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阿坝县的那天,时间还早,我们来到各莫寺参观。各莫寺又称慧园寺,属格鲁派寺院,是黄教六大寺之拉卜楞寺的分寺,建于1790年(乾隆56年),由拉卜楞寺大赤巴贡却德庆按照第二世嘉木祥大活佛之意创建的。各莫寺面朝大草原,背靠连绵的大山,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华贵。整座建筑显密兼修,有僧人600余人,佛塔、经廊、转经殿一应俱全,在当地享有盛誉。
各莫寺前的大草原上,我们看到了城市居民周末才有的生活方式。很多藏民带着家人,铺上垫子在野餐;也有藏民带着孩子在草地上玩耍;更有的在这里拍摄婚纱照。看来这里已经成为藏民们休闲的好去处。
和拉卜楞寺的分布结构一样,各莫寺外围也是长长的转经回廊,长廊内有36个大经筒,1500多个小经筒,将寺庙与僧舍围成一圈,真正“与世隔绝”的围城。寺院里的转经筒越多,代表着寺院的规模越大、信徒的生活越富裕,可见,阿坝县的人民生活是多么幸福。顺时针转过每一个装有活佛净点过的经书、圣物的转经筒,感受到当地信徒虔诚向佛、一心行善、祈祷平安的美好心愿。
穿过一排排僧舍,感觉走了很远的路,才看见寺庙的门。门口竟然有一群羊,晒着太阳,懒散地晃悠着,看见我们走过,有些意外,直瞪瞪地瞅着我们,就像看见了外星人。几个穿着深红色僧袍的僧人围坐在一起,探讨着佛学道法。其中一人会汉语,非常友好地告诉我们可以进入参观。
当我们推开寺庙的大门,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一个不起眼的寺庙小门内掩藏着一个如此大的广场,宽畅的花岗石地面,十分现代前卫的设计,令人震撼。还有一个宏大精美的建筑法喜院,是联波活佛出资修建的,历时五年,于2018年建成。大气庄重,蕴含藏民族特色。苑内装饰精美,雕梁画栋无不体现着艺术的瑰丽,奇珍异宝无不展现着寺院之博物。就主殿门外的8根立柱竟然都是金丝楠木,那个粗啊,一个人都抱不过来。这是我见过的最粗的金丝楠木,也是最不受待见的金丝楠木,竟然就被当成柱子来用。这里的每一块木料、每一块砖石都是稀有之物。再看看大殿墙壁上的各种壁画和唐卡,各种叫不出来的装饰,以及每座佛像的高度、精美程度,让人叹为观止。
法喜苑是典型的格鲁派寺庙传统的建筑布局,共有五个大殿,中心为殿堂。正中央直入云霄的最高的主殿供奉的是弥勒佛;左侧的大殿供奉着阿底峡尊者像;右侧供奉着宗喀巴大师佛像。这三尊佛像之大、之高,前所未见。法喜苑和他的佛像创造了两项世界基尼斯纪录:“中国最大的连体佛殿建筑”和“中国最高的弥勒佛室内坐像”。弥勒佛像将近有37米,8层楼高啊,仰得我脖子都快僵硬了。还配有4尊灵塔、5000尊佛像(千尊佛像)。四周的各层楼都收藏了很多旷世奇物,各种奇珍异宝实属罕见,其价值无法用金钱估计。大殿的左侧供奉着阿底峡尊者像,上面依次还有绿度母坛城,21尊度母像、1000尊绿度母、6000尊其他佛像、100尊菩提道次传承上师佛像、3尊宗喀巴石头像、3尊灵塔等等,数都数不过来。大殿的右侧供奉着宗喀巴大师佛像,左右两侧分别有宗喀巴大师8大弟子的佛像,顶上供奉有胜乐金刚坛城,大威德金刚佛像,文殊菩萨,嘉木样大师一世到五世的佛像,3米多高绿度母佛像,30多尊度母像,千尊宗喀巴大师佛像等。
满眼都是金光闪闪的佛像,看得我眼花缭乱,神志恍惚。走出大殿,最东侧是大威德金刚殿,供奉着大威德金刚佛像。大威德金刚是密宗五大明王之一,九头、三十四臂、双身像、十六足,据说是文殊菩萨为降伏死魔而化现的。最西侧是时轮金刚殿,供奉着时轮金刚像。
这样一座气势恢宏、精美绝伦的法喜苑,绝对是天下无双。无锡的梵宫、南京的佛顶宫与之相比,都不过是现代技术的夸张呈现而已。法喜苑虽然个人出资新建的,但一定是可以和拉萨的布达拉宫相提并论的佛教圣地。给人的震撼感久久萦绕心头,挥之不去。走出法喜苑,关上小庙门,仿佛穿越一般,又来到了真实的人间。
各莫寺东面还有座白塔——菩提大宝塔,除了颜色以外,其外形、大小、位置都像极了拉卜楞寺的“贡唐宝塔”。宝塔座北朝南,共七层,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顶骨舍利流金灵塔就收藏与此,是各莫寺的镇塔之宝。在藏传佛教寺庙里,只有两座寺庙拥有宗喀巴的舍利,另一座在西藏。
走出各莫寺,内心非常感慨,感慨藏民的虔诚,感慨宗教的魅力,感慨他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一个小小的阿坝县竟然藏着一个惊世巨作。坐在车上,回头再看看寺庙,草原深处的寺庙与宝塔被薄薄的雾气轻轻地围绕,在黄昏霞光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神圣与庄严。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乘风破浪的阿坝州。 18260
- 蓉城冬日,别样的魅力,吃货耍家的天堂 8700
- 成都的冬日,别样的魅力,吃货耍家的天堂 9424
评论