,野外急救证书,海上救援证书等众多安全保障资质。他们会为孩子们进行海上安全培训和野外生存培训,并在课余时间分享他们数十次在南北极的探险经历。

课程与实践

01、中华白海豚——从远古走来的美丽生命

三娘湾的中华白海豚来自古老的过去。这要从鲸豚类漫长的演化历史讲起。

鲸豚类演化图。摄于钦州中华白海豚科普馆。

化石记录表明,鲸豚类在距今5400—5300万年前的早始新世纪起源于陆生哺乳动物祖先。

它们的演化路线大致为:从完全陆生的巴基斯坦古鲸,到基本水生但仍有发达四肢的罗德侯鲸,再到完全水生,后肢大为退化的矛齿鲸和古蜥鲸,最后,在距今3400—2400万年前的始新世晚期和渐新世早期,才分别衍生出现生的齿鲸和须鲸。

中华白海豚在生物学分类系统上隶属于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鲸目、齿鲸亚目、海豚科。北部湾的白海豚可能是自第四纪末次冰期结束后,从巽他群岛随着温热的洋流,途径马来西亚、暹罗湾、柬埔寨、越南到达北部湾,成为这里最早的拓荒者。

在科普馆让孩子们感受浩瀚的时光之流,是想告诉他们,任何物种的诞生都要经历漫长的时光,一旦一种物种消失,生命之链宝贵的一环就会无法挽回地失去。

 

02、小小观测员——守护是长久的热爱和忠贞

掌握自然的节律,追踪野生动物,是人类最古老的绝技。如今还有一小部分人延续了这门技艺。只不过,不同于渔猎时代,他们是以这门技艺来观察、研究和保护野生动物。

林三哥、苏六哥、杨六哥和黄六哥是土生土长的三娘湾人,也是我们钦州白海豚研究与保护中心的研究员。渔民出身的他们具有超常的视力,在晴朗的天气里,能看到5海里以外的海面情况,他们会带领着孩子们寻找中华白海豚。

研究团队每年要出海千余次,但每次遇到白海豚,都有独一无二的感觉。日复一日,他们在风吹日晒和连绵的波涛中,体会自己的热爱与生命的本质。

不过,追踪海豚的过程,并不总是热闹的,有时甚至是有些寂寞的。研究团队刚来到三娘湾时,在经费稀缺的情况下,是从给游客做讲解员、随渔民打渔的间隙观察海豚来开始自己的研究的。在最初不熟悉三娘湾海豚的分布的时候,有时在海上漂浮数小时也不会有收获。

我们希望,让孩子们体验研究者的科考工作,可以让他们对可爱的生灵产生真正的亲切感,同时也能明白,长久保持对一件事情的热爱和忠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03、生物多样性——中华白海豚的秘密家园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供养着一方村民,也是白海豚长期生活于此的原因。

退潮时分,海岸线舒展平缓,呈现出如眠似睡的景观。遍地的贝壳和被冲刷上岸死去的鲎让人感叹自然古老的智慧——它靠着局部的摧毁与新生,引发生命的多样性。孩子们跟着渔民哥哥们在自然中行走,专心享受大自然的时序变化、潮起潮落,身体的脚步与自然的脚步同行。

潮间带的居住者是贝类、螃蟹、棘皮动物和穴居的蠕虫,有的长相清奇,仿佛各自凝聚着匠心。

观察螃蟹,在玩中学习,家长与孩子一样用心。

“螃蟹有大脑吗?它怎么判断过来的是人还是鱼?”“螃蟹的幼体为什么长着天线宝宝的天线一样的刺?”孩子们的问题都很新奇。

 

04、和谐共存——人与环境的相处之道

 保护环境还是保护人?也许两者并不必然矛盾。三娘湾的中华白海豚保护,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例。

渔村村民与白海豚共存。

在采访中,孩子们了解到,过去,保护意识淡漠的时候,当地人认为白海豚会与渔民抢夺鱼类资源,因此对它们并不友好。直到潘文石教授和研究团队来到村里普及保护知识,人们才逐渐意识到,白海豚可以与当地人和谐共存。如今,保护意识在村里十分普及,村民一旦看到受伤的或是被渔网缠绕的白海豚,都会第一时间报告我们的研究团队,寻求救助。

孩子们在村民家里进行采访。

事实上,白海豚是三娘湾的旗舰物种,保护它们,就是保护了整个当地生态系统。渔民表示,渔村的生态环境随着对中华白海豚的保护而得到了改善。

目前,村里还有一百多户人家以打渔为生。每次出海能打到四到八千斤鱼。捕鱼用的渔网的规格和适用的月份各各不同,巧妙的设计让人不由感叹智慧在民间。

出海撒网的渔民。

而自然仍然源源不断地回馈人们丰富的物产。当地人食用的都是“靠海吃海”的当地应季食材,新鲜上乘,所有的菜都是无上的美味。

另一方面,因白海豚而发展起来的旅游业,也使渔村更加富庶。

钦州大工业与白海豚共存。

“经济发展必须有封顶,自然保护才会有保底。”这是潘文石教授常说的一句话。

 

2004年至2008年,钦州市正处于大工业、大港口、大旅游的建设热浪中。市政府决定建设大型集装箱码头、油港码头,中石油也计划在港区内建炼油厂、大型储罐,等等。而研究团队发现,东起大风江,西抵金鼓江的三墩沙,北从海岸线向南至10米等深线的约350平方公里的海域,是北部湾中华白海豚的自然庇护所。

因此,潘教授建议当时的钦州市政府,将钦州港工业区规划从大风江港区向西调整,把东边海域留给中华白海豚。并且建议政府在天然形成的“三墩沙”的基础上修建“三墩路”,将港口工业区和白海豚栖息地分隔开。2009年,这条路标志着钦州的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的“底线”正式建成。如今,钦州工业区与中华白海豚和谐共存。

保护生物学,就是这样一门实践的学问,科学家需要在关键时刻及时做出预判,为物种争取生存的机会。

 

时间安排

2021年8月3日——8月10日  第二期

关于费用

价格:15800元/人  (家长同价)

早鸟价享受88折优惠(2021年5月25日24时前报名)

疫情期间约定:

如营地活动开始前广西省钦州市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则合同终止,乙方退还甲方全额费用,甲乙双方因此造成的损失互不承担违约责任。

如营地活动开始前,甲方所在地被列为中高风险地区并限制出行,则合同终止,乙方退还甲方全额费用,甲乙双方因此造成的损失互不承担违约责任。

如营地活动开始之后,广西省钦州市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则合同终止,乙方协助甲方安排应对,甲乙双方因此造成的损失互不承担违约责任。

招生人数及要求:

接受7-14岁孩子报名

25人成团,最多30人(含学生和家长)

* 每个报名家庭中至少包含一位学生

费用包含:

1、独家定制全程旅行保险

2、南宁机场往返中华白海豚营地接送

3、8天7晚营地课程

4、营地期间列出的住宿及餐饮

5、营地课程所需的车辆、船只和工作人员费用

6、全程精英探险队员协会专业科学领队

费用不含:

1、出发地前往南宁机场交通

2、营地列出内容之外的个人消费

3、因不可抗因素所产生的费用

(因交通延阻、自然条件恶化、航空公司取消或更改航班时间等)

4、住宿单房差

 

欢迎关注公众号:驴子会潜水

我们只做两件事:你做不到的和你想不到的!

合作机构

北京潘文石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以唤醒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宗旨,从事生物多样性研究及应用推广的非盈利组织。

 

精英探险队员协会

以人身安全为最高行动准则的探险精英团队;以专业的方式策划及执行项目方案;倡导环保理念,让更多人参与生态保护与复育。

北京羽文同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为梦想生长飞鸿羽翼,阅读世界的精彩!以文明道,践行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2021年三娘湾中华白海豚暑期营地第二期相约大海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